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鬼与人”(上篇)

阿鹏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以改造日本战犯为内容的电影《再生之地》,以“人性”化的宽大政策,把恶贯满盈的日本战犯,由“鬼”改造成人的旷世之举,给所有看过该片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者走访了当年《再生之地》的编剧和主演——如今都已经七八十岁的王永志和曹杰臣。抚今追昔,他们向记者披露了自己的经历以及与这部影片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平顶山惨案的枪声与电影《战犯》</b></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就亲耳听到过平顶山惨案大屠杀时的枪声,3000多同胞呀,全被日本鬼子杀光了!”《再生之地》的编剧、原抚顺市文化局副局长王永志,提起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他家附近的日军暴行,激愤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1932年9月16日,日寇在辽宁省抚顺市平顶山用枪弹和刺刀残杀了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平顶山惨案。王永志的老家那时就住在离惨案发生地仅几百米之外的栗子沟。日寇杀人的震耳枪声,让他的老母亲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当时的王永志仅有两三岁。母亲说那一天,她一直心惊胆战地捂着儿子的耳朵,就怕吓着他。从王永志记事起,他就不止一次地听母亲说起过那段恐怖的情景和那始终回荡在老人家耳边挥之不去的杀人枪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后,王永志家搬进了离平顶山不远的一幢新楼里,凭窗就可以望见由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林枫题词的“平顶山惨案纪念碑”,触景生情,那段惨痛的历史无时无刻不压在他的心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于民族的自尊,当王永志知道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千名日本战犯后,只要他一看见那灰色高墙,就对里面关押的日本鬼子恨之入骨,且不免又生出些许好奇心,他很想知道那里的“鬼子”一个个是什么样子的,更想探知更多的究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他等来了机会。1965年,抚顺战犯管理所要搞一个教育改造日本战犯成果的展览,聘请当时在抚顺市话剧团当演员的王永志和另一位女演员为展览解说词配音。王永志终于有机会进入战犯管理所了。当他亲眼见到日本战犯接受教育改造及生活的情况后,着实令他大吃一惊。那些曾经杀人不眨眼的法西斯野兽们,仅隔10年的光景,就一个个由“鬼”变成了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人”,真是让人太不可思议了。周恩来总理所说的“我们把这一批战争罪犯接收关押起来,进行改造,要做到一个不能跑,一个不能死,将来也考虑一个不杀”的指示在这里做到了切实的落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让王永志深受感动,促使他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想写一部反映我国政府把日本战犯由“鬼”改造成人的纪实剧本。只可惜,“文革”随后而来,他的这一想法一下子就被耽误了十几年。再后来,王永志的创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把埋在心底里多年打下的“腹稿”写了出来。只几天的工夫,王永志便拿出了一部多场景话剧《战犯》,一稿就得以通过。《战犯》被搬上舞台后,即在全社会产生了轰动效应,并很快被国家文化部选中,进京汇报演出。当年就荣获了文化部“全国首届剧作奖”。中央电视台在一套黄金时段转播了这台话剧,当时就有好几家电影厂闻讯后,纷纷前来与王永志商量,表示要将《战犯》改编成电影剧本,并尽快搬上银幕。相比之下,八一电影制片厂决策最快,他们最先派人与王永志取得联系,并由著名导演严寄洲牵头组成剧组,迅速赶往抚顺。1983年春节刚过的大年初六,电影《战犯》就在抚顺顺利开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犯》在编导演及剧务人员和抚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三四个月的光景,便拍摄完成了。至于此片为何从《战犯》而最后改名为《再生之地》,王永志告诉记者,影片在最后送审时,部分审片领导对《战犯》这个片名提出了疑义,也有的领导给这部片子起了几个片名,但都一直难如人意,最后还是由胡乔木同志提出将该片定名为《再生之地》的。从此, 这部影片放映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永志还向我们讲起了拍摄中的小插曲。他告诉记者,在《再生之地》这个剧组里,既有名导演,也有名演员,斯琴高娃就曾在剧中扮演日本女战犯川岛真美子。为了戏情更加真实,导演要求“日本战犯”都要说日语而后配中文字幕。这样,不会日语演战犯的演员们就需要找人配音。斯琴高娃不懂日语,但她坚决拒绝别人给她配音,接连十几天她一直坚持自己突击学习日语台词。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就连日语专家对她日语台词的评价都说“相当的地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附读者黎民评论——</b>🎬看了阿鹏先生写的《银幕上的“鬼与人”(上篇)》,真的有被狠狠戳到!</p><p class="ql-block">👀阿鹏的文字就像老照片一样,带着我们穿越回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过多的煽情,却让人忍不住泪目。</p><p class="ql-block">💖他对电影背后的人性和情感挖掘得太到位了!那些战犯的挣扎和变化,中国人的宽容和智慧,都让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阿鹏先生真的不只是在评电影,他是在用文字讲述一段历史,传递一种精神。这样的文章,值得一读再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