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阅"文物,探秘四川博物院(下)

佳雪

<p class="ql-block">画像砖</p><p class="ql-block">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坯砖,待半干后去掉木模,再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案和图像。‌‌</p><p class="ql-block">画像砖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拍印和模印。它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时期,尤其在东汉达到鼎盛。画像砖在中原、西南和江南地区广泛使用,尤其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其题材多样,包括执戈门吏、持戟武士、迎宾拜谒、骑士涉猎、朱雀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陶水塘</span></p><p class="ql-block">陂塘是一种人工开凿的蓄水池,设有闸门,可以调节水流,灌溉稻田。在出土的汉代农业陶石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稻田与水渠、水塘相依托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稻田,都与水渠相连接;约有一半的稻田,旁边有专门的水塘鱼塘,从而确保了农业用水,又丰富了农作副业。</p><p class="ql-block">这件随葬的陶水塘也藏着许多细节:中间有田埂,左端有引水道,其两旁各有一尾大鱼;中间有水闸;右旁有小船、野鸭、莲花、荷叶等,朴拙有趣。</p> <p class="ql-block">渔筏画像砖</p> <p class="ql-block">渔猎采莲画像砖,也同样生动传神。画面的左边部分是两艘船,船上的人们正在采莲和捕鱼。画面的右边则有一个人向树上的鸟雀射箭。这个射箭的形象,既反映了当时人们打猎的真实场景,同时也有一个吉祥的寓意。在古代,鸟雀的"雀"通爵位的"爵"。汉代许多画像砖都会出现一个人对着树上的鸟雀进行射箭这样的意向,逐渐演变出"射爵射侯"之意,代表着墓主人对仕途节节高升的祈望。</p> <p class="ql-block">收获弋射画像砖</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四川博物院藏四川省成都市昭觉寺出土</p> <p class="ql-block">庖厨画像砖。画面中,屋内右边有一个长方形灶,灶上放置有一大釜和一甑,有一人正站于灶前在甑内操作,左边有二人正在一长案上切割食物,后架上挂有三块肉食。这种古法挂制腊肉的方法,也一直流传至今。在四川农家冬季腊肉制作后,总是挂在灶前。从砖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厨房的建筑形式。古代,人们多把厨房设在正堂之东,因此也叫"东厨"。曹植《当来时大难》诗中就说到"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p> <p class="ql-block">养老画像砖</p><p class="ql-block">两汉时期,盛行敬老之风。据文献记载,年满七十者要授以鸠杖,在生活上会受到国家保护并享受一定的优待。据《后汉书.安帝纪》载,元初四年"秋七月辛丑,诏日:'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这块养老画像砖上的建筑为粮仓房,建在高台基之上,屋顶上开有两个通风防潮的气窗。台基下,有一人坐于席上,应当是经办的官员。右侧一持杖老人跪于地,双手持容器,忙着接受仆役倒给他的粮食,鸠杖就斜靠在老人的肩上,神态描写十分逼真。</p> <p class="ql-block">庖厨师</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字砖</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四川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全文共二十四字,分四行,寄托着古人富贵昌隆、兄弟和睦、爱情永存、仕途通达、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望。这二十四字为:"富贵昌,宜宫堂;意气扬,宜弟兄;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分四行,每行六字,皆阳文篆字,篆法方整。</p> <p class="ql-block">七盘舞画像砖,一起来看一场极为精彩的杂技表演。看,左边那个头梳双髻的苗条少女,正倒立于高达12层的案上,动作是那样的自如,姿态是那么的优美;再看那个身体肥胖的男子,他的头上方,有三个圆丸在飞动,显然他是在作"跳丸"表演。中间的地上覆置6盘,两鼓骈罗其间,一舞伎手持长巾,正在表演盘舞。您看她裙带和长巾飘拂,动作轻捷矫健,婀娜多姿,真是"体如游龙"、"裙若飞燕"。还有惊险刺激的吐火表演,观察这些表演者,您会发现他们有的有着高鼻梁、大眼睛,与中国本土人有些不一样,很有可能是外来的西域人士。而现代杂技中的叠椅等节目,或许正是渊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东汉杂技舞乐画像砖,近正方形,模制,浅浮雕。