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艺术史上,宋代被视为写实主义登峰造极的高光时刻。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时代,宋画的写实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的花鸟画,更是横空出世,逼真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9日,“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展。这是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也是浙博建馆95周年馆庆大展之一。知道这个展览后,我就心心念念的想了,作为2024年底的小目标。</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就来到了浙江省博物馆,来实现我的小目标了。</p> <p class="ql-block">问羽展览汇聚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院和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8家机构收藏的15幅宋画真迹,为当今宋代花鸟画真迹最集中的一次展示,包括了李成、唐希雅、李迪和梁楷等宋代花鸟画名家作品,很多作品都是首次对外展览。</p> <p class="ql-block">整个展览分为三个章节:“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这是一个兼具艺术观赏性、科普趣味性和科技互动性的多元展览模式。在“追千古”的章节,15幅来自全世界各地搜求来的宋画真迹集中亮相。出于对作品的保护,展厅内的灯光被调暗,但静卧在展柜中的珍贵宋画们,却仿佛在柔和的光线中,绽放耀眼光芒,毕竟每一幅画都已经超过800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鸟画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真正起源,被认为是在唐朝。但直到两宋,才真正繁盛起来。宋代花鸟画将工细写实发展到了极致,题材囊括了身边的自然万物,然而岁月流转,这些画作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存留不足千分之一。对于世界范围内各收藏机构来说,每一幅宋画都是稀世珍品,绝少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意画鼻祖、南宋传奇画家梁楷的《疏柳寒鸦图》(故宫博物院藏)和《秋芦飞鹜图》(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也是这个章节看点之一。梁楷是南宋宫廷一位全能型画家,但他存世真迹凤毛麟角,不足二十件,这是梁楷的两件作品分隔中美两地的首次相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现场看到《花鸟图》《红果绿鹎图》《果熟来禽图》等工细严谨的折枝花鸟,《寒鸦图》《宿禽激湍图》《锦雉竹雀图》《琼花珍珠鸡图》《荷塘飞燕图》《春塘禽乐图》等兼工带写的小景花鸟;以及逼真写实的《绣羽鸣春图》,吉祥寓意的《牡丹双喜图》《鹌鹑图》等。</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第一章节是静态的,那在感受完这些带着历史温度的宋画真迹后,移步至第二个章节“访山野”,现场一下子明亮生动起来。你会看到这个部分的画“大大小小”,用的是高清宋画图像和精美野外摄影作品并置的展陈方式,画中鸟与现实中的鸟等比例大小。</p> <p class="ql-block">宋画部分,囊括了黄居寀、徐崇嗣、崔白、惠崇、李迪、王定国、林椿、吴炳、牧溪等宋代花鸟画名家及其存世代表性作品,以及最能体现宋代写实艺术追求的佚名作品。摄影部分,则是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遴选最能匹配宋画中鸟类的精彩瞬间,一一对应,那些千年前的禽鸟仿佛从画里飞了出来。这些画中的鸟类,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能见到。</p> <p class="ql-block">比如,宋徽宗的《桃鸠图》,画中描绘了一只红翅绿鸠,神态安然地立在桃枝上。在我国,红翅绿鸠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数量稀少。它在春天确实喜欢光临桃树,尤其偏爱取食桃花,这幅画边上就配了一张照片,正好是一只红翅绿鸠在桃枝上。</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最后一个章节“入画境”,在这里宋画“活”了起来。戴上3D眼镜,我们就可以像看电影般感受宋代写实花鸟画名作《枫鹰雉鸡图》动起来的画面,800多年前一个枫叶如血的秋日,一只目光如炬、杀气腾腾的苍鹰,和一只惊慌失措、大步如飞的雉鸡,被画家李迪封印在绢帛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面鸟类照片墙,每一种鸟类下方都安置了一个磁吸听筒,拿起听筒凑近耳边,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聆听到熟悉或陌生的各类美妙鸟类鸣声。</p> <p class="ql-block">如果在12月9号之前来观展,就能看见最能够代表宋代绘画精神,宋代花鸟画的巅峰之作”《百花图》(故宫博物院藏),虽然有些遗憾,不能看真迹。但是可以通过高科技来感受一番,四季的花卉被仔仔细细对应标示出来,巨屏动态呈现着画中我们今天依然熟悉的花卉、草虫与飞羽。</p> <p class="ql-block">既然来到省博,那就各个展厅都去看看吧。把省博微信公众号上的十大镇馆之宝必须打卡一下哦!</p> <p class="ql-block">双鸟纹象牙碟形器 </p><p class="ql-block">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河姆渡文化I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身:</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二期,距今7000—5300年,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因其外形似蝴蝶,故专家将此类器物命名为蝶形器,用途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p><p class="ql-block">器物上的图案,反映了史前先民对太阳和鸟的崇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征:</p><p class="ql-block">长16.6厘米、宽5.9厘米、厚1.2厘米。