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从莆田坐车来到我们旅行的最后一座城市——福州市,也称榕城。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已有2200年的历史。它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历史底蕴的城市。福州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而闻名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福建海洋文明的发源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游览的笫一站就是著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地方从历史上直到今天仍保留“西三坊,东七巷”的里坊格局。这里曾居住和生活的历史名人有近四百多位。从整个街区布局来看坊巷相连,乌墙黛瓦,民居精致,导游小舒讲这里是“里坊制度活 化 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近代名人聚居地、闽台渊源彰显地”。因此被列名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衣锦坊这个“坊”走进去的,它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查资料才知这个坊旧名叫通潮巷。据说宋朝时有姓陆的两兄弟在此居住,起名叫禄锦,后在明朝时有一官给更名为衣锦。其实说的是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了,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就叫成“衣锦”了。</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自晋代始,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达到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各坊各巷的牌坊入口,别有洞天的感觉,每个牌坊各有不同,里面也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知道了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具代表性也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基本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像我们看到的名人故居,古老商铺,民宅花园等典型建筑,许多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三坊七巷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故事。漫步三坊七巷间,可以寻觅到许多历史给当代留下的痕迹。照片是林则徐母亲娘家的故居,但遗憾的是大门紧闭,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梭于各个巷弄之间,虽是马不停蹄,走马观花,也仿佛是在穿越时空,所看到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往昔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欣赏两侧青砖小瓦的建筑,看着沿途民居和店铺上的雕饰,门面,窗榄和花。就好像是在寻找艺术的世界,在倾听历史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许多民居的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材质,而令人过目不忘的则是其独具特色的装饰木雕和鲜艳无比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巷叫闽山巷,往其深处看,曲径通幽,给人视觉好有艺术感,仿佛直通到头可达到意境。我们每走一步都感觉是踏着历史的印记, 感受那古老的社会韵味与现代文明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巷中,俺看到这块大石头,上雕刻着大大的“福”字,据说这个福的字体是清朝康熙帝的,刻在寿山石上是有其特殊的含义。这个“福”字不正是来暗喻福建,福州吗?</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衣锦坊走出来到南后街,在街的一端看见一牌坊,正上方书写"南后街"三个鎏金大字,坊上配着雕花墙裙,显得古韵古香。</p><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三坊七巷就是以南后街为中轴,西侧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七条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合称三坊七巷。作为三坊七巷的中轴线,这里曾是明清至民国期间的繁华商业街,两旁商铺林立,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南后街全长约一千米左右,这条街的东侧叫巷,西侧叫坊。就好像我们国际庄一样,东西为路,南北叫街。</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上有许多处铜雕塑,人物刻划的栩栩如生,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当地的特色。象如何雕版,装裱,扎花灯,还有典当铺,诊脉等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美食的天堂,有许多经典的小吃,比如同利肉燕就是老字号品牌,它创始于清光绪二年,至今已传承五代,是福州制售燕皮的“中华老字号”。因为它的皮子是猪肉和面粉敲打制成的,而它的形状像燕子一样,其肉燕皮薄馅多,口感滑嫩清脆。俺发小老弟是个典型的美食家,特意从这家老店买了六百多元的货,用快递发回了家。</p> <p class="ql-block">民间手工艺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几尺的摊位,就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守护着各自的手艺,也用自己的双手,让乡愁在人间烟火中继续缭绕。俺看到的这是用手工在制作银手镯。</p> <p class="ql-block">在南后街看到了这棵形状奇特的大树,这里是网红打卡点,被人们称为爱心树,这棵榕树是天然形成的,似心的形状。俺细端详了半天看出点意思,初看吧像个心型,但细看下边没有尖,再细琢磨好像人身体上的一个部分😂😂😂。许多游人在此拍视频,打卡。俺只远远的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福州古代文化和近代文化的缩影,走进三坊七巷,就像在和历史进行一次深度对话。</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南后街的北出口,参观了林觉民烈士和冰心的故居。这座宅院曾是两位文化名人的居所,充满了文人气息,是感受历史文化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中国革命的先驱,这里是他的出生地。他曾在上世纪1907年去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中腰部负伤被俘。林觉民辛亥革命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英勇就义,他有一篇中国最著名的百年情书《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他的妻子的,也是一封遗书。这封《与妻书》纸短情长,展现了大国小家的铁汉柔情。