图右上方一赤膊男子,左肘"跳瓶",右手执剑"跳丸"。其左一赤膊男子表演"跳丸",双手舞弄七丸,右下方一女子手执长巾,翩翩起舞。其左一人,右手执棒欲击鼓半奏,其左二乐人正手捧排箫吹奏。右上方男女二人身着冠服席地而坐,正在观看精彩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乐舞百戏组合_说唱俑</p><p class="ql-block">这里展柜中陈列的是乐舞百戏俑组合。汉代音"乐舞蹈流行于上层社会,不仅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即便是一般的官僚、地主、富商们也大多有歌童舞女。欢歌不歇、长夜未央,华乐流转、仙风妙曼,通过这些舞乐俑,可见两千多年以前,天府之国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p><p class="ql-block">击鼓说唱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中间的这件说唱俑,它的身躯为模制,其它部位为手塑。头顶作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两臂上耸,左臂戴佩饰;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欲击。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了一位说唱艺人的生动形象,此像也是"舞乐百戏"表演中的小丑。说唱艺人以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夸张幽默的面部表情,抓住了汉代艺人表演时情感高潮的瞬间,极为传神。使人如闻其声 似觉其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炉火纯青的汉代陶俑塑造艺术的代表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汉代说唱艺人多系侏儒。此俑形态与之吻合。有人说这件说唱俑可称为我国"谐戏"之祖。</p> <p class="ql-block">飞马图残石画</p><p class="ql-block">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四川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伏羲女娲画像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汉(25-220年)</span></p><p class="ql-block">1985年四川省彭县(今彭州市)义和乡采集四川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此图为人首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娲像,左边伏羲,左手持规,右手擎日轮,轮中一金乌;右为女娲,头梳双髻,右手持矩,左手擎月轮,月中有蟾蜍桂树。伏羲女娲两尾并鳞,身生毛羽,脚为兽爪,是一种半人半神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Fuxi</p> <p class="ql-block">日神画像砖_月神画像砖</p><p class="ql-block">在汉人的思想观念中,太阳和月亮是由大鸟托载而行的,故日神、月神常以鸟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故称"金乌"。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金乌形象原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故多加一脚以辨别。</p><p class="ql-block">至于月神,《淮南子》中说:"日中有蹲乌,月中有蟾蜍。"汉人认为月中的蟾蜍即代表了月中的嫦娥。月神画像砖又称"月神羽"画像砖。画面为一人首鸟身羽人。羽人头梳髻,颈部有长长的仙羽。在它身躯的圆轮中,有桂树一株,蟾蜍一只,这显然是月亮。周围有三颗闪亮的星星。载月轮者为月神。画像砖墓中日月神砖一般嵌在西王母画像砖的两侧,说明西王母居天之中,并有日月神</p> <p class="ql-block">仙人六博图画像石</p><p class="ql-block">"六博"为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游戏内容。"六博"游戏历史悠久,于先秦兴起。汉代民间已十分流行,博戏为二人投毁行子,以筹计数。因棋艺简单内社会各阶层喜欢。此画面为二仙人博弈,动作夸张有趣。</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四川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陶摇钱树,通高135厘米,1972年四川省彭山县双江崖墓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摇钱树是东汉时期比较特殊的一种随葬品,以川渝为中心,分布十分广泛。摇钱树是一种冥器,树座为陶质,树干和树叶是铜质,有的表面还鎏金。在摇钱树上除了有方孔圆钱之外,主要是长生不死和荣华富贵两类主题图像。</p> <p class="ql-block">其顶端立一朱雀,雀前立一人,将传说的"蛤蟆丸"置于朱雀口内。枝干上饰铜钱和天马飞翔状。朱雀之下为五层枝干,从上到下的四层是相同的八组图案。