青衿采芹再回首,泮池秋风一甲子 老三届聚贺母校新学百廿年(下)

mengyang

<p class="ql-block">苏州中学的校歌名为“悠悠道山情”。道山,在历届苏中人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印迹。</p><p class="ql-block">又一次来到道山。</p><p class="ql-block">道山,海拔虽仅数米,但历史却能直追千年。五代,吴越国苏州刺史钱元璙大兴土木,营造南园,挖土成池,堆土成山,遂成这山。可以说,先有这山,再有府学,后方为苏中。</p><p class="ql-block">为何名道山,众说纷纭。有说是此“山”曾名“泮山“。后为纪念理学家周敦颐,改称“道山”。</p> <p class="ql-block">关于道山,尚留有碑记《增筑道山记》碑文为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王阳明弟子、进士、苏州府学教授钱德洪撰写,内容记为道山培士、增胜事。原碑已模糊不清,后由80届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行进不远又见一碑,刻有宋·周敦颐之《爱莲说》,为八大山人(朱耷)所书。侧面观看才知由2003届校友毕业廿载所赠。另加 “东坞寻梅,<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矶垂钓,</span>西畴学稼,北麓听松”。旧时道山四方胜景。</p> <p class="ql-block">山道中见一石牌坊,楹联为“万事之道,千古成山”,上书“道山书院”。为张昕所书。</p><p class="ql-block">张昕,2007年曾任苏州中学校长,并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总校长。</p> <p class="ql-block">石碑坊另一面有楹联“山因道在,智托养深”,上书“道山学海”。由闻一波所书。</p><p class="ql-block">闻一波,苏州中学园区校西马博物馆的馆长。</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石桌石凳是否很熟悉? 在这里背过古文章节或英文单词?</p> <p class="ql-block">《石塔遗迹》</p><p class="ql-block">此石为民国式毕业纪念塔遗迹,其上原有云柱,不知去向。塔为江苏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捐建。长方形碑身一侧尚可见“源远流长”四篆字,另三侧毕业生名录不可辩识。</p><p class="ql-block">其仿制品已在校史纪念馆内展示。</p> <p class="ql-block">《明刻原碑》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p><p class="ql-block">此乃当年所刻之原碑,撰文者为府学教授钱德洪。“道山实为一土丘耳,年代久远,水土流失,山体渐圮,为保存先人遗存,亦为府学增胜,庇工集资,重新堆筑道山。” 该碑字迹已漫漶不清,兹按原样原大复刻一块,即立于道山东南麓者。</p> <p class="ql-block">49届校友在毕业四十年后在此立碑留念。学长们此时此刻身体尚可安康?</p> <p class="ql-block">道山亭就在眼前,向东一侧挂有“诗词讲习所”牌匾。</p><p class="ql-block">道山上建亭,最早见诸文献是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由赵与筹主持兴建。赵与筹是宋太祖十世孙,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字德渊,现尊经阁北门楹联 “乐圃德渊遗迹” 中的 “德渊” 便是指的他。这位德渊先生在平江府学做了不少善事:“拓地凿池,作桥门,建斋九:曰敏行、育德、中立、就正、隆本,曰立武,曰养正,曰兴贤、登俊。阁后建堂曰成德,曰传道。堂后建泳涯书堂,立雪亭右建道山亭。”</p> <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道山亭屡圮屡建。仅有文献可考的就有九次:明宣德,知府况钟“始修”道山亭;明天顺,知府姚堂“重修”道山亭;明成化,知府丘霁“修”道山亭;明嘉靖,府学教授钱德洪“增筑”道山并“葺”亭;明万历,府学教授陈琦“葺”道山亭;清康熙,郡人马俊(云程)独立“重修”道山亭;清道光,郡人莲浦居士丁锦心独立“重修”道山亭;清光绪,苏州府学教授蒋世琛首捐钱款,募得百二十元“重修”道山亭;民国,省立一师校长王朝阳“重修”道山亭;文革中,王朝阳校长所建道山亭被毁,而今道山上的歇山顶建筑,已不能称作“亭”了,但仍挂着“道山亭”的牌匾,也算聊以慰藉,遥想当年“光风霁月”的景致吧。</p><p class="ql-block">上山小径一侧有开苏州中学新学先河的罗振玉所题的“光风霁月”石碑。</p> <p class="ql-block">道山亭南侧有楹联: “登高夸壮丽,兴学念文翁”。</p><p class="ql-block">由苏州中学65届校友书法家朱大霖书写,明代状元、苏州府学学生吴宽的诗对,取之其诗“泮山”。</p><p class="ql-block">朱大霖和葛鸿桢是我所见苏州中学最好的书法大师。他俩在校期间常在多处展示过漂亮的书法功力。记得很清楚我高一时曾和朱大霖同路上学,问过他书法的秘诀,他说找一本你喜爱的帖子天天练啊!</p> <p class="ql-block">门楣仍悬请江苏巡抚黄彭年手书“道山亭”匾。</p> <p class="ql-block">道山亭北侧有楹联“耕道得道,学山至山 ”。</p><p class="ql-block">道山亭北侧,“道山亭”匾由苏中校友张钟书。对联云:“耕道得道;学山至山。” 这是一副嵌字联,撰写者胡承祝,铜陵人,苏州府学训导。亦由张钟所书。</p> <p class="ql-block">道山上有一株柏树,据称为五代时吴越钱氏南园的遗存,极为珍贵。