</p> <p class="ql-block">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在林觉民烈士殉难后,林家为避祸而迁离,便将这所房子卖给冰心的祖父。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所以此地也是冰心的故居。虽然她在这里只住了两年的时间,但这段时光却是她晚年回忆里最丰满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冰心,林觉民故居前,见到三坊七巷内唯一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冰心女士的手书。</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冰心故居具有江南园林风韵,这里曾居住过林觉民、冰心两位名人。林觉民投身革命,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英勇就义。冰心作为著名作家,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这座故居兼具建筑价值与历史价值,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林觉民·冰心故居出来,从南后街往南走五百米就是林则徐的故居,也是他出生、求学、成长以及晚年退养之地,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与他有关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林文忠公祠,也称林则徐纪念馆。据介绍这个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林则徐的后裔及乡贤为了纪念他,在获得朝廷恩准后修建的专祠。建筑群包括:牌楼门、仪门、御碑亭、树德堂、花厅、云左阁和园林等,是一座具有晚清福州风格的古典园林式祠堂建筑。林则徐病逝后,咸丰帝追封谥号“文忠”,林文忠公祠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仪门内有御碑亭,正方形重檐歇山顶,两侧立柱对联是林公的不朽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p> <p class="ql-block">亭内立三座御赐石碑,成品字形排列,隐喻林则徐一生品重柱石,刚正不阿。正中是清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其家属的“圣旨”;右边是“御赐祭文”,为祭祀文体;左边是“御制碑文”,为林公树碑立传。</p> <p class="ql-block">碑亭右侧是树德堂,为祠厅。</p> <p class="ql-block">祠厅正中摆放的是林则徐身着官服端坐的塑像,威风凛凛、庄严肃穆。上方悬挂道光帝亲自书写的“福寿”和“功资柱石”匾额。</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史绩展,分林则徐生平事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部分。展厅中“虎门销烟”场景:创新了多媒体投影的形式与内容,用七台先进的投影仪进行宽荧幕的电影再现,讲述虎门销烟的前因后果,配合声、光、电、造雾等手段全方位解读虎门销烟;而在“临危受命”场景中,借鉴历史场景复原,重塑道光皇帝、林则徐泥塑模型,增设互动触摸屏,并通过改造灯光设置,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500平方米,内容有“林则徐生平”“林则徐与广州严禁鸦片”和“林则徐文物”林则徐纪念馆有珍贵文物藏品总数393件(套)。</p> <p class="ql-block">展厅出口外,是个很大的园林,有鹤池、放鹤亭、林则徐放鹤台,亭台楼榭、假山池沼、小桥流水、树木掩映,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故居的一面墙上写着两个大大的字“福·寿”,据说这是清朝道光皇帝赐予林则徐的匾额。因为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的杰出表现。这一壮举极大地震慑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道光皇帝对此非常满意,于是亲笔书写下“福”、“寿”两字,以示嘉奖。</p> <p class="ql-block">对于林则徐实际上从俺上学时就有所了解,通过这次亲身参观游览其故居和纪念馆,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不仅是禁毒先驱,还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和“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用了两个多小时走马观花看了部分的坊巷街道,福州三坊七巷,这座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古老街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处珍贵遗产,更是福州市的一张名片。在这里度过的愉快时光让我感受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之美。总观觉得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传统的闽南风格,有着独特的特色。红砖青瓦,雕梁画栋,门楼高耸,巷道纵横,处处都是古朴典雅的气息。福州的三坊七巷。在这狭的长街上,留下了我们的踪迹,虽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但总觉得是个值得留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三坊七巷出来我们又来到了福州西湖公园,这个公园已有近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西湖公园不仅以其自然风光著称,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这里曾是闽越王的御园,见证了福州的历史变迁,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福州西湖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五代时,闽王在此又建造亭、台、楼、榭,使西湖成为御花园。宋代时,西湖的景观更加丰富。清朝时,林则徐还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民国年间西湖被辟为公园。</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湖碧波荡漾的湖水。湖水清澈见底,微风一吹,波光粼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对公园正办菊展,但巳入冬,许多花朵都巳凋零,但还有许多鲜花在争相斗艳。</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的菊展巳近尾声,品种巳不多、组织都把不同颜色的菊花巧妙地打造成多组景观供游人观赏。据说这次西湖第61届的金秋菊展了,它是从11月1日就开幕了,现场大约有超过一千余种的菊花亮相现场,最多时有三万余盆各色菊花。</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才知本次菊展展出了不少珍贵的菊花品种,它们同时拥有“霸气”的名字和秀丽的“外表”,天气虽已进寒冷,鲜花多少也有些败落,但仍能看到它盛开时艳丽的美色。</p> <p class="ql-block">俺不懂花,但看见这么多品种的菊花,还是被它深深地吸引住。只见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虽巳入冬仍见有的花蕾含苞待放,有的还在如期盛开着,有的花瓣细长如丝,有的花朵硕大如球。