上部的正中为头戴方胜的西王母,端坐于龙虎龛。下部画面4枚铜钱间有牛郎、织女。分左右两枝叉树,枝干上饰铜钱与神鹿,朱雀之下分饰八组图案。</p> <p class="ql-block">陶座为泥质褐陶,模制,呈圆锥体状。上小下大,当中贯穿一圆孔(供插摇钱树用)。陶座上下各浮雕一神兽。其上之神兽,双目突出,头直伸向前,其下之神兽,双目瞪圆,头曲颈向下。</p><p class="ql-block">它的内容集"西王母""牛郎织女"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神、钱、树、禽、鸟于一体;熔仙丹、灵芝、音乐、舞蹈、杂技于一炉。图案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是当时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捞鼎画像砖(中)</p><p class="ql-block">图中大鼎居中,两侧各有一人,其中右者手中似持笨篱。在画面中鼎的构图更为独立,它的比例被放大,做了更加细致的装饰,似在突出它的功能和意义﹣-"炼丹以求升仙",进而认为此类鼎实为炼丹的丹鼎,由此右者手中笨篱就可自然理解为捞取丹药的工具。</p><p class="ql-block">仙人骑鹿画像砖</p><p class="ql-block">画面右端为一双髻女子骑在鹿上,鹿角如树枝状,女子身材窈窕,穿宽袖长服,侧身伸右手而后顾。左端是一仙人,头长双脚,其颈、臂、腿部有羽毛,赤壁坦胸,腰束草裙,右手托盘,盘内有丹丸三粒,左手前伸,与骑鹿者相呼应,其间有一株灵芝。我国古代称鹿为瑞兽、神兽,也是长寿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孔子问礼·神农尝草图画像石</p><p class="ql-block">画作共出现7人,分为三组。每位人物的顶端有一方框,方框内文字表明人物身份,这便是"榜题"。这种画像加榜题的画面颇为珍贵。</p><p class="ql-block">由榜题可知,中间这一组为"孔子问礼",反映的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也称为"孔子见老子"。画中老子向左而坐,孔子率领手捧简册的弟子向右相迎。孔子问礼老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两位划时代学者的"历史会面",宣扬谦虚好学、尊老敬贤美德的儒家社会思想以及儒家上下尊卑的观念,更是儒、道两家思想的交流和融合,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右边一组2人,右一人的石刻题记为"东海太守",左一人的石刻题记为"即墨少君",内容不详;左边一组,为"神农尝草",右一人的石刻题记为"神农",左一人的石刻题记为"仓颉";其中神农一手拄杖,一手拿草正在品尝,象征尝百草之状,仓颉持草相向。</p> <p class="ql-block">讲经</p> <p class="ql-block">方相陶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汉(25-220年)1974年四川省双流县(今双流区)黄水镇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四川出土的方相俑,独具地域特色,往往头大身躯略小,头顶有突出的高髻,两耳招风,张口瞳目,长舌獠牙,手持钺和蛇,形象奇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方相是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span></p> <p class="ql-block">托盘献食俑</p><p class="ql-block">陶俑跪坐于地,头梳山字形高髻,系巾,插笄。簪花五朵,额前饰大花一朵。双手戴镯和串珠。身着交襟长袍,束腰。左手托一圆盘,上置耳杯和果肴,右手执一圆饼状物。脸庞丰满,表情恬静,尚显几分稚气,是一位温柔贞静的少女形象。</p> <p class="ql-block">竹雕三顾茅庐笔筒</p><p class="ql-block">竹雕外壁雕刻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倚桌假寐,刘备谦恭求贤,关云长扼腕叹息,张飞则怒目相向。周边苍松挺拔,松针攒簇。作者以刀代笔画准确把握了人物性格。下有"仲谦"篆书阳文款。</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四川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古代四川</p><p class="ql-block">第三厅两晋至唐五代时期</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交融汇聚﹣﹣两晋南北朝时期</p><p class="ql-block">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迭起,四川成为南北势力争相夺取的战略要地和膏腴之地,这一时期四川地区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自魏灭蜀后的320年里,四川地区先后经历了魏、西晋、北周等10个政权的统治,众多政权在这里管辖,众多民族在这里交融,众多文化在这里汇聚,为四川地区留下了独特而又富有多样性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鏽斗,是一种底有三足、旁有持柄的器皿,流行于六朝时期,至唐宋逐渐消失,关于起源和用途,一直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它是温酒器,也有人认为是敲击警众的器皿,还有人说是煮茶的用具。