山上原植有成片松柏,松涛霞光,美不胜收。由于灾害屡作樵斤牧践,渐次减灭,唯此树灵光仅存,集清奇古怪于一身。口口相传,称之曰“五代柏”是苏州中学千年沿革之活见证。</p> <p class="ql-block">“仰高亭”由89届校友捐建,取名自苏州府学原有的一亭名。它,仰慕先贤而与道山相望。</p> <p class="ql-block">仰高亭匾额由谭以文书写。</p><p class="ql-block">谭以文,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国画院国家二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师,苏中校友。</p> <p class="ql-block">“春雨池”在西红楼和西草坪之南、道山之北,相传是五代吴越王钱氏筑南园,掘土垒山而成。后人在这池上建了一座亭子,取教师循循善教,如春雨滋润万物之义,起名“春雨亭”。池因亭名,也称作为“春雨池”。</p> <p class="ql-block">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亭子因年久失修,倾毁了。后来由当时的府学教授郑午峰倡导重建,恰逢久旱甘霖,就借《孟子》书中 “有如时雨化之者” 句意,改称“时雨亭”。四百多年来,春雨池与池上的亭子,又经历了多次的清淤和重建。</p> <p class="ql-block">又有种说法,池为南园遗胜,山北之水原称“养正”。嘉靖间府学教授钱德洪为纪念恩师王守仁(阳明)而改为“春雨”。</p><p class="ql-block">池匾为马文豪先生所书。</p> <p class="ql-block">虽然说拍摄的方位不同,但记得当时真没有湖心亭啊。对于我们而言这是相当珍贵的照片,枯树没了人都还在...</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问题,为何再无人提及神雨池了,都说是春雨池,也是奇了怪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看到的春雨池中的池心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建的,六脊金黄琉璃尖顶,殷红亭柱和护栏,古朴典雅。如果身处亭中,环视四周,池水漾漾,柳絮参差,山光水色浑然一体,何等的美艳!</p> <p class="ql-block">虽说春雨亭距岸边没几步路还得曲上三曲,不得不佩服苏州园艺工匠的造诣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亭子四周有美人靠,入口有楹联:</p><p class="ql-block"> “道有山依山有道,花无水映水无花”。 </p><p class="ql-block">由张昕先生撰联,葛鸿桢书。</p> <p class="ql-block">匾额“春雨亭”三字由66届校友葛鸿桢题写。</p> <p class="ql-block">“碧霞池”与春雨池一样,也是掘土垒山而形成的,面积与春雨池相仿,只是略呈方形。初名“浴德池”,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著名学者钱德洪来到苏州担任苏州府学教授,为了纪念他的恩师、明代大学者王阳明,将“浴德池”改名“碧霞池”,因为王阳明讲学的地方有一个“碧霞池”。</p> <p class="ql-block">钱伟长院士在《在苏州求学的日子》中写道: 七十多年前,在苏中求学那难忘的一千个日日夜夜,在三元坊苏中校园内,碧霞池、春雨池畔,道山亭前,我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知识的乳汁,浸润在诸多名师的教悔熏陶之中,确立了我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p> <p class="ql-block">池成以来,有多少学子在池旁散步、谈心、交流学业。著名作家陆文夫曾经在他的回忆录《求学苏高中》里写道:碧霞池边长满了红蓼与芦苇。同学们都喜欢在芦苇丛中做个窝,躺在那里复习(功课)。陆文夫是苏州中学1948届校友,毕业后赴苏北参加革命。195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p> <p class="ql-block">池匾,为明代原物,钱德洪手书。</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在庆贺苏州中学府学创办987周年、新学118周年之际,92届校友在校园南部建造了一座御碑亭,将康熙的题字张扬在校园内。</p><p class="ql-block">御碑侧有立碑说明:</p><p class="ql-block">此四字为清康熙五十二年御题以赐苏州紫阳书院者沧桑代变去今已历三百余年。江苏省苏州中学仰尊前修不忘传统爱勒四字于贞珉以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云尔。</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千零二十二年 谨立 并志</p> <p class="ql-block">苏州紫阳书院,乃“天下第一清官”(康熙语)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所创设,亲定规约、捐赠典籍以求其盛。书院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落成。康熙帝即颁赠“学道还湾”四字嘉勉师生。</p><p class="ql-block">碑亭两侧有楹联“立已达人弦歌不辍,通经致用俎豆常新”。 </p> <p class="ql-block">有同学以为此碑四字不像康熙御笔,实质康熙书写为横式,刻碑时改成上下结构有所差异,对否?</p> <p class="ql-block">《苏州府学碑廊》</p><p class="ql-block">苏州府学乃今苏州中学前身。