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什么?(二)

老孙

<p class="ql-block">极端行为虽有可取之处,能获得意外效果,但都不作为日常手段使用,因存在明显漏洞和遗害。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从欹器原理里悟出中庸之道,从此不主张极端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文所说的“<b>放弃可读性和可识性</b>”,就是一种极端行为,与之相反的强调可读性和可识性,则是讨论中的第二种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采”带来情绪,能使观瞻者一时忘记“字形”的存在。古语也说:“<b>皮之不存,毛将安傅</b>”。若把字视为“皮”,神采就是“毛”。尽管有“唯见神采,不见字形”现象存在,但当“字”都没有了了,“神采”又从何而来?又有人说,从线条、墨块和图式。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叫水墨,而称书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怀瓘《文字论》后“唯见神采,不见字形”不远,还有一段文字:</p><p class="ql-block"><b>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然须考其发意所由,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先其草创立体,后其因循著名。虽功用多而有声,终性情少而无象。同乎糟粕,其味可知。不由灵台,必乏神气。其形悴者,其心不长。状貌显而易明,风神隐而难辨。有若贤才君子,立行立言,言则可知,行不可见。自非冥心玄照,闭目深视,则识不尽矣。可以心契,非可言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今天的话讲就是:<b>用文字表达一个意思,往往需要数字,甚至数行。藉由书法则不同,一字即可,便能解读书者的心,故称“简易之道”。初涉书法,会感觉她高深莫测,随时间推移,体验加深,便视若珍宝。好东西一定得时常把玩,那种眷念不已,依恋不舍,即是“人生大妙”。欣赏活动断不可一扫而过,得琢磨,为什么这一笔、那一字要这样写?赏析以解读作者心理为上,分析作品形式居下。具体是,优先考虑书体的开创性(“草创立体”);其次是传承因素(“因循著名”)。书法的实用性是声誉的根基,很是重要。形式虽好,但若真性情少了,必缺吸引观赏者的魅力,犹如糟粕,毫无韵味。大凡没过心的东西,形象多猥琐,精气神荡然无存。形象易识,风神难辩。有才德的君子,无不立言立行。言语后人可知,但行为则不可见。世间有些现象非常奇妙,不靠专心致志、冥思苦想就可得真实答案。静心闭目,慢慢地进入一种自我状态,会发现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却客观存在——心领神会,但不可言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法作品内容不可识、不可读有二种可能,一是残损厉害导致不认识,不可读;一种是字体不认识,不可读。前者与欣赏、收藏没必然关系。后者则不同,假设有人相告作品内容语意污秽,或语词不祥,即便书法再好,还会有人收藏吗?无人问津的作品自然毫无意义,再谈什么形式,不仅多余,外带恶心。单凭此,文字内容的可识性、可读性就万万丢不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么说,作品内容包括两方面:文字与书法本体(笔墨),缺一不可。可问题是,如此行事的结局恰恰是最不愿看到的字匠。于是派生出</span>第三种意见:说不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数书法人持此主张,理由五花八门,不是一二句话,二三篇文章,几部著作可以解决。<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懒惰不加思考,而是问题过于复杂,相关因素犬牙交错,一旦触及</span>书法边界,都变得极其敏感。须置于当代书法生态中思考,现实已与古时截然不同,不实际的一味站在传统立场视之,难免迂腐;倘若全盘接受西方美学把书法艺术化,也未必是好事。没有深入思考分析,随口就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纵使千言万语也是</span>支离破碎无逻辑,毫无意义等同垃圾。更宜秉持开放包容态度,不加任何干预任其自由发展,由时间老人主宰其生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