这件铜鏽斗表面有黑色的痕迹,应该是作为生活用具被使用过</p> <p class="ql-block">10.铜带钩</p><p class="ql-block">9.炭精兽</p><p class="ql-block">8.玛瑙珠</p><p class="ql-block">炭精兽</p><p class="ql-block">炭精玉雕,小型动物形玉雕件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比较常见,一般呈趴伏或蹲跪状,常以琥珀和炭精作为原材料,就如现在看到的这件炭精兽。这些小兽器型虽小,却也雕刻得颇为细致,与其他材质制成的珠、管类饰物一同穿绳后系于颈部或腕部,是辟邪消灾之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2.莲瓣纹四系罐</p> <p class="ql-block">青釉莲瓣纹罐 </p><p class="ql-block">南朝青瓷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釉色闻名于世,种种纹饰又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这件青釉莲瓣纹罐,它上面有着那时常见的莲瓣纹,在佛经和佛教传说中,莲花因其具有洁净高雅的品格,与佛教提倡的超脱尘世的出世思想颇为契合,因此被佛教徒奉为"佛门圣花"。</p> <p class="ql-block">巴蜀史学双璧</p><p class="ql-block">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地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其中有两部著作名扬海内外,一部是陈编撰的《三国志》,另一部是常球编撰的《华阳国志》,这两部著作开创了历史叙事的新模范,为后世正史编撰、方志书写提供了借鉴,成为这一时期巴蜀史学繁盛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晋杜稷墓墓门拓片(复制品)</span></p><p class="ql-block">有墓主人生平文字:</p><p class="ql-block">君姓社、体设、字伟辅、前县功警门下餐议,都督蜜夫,年五十八。以泰熙元年二月十一日,与成都长乐乡宜阳里、素有家地、中造墓一区八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齐永明元年释玄嵩造像碑,它在四川地区的出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有明确纪年并且着汉式袈裟的佛教造像碑,而且无量寿佛的服饰,是我国佛教造像中褒衣博带式服饰的最早实例之一。这种袈裟样式的原型是我们中国士大夫的外衣,而不是我们之前看到的来自于印度的通肩袈裟,所以被称为中国式袈裟或汉式袈裟,其特点就是宽袖大袍样式,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造像碑座下方刻有铭文,但由于风化严重,仅能看见"比丘法周,比丘法爱"几个字。背面长方形龛内雕有无量寿佛立像,正面造像的左面保存相对完好,刻有佛像和铭文。</p><p class="ql-block">其实说起来这件造像碑,它的流传可谓命运多舛。1921年,茂县农民在耕地时,挖出了一块一人多高的碑刻,就是这块南齐碑。哪知1934年,四川军阀李家钰部队驻扎于此,其部下一位名叫黄希成的人是个文物贩子,见到了这块南齐永明元年的造像碑后,就动了偷运到成都的心思。只是这件造像碑材质厚重,体量又大,不好运输。于是,他命人将碑击碎,挑选了其中造像最多的4块运往成都,然后打算偷偷运往上海,销往海外。消息传出后,当地文教人士无比愤慨,将此事告发。后来,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亲自出面交涉,极力阻止这一珍贵文物运出四川。迫于舆论压力,当时的四川省政府才将古碑截留。1949年以后,这块命运坎坷的造像碑被送到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博物院)收藏保管。</p> <p class="ql-block">左侧上题记</p><p class="ql-block">齐永明元年岁次癸亥七月十五日,西凉曹比丘释玄嵩,为帝主臣王累世师长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及一切众生,敬造无量寿、当来弥勒成佛二世尊像,愿一切群生发弘愿心、明信三宝,瞿修十善,遭遇慈氏龙华三会,矗豫其昌,永去尘结,法身满足,广度一切,共成佛道。比丘释僧成掺首值惠共成此法</p> <p class="ql-block">南朝的江南寺庙林立、佛像众多,却在无休止的王朝更迭与岁月沧桑中烟消云散。幸运的是,以万佛寺为代表的成都南朝造像的发现,使南朝造像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让人能够一睹褒衣博带、秀骨清像之风,也昭示着南朝的成都与建康一样,是一个梵宫琳宇鳞次栉比、塔刹庄严的古都。</p> <p class="ql-block">背屏式造像</p><p class="ql-block">梁武帝灭齐之后,对成都地区的控制开始加强,来自凉州的影响减弱,成都南朝造像大量吸收了来自南朝政治中心建康的文化因素。