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英山尖

楚东闲人

2024年12月15日上午,孩子为给他岳丈大人庆76岁生日,邀请我老俩口作陪,同游英山尖。第一次游英山尖是十几年前的事,那时山顶上长满了两人合抱的大松树,现在一棵也没有了,正印证了“吃了祖宗的饭,接了子孙的碗”,好好的自然风光被破坏了,真是可惜。 我们一行在登英山尖返回的途中,还顺带看了下英布墓、吃人石等景点。 英山尖本名英山,被称为英山尖则是明代的事情。“英山峰峦峭拔,秀出诸山。”是明代曹学佺的描述,这表明至少在明代英山还没有被称为英山尖。 英山尖之“英”作为地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46年楚襄王姬郑灭英;公元前643年齐、徐伐英氏。后来《史记》的记载则将“英”地得名的时间向前推进1500年以上。《史记·夏本纪》载:“皋陶卒,(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可见,皋陶之后受封之时,“英”早已存在。皋陶生活的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大约在公元前2280——公元前2170年,由此可以推断:“英”作为地名早在夏代以前(前22世纪)就以一个方国为实体而存在。 作为地名的“英”与作为山名的“英”在大别山东南同一区域内存在,说明这座山的名称与这个区域名称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或者地以山为名,或者山以地为名。要判断是地以山为名还是山以地为名,必须依据“英”的原始意义。 《尔雅·释山》说:“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郭璞注:“两山相重。”邢昺疏:“成,重也。”清代《十三经》编者解释说:“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根据《尔雅》及其注、疏和《十三经》编者的解释,结合英山尖的实际地形地貌,“英”的原始意义直指英山尖这座山,这个意义的形成至少可以追索到皋陶乃至更远古的时代。结合郭璞、邢昺的注、疏,英山就是以英山尖的山形为依据命名的。这里的“英”首先是山名,同时兼指以英山尖为标志的大别山西南山麓的区域。皋陶之子封此之后,因为将英与六连成一个整体,英的地域范围因此扩大到以江淮分水岭为界的大别山西南麓浠水、巴水、举水上游全部流域。 或因战乱导致本土人口不复存在,或因行政区划屡变屡迁,“英”作为地名几度消失,几度恢复。<br> “英山尖”由来,“楚人灭英”之后,“英”淡出历史大约500年。秦汉之交,皋陶59世孙英布先后被封为九江王、淮南王,建都均在英、六辖区之内。公元前196年,英布被刘邦逼反,屯兵故里,与刘邦抗衡,不久英布兵败被杀于鄱阳湖,归葬英山,从此“英”重回世人视线。 说英布遇害之前,鄱阳湖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但是湖面上热气蒸腾,鱼鳖上浮,拥塞水道;水鸟低飞,频击船帆,使舳舻受阻。英布为准时会见刘邦派去的使者,与之谈判,舍水就陆。当他一登上湖岸就被乱箭射死。刘邦的使臣企图取英布首级回去请功,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使臣及其兵卒全部卷入湖中,英布尸体及其爱将神鹰将军周朗、虎威将军段涛等人同时消失。三个时辰后周、段诸人与英布尸同时出现在九江郡西北的山尖上。那里百鸟、百兽、百虫群出迎候。周、段便将布尸安葬于此,定此山名“英山”。 英布墓于20世纪70年代被毁,21世纪初重修。<br><br> 唐宋之际,“英”再度默默无闻,甚至连南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这样的抗金名臣都不知道“英山”的存在。1165年,虞允文在组建抗金江淮防线时,他向朝廷提交的奏文中“英山”被写成“鹰山”。传说虞允文考察“英”地之时,见英山山势雄伟,形似雄鹰展翅,便称之为“鹰山”。从此,至少在1165年到1270年这一百多年间,英山一直被称为“鹰山”,直到1270年段朝立建鹰山县,1271年将鹰山县改成英山县之后,“鹰山”才恢复成“英山”。 清朝初期,大量人口迁入,新的地名命名模式逐渐形成,人们将陡峭高耸的山峰称为“尖”,并以主峰名称代替整座山的称谓。英山主峰大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称为英山尖,于是这座山也被称为“英山尖”。 (以上文字来源于英山县人民政府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汉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布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吃人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吃人石远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