</p><p class="ql-block">象牙质地,正面用阴线雕刻出图案:左右两侧是两只昂首相望的鸟,中间为形似太阳的一团火焰。</p><p class="ql-block">来的不凑巧,工作人员介绍说真品去北京博物馆上班了,此次看到的是模型。</p> <p class="ql-block">玉琮王 </p><p class="ql-block">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p><p class="ql-block">2002年,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p class="ql-block">出身:</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反山王陵12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墓主人身份显赫,在墓葬中,随葬品几乎布满墓内,数量多达658件,是迄今发现良渚文化最高等级墓葬。</p><p class="ql-block">墓中共出土6件玉琮,玉琮王就位于墓主头部附近。</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王权掌握了稀有的玉料,做成了各种代表身份地位的玉器。良渚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琮、璧、钺等,玉琮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神圣玉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征:</p><p class="ql-block">此玉琮重约6500克。</p><p class="ql-block">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p><p class="ql-block">体型宽阔硕大,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p> <p class="ql-block">伎乐铜屋模型 </p><p class="ql-block">目前全国唯一一座,先秦时期铜屋模型。</p><p class="ql-block">出身:</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浙江绍兴鉴湖镇坡塘村306号春秋贵族墓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伎乐铜屋,是南方越地礼器,推测是越族专门用作祭祀活动的宗教场所或神殿。</p><p class="ql-block">屋顶上的鸠鸟柱,是越族图腾柱。越人崇拜鸟和蛇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鸟图腾崇拜达到鼎盛期。</p><p class="ql-block">鸟图腾是越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越人对鸟图腾崇拜的传承一直延续到汉代以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征:</p><p class="ql-block">通高17厘米,面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p><p class="ql-block">屋基平面近似于正方形,屋内有一支越国乐队,共有六人,全都是束发裸身。其中两人为女歌手,四人为男乐师。</p> <p class="ql-block">战国,越王勾践的儿子鼫[shí]与的佩剑。为何剑主人能如此确定?因为剑柄上刻了他的名字,者旨→越王的氏,於睗→越王的名。越王者旨於睗,就是《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shí]与。</p><p class="ql-block">1995年,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先生,在香港发现了这只宝剑,可当时政府财政困难,然后杭州钢铁集团出资136万,以捐赠的形式赠予浙博。宝剑历经两千四百多年依旧没有锈蚀,锋利无比,吹毛可断。</p> <p class="ql-block">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p><p class="ql-block">塔身镂刻的佛教故事,在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最为清晰全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身:</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吴越,2000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吴越国国王钱俶主持营建雷峰塔,耗时五年竣工,然而,雷峰塔落成仅仅一年,吴越国就降宋灭亡了。其后的千年岁月中,佛塔历经劫难,终在1924年倒塌。2000年进行重建时,雷峰塔地宫中出土的铁函中,内藏这件鎏金纯银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彩塑泥菩萨立像</p><p class="ql-block">北宋,浙江温州白象塔出土。宋代佛教深入民间,向世俗化发展。造型一改唐代的雍容华贵,呈现世俗朴实自然的风貌。这尊立像被认为是瓯塑之祖。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是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细合成为原料,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1964年,温州的白象塔因为损毁,在拆除过程中,清理出两尊国宝级的立式彩塑菩萨。