同时,梁朝与南海诸国交往日频,印度秣菀罗﹣笈多风格由海路传入梁朝,并沿长江水道传至成都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使成都南朝造像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p><p class="ql-block">比如这件背屏式造像。南朝梁时期,背屏式造像由于形体较小,便于携带和家庭供养,成为当时益州造像的主要形式之一。背屏式造像,在万佛寺时刻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细致精美,造型小巧,便于供奉,有的还残留彩绘和贴金。从发愿文来看,造像的供养人身份多数是佛弟子或比丘、僧尼等。</p><p class="ql-block">背屏式造像的年号几乎都是梁武帝的年号、因为梁武帝在即位后第三年即公开宣布皈依佛教 他礼佛诵经。吃素断洒肉,受戒持律、</p> <p class="ql-block">背屏式造像</p><p class="ql-block">南朝梁时期,背屏式造像由于形体较小,便于携带和家庭供养,成为当时益州造像的主要形式之一。从发愿文来看,造像的供养人身份多数是佛弟子或比丘、僧尼等,他们将对亡者的祈愿和对生者的美好祝福寄托于造像上。</p> <p class="ql-block">康胜造释迦立像</p><p class="ql-block">正面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天王,背面佛传故事、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图、铭文,两侧四护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万佛寺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弥勒坐像 </p><p class="ql-block">正面一佛二菩萨二弟<span style="font-size:18px;">子二力士。背面说法图</span></p> <p class="ql-block">佛头像</p><p class="ql-block">它们有的深目高鼻,形象古朴,不像我们中国人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佛教造像和佛像一样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而印度的造像是受了古代希腊、罗马等雕刻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最早期的佛像具有西方人的形象特征。同时,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一些头像脸部肉多而扁平,轮廓不太突出,已经同中国人的面形一样,这说明南朝时,佛像已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双观音造像碑</p><p class="ql-block">南朝(420-589年)</p><p class="ql-block">1953-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像</p><p class="ql-block">所谓阿育王像,并非是阿育王本人的肖像,而据传是阿育王所造的释迦牟尼佛像的略称,在中国东晋南北朝隋代的帝王、僧侣阶层和信众中有特别的信仰和崇奉。成都萧梁、北周时期出现的诸多阿育王像,是成都南北朝造像的一大特色,应得力于梁武帝的积极推动。</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阿育王像,可能并非是阿育王本人的肖像,据传是阿育王所造的释迦牟尼佛像的略称。阿育王为印度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国王,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在位的时期创造了一种佛像样式,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佛像,其特征是水涡纹式发卷,涡纹式肉髻,八字胡,披通肩式袈裟,袈裟下摆一角搭于另一侧手肘上,站立于莲座上。</p> <p class="ql-block">冉仁才,隋唐时期夔州(今重庆奉节)人,初唐将领。少聪敏,有大志,文韬武略过人。在唐代入仕武德、贞观、永徽三朝,"诏封天水郡公",历任"泾、浦、澧、袁、江、永"六州刺史。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卒于永州刺史任上,五年(654年)归葬于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南浦之万辅山。该墓葬盗扰严重,随葬品主要出土于内甬道的左右耳室,基本符合"三品以上九十事"的规定,是依等级而埋葬。其中青釉随葬品80余件,内容丰富,造型独特,包括镇墓兽、仪仗俑、骑马俑、驼马俑、牵马牵驼俑、官员俑、侍从俑、僮仆俑、伎乐俑、人首鸡身俑、十二生肖俑等。从质地和釉色来看,这些青釉俑应来自湖南的湘阴窑,生动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更展示了唐代文化交融的盛世之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釉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618-907年)</span></p><p class="ql-block">冉仁才逝世时官至永州刺史,其墓中出土青釉瓷俑80余件,基本符合"三品以上九十事"的规定,是依等级埋葬。