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胜地宝珠寺(二)

珞门文化(罗洪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殊胜地宝珠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撰文/罗洪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宝珠寺由罗氏家庙演变为寺庙,发展成集佛教、道教于一体的庙宇</b></p><p class="ql-block">从《望重祗园》看,“宝珠寺,豫章罗(氏家庙)”,结合后面行文,将明朝中前期宝珠寺介定为豫章罗氏家庙。“自戴制台感千佛门……门前牌坊”,戴制台深感众多佛门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豫章罗氏家庙改为佛教寺庙。制台为明清时代的巡抚和总督。在明清两代,担任四川巡抚和总督的人员中,既有戴金,嘉靖二十年(1541)升任右副都御史,总制川贵;也有明朝的戴鳌,嘉靖三十年(1551年)担任四川巡抚;还有戴三锡,1823年才任四川总督。罗兰春同治九年(1870年)撰写碑文,戴三锡任四川总督时,与罗兰春撰写碑文仅间隔47年,此时的罗兰春也有40岁左右,若是戴三锡颁布法令将家庙改为寺庙,便会耳闻此事,不可能表述为“至佛殿后壁功德主碑X载,……初序例世代而外姓并无一人,则此寺为豫章家庙,讵确有可据”。据此认为,戴金、戴鳌嘉靖年间担任四川巡抚时颁布法令将家庙改为寺庙的可能性更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珠寺主殿尚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殿横梁有“营邑大鸠工张端文、石匠师段世朝”、立柱上有“受遇十魔九难始成器”字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望重祗园》碑文看,“雍正已酉岁,凤仪庵通文讳学智老和尚自仪入渠,挂锡斯刹詺……砌桥及修建斋堂、禅房、山门石狮等项。……五年募化众善建修文昌殿、观音殿,……”上面碑文明确写道,通文老和尚于1729年从仪陇的凤仪庵进入龙凤宝珠寺时,悬挂锡仗在此深山古寺修行,对寺庙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一代代寺庙主持的努力,此寺集大牌坊、山门石狮、大雄宝殿、文昌殿、观音殿、斋堂、禅房等于一体,显示其在川东寺庙的影响力,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供奉道教的塑像。按照罗会杰提供的宝珠寺布局图,大佛殿后为牛王殿,供奉的牛王爷,这是尊主农业和畜牧业的神灵,是我国传统文化神祗。送子娘娘殿供奉的送子娘娘也是道教人物,通常怀抱幼童。从宝珠寺供奉的塑像看,佛、道、儒的文化元素均有,大肚和尚和佛手印是佛教的,官帽、玉带是儒家的、胡须又像道教的,故宝珠寺是一座集儒佛教于一体的寺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珠寺遗存下来佛像,既有大肚罗汉,也有留胡须的佛像,佛教、道教融合的特征明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起宝珠寺有道教特征的塑像,再来看罗金的坟墓。该坟墓位于寇家湾大黄柳树处,有个大吊棺,也就是坟修得高,拱子架得高,将棺材吊起来后没有落地,罗清连亲眼见过此吊棺,其描述大体相同。在仓弯后面还有一个吊棺,墓主人为罗殿后裔罗宗富的夫人。吊棺作为一种丧葬方式,就是把棺材用绳子、铁丝或铁链吊起来,棺不挨地,不挨墙壁和山墙。《隋书·地理志》称渠江流域賨人风俗与汉中不别。“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张道陵)之风焉。”賨人信奉张鲁所推崇的道教,龙凤罗氏是否受其影响值得进一步考究。但从丧葬习惯上体现出的诸信仰并重现象,与宝珠寺集儒释道于一体异曲同工。</p><p class="ql-block"><b>三、宝珠寺前身疑为汉晋的白马寺,考古发掘和文化旅游价值不可估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区域调查组由林邱博士带队,进入龙凤镇宝珠寺旧址考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编撰的《渠县志》卷十一别录志记载:“宝珠寺碑,寺在县北一百二十里,碑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立,刘栋撰文,高九尺余,广五尺四围,镌卍字,文尚完好,其云汉时大将军屯兵于此,后一军髠发入空门者。寻汉明帝时,虽以白马名寺,然禁民间不得学佛,此寺之建绝非其时碑记所云,或为李寿之汉,则未可知耳。”