府学期间的重要文献大多勒于贞珉。碑刻为石质书志,远较竹帛楮纸流传保存时间更其长久。据考苏州府学碑刻拓片现尚可见者,多达二百件,时跨宋元明清四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谓洋洋大观矣。一普通中等学校而集如此众多碑刻,即如西安碑林也难望其项背,称全国仅此冠绝于世不为过也。然年代久远,灾祸频仍,府学碑刻毁没者多,存世者鲜,兹可痛也。幸原拓俱在,此次兴建碑廊,除原碑尚在者外,按原大原样,或四代府学之重要文献,或文辞、书法、镌刻之尤美者二十五碑,列布廊内,府学厚重绵远之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为任何其他形式不可替代者。</p> <p class="ql-block">府学碑廊为我校历史文化区之重要组成,历届校友慷慨斥资尽力襄助,乃强劲之东风,功不可没,谨志并申谢意。木渎戈氏碑前艺术工作室以对历史负责之态度,精雕细刻,一笔不苟,为碑廊增色不少,不可不书。是为前言。</p><p class="ql-block"> 时次甲午暮春三月</p> <p class="ql-block">此次返校贺寿,若不走碑廊必为憾事一件。</p> <p class="ql-block">“府学”两大字是我们的校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史实:苏州府学由“济世良相”范仲淹捐宅地创办,由北宋宰相陈尧佑题写校牌,由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担任首任校长(教授),起点之高无人比肩,成就之辉煌有口皆碑,无形之中增加了我们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p><p class="ql-block">又,“府学”,宋淳熙三年(1176),该碑为立于泮宫大门的校名碑。北宋宰相陈尧佐书,字体为堆墨隶,厚重端庄。堆墨凸起于纸,碑做深刻处理,远观有字体凸起之效果。原为木匾,因被当时文人反复拓印,导致木匾受损,后来便镌刻于石上。</p> <p class="ql-block">碑刻反面为苏州郡从事、苏州州学教授张伯玉撰“吴郡州学六经阁记”,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内容: 记郡守富严主持首建六经阁的经过及意义。由马文豪恭书于仲月楼。85届1班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苏州学记”,宋元花五年(1090)。作者是当时的州学教授朱长文。碑文记载: 元祐年间范仲淹之子纯礼与知州王规主持扩建州学,使总规模增至最初的三倍。碑文还阐述了宋代学校的作用及作者的教育理念。该碑是现存苏州府学碑文最多、体量最大的碑刻。</p> <p class="ql-block">“吴学义廪规约”,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作者: 太子詹事兼秘书监、权工部尚书戴溪。内容: 府学以学思收入所氽,用于祭祀、教弄士子的章程。由80届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平江府添助学田记”,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作者: 平江府儒学教授谢楠,内容: 记判府待制赵彥橚出官田三百亩为学田事。由89届7班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吴学复田之记”,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作者: 通直郎、秘书兼魏惠宪王府教授陈耆卿,内容: 记府学教授汪泰亨追回被没学田六百余亩的事实。由81届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圣旨碑”,元至三十一年(公元1294),作者: 元世祖忽必烈,内容: 申崇祀孔子、禁止破坏学宫、选拔人才以备国用等内容。由95届7班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重修平江路儒学记”,元朝至正五年(公元1345),作者: 平江路儒学教授郑元祐,内容: 把平江路总管吴秉弃主持维修学宫事。由89届5班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同治三年重建苏州府学之图”,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作者: 苏州府生员潘志万,内容: 刻李鸿章重建后苏州庙学之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p> <p class="ql-block">“宋教授乐圃朱公像”,清光绪十四年(1888),碑石纵118厘米,横74厘米。碑刻分为文字和图像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题识,下半部分为朱乐圃的半身像。题识部分由府学教授吴履刚撰写,吴国钧书丹。苏中校友捐刻。</p> <p class="ql-block">“国朝苏州府儒学教授题名碑记”,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作者: 进士、散馆授四川梁山县知县顾莲,内容: 为清代苏州府儒学教授名录的前言。 </p> <p class="ql-block">碑廊非常漂亮,这是我意料之外的。只是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静心拜读。假如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的。</p><p class="ql-block">走到紫阳楼前。</p><p class="ql-block">从康熙御碑亭到紫阳楼(包括中间的智德之门)好似现在苏中从南至北的中轴线。