这批瓷包括镇墓兽、仪仗俑、骑马俩、驼马俑、牵马牵驼俑、官员俩、侍从俑、僮仆俑、伎乐俑、人首鸡身俑、十二生肖俩等,集中出土于内甬道的两耳室,从质地和釉色来看,应来自湖南的湘阴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釉人首鸡身俑</p><p class="ql-block">此件人首鸡身俑其实就是道教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神﹣﹣九天玄女,这件九天玄女俑与宋明墓中的玄女地券功能相同,均是用于镇墓辟邪。</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1978年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冉仁才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四川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青釉俑</p><p class="ql-block">这件青釉俑,造型生动,烧制时可能因火候较高,所以玻璃质感强,颇具特色。我们能看到这边还有人俑、兽俑及兽首人身的生肖俑,造型生动。另外还有盆、盘、瓶、烛台、唾壶等实用器和房屋、灶、案、磨、棋盘等模型。青釉瓷是我国最早的颜色釉瓷,在商代原始瓷器上就出现了青釉,它历经各朝代,相延至今,是中国瓷器中诞生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瓷器,被誉为"瓷器之根,瓷器之母"。</p> <p class="ql-block">这件玉大带,是迄今所知唐、五代时期唯一一件完整的成套玉带,也是唯一一件能够确定为帝王本人所使用的玉带。这条玉带的材质是和田玉,它是由七方鎊、一方䤩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玉銙七方,均浮雕团龙戏珠图案,背面四角处有象鼻小孔,用线或银丝将銙附于鞋上。䤩尾浮雕龙戏火球图案,龙姿矫健,背面首部也有小孔多处,以将䤩尾系固于鞋上,此带出土于棺床之上,可确认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遗体身佩之物。</p><p class="ql-block">这件玉大带的背面还刻有铭文,记录此玉带火中幸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玉大带</span></p><p class="ql-block">永陵出土的玉大带是一件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国宝级文物。此带由七方銙(kud)、一方䤩(cha)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䤩尾背面所刻铭文记载了玉大带火中幸存的故事。此带出土于棺床之上,可确认为王建遗体身佩之物。</p> <p class="ql-block">3.鎏金镂花新月形铜饰片</p><p class="ql-block">4.鎏金铜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镀银铜猪</span></p><p class="ql-block">前蜀(907-92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玉谥宝</span></p><p class="ql-block">永陵出土的谥宝,出土时盛装于精美的双层方形银平脱漆套盒(宝盘)中。谥宝为玉质,钮作兔首龙身造型。印面篆刻"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14字。</p><p class="ql-block">前蜀(907-925年)1942-1943年四川省西郊王建墓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谥宝</p><p class="ql-block">1942年四川省成都市五代前蜀帝王建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长11.7厘米,宽10.7厘米,高11.4厘米。为白玉质,中部略厚,故稍起之状。钮雕龙形,头有角,身腹均刻麟甲,尾部卷于右侧。麟甲的上面,原有贴金。前面阴刻凤纹,作展翅飞状。左右两侧刻龙纹,后面刻一兽,奔腾于祥云中。谥宝下正面阴刻篆书谥号:"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十四字。刀法流畅,字体匀</p><p class="ql-block">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玉环</p> <p class="ql-block">哀册</p> <p class="ql-block">谥册匣(复制品)</p><p class="ql-block">宝盘(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盖</p> <p class="ql-block">猪首人身俑是四川地区五代两宋墓葬较为常见的随葬明器之一,其实就是古文献记载中经常提到的雷公,与道教的雷法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复制品)</span></p><p class="ql-block">黄筌(约903-965年),字要叔,成都人,前后蜀宫廷画家。