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漫忆】 又为他人做嫁衣

罗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罗 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记于2011年8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可以“淡出江湖”,不料又“重出江湖”:应朋友之邀,协助他“第二次创业”——朋友的上级组织安排他来遵创建分社,一时人手不够,来函与我单位协商借用一段时间——于是,本人重新操起老本行,又为他人做嫁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 图片《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遵义会议会址举行》(2011年8月25日贵州都市报——隶属于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头版头条亮相) 罗逸 摄.</span></p> <p class="ql-block">  其实,本人未入行之前,还是年轻作者,就曾被市里一家杂志临时拉夫,“李代桃僵”了一次。没想到多年后还成了别人的一个“隐私”。但涉及到本人当了一次“冒牌编辑”的糗事,似乎又不得不贸然说出。</p><p class="ql-block"> 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市里一所高校混文凭,市里一家杂志将拙作在有一期作品开篇位置推出,获得了一些好评。编辑部通知我去谈谈,顺带也把稿费领了。我兴冲冲前往,进门后即做自我介绍,当时责任编辑正忙着,抬头怀疑的看了我一眼,起身进主编办公室。随后,出来三位老师“验明正身”后,热情招呼坐下并沏茶,说:只见其文不见其人,以为至少有四十多岁,可谓“少年老成”……调侃之余,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消除了拘谨。说话间,执行主编问我认识某人不,也是我家乡那边一位写作勤奋的青年,两个多月就给他们投稿5篇。每篇文后都附言:若不能刊载,退稿时(当时兴退稿)敬请编辑提出指导意见云云……我说这文友没见过面,但听说过名字,与几个文学爱好者办了文学社。那时文学社遍地开花,一间“带帽初中”至少也有一家,参与者自写自编,不时也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比学校的黑板报内容丰富。当时只能因地制宜,用蜡纸刻钢板油印后发给文学社内外人士,自己费时费力费钱也在所不惜……执行主编表示赞赏,说“精神可嘉,可以培养苗子”,并立即交给我一个任务,把我家乡的这位作者所投稿件一并交给我,同时也递给我一叠印有他们杂志名称的稿笺,说:我们的编辑人手少,不能每个作者的每篇作品都能提出意见,这些作品取材于你们那边,你看了代编辑部写几句读后意见……当时不知天高地厚,觉得是受到了器重。从读5篇稿子到思考后写读后感,差不多有两个小时吧,真还认认真真完成了任务,自我感觉笔调是抱着商榷的态度,所用词句也平和委婉,执行主编看了立刻说“行”,就翻办公桌抽屉里的公章,估计要例行盖上。鄙人想当面结识这位文友,趁机在回信最下方注明是我的一孔之见,有机会当面交流。一段时间后回到本地,在某个场合见面算是正式认识了,闲聊了几句,他没提及退稿事情,我见状也就知趣避而不谈,一直保密至今(请文友海涵,时间已过 26年,在此我写“编辑”这一话题就忍不住解密)。这么些年消消停停而过,其间双方也曾多次接触,后来还在同一系统近距离工作,我们双方都似乎有一种默契,一直保持缄默,闭口不谈这不值一谈的过往。长而久之,双方似乎早已淡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 与年轻的新朋友一起欢度2011年的记者节 (站在前排右三为作者。合影请酒店服务员代为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  从冒牌编辑到回乡没几年,就真还混进了官方传媒行列,虽然媒体级别是基层,但也入册正式编辑(1993年经省委宣传部培训考试合格,省人事厅颁发中级技术职称证件,县政府发文公布聘用)。这一做“嫁衣”就是二十余年,个中甘苦,业外人士极少知晓。同仁曾经这样戏说:“早起的是做编辑和收破烂的;晚睡的是做编辑和按摩院的;不能按时吃饭的是做编辑和要饭的;担惊受怕的是做编辑和犯案的;加班不补休的是做编辑和摆地摊的;说话不能出错的是做编辑和主持节目的;新闻事件发生后必须马上到岗的是做编辑和开救护车的……”</p><p class="ql-block"> 如此戏说,虽有夸张成分,但还没有穷尽编辑的苦衷。“做出成绩是别人的,一时疏忽弄出纰漏是自己的。”