</p><p class="ql-block">这幢紫阳楼为2003年新建,挂有匾额“紫阳楼”三字,由潭以文书写。</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所示的是真正的“紫阳楼”。</p><p class="ql-block">“紫阳楼”原来是一座清水小洋楼。由时任校长(著名人口地理学家) 胡焕庸发动苏州中学同学会资助与校方合建,并于1933年4月3日举行落成典礼。胡焕庸先生在《紫阳楼记》里说:“本校原系文正范公及安定先生讲学之所,清季称紫阳书院。(此楼)以紫阳为名,盖示水源木本,继往开来之意也。”</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班主任张先生当时就住在里面。记得刚进苏中时因担任班长被先生叫至这里说一些班级工作。面对紫阳楼曾一时不知进退,就是一脸的懵懂,有如现在所见照片那般糊涂~</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楼依然名为“紫阳楼”,但已不再有这种懵懂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紫阳楼北面有对联: “指示周详,安定之规模犹在;转移神速,文翁之华育常新。” </p><p class="ql-block">这对楹联是1927年9月时任教育主管的蔡元培先生为苏州中学题写的。‌由书画家苏中校友谭以文书写。</p> <p class="ql-block">紫阳楼的门厅里,镌刻着四字校训:诚、思、信、勇。其中“诚”、“思”、“信”三字是朱熹写的,而“勇”字则是林则徐所写。</p> <p class="ql-block">朱熹的“诚、思、信”概念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林则徐,号称“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看世界”需要睁眼,更需要勇气。</p> <p class="ql-block">紫阳楼北,也就是三元坊书院巷南有一处新建的苏州中学北门,古色古香“书院”味十足。书院巷因宋代魏了翁在此创办“鹤山书院”而闻名,这里是一条充满书生卷气的姑苏小巷。苏中在此设立校门也是对学校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和彰显。</p><p class="ql-block">今天12月7日校庆正日,学校将敞开北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前来贺岁的校友及各地来宾。</p> <p class="ql-block">从紫阳楼回头来到红楼。</p><p class="ql-block">在苏州中学流传着一句话:“道山情、红楼梦”,“道山”是指校内五代吴越国时期留下的南园遗迹小丘,而道山情也就是历代苏中人所特有的校园情怀。“红楼”显然就是这两栋建于1954年的教学楼了。</p> <p class="ql-block">1954年,教育部拨专款在全国首批重点中学里建造校舍。苏州中学建有两幢,座北面南,东红楼、西红楼纵向并列,每幢上下两层,每层有教室五间,共有20间。每间教室都铺木地板,南北墙玻璃窗户占墙面50%,在当时是最好的教学设施。现在不断加以改造和增添现代化教学设备,继续发挥功用,已经成为苏中的标志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最关心的是西红楼的底楼第一间,那就是“永远的二七班”。能够整个班级在一个教室里呆上四年多,那一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红楼表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细看每个教室都装了空调。</p> <p class="ql-block">教室门口的那棵小松柏长大了。但细细揣摩,那树长得如此艰难,如此曲折,活着,却有说不尽的苦衷……</p> <p class="ql-block">多么熟悉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多么熟悉的教室。</p><p class="ql-block">门前再不是二七班的标牌,而是“2022少预班”。在苏州中学,少预班可是卧虎藏龙的神仙班级,在2022少预班中已有多人锁定清北,多人获得全国金奖,多人直选国集...</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转转</p><p class="ql-block">黑板上有“欢迎校友回家”六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黄君似有好多感叹...</p> <p class="ql-block">后面黑板报栏有欢迎有奖状有警句: 莫忘来时路。说得多好~</p> <p class="ql-block">教室门前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同样的教室门前我们也留过影。</p> <p class="ql-block">在这并不清晰的集体照中,我们在牵挂着谁,在追忆着谁……</p> <p class="ql-block">红楼前那一片草坪,是我们做课间操和打排球玩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草坪一侧有一石块,上书“有转移环境之能力,而不为不良环境所屈服”的语录。来自汪懋祖校长之苏中精神,张昕校长敬录。</p> <p class="ql-block">现在红楼前最醒目的无非是介于紫阳楼与康熬御碑中轴线中间的“智德之门”了。</p><p class="ql-block">智德之门在上世纪20年代由省立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建造并题词,体现了他 “智” “德” 并重的教学理念。