曾师从唐末入蜀的刁光胤学画花鸟,又从孙位学画人物、龙水,从李昇学画山水,终自成一家。黄签尤撞花鸟画,与南唐徐熙并称"黄<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形成五代花鸟画的两大流派,对北宋花鸟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卞家刻印"陀罗尼经咒(复制品)</span></p><p class="ql-block">原件时代为唐中晚期,1944<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成都望江楼唐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span>是国内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唐代雕版印刷品之一,也是四川发现的最早的雕版木刻印刷品。</p><p class="ql-block">造纸术发明于汉代,作为产业兴起是在唐代。唐代成都造纸业闻名全国,又不断创新。益州麻纸质量好、产量大,受到社会各层的广泛喜爱,还被指定为唐代朝廷专用纸。在这里的中心展柜,我们可以看到《陀罗尼经咒》的复制件,专家们发现这件经文不是手写的,而是一件印刷品,所用纸张为茧纸,茧纸是用茧、桑、皮、麻加檀木浆所制成的。因此当时已有了雕版印刷。中唐以后,雕版印刷逐渐在民间普及,长安、成都和扬州的印刷业最繁荣,成都当时流行着民间自刻自印的历书、字书、佛经等,印数也大,传播很广。这件《陀罗尼经咒》是国内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唐代雕版印刷品之一,也是四川发现的最早的雕版木刻印刷品。</p> <p class="ql-block">"石涧敲冰"七弦琴</p><p class="ql-block">琴身通体有蛇腹新纹和少许梅花圈纹。琴面张弦七根,嵌园形螺钿十三楼。底面首部阴刻有行草"石润-书"玉泉"方印一枚。</p> <p class="ql-block">这件"石涧敲冰"七弦琴,是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名琴,琴身通体有蛇腹断纹和少许梅花圈纹。琴面张弦七根,嵌圆形螺钿十三徽。底面首部阴刻有行草"石涧敲冰"四字,因此得名,寓意其弹奏似金石之音。龙池下腹部刻有篆书"玉泉"方印一枚。此琴形制浑厚古朴,声音纯正圆润,有典型的唐琴风韵,是研究唐琴的重要史料。据专家考证,此琴曾被耶律楚材收藏。耶律楚材出身贵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博学多识,精通汉文,耶律楚材最好古琴,不仅善弹《广陵散》,还爱收藏名琴,自称有"琴癖",家中遗产"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由于其曾居北京西郊别墅玉泉山庄,故以"玉泉"为号。</p> <p class="ql-block">金刚力士像 </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p> <p class="ql-block">金刚力士像</p><p class="ql-block">这件金刚力士像,1954年出土于成都万佛寺遗址。力士左右脚呈跨式站立,上身袒露,露出胸部和双臂的块块肌肉,颈部青筋条条,面部、四肢与躯体夸张的表现出威猛用力的状态。左臂前摆,裙摆飘向一侧,形象生动逼真,充满力与美,造像本身虽已残缺,但我们仍能从它挺拔矫健的身姿和刚劲有力的手臂感受到金刚力士震慑一切邪恶的阳刚之气。它是我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菩萨头像</p><p class="ql-block">在唐代,雕刻工艺要求非常苛刻,堪称为雕刻艺术的巅峰时期。</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西方的维纳斯是当之无愧的女神,那么这尊典藏的菩萨头像被称作"美神"则实至名归。它为红砂石质地,高42厘米,1954年出土于成都万佛寺遗址,是我国石雕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这尊观音梳高髻,头戴宝冠,冠上刻有卷云纹,冠正中有一尊佛像,此观音头像面容慈祥端庄,令人见而忘俗。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广受称赞,是我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唐代造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品的典范,与南北朝时期吸收的印度佛教造像相比,更具中国特色,娥眉高鼻,双眼微阖,嘴唇上翘,雕刻水平极高。唐代的人物造相风格不拘一格,不同形象的人物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数以万计的佛像不但印证了当时佛教在我国的发展,更见证了我国石雕艺术达到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菩萨坐像</p><p class="ql-block">看完了菩萨头像,您再来看这件菩萨坐像,唐代菩萨造型更加完整,体态丰满端庄,表情安详恬静,有的菩萨通身雕刻有精美的饰物,特别是菩萨那曲眉凤目,弯而细长,深沉而上翘的嘴角,都展示了盛唐特有的审美。通过菩萨的形貌,体现菩萨内心济度众生的慈悲。