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又到了学期末写工作总结的时候,每学期的总结都当做工作任务去写,这学期的总结我想写点自己想写的。</h5><h5> 一晃眼又到年底了,开学前我穿着白衬衫牛仔裤急急忙忙走在校园里的身影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就像回忆几天前发生的事一样。这学期我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从龙岗小学撤回到了野泉学校,因为学校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还不够成熟,所以从长远考虑把所有从野泉分流出去的老师都紧急撤回,我和我的孩子也在其中,学校是撤回了,可是不在接收一年级新生,于是这学期我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坐校车去附近的学校就读一年级,在这一整个学期中,我的早上和晚上是最忙的,忙的没有时间看手机,没有时间跟同事聊天,没有时间参加聚会,没有时间干很多事。</h5> <h5> 撤回的不仅有老师,还有学校领导,因为我的情况特殊性,本学期校领导很人性化的没有给我安排太重的工作任务,我在这里深表感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学期我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状态下做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自己培养自己,是的,我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呢?开学前我就已经拟好了自己这学期的计划,我也不太清楚自己能不能按计划完成,再写计划的时候我是很自信也很激动的给自己一条一条加码,深怕自己这学期浑浑噩噩没有什么作为,计划拟好以后也不敢公开,怕自己做不到反遭人笑话,于是这个计划在开学初一直默默的被我锁在朋友圈里,后来,它也真的在朋友圈一直封尘着,直到期中考试结束,忽然感概期中结束了期末也就不远了,就像每周,一过星期三就会觉得周末近了一样,我才想起这学期好像什么也没做,又想起了那个封尘已久的计划,于是打开重新看了一遍,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既然写了就要按照计划实施,开始挑挑拣拣的找最容易的先做起来,刚开始一边做一边抱怨自己真的是没事找事,后面坚持的久了,才知道它的好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写随笔和教育叙事,一开始不知道写什么,后来因为要写所以开始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还真让我有了很多想法,写下了《缺失的一环》、《做孩子们爱与温暖的靠山》、《弹力之谜——记一节科学课的思考》、《乡村教师放学后》等等,先不说写的质量怎么样,我自己也没想到仅仅一学期就写了这么多篇,这让我反倒是有些惭愧自己浪费了这么多的学期,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完成后面的计划。</h5> <h5> 我一边写一边找书看,选择什么书呢?太长的看不进去,还要感兴趣的,无意间我在一篇公众号的文章里看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写的名为《自己培养自己》的书,心想:怎么还真有跟自己一样的人,居然还把它写成了书。我迫不及待的从网上买了这本书来看,这本书一共253页,我买的盗版,因为便宜,不知道正版是不是也是253页。对于我这种不经常看书的人来说,这本书算厚的了,也许是因为我和李镇西老师的初衷一样,再看这本书时已然能静下心来,就像李老师坐在我身边跟我娓娓道来一样,在这本书里李老师写了很多读后感,还有他大大小小的演讲、公开课、参观感受,以及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一点不夸张的说,我被这本书迷住了,李老师在书中的很多观点、想法让我看到教育还可以这样?教育本应该这样?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等等,这本书如果在我步入工作岗位之前读到也许我的教育之路会更加出彩,11年后再读也不算太迟,它让我更加明确怎样才能走好教育之路的同时还能寻找到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h5><h5> 我还读了榜样的力量系列丛书中的《韩信》,这个版本的系列丛书写的不错,文字通俗易懂,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整个人物的特点,以前读过《曹操》就很喜欢,这次读《韩信》同样也被里面人物的精神品质所打动着,读着这些人物故事的同时就像照镜子一样,吸取书中有益的精神元素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为此我还写了一篇题为《韩信:忠诚的挽歌》读后感,说出来不怕笑话,以前总说学生不会写读后感,现在自己写的读后感自己都看不下去,是因为我们写的太少,看得太少,感受太平淡,所以我把写好的读后感让AI老师帮我修改润了润色,最后才有了这个题目。这又让我再一次感到惭愧,这么多年只知道教学生如何写作却忘了自己的水平其实和学生一样有待提高,于是在这学期我和学生一起写观察日记,写好念给学生听,我们一起修改誊写,所以我的随笔中又多了2篇《共织观察之网》和《观察日记》。