另一尊留在温州市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目前存世最豪华的一顶花轿,曾登上《国家宝藏》栏目。据说,第一位坐上这顶轿子的新娘,是民国宁波帮商人、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的女儿,其联姻对象是晚清著名企业家盛宣怀的孙子。由十位匠人花费十余年时间打造,因制造时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一工相当于一天,故称万工轿。所谓的朱金木雕,是指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制作此轿,共用了十两黄金。而整个制作过程没有用到一颗钉子,几百片可拆卸的雕刻花板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连结。</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是1966年专业性图录《龙泉青瓷》的封面文物。</p><p class="ql-block">龙泉青瓷传统烧制工艺,是全球唯一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中的陶瓷</p><p class="ql-block">出身:</p><p class="ql-block">元代。</p><p class="ql-block">它的前期设计由此器物的主人完成,制瓷工匠照章烧制而成。但此舟形砚滴的主人是谁,却不得而已。</p><p class="ql-block">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作用是给砚台磨墨添水。</p><p class="ql-block">1954年,一位浙江丽水市龙泉的农民,在一个叫上严儿的古窑遗址中捡到此件瓷器,上交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p><p class="ql-block">最初,它被当作是窑底货,并没有受到重视。</p><p class="ql-block">直到一次展出时,被一位国内陶瓷专家所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征:</p><p class="ql-block">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p><p class="ql-block">全器形式舟的形状,有仓棚和艄棚,船舷两侧有栏杆,仓内雕塑有人物,为一男一女,两人似正在交谈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楹联,又称对联,因旧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楹联创作既是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习俗,也是明清以来文人书法的重要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据说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楹联数量多达近千幅,在《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七期中,省博挑选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或文史价值的馆藏作品六十七种,举办专题陈列。其中,即有清代以来书坛名宿如邓石如、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吴熙载、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沈曾植、林散之、沙孟海等的精品佳作;也有林则徐、曾国藩、张謇、蔡元培、康有为、梁启超、周恩来等近现代政治风云人物﹑思想文化巨擘的馈赠之作。此外,还展出了不少虽后世声名相对不显,却颇能体现浙江地方人物特色的楹联作品,且多数作品为首次与观众见面。</p><p class="ql-block"> 每一笔一划, 都藏着岁月的秘密, 静静诉说, 往昔的风华绝代。这一次来浙博,邂逅了这场楹联展,是我的惊喜,我在每一幅作品前流连,想象着那些我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就在用他们的一撇一捺与我沟通交流,熟悉而陌生,虽然于书法我是菜鸟,但是那种亲近感好像席卷而来,仿佛满心都是欢喜,感恩遇见。</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富春山居馆)复制品]元朝画家黄公望所绘,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的黄公望已经年近八旬,他费时三年,终于完成了这幅《富春山居图》。画成之后,黄公望将此图题款师弟郑樗(无用师)。后几经易手,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被其侄子及时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作品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制琴师”四川雷威所斫。制作于唐开元二年(714年)。</p><p class="ql-block">此琴曾是清末定慎郡王溥煦的收藏。在八国联军之乱时被掠走,散落民间,后为清末民初琴学泰斗杨宗稷重金收购。杨宗稷去世前,被转到了徐桴手中。1949年,徐桴去了台湾,此琴被后人捐给了国家。 </p><p class="ql-block">特征:落霞式,通长124.8厘米。此琴原是栗壳色,在后世被髹上朱漆。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博物馆的走廊里,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 ,来到了历史的彼岸。这里收藏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见证了无数文明的兴衰与流转,每一件展品,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好吧,感恩这个冬日里和浙江省博物馆的相遇,岁月静好,有空就看看吧,或久别重逢,或一见如故。我想我会继续我的博物馆奇妙之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