</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并制定了"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的策略,于公元965年灭后蜀。后蜀的统治就此终结,但两蜀在当时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下,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做出的努力,对维持四川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四川日后成为宋朝最为重要的经济文化地区之一奠定了基础。四川即将进入历史上引以为豪、令人骄傲的时代﹣﹣宋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工艺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这里简直是一个艺术的宝库。馆内的玉器温润通透,雕刻精美绝伦,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陶瓷展品更是丰富多彩,有的素雅,有的华丽,形态各异,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玉器_谷纹壁</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玉器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玉也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的玉器无一例外都是出土于最高等级的墓葬当中。这些墓主人在远古时代多为部落首领,大巫师等等,当时的人们认为玉石是上天的恩赐,在它们身上蕴藏着神秘的"通灵"神性,所以玉器最早一般是作为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祭物出现的。</p><p class="ql-block">玉璧是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展板上可以看到:"以苍璧礼天",指的是以玉璧祭祀上天。而玉璧除了是非常重要的祭祀器物之外,还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礼仪用具,经常用于朋友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馈赠。我们熟悉的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就属于礼仪用具。展柜中这件玉璧表面刻有非常规整的小圆点,这种带有小圆点的玉璧也被称为"谷纹壁" 谷纹很像是谷物发芽的样子,象征着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漆器_雕漆寿春开光山水人物圆盒 </p><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世界上使用漆最早的国家,早在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漆器是指用生漆涂在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所以天然的生漆是世界上公认的涂料之王。在西汉初,成都就已经成为了漆器生产的中心,四川漆器有着不裂口、不变形、抗腐蚀性的优点。展柜中这件漆器是非常名贵的一种工艺,叫做"剔红",您能看到上面雕刻出来的纹饰厚度,都是漆的厚度,而不是胎体。它是在胎体上涂若干层红漆,我们眼前的这件漆器至少刷了上百层漆,并且这么多层漆也不能一次刷完,天气好就刷两三层,天气不好就只能刷一层,所以可以想象它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可能光是刷漆就要用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待到漆半干时再用刀雕出花纹。除了"剔红"工艺之外,堆的是红漆,工艺就叫做剔红,若是堆的黑漆,就称为剔黑,此外还有剔黄、剔彩等等</p> <p class="ql-block">竹雕_瑶池献寿笔筒 </p><p class="ql-block">中国是竹文化的发源地,古人对竹子的利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足以见得古人对竹子的喜爱。这件竹雕瑶池献寿笔筒上采用了浮雕、圆雕和透雕,圆雕也就是立体雕,所以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会有一种裸眼3D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竹雕笔筒的年代愈久,器表的颜色也愈深。这种色泽的产生,大多是常被人们赏玩摩挲的缘故。明代作品多带有暗红的色泽,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应是一种带有琥珀光泽的红色;清代的作品多深棕、棕黄色,越到后期色泽愈浅。然而,事实上清代的竹雕作品中,往往具有一种灰褐色泽,這就比较特殊了。</p> <p class="ql-block">蜀绣</p> <p class="ql-block">织锦机</p> <p class="ql-block">鼻烟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