还有别解“蜡烛”一说:“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的确是做编辑的常态。作者可以一稿成名天下知(其间不乏编辑付出的心血),而编辑呢,一般人以为只是选可用的稿子,改一改错别字,把一些语句理顺后交给印刷厂,再由印刷厂码成豆腐块,大体上堆整齐印出来就行了。先不说审稿、排版、校对、制版、付印、发行等流程比较复杂,就拿改稿来说,这针对质量较高的文稿还行,但这质量较高的毕竟是稀缺资源。层级较低的传媒,文章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编辑就得大力加工,有时会把原稿改得面目全非,几乎就是业界戏说的“除了名字是作者的,其它都是编辑的”那种情形。特别是把一篇“死稿“救活,还产生了一点影响力,编辑就会津津乐道,自诩为“幕后英雄”。毫不夸张地说,多数稿件的处理,编辑的确得费点工夫,排开吃苦耐劳和肩负责任、承受压力不说,还得融入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知识、才华来装扮别人的作品,有时甚至把自己生活积累的感悟及提炼的精彩句子直接植入作者的作品中,成为此作的亮眼之笔。还不说三不两时得策划重点选题,安排记者甚至亲自上阵写出重头文章~~不辞劳苦,甘愿奉献,不少编辑就这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来默默度过一生!如此看来,其间不免透出几分苍凉、悲壮,也显出有那么一丁点儿崇高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此后过了一些年,据说做编辑(主要是中高端媒体)就不那么费劲了。因了互联网,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勃发,自恃其传播方式快捷,空间容量宏大,图片、视频等媒介的技术性操作又“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媒体快速挤占了众多传统媒体的地盘,致使其大多式微关门,剩下的少量的纸质文本顿显“物以稀为贵”,强势越加增强,大量文稿奔涌而去,可用的稿子可在编辑的案头堆积如山,老大签发的稿子如果按先后秩序排队,可能得排到第二年年底,那么,你想发稿,自然得与编辑或管编辑的编辑有那么一条无需人知的通道。否则,你的稿子通过网传编辑邮箱,若是无名小卒,大多他看都不看一眼,即或偶尔打开邮箱看看,扫一眼标题和文稿开头,只要不对他的口味,自然弃之敝屣了——此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扯远了,还是谈自己吧。从业20余年,养成了“较真”习惯,这让有些作者不习惯,认为你是“鸡蛋里挑骨头“,偶尔还揶揄之,不领你为其打磨瑕疵之情。如此待遇,本人倒也习以为然。这次重操旧业,源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并且我也从中获益:离家一百多公里来到历史名城,换了工作环境,平台比原来高两级,结识的高人更多,视野较之以前开阔,无疑是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活到老学到老,”还可重新认识自己。这于我与朋友而言,可谓“双赢”。无庸讳言,这其实也是朋友对我的的一份关照:在为朋友尽一点微薄之力的同时,也为自己实现了一点人生价值,赢得了一点社会声誉,从中还增加了薪金收入,可贴补一点家用,于本人而言,也可谓“名利双收”。</p><p class="ql-block"> 当然,“宿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到了我这年纪,外出打拼只能算临时性工作——朋友的事业处于草创之初,人手紧缺,邀我“出山”只是为了临时凑个人头,年轻有为、适合干这行的大有人在,待他“招贤纳士”陆续到岗后,我便,回归归故土,继续自己的“逍遥游”吧。</p><p class="ql-block">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且把这段经历当作余生中的一段小插曲,也算“发挥余热”。那么既来之,则安之,为朋友,也为自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 参与编辑系列报道“遵义激情拥抱成渝经济圈”获中南省级党报记者工作会好作品一等奖(2011年11月) 罗逸 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附</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注:文中图片是时下再次编辑时加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作者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