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朱鹮,是“秦岭四宝(朱鹮、金絲猴、羚牛、大熊猫)”之一,属于国家乃至全世界珍稀物种中的宝贝。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数千年,也曾历经盛衰沧桑,不知什么缘故所至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朱鹮似乎嗄然与世隔绝,不见踪迹。一度列为极危等级或者绝迹物种,令世人非常惋惜。</p><p class="ql-block"> 物以稀为贵吗,说起朱鹮历史上或当今那些了解并见识过它真面目的人士肯定会赞不绝口的哟!</p><p class="ql-block"> 娇俏朱鹮,世属稀罕。头掩银锦绽凤冠,躯披白羽点绛染。振翅跃翔苍宇里,缩翼筑巢深林间。生性温静啼声慢,形影俊逸谪降仙。曾经幸宠庙堂上,依然留恋终南山。一度频危踪迹绝,九州无奈人默然。属人患?是天演?众论难统一,专研无进展。日月盈仄,百物競天。数年沉寂,时来运转。当时代的车轮轰轰然,行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间,神州龙脉所在地的秦岭上空喜讯传。洋县林深处,朱鹮七只显,喜讯畅环宇,世人趋前览。</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从报刊、电视乃至影友们的影视作品中认识、了解了一些有关朱鹮的知识。但一直没有机会见识它们的优美姿容。退休后的十多年里缘于对摄影的爱好,曾经憧憬着有朝一日一定去会会那些娇贵可爱的朱鹮们,亲临现场用镜头观赏并留下它们娇美的倩影。</p><p class="ql-block"> 心想事成吧,今年暮秋之际我们一行6位老伙计相邀着真的去了秦岭腹地转游了一圈。并在朱鹮发现地的洋县华阳古镇之侧的朱鹮生态园和华阳人工繁育基地停留了小半个上午时间。</p><p class="ql-block"> 缘于时间紧张,不便于在野地树林中寻觅拍摄那些在自然环境下生息的朱鹮。只好走㨗径,赶到距华阳古镇仅两公里的朱鹮人工繁殖地观赏拍摄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概观赏拍摄朱鹮的心情太迫切了,等我们一行那天一大早赶到目的地后,才知道繁殖基地还没有上班呢。经人指点可以先到距此地3公里外的“秦岭四宝园”看看,于是我们只好又匆匆忙忙赶到另一处崇山环绕、绿木林立、溪清水秀的“秦岭四宝园”。先拜访了金絲猴、羚牛、大熊猫后才转回到“朱鹮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 进入朱鹮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茂林秀树的小山峰。峰峦四周陡然树起一些高压电杆一样的物件,一个个铁塔似金属杆连接着围起一圈的细钢筋编织大围网。那围网有数十米高,铁杆上方整个罩着一顶偌大的绳网。上上下下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网笼,里面完全是一种野外的自然环境,有湿地、大树、灌木、草地、河流等。一只只朱鹮或栖息树枝上巢穴旁、或徜徉在水岸田间、或展翅翱翔在空中,似乎各自正在自由的觅食、戏嬉、舞动者。一片祥和、安宁、幽静状态。</p> <p class="ql-block"> 等我们沿着山间由石块铺成的栈道,一步步攀登到铁网笼旁边时,才逐步看清楚这架大网笼的建造相当的精密和壮观。原认为游人可以通过购票等形式进入网笼内欣赏、拍摄并与朱鹮近距离互动的。当沿着网笼外缘上上下下的攀爬了一阵子,才知道那围笼上的进出小门都是“铁将军”把守,非管理人员是禁止入內的。既然不得入内,远距离又隔着那层精密的铁网,远观可以看得见一只只朱鹮,但要用手机、相机的拍摄它们,留下一幅幅它们那娇俏的倩影难度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大老远驱车来到这里,大目的实现了但小目标确遇到难题,而且是朱鹮看得见却拍不到,真的是欲罢不能。我与云游四海两位索性继续沿围笼外缘攀爬着,并踅摸着找个离朱鹮最近的树枝、水岸抓拍几张即可。当我爬上那个山峰一侧较高点位时,突然透过围网发现山下近150米远的溪水中有几只朱鹮正在觅食、戏嬉,其中一只朱鹮还飞落在水中一块大石头上。绕着围网转了大半圈就这只算是最近的了,我立即靠上围网踮起脚尖,将我那24一一240镜头的索尼微单相机抵在铁网上隔着网眼开拍了。从高处往下面拍摄时树枝树叶遮着,水边的草丛摇晃着,我还恐怕那只吉祥之鸟瞬间飞跑了,真的着急。我左瞧右瞅了好一阵子始终对不准焦,感觉这手中的相机真是勉为其难了呀!好孬揿动快门抓拍了几张后,那只朱鹮真的耐不住寂寞,“扑楞”振翅飞走了。</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朱鹮,也称为朱鹭,是一种珍贵的鸟类,被誉为“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成年雄性朱鹮体重大约在1700至1885克,而雌性则轻一些,约为1465克。它们的羽毛主要是白色,嘴黑而弯曲,脸和嘴基红色,翅膀和尾巴粉红色,脚短且红色。朱鹮因其优雅的体态和独特的朱红色羽毛而极具观赏性。朱鹮飞行时,翅膀缓慢扇动;行走时脚步轻盈;栖息巢中或在田地中休息时头上的羽冠随风飘动,有着一种相当飘逸雅致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朱鹮对栖息之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选在温带地区海拔400米至1200米的平原和中低山地区。它们通常在靠近树林、稻田、河流、湿地和溪流等有水的区域活动和觅食,并在树上筑巢。朱鹮的栖息地土壤类型多样,包括水稻土、潮土、淤土、黄棕壤和棕壤,其中以黄棕壤分布面积最广。朱鹮在食物链中处于顶级捕食者,可以控制小鱼、泥鳅、小虾、青蛙、蟋蟀、蝗虫、田螺等猎物种群。</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朱鹮在地球上似乎已渺无踪迹,成为极危物种。直到1981年5月,中国科学家在秦岭腹地的陕西省洋县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有所发现,只有两个朱鹮的巢穴,栖息着7只野生朱鹮,其中四只为成鹮、三只为幼鹮。从此秦岭成为了拯救朱鹮的“诺亚方舟”。自此起我国在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朱鹮保护地13个,总面积达4230公顷,此外为了扩大种群,北京动物园还积极开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部分资料来源于景区、网络、李亚宁先生,在此一并致谢!)</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写: 尹新中</p><p class="ql-block"> 摄 影: 尹新中</p><p class="ql-block"> 配 乐: 竹枝词(笛子)</p><p class="ql-block"> 拍摄地点: 秦岭深处的洋县华阳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