50年代被毁,201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因今天下午1时正式对外开放,校园逐渐被布置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西边草坪放置了很多的桌椅。</p> <p class="ql-block">东草坪竖起了了色彩斑斓的宣传板。“追梦2035”不仅仅是迎接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对学校而言是迎接“府学千年”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舞台也搭起来了,热闹场景即将开始。</p> <p class="ql-block">北门开了,音乐响起,校友和市民们蜂拥而至,在校学子们站立于中轴线两旁拍手欢迎贵客的来访。</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精彩不断,有歌有舞有戏唱...</p> <p class="ql-block">而在来秀坊,台下坐满了来客,聆听苏州中学81届校友、陆军院士的报告。</p><p class="ql-block">陆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嘉兴大学校长、省身学院院长,南理工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在预警机方面有极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转了一圈又来到东门附近。</p><p class="ql-block">这里有苏州府学首任长教胡瑗先生坐像。</p><p class="ql-block">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祖籍陕西安定堡,学者称其为“安定先生”; 世人又尊称为“先儒胡子”;谥号:文昭。江苏如皋人,北宋初期著名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p><p class="ql-block">1034年,胡瑗开始到苏州一带设学讲授儒家经术。他的到来,轰动苏城。时值范仲淹在南园开办郡学后,范仲淹毫不犹豫地聘他为首任教席。先期,胡瑗不适应官学体制,以难招学生、学舍太大、学生难管等由请辞。范仲淹以他的学识和管理一一予以说服,并送自己的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开学后,胡瑗即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校规。由于范公子能带头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门的学生无一胆敢肆意践踏。在各任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学很快就成为了全城各地学府的楷模。</p><p class="ql-block">胡瑗也成为老三届必须色恭礼至之处。</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被誉为第一清官的理学家、江苏巡抚张伯行在苏州府学的基础上创设了紫阳书院。当时,官办学校一律以科举考试为教学内容,而紫阳书院坚持主要讲授朱熹理学,辅以有关科举考试的内容。1874年,巡抚张树声耗费巨资在原址重建。此处石碑之“紫阳书院”四字为乾隆御笔。</p> <p class="ql-block">乾隆自1751年始六下江南,六次视察苏州府学和紫阳书院,并留下六首御诗夸赞苏州府学和紫阳书院。</p><p class="ql-block">据说为了迎接皇帝,特将三元坊段整修为御道。乾隆进东门经腾蛟池,跨起凤桥直入紫阳书院,而苏州百官在街面护驾,并特意将卧龙街改称为护龙街。</p><p class="ql-block">自此东门大开。</p> <p class="ql-block">科学楼始建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其时,学校已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此楼后经不断翻建成现状,由东西向南北两长落和东头南北向一短落连接而成,形成一幢“匡”字形结构的两层教学楼,是二、三十年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大部分教室、实验室都在这里,也是学校目前现存最早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科学楼原名“科学馆”,由时任校长邵鹤亭先生作记。后改名“科学楼”,现楼名由著名校友、社会学家匡亚明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为缅怀创办府学的先辈范文正公,由校友捐资塑像以资纪念。</p><p class="ql-block">这座范仲淹全身立像,是取坚实、质朴的整块花岗岩精心雕琢而成,栩栩如生、风范天下。2005年10月6日上午,在苏州中学“府学千年,新学百年”双庆盛典时,由苏州中学著名校友钱伟长院士亲手揭幕落成。</p> <p class="ql-block">塑像照墙背后镌刻范仲淹《岳阳楼记》全文,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为后世历代学子所仰慕。</p> <p class="ql-block">突然发现,开放了的校园各处增设了景点戳章的敲印点。顾不得伙伴们的呼唤独自一人四处奔跑,终于凑齐了七个印章。它们分别是: “新学百廿纪念章”、“智德之门”、“尊经阁”、“红楼”、“科学楼”、“道山”和“春雨池”。</p> <p class="ql-block">离校出东校门之时,禁不住回望了一下“传达室”,想起了当年的老秦。几十年的门卫生涯终生未娶,每日二餐老酒却从未深醉,没甚文化但受众多文人的尊重。