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够朋友!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五届一次会议召开

楹联创作与研究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日子,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董老师一个月前就打电话联系了我,邀请我继续通过大会选举留任理事,近几天该校景院长又嘱我推荐会员,并不厌其烦地与我沟通参会细节。董老师还嘱我认真修改拟发表在学术期刊的文章《宜昌茶风俗》中的“引用文献资料”部分。研究会的团队做事态度之严谨,风格之大气,让我非常敬佩!</p><p class="ql-block"> 我很乐意做“茶事”,因为饮茶可养生修心,雅俗皆宜,正如我的另外一大嗜好楹联一样,虽为国粹,亦雅俗共赏也。</p><p class="ql-block"> 今天因为正好与省楹联学会布置的重要任务在时间上冲突了,只好委托我的好友阙惠玲老师、我新推荐的研究会会员陶秀妮女士代我参会并完成会务组布置的相关任务。</p><p class="ql-block"> 阙老师是退休的新闻人,常写散文,我们因茶和文字结缘,她还经常与爱摄影的先生共同参加我的茶会,还在“三峡云顶”参加采茶活动,精神矍铄,热情开朗。昨晚突然想起委托她替我去会议现场非常合适,她爽快答应。于是紧急沟通各方,联系学校,落实交通,请陶女士帮忙带上她同去。</p><p class="ql-block"> 陶女士生于茶乡,早年做茶园,又因为做汽车销售进了我当年工作的公司,后来还是回归茶界,开起了茶舍,她是宜昌著名茶人“栾师傅”的弟子。</p><p class="ql-block"> 茶,真是好朋友!也让我们结识好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秀妮与阙惠玲在第五届第一次会议现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茶文化,也是我多年来在实践和理论学习结合中不断感悟和虔诚膜拜的学科,为此,我在多年前开了几个茶舍,并投入人力物力做网站《宜昌茶叶网》和各种新媒体,做《茶精品》《茶为媒》《吃茶去》等杂志和《伴夏》茶网的宜昌站长,并策划组织了《宜昌茶史| 对话宗师》宜昌茶史 ▏对话宜昌茶界宗师翁寿楠老先生《茶世界·一地一会》茶世界 ▏牛村共话"宜红"的前世今生《宜红的前世今生文化茶会》“宜红的前世今生”文化茶会 ▏潘家湾宜红也会来《宜昌红茶论坛》《重走茶马古道》《寻找宜昌民间手工制茶人》等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若茶会》在“栾师傅”手工制茶研习传承所展示宜昌著名已故画家冯中衡的老三峡水彩画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杜若茶帮全国大学生论茶》《武汉荆州宜昌三地论普洱》《普洱教父白水清宜昌度60岁寿辰》等一系列茶文化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拜谒了茶界魁硕、宗师,结识了同道,结交了朋友,扩大了视野。而这些活动,也通过我们的杂志和网站、新媒体、茶友等广泛传播。我要感谢北京的李志红先生与宜昌的王坤先生多年的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茶人对话宜昌茶界宗师,“中国红茶之父” 冯绍裘先生的学生翁寿楠先生。(何宏江 张永久 翁寿楠 刘伟华 王坤)。(曹绪勇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通过在茶舍和各种雅集茶会、户外“无我茶会”等场所和时机推介宜昌茶,还把外地茶友请进来专题介绍外地的好茶,让他们也了解宜昌,结交宜昌茶友。</p><p class="ql-block"> 茶界的对话交流和合作,就在一杯杯茶中融合,衍生,仿佛茶中的“茶多酚“,让人滋养和振奋,也似茶中的“茶多糖”能让你清除沉疴,新生能量,遇见贵人,结缘好友。在茶会中,我们对话宜昌茶界宗师翁寿楠,在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栾师傅”茶楼和传习所展示宜昌茶历史、老茶器、杨守敬书法匾额、冯中衡三峡水彩画,厚重的宜昌历史文化,通过茶为媒,得以让世人深度知晓并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西兰友人John DUKE得知我们的活动,专门坐飞机到中国,来到宜昌与我们共品宜昌茶,并到陆羽故里天门同谒陆羽雕像,受到天门资深茶学者肖新国先生的热情接待,《天门日报》进行了报道。而后的时光,肖老师主编的多国语言版《茶经》出版面世,向海内外发行。而我与武汉茶学者邓庆华先生合作的“爱茶帮全国大学生”驿站、“杜若茶会“等,也促进了青年一代对中国茶的体验和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新西兰茶友与宜昌茶友在陆羽故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今年开业的宜都“三峡千古情“的白马溪茶楼里,刻挂着我应邀撰写的茶对联“世界痴情中国饮,福康正道菩萨心。”,书写者是宜都市书协主席廖光荣先生,廖先生也是一位资深茶友,品茶是他众多雅好中的重要一项,他还参加了我们组织的《重走茶马古道》安化站活动。茶文化,就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悄然传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门日报》报道新西兰茶友与宜昌茶友在陆羽故里的活动。(何宏江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宜昌自古产好茶,从陆羽的《茶经》卷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宜昌茶人孙海燕、何宏江、王坤等人在黄梅五祖寺参加“第五届世界禅茶大会”。