</span></p><p class="ql-block">刘栋是浙江山阴人,明代正德六年进士,嘉靖己亥(1539年)因书写《书庄懿公同年燕会卷后》而传于后世,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后迁左春坊左中允,出任湖广布政司参政时刊布《赋役全书》并将其著为令,最终累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卍”读音“万”,是一个古老的符号,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在佛教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圆满,代表着佛陀的智慧与慈悲无尽,在一些佛教的建筑、器物上能看到这个符号。“髠”的意思是剃去头发,表明汉代将军剃发入空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现有史料考证,白马寺在洛阳,建于东汉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所建的第一座官方寺庙,渠县龙凤镇宝珠寺前身何以建佛寺,是汉代还是东晋李雄、李寿成汉国时期才进入渠江流域,这是一个值得史家、考古专家挖掘和研究的历史大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珠门前大牌坊正面“宝珠禅林”四字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珠寺前面的大牌坊,正面写有“宝珠禅林”,背面写有“祗园觉海”。禅林初指僧人的陵地,后借指寺院,常指佛家修行的寺院。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春园柳路,变入禅林。”倪璠注:“言本住宅,改为佛寺。”唐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序》:“入禅林而避暑,肃风景于中林。”清赵翼《题九莲菩萨画像》诗:“要今人识清修业,特赐禅林法相尊。”祗园即祗树园,从《大唐西域记》等文献记载,在古印度舍卫城,与王舍城的竹园同为释迦牟尼时代的两大精舍之一。释迦牟尼在祗园住了二十五年左右,宣讲了许多经典。“祗园”在诗文中泛称佛寺,如唐白居易《题东武丘寺六韵》诗:“香刹看未远,祗园入渐深。”又如清姚鼎《鹫峰寺》诗:“寂寂清溪水,萧萧祗树园。”后俗语中用“祗树有缘”,指与佛法有缘份,多指入寺为僧。</p><p class="ql-block">“觉海”更有意思,觉指觉悟,海指海洋。觉海表示广阔的学问、知识的海洋,意味着人的学问应该像大海一样广博无边。觉海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知识面广泛。觉海最早出现在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中:“夫学者,所以储盈而取觉海也。”意思是学者应该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达到广博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佛教之风沿着米仓古道,沿着嘉陵江河谷,沿着渠江河谷,从遥远的西北经巴中、阆中传到龙凤,带来了大量的佛经,带来了绚丽的石窟造像艺术,宝珠寺应运而生,晨钟暮鼓从此相闻。宝珠寺总面积有近万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左右,地坝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宝珠寺有三重殿,牌坊进去为天王殿,四大天王的眼睛象皮球那么大。中间没有正梁棱子,各自打的弯弯圈成拱,有8至9米那么高。再进去是大佛殿,现保存完好的叫灵光殿,往西边叫观音殿。在宝珠寺后花园,桂花树有水桶那么大,有银杏树、柑桔树、李子树,正中坝子是20米宽,50米长,很多寺庙没有这么大的坝子,宝珠寺东边有块大菜地,以前或因失火,或因战乱,才搬到现在位置建寺。牌坊前面没有殿,出来有对石狮,向着东南方向,还有石桥,再往西边下三柏梯。宝珠寺雄伟壮观,正殿旁边戏楼、碾房、香房、接待室,碾房石碾底盘有五六米那么大,四面八方几百里外群众都来到宝珠寺烧香求佛,香火旺盛。</p><p class="ql-block">宝珠寺名气很大,曾有巨型铜钟和九层罗汉香炉石。铜钟直径三四米、高有两米,世上少见。如此重的巨型铜钟,靠人力无法搬运到山势陡峭的宝珠寺,宝珠村民无法解释这种超自然现象,称巨型铜钟是神物,自己跑起来的。天王殿九层罗汉香炉石,每层用石头雕刻罗汉塑像,传说香炉上的罗汉会敲锣打鼓,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些文物可惜均已毁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