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创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卓观年间寒山子曾住于此,遂改名寒山寺。宋太平与国初节度使孫承估曾建七级之塔,元末塔寺俱毀。明洪武年间重建,正统年间知府况钟再次兴复。清咸丰十年全寺被毁宣统二年巡抚程德全修复,額“古寒山寺”。唐代诗人張继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漁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脍炙人口,诗韵钟声,传播中外。</p> 诗碑《枫桥夜泊》 <p class="ql-block"> 公元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寒山寺的石碑上面镌刻的是张继(唐代)的诗歌《枫桥夜泊》。第一个雕刻诗碑《枫桥夜泊》的是北宋翰林院大学士郁国公王珪,王珪[guī]是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外公。在明代重修寒山寺时,文徵明为寒山寺重书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随后的几百年,寒山寺遭遇数次大火,残碑上仅存“霜、啼、姑苏”等寥寥几字。现诗碑于2008年12月完工,以总高15.855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诗碑。</p> 枫桥 <p class="ql-block"> 枫桥,唐代曾名封桥,因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天下。南距寒山寺、江村桥仅百米之遥,东连铁铃关,此处,古桥、古运河、古关、古刹、古镇相映成趣。</p> 大雄宝殿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位于寒山寺的正殿,殿宇门楣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中心位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左右为阿难、迦叶二尊者像两侧分列着姿态各异的十八尊铁罗汉。大殿面阔五间18.5米,进深四间14米,高12.5米。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p> 钟楼 <p class="ql-block"> 钟楼位于寒山寺内的藏经楼南侧,是造型优美的六角形二层重檐亭阁式钟楼,楼上悬挂光绪三十二年由陈夔龙督铸的大钟,是仿唐式的古铜钟,总重量为108吨,钟高8.588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188米。这是寒山寺每年举办“除夕听钟声”的活动场所。以“夜半钟声”名闻于世。如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诗:“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都是唐代诗人在各地听到的半夜钟声。</p> 藏经楼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楼内有寒拾殿,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拾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p> 普明塔院 <p class="ql-block"> 普明塔院是由仿唐式普明塔和法堂、角楼、碑廊等组成的塔院建筑群。在寒山寺的最东部,普明塔院的门厅前,挂着一块金匾,写着“无上清凉”,门厅内有一汉白玉照壁,刻着“普明塔院” 四个鎏金大字。照壁后面刻着《寒山寺重建普明宝塔暨塔院碑记》,记述了普明宝塔的历史、兴衰、重建,普明宝塔的建成结束了寒山寺有寺无庙的历史。普明宝塔是一座仿唐五级楼阁式宝塔,呈正方形,主要有台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4米。台座2.1米,宽16米,由花岗石做成,台座四角各有一个梯形方台卧有铜质镇狮一只。塔身高30米,木质方体结构,且层阁重叠而上。塔身与底部台座由拱桥连接,宝塔东南西北各有一门,门楣上高悬“普明宝塔”匾额,东南西三面塔上挂着“拈花微笑”“无量寿佛”“明心见性”等牌匾。</p> <p class="ql-block"> 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