</h5> <h5> 有些事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样,在我的培养计划里课题研究放在了第一位,难度系数标注着一颗星,并不是我有多自负,而是因为这些年我做过个人课题也做过规划课题,年年都在做课题的路上,做课题带给我的好处就是逼自己做出结果,我在这里说的是结果不是成果,这个结果是篇论文也好,是一本校本课程或者是教案、学生作品也罢,它不仅仅是我们评职称时的必要条件还是培养我们成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必经之路,一个课题一个课题做下去,你会迷上做课题,甚至想要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做课题,可能不是所有人都会有如此感受,但我的的确确是这样过来的。这学期我依然执着于课题研究,题目倒是写了一大堆但一直没有真正的实施,正当我准备抛到脑后的时候,我说的冥冥中的安排就来了,学校办公群里发了一条关于党员教师学习新思想有关课题的研究申报,我的眼里是放光的,刚想放弃的事好像又要让我做成一样,时间紧任务重,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师聚在一起交流了一番便展开各自的分工,利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了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党员教师引领非党员教师共育教育家精神的实践与研究》申报书的填写,不管这个课题能不能通过,我在心里给自己说,如果通过不了也没关系,把它做成个人课题,先培养自己教育家精神也很好。这样一来培养计划的第一条课题也算是完成了一半。</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学期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模仿专家,一直想要成为专家但一直成不了,因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够精进,所以成不了就去模仿有时候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提前把明天要上的语文课在国家中小学智慧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上看一遍,看看平台中的老师是怎么上的,所以这学期我在平台的积分格外高,然后自己上的时候尽量去模仿,这学期我主动为自己争取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另一节是二年级美术《点点聚会》,就用的这种办法,也是为了完成自我培养计划中的微课,微课没拍成,拍成课堂实录也是可以的。说起《点点聚会》我本来是不上的,那时因为集团校抽中我们镇中心校的赵文嘉老师上一节示范课,赵老师跟我因为同为美术专业很久以前就以师徒结对的方式相识,这次为了不给红城镇丢脸,我们私底下为这节课又是磨课又是研讨,足足商量了两周的时间,赵老师一直对这节课的重点把握不住,为了帮助赵老师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决定自己先上一节示范课,于是就有了《点点聚会》课堂实录,我很欣赏赵老师,她是个有想法做事认真的老师,她并没有模仿我,而是通过我的示范教学,修改调整自己的教学,最后她的那节示范课上的不错,点评时我也是真心为我们镇上的老师鼓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学期有一段时间因为孩子生病住院心情本就比较低落,后面出院恢复时很多东西都不能吃,我又一向对做饭没什么天赋,好在这世间有个叫洋芋的产物怎么做都不难吃,于是我学会了做洋芋球,但是这个洋芋球也只能吃这一次,吃多了就不好吃了。我庆幸这比课题还难的任务这学期也完成了,以后写计划时不在挑战自己的厨艺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这学期计划组建工作室是挺难的,相当于领导级别的人物干的事,大家都愿意听之任之,哪是我能办得到的,工作室也不是那么容易建起来的,先不说工作室,单老师们每天繁重的工作量,再想到还要完成工作室的内容,就已经很头疼了,这个恐怕是培养计划中唯一一个难度系数比较大的,今时今日完不成,也把它常常记在心里,激励着自己。</span></p>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学期要结束了,当初自己制定的培养计划基本都完成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会让人反思这么做的意义在于什么?在于什么呢?我也说不太清楚,只知道一学期除了教书还能干很多事,而且这些事都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成长、不停的热爱。这可能就是我对教育事业长期保持积极心态的秘诀吧!</span></h5> <h5> 最后请让我为自己在本学期培养自己致辞,就像颁奖典礼上获奖嘉宾致辞一样的荣光。你一直在往前走,没有停在原地就已经很棒了!</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4年12月16日</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