每日我总会定时前往这里领取班级的报纸和信件,看到他戴着老花镜一付认真又亲热的脸庞。偶尔会听到他说起某某届学生来看他的情景,满满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跨过人民路,来到一个新的校区。校门侧面挂有“江苏省苏州中学”校牌,而校门上方却显示为“苏州医学院”。其实这里昔日之苏州医学院的地方已划给苏州中学了,保留这块由郭沫若题书的“苏州医学院”金字招牌拟提醒大家“苏医”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学在成长发展的历史中也是风风雨雨,那一年全国性的高校合并潮中苏州极有知名度医学院和丝绸工学院都并给了苏州大学。医学院成了苏大的二级学院,当然苏大己因苏医提升了自已的含金量。</p> <p class="ql-block">苏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是由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912年创建于南通,是我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57年迁至苏州,定名为苏州医学院。</p><p class="ql-block">校园门口张謇的塑像依然保留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甲午科考状元,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实业家。</span></p><p class="ql-block">张謇开拓了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他的“教育为实业之母”的理念促成了苏州医学院的诞生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还能见到往届苏医毕业生所建的留念之雕塑。</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有一位当时在读苏医的亲戚,他告诉我苏医的同学们都很尊重苏州中学的学生,相信他们以后选择的大学一定会在苏医之上。</p> <p class="ql-block">而苏中的学生也相当敬重苏医师生,毕竟当时大学生都还是天之骄子。</p><p class="ql-block">两校应很近,会有一些互动。譬如排球比赛,我也参与过几次。</p> <p class="ql-block">但文革后期两校居然会成为敌对的战场,相互间刀枪相向,各自都有伤亡的纪录。</p><p class="ql-block">今日漫步苏医期间一位曾经当时滞留苏医的同学说起那日那时也是不胜感慨。</p> <p class="ql-block">突然间在苏州中学苏医校区的东北角发现了“省立苏州实验小学”的民国式建筑大门。</p><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追溯一下历史: 1904年江苏师范学堂(苏州中学前身)创立,不久更名为“江苏两级师范学堂”(两级分为“初级师范”“优级师范”,分别培养小学堂和中学堂教师)。1905年,为供师范生实习和师范学堂课程实验,设立“江苏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即1905年11月27日正式开学,罗振玉兼任小学堂监督(校长),另聘附贡生蒋宗城(粟来)为办事官(执行校长),而这就是今天的苏州市实验小学前身。</p> <p class="ql-block">时至1934年8月,因政策要求,附小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州实验小学校”,苏州中学和实验小学结束了29年的直接隶属关系。</p><p class="ql-block">“沧浪亭畔,古学宫旁,梧桐杨柳门墙……”1918年一直沿用至今的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歌歌词,道出了实小与苏州中学的关联。</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8日,在苏州市实验小学118周岁生日后,苏州中学即将迎来府学988年,新学119年校庆日之际,在此举行了一场简短而郑重的揭牌签约仪式。苏中校区内的苏州实小民国式校门由此诞生。</p> <p class="ql-block">在校区南面有一“谊正书院”大门。</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苏州曾先后建有53所书院。“正谊书院”虽没有“紫阳书院”那样的规模,但以倡导西学、注重革新而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学府。</p><p class="ql-block">正谊书院由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在清嘉庆十年(1805年)主持创办的,位于苏州府学东面沧浪亭后的可园内。取名“正谊”,意在“培养士气,端正人心”。</p><p class="ql-block">自此,苏州中学的规模又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离开苏医校区,今日之“重游泮水”之旅就此结束了。母校之行收获匪浅,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继续追逐一下 “苏州中学园区校”、“榆林市苏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附属三亚学校”等等等等,又会有如何一番思想呢?</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由衷的祝福母校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