好似每一朵菊花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让游人不禁驻足观赏,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一角看到了前国家领导人方毅同志提写的碑文“西湖美”,他之所以提词,是因为方毅同志是福建人,而且曾担任过福建省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糸,也由于几天的奔波劳累,俺只是转了西湖公园内一角,这里有不少古建筑和园林景观。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飞檐翘角,造型精美,有的供人休憩,有的可供观赏湖景。园林中的假山怪石、曲径通幽,让人在漫步其中时,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园林之中,感受着传统园林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西湖公园转了一小圈,俺觉得这里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地方,它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旁边道路的中间隔离带上,有一种高大的树木,福州人称之为假槟榔,因为不结果,只长树,因而称之为假槟榔。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高高大大。这样的植物大道确实很养眼,据说在福州有许多这样以各种树木为主的植物大道。</p> <p class="ql-block">从西湖公园穿过去,就可见到福建省博物院。虽然福建的历史似乎不及中原文化那般名声大噪,但数千来形成的独特“闽”文化,依然值得深入了解。它就坐落于福州市的西湖公园内,过去叫福建省博物馆,到2002年更名为福建博物院。初看到福建博物院称为“院”而不是“馆”,误以为馆藏文物会更多、规模会更大,但说实话,实际上馆藏文物和历史真称不上“院”。</p> <p class="ql-block">一步入博物院的前厅,能被它那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福建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获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是集主展馆、积翠园艺术馆、自然馆、福文化专题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设有15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给大家拍照几幅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一是西周云雷纹青铜大铙。这个西周青铜铙古朴精细,纹饰精美。铙是我国古代重要礼乐器之一,常在祭祀时使用。它高6.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这件古懂浑大厚重,造型古朴,表现出很高的铸造工艺水平,是中国已出土的西周甬钟中的大形体钟之一,也是福建出土的最大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第二件镇馆之宝是明德化窑文昌坐像。资料上说它高44厘米,底径长21.5厘米,底径宽17.1厘米。文昌带襥头,目形脸,丹凤眼,上下唇及下额留短须,眉目清秀,神情庄重。内着右袵交领衫,外穿宽袖袍,腰束带。右手执如意,左手扶膝藏于袖内,正面端坐,坐像背有阴文“何朝宗印”篆书款。胎质洁白细腻,釉色乳白,纯净莹润。</p> <p class="ql-block">第三件是这个美丽的孔雀蓝釉瓶,它来自古波斯。瓶身高达74.5厘米,在众多文物中因独特的颜色格外亮眼,无论是造型、大小、还是颜色,一点不输给我国各类大瓶的风格,其实它是波斯类型陶瓶,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漫步,一件件文物带着人们展开奇妙的旅程,和先人、和古国进行着一场场超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博物院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展现福建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在福州的行程,我们准备返程了。晚上九点多在三明市坐动车返。在前往三明市乘车时途经沙县,导游带我们来到沙县小吃城,一来参观,二来解决晚餐。</p><p class="ql-block">沙县小吃在石家庄有很多店铺,数十年来也吃过多次,但对其起源和小吃种类没有多少了解,这次到此正好弥补下这个缺陷。</p><p class="ql-block">据了解沙县小吃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中原黄河流域,并与福建闽越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沙县小吃以其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而闻名,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30年来,沙县小吃悄无声息地占领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成为人们喜爱的“国民美食”之一,也成为中国覆盖率最高的餐饮品牌,沙县小吃已开遍祖国的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我们来时正赶上沙县举办小吃节,时间从12月5日开始,一直持续至12月16日,共计12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到了2024年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美食嘉年华系列活动现场,只见彩旗飘扬,音响震天,叫卖声,宣传声此起彼伏,走在会场展厅过道上,烟薰火燎,饮烟四起,香味扑鼻,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那个小吃节的现场没有一丝沙县小吃的风味,净是些台湾及东南亚的美食,我们也不习惯。还是去小吃文化城转转。该城离高速口不远,它的设计采用中国古典徽派园林设计方法,小吃文化城主要由一条商业仿古街组成,建筑风格是那种白墙灰瓦的徽派样式。在城里可以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听当地人讲沙县小吃的创始人是一位小商人,他为了躲债逃到沙县,靠做路边摊生意白手起家,凭借价格低、品质高的小吃在此连开了四家店。后来越来越多的沙县人开始做沙县小吃,当地政府也鼓励大家开店创业,并给予补助,沙县小吃很快就占领了全国市场。</p> <p class="ql-block">小吃城不算太大,很快就在里面走了一圈,感觉人气不是特别旺,很多店铺没有开门,我们找了一家清静无人,干净而有点特色的小店坐了下来。沙县小吃种类实在太多了,让俺都看花眼了。</p> <p class="ql-block">发小老弟一家点了四种特色,俺和魏老弟也点了四种,八种不同风味,连汤带水,连荤带素,基本上吃了个饱中饱。</p> <p class="ql-block">吃完特色小吃有点小小的感受,他们沙县人能将简单的食材制作成丰富多彩的小吃,虽然味道中规中矩,但每一道小吃能看出沙县人的匠心独运和创意无限。所以说吃沙县小吃,不仅是一顿美味的餐食,更是一次文化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用七天时间游完福建,也就是走马观花,但仍能感受到她的自然风光旖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体验丰富。福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与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p><p class="ql-block">俺记得导游小舒解释福建的“福”字,偏旁是个“衣”,后边是一口人一亩田,有衣穿有田种就是“福”。福建确实是个好地方,从山海相连的自然风光,到历史人文的厚重感,都让人为之倾倒。无论是欣赏自然美景、了解历史文化还是体验当地文化,福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