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骑着车儿哼着调,</p><p class="ql-block">车把飘着红布条。</p><p class="ql-block">走街串巷村村跑,</p><p class="ql-block">腰里别着两把刀。</p><p class="ql-block">一把像蜜桃,</p><p class="ql-block">专把公猪劁。</p><p class="ql-block">二把似勾针,</p><p class="ql-block">母猪断儿孙。</p><p class="ql-block">手提刀落快,</p><p class="ql-block">众人齐叫好。</p><p class="ql-block">劁完猪蛋蛋,</p><p class="ql-block">回家乐无边。</p><p class="ql-block">二两小酒下,</p><p class="ql-block">美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这首顺口溜生动地描述了"劁猪匠"走街串户劁猪的过程和忙碌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七十二行当中,有这样一个行当——劁猪匠。往昔的记忆里,乡村的天空常常飘荡着敲小铜锣的声音。那声音告诉村民们,村里来了劁猪匠。</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只要一听到劁猪匠的铜锣声,我们这些光腚孩子就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跑到街上去看热闹,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劁猪…骟狗…锤牛蛋喽!”这时,总有大人和我们逗趣,还不把小鸡鸡藏起来,让劁猪匠看到可了不得。每当这时,有的小屁孩伸手捂住自己的裆部,有的则吓得哇哇大哭,引得大人们哄堂大笑。</p> <p class="ql-block">劁猪匠这一古老的行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他们活跃在广阔农村的天地里,负责猪、牛、羊等牲畜的阉割工作,是农村不可或缺的行当。</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史料记载,阉割牲畜,益处多多,既能控制其数量,又可改善肉质,还能降低牲畜的攻击性,提升饲养的效益。这个行当的历史宛如一部沉甸甸的史书,记录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变迁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劁猪匠大多兼通兽医技术,他们的技艺通过祖传的方式代代传承。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养殖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劁猪匠只是农村基层的手艺人,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却高于普通的农民。</p> <p class="ql-block">"劁猪匠”并非只会劁猪,像牛、马、驴、羊、狗、猫等牲畜的阉割他们也都不在话下。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那里畜牧业不发达,但养猪的众多,所以,人们最常看到的就是“劁猪匠”劁猪,这便是"劁猪匠”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老祖宗就有一个说法,未阉割的牲畜肉吃了会“勾陈病”。因此,人们总是在牲畜幼小时就将其阉割,然后养大再食用。那时,“劁猪匠”业务繁忙,也很受农民的欢迎和尊重。尤其在五六十年代以前,聘请“劁猪匠”除了支付工钱外,还得用好酒好饭招待他们。后来,这些手艺人还被招进公办兽医站,一下子变成了吃“粮票”的公职人员。</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畜牧业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各级兽医站也有了巨大的变革。他们拥有更安全的手术器具和技术,甚至能够进行药物麻醉,极大地减轻了牲畜手术时的痛苦和风险。传统的手工阉割方式逐渐被取代,“劁猪匠”这个职业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劁猪匠”见证了农耕文明的兴衰,承载着农户的希望与憧憬。对像我这样的见证者而言,“劁猪匠”是我童年和农耕岁月的一部分,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珍贵的乡村记忆。</p><p class="ql-block">再也听不到高亢、洪亮的“劁猪——煽狗——锤牛蛋啰”的吆喝声了。让我们以包容尊重的态度,珍视这些传统手艺人,让他们的技艺和精神永留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