(凤凰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对当时的茶叶产地做了详细列举。所举山南道、淮南道、浙西地区、剑南道和浙东地区中,出产上品茶叶的,仅有峡州、光州、湖州、彭州、越州五地,可以算是“茶圣甄选”了。其中,首位被提到,并被评为山南(道)之最的峡州,即属于现在的宜昌市。峡州不仅被陆羽第一个划重点,还成为了他品评其他地区优质茶叶的品质参照系。</p><p class="ql-block"> 还有众多的古今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赞颂宜昌茶的文学作品,氤氲着千古不散的墨香和茶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聘请顾问仪式。(阙惠玲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茶文学研究方向的刘伟华教授,著有《且品诗文将饮茶》,饮茶,是诗的意象!捧卷而读,诗意如茶香散发!</p><p class="ql-block"> 宜红茶专家、茶学者曹绪勇先生深研宜昌茶史,特别是钩沉“宜红”茶的过往。在其《宜红茶史料选辑》里,还原了清代以来的“宜红”沧桑与繁荣复兴之路。还有一位官员退休后潜心研究宜红茶历史,奉献余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宜昌红茶史料选辑》研讨会。(宜茗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研究会的覃世清先生,挖掘整理长阳茶历史,出版《长阳茶叶简史》,爱好茶与传统文化的我,应邀为该书撰茶联、写茶诗,提供民间茶人刘在钦的摄影图片及人物介绍。一段长阳土家族茶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同样是土家族的陈婷、苏韩州夫妻二人,在三峡大学开设茶研习基地,吸引了无数爱茶的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的成岩,在宜昌读书学习茶专业,后来在宜昌创办《草木人》茶楼,一边做生意,一边授课培养学生。后来她妹妹和母亲也来到宜昌帮助她成就更大的事业。这样的异乡人在宜昌做茶的还有很多,比如仙桃刘轩、内蒙古王东升、神农架朱晓婷、福建刘炳杰等等。宜昌,因茶而吸引了很多人在此创业、安家!</p><p class="ql-block"> 宜昌诗人曾园,因爱茶远游云南,遍访高山名茶,茶界名流,著书立说,颇有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届第一次会议。(阙惠玲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宜昌曾经有个做茶的企业”万生堂”,实实在在在邓村高山和云南买地种茶,还设堂请专家学者传道,经常举办《万生堂茶文化讲座》,邀请龚永新、张耀武、刘伟华、成岩、韩庆春等茶文化专家,还有冯汉斌等诗人授课,有一次请来了诗人余秀华和普洱茶宗师邹家驹,经常座无虚席。在当下的时代,能够激发人们对诗歌与茶的热爱,也算是一件不小的功劳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生堂文化沙龙”:诗人冯汉斌先生、茶人张耀武先生。(何宏江 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茶,是一个人的狂欢,是喉头的诗歌,是大自然的灵性之物,是文化的雨丝,是交朋结友的信物,是心灵的慰藉,是游子的乡愁,是孤单时的陪伴,是够意思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茶,够意思.. 对茶,我永存敬畏之心,对朋友,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何宏江</p><p class="ql-block"> 2024.12.15.芦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建设中的三峡茶博馆、峡州茶学院。(阙惠玲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宜昌:文化沙龙传播茶文化(何宏江 摄)</p><p class="ql-block">与茶学者龚永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第三届会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第五届会议。</p><p class="ql-block">图片获得茶界《茶文化传播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与当代大学生交流:中国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宏江,七零后,生在三国夷陵之战陆逊驻兵地长阳芦溪,居于夷陵古邑。曾投笔从戎,恒爱文学,诗词楹联尤甚。羡季札之谦,名利或远;感《秦风》之乐,更尊国章。勤耕不辍,终有所得。作品千余篇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对联》《楹联博览》《湖北诗词》《洪山文艺》《三峡文化》杂志等媒体,辑有《东海堂丛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宜昌市作协会员,宜昌市楹联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茶去》杂志湖北地区撰稿人,《宜昌茶叶网》主编,三峡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曾组织过《重走茶马古道》和《寻找宜昌地区民间制茶人》《茶世界.一地一会》等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