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经历一生中体会到一个看法,如果从上到下,人人都能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医院能做到救死扶伤、教育部门能做到为了培养红色的下一代、执法部门能做到公正执法,法官能做到没有怨假错案,官员没有贪腐。本着有错必纠、有反必肃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能人民和谐、江山永固。</p><p class="ql-block">于安胜2024年写于营口</p> <p class="ql-block"> 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于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勾通协商凝聚共识,十四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p> <p class="ql-block"> 古人道,老驴老马望故乡,做为 人到老了无事可做也想回顾走过的路,人生在世没有平坦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崎岖艰险、弯曲不直、坑凹不平的道路、不畏辛苦艰险的人才能达到人生的顶点。有的人称年青人多受苦不算啥,到老别受罪就是幸福。到老了感觉到有个健康身体那是最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本人文化低下,初中文化(称为老三届的一员),无事想写一下一生中听说过的,本人经历过的,看到过的,生话中的、社会中的、正确的、错误的来一个杂闲谈,开开心,解解闷,没事每天写点,自误自乐。</p><p class="ql-block">于安胜2024年写于营口</p> <p class="ql-block"> 本人于安胜,1952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石山乡、民主村、于屯农民家庭中。后改名为观驾山乡,小寺村、于屯。后改名为观驾山公社、小寺大队、于屯小队(1963年后于屯分为东、西两队,改为于西小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庄河县东方红公社,红卫大队。文化大革命后期改为庄河县观驾山公社,小寺大队。后又改为小寺村,于西屯。改革开放后期改为庄河市新华街道,小寺村,于西屯。现在已动迁无村无屯。</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成分是下中农 ,刚知事时那时农村单干成立互助组,几家组合在一起互帮互助种地,我记得我家还有一头灰色的驴。以后成立合作化,个人土地规生产队管理,我记得我跟着我爷爷牵着一头驴送往生产队。从此以后过上了合作化的生活(生产队)。</p><p class="ql-block"> 我们屯里也有在城里开小厂子的,还有开小商店的。我屯于国喜排行老大、老四于国柱老哥俩在庄河镇开了个竹麻社,后来合并公私合营,由于家里农村还用人,于国柱回家为农去了,于国喜老大留在公私合营以后成为正式职工至到老退休。屯里于国举排行老二、于国久老四在镇里开个小商店,后来公私合营于国举回家种地,于国久留在公私合营后成为商业正式职工到老退休。</p> <p class="ql-block"> 中国庄河的一些事</p><p class="ql-block"> 《摘自父亲于国海编写的于家历之中》</p><p class="ql-block"> 一、清朝时期</p><p class="ql-block"> 于家人是汉族,老祖先在登洲府蓬莱大水泊,今山东省蓬莱市大水泊镇。于德水和于德福等兄弟三人因苦难逃生,带着家眷乘船漂过黄海来到奉天府岫岩洲红岩乡沙金沟落户,今辽宁省庄河市(县级)新华街道,小寺村于屯。兄弟三人下船时走散,三弟失踪少一份人至今下落不明,不识字。于龙池和儿子于海阳是骨材装入瓷坛里随船带来,埋葬在于屯“马圈山"前脚下,称《老莹盘》。由此于家人以于龙池为新起点,称为第一代祖先。第四代于思仁在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1782年)用三十吊钱,买刘文的熟地三段。(契约和于家谱以及老辈人历年收藏的文书、契约等,代代相传至今)。经查明于家人是1760年由山东来到关东山,当时绝大部分土地是荒地野草山林茂密。于家人称山东老家叫海南家,沙金沟以于家落户而得名叫于家屯,今叫于屯。奉天府地址,今沈阳市。长城的山</p><p class="ql-block">海关以北称关东山,今叫东北。</p><p class="ql-block"> 于思仁买地契和其它契约原件,今缩成复印件附在本书中(说明:部分原件在2000年后家中被盗失,损丢一部分)。清朝时乡里职员叫乡约、保正,乡直接管到各屯。</p><p class="ql-block"> 于家屯只有姓于、刘、张三家。刘、张两家有清朝皇上聖旨,公名之家。刘家有一人在朝庭是三品武官,而祖坟地前两侧耸立大旗杆悬挂黄色大旗。刘家人迁离于家屯之后,坟墓随迁。原坟地在今刘莹大岚地。张家有一人是主任(县级没就职),房前大门两侧耸立大旗杆,悬挂红色大旗,前屋大门上悬挂黑色大横匾。房东头是张家祖坟地,前立聖旨大石碑,两侧树立大旗杆,悬挂红色大旗。于家人都无文化,从山东到于家屯建的房子至今存在(房主于有安)。清朝光绪元年(1874年)奉天府改为奉天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立庄河县公署,从此不归岫岩县管。于家从山东到庄河至今240年(2000年止)。</p> <p class="ql-block"> 二、抗日战爭时期</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侵占东北,1932年3月2日成立傀儡政府一一滿洲帝国,傅仪执位皇帝,国号(年)康德。老百姓称日本人叫日本鬼子,称伪滿大小官员叫二鬼子、日本狗腿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14年间给东北造成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于家人有30多人被抓去做劳工、勤劳奉士,到大连湾、西盐滩、本溪煤矿等地做苦力,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强迫劳动,四围电网逃不了。死在煤矿里2人,患病不给治疗死亡4人,给地主扛活9人,而于国弟八岁时给地主放猪挣个吃,2户讨饭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话。于家人为反抗日本欺压迫害,于济信带领于家5个人参加庄河“大刀会″。以鞠抗捷(原名鞠仁卿,庄河人)为首率领一千多人,于1932年12月15日深夜攻杀驻土城屯(距庄河街22里)日本军,首先把两个哨兵脑袋搬家之后,希死日本陆军少将森秀林、日本骑兵上尉本村谦一郎等5人,杀伤数十人。从此,鞠抗捷投靠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鞠担任国家计量委员会主任。而于济信当时逃往安东,今丹东市。</p> <p class="ql-block"> 三、解放战爭时期 </p><p class="ql-block"> 吕其恩司令员(长海县王岛人)率领我军(八路军)由山东乘两般气船于1945年9目8日深夜到打拉腰港口登陆(距庄河26里),9月9日早晨进庄河街内,受伪满县长关德权和警察、大小官员、地下国民党员及商界人土300多人,误认为国民党军夹道欢迎。9月12日以关德权为首在南大院操场,召开伪察察和大小官员100多人大会。我军当机立断缴械了他们的武器。最大恶绩的关德权被枪决。庄河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吕其恩任县长,从此开始招兵扩大队伍。9月17日吕其恩又率领部队挺进解放新金县,返回挺进解放安东,今丹东市。王德真(山东人随军来的)接任县长。在招兵时,于家人:于安堂、于喜安、于盛安、于国林(小营村人)、于国新(打拉腰村人)等人参军,攻打岫岩伪满国兵、警察和土匪。庄河县政府下设区、村政府,1946年夏季开展减租、减息,对地主、富农的部分“土地青苗”分给贫雇农(房地无有)。1946年11月国民党王保树(庄河人)为清剿队大队长攻战庄河,我军撤退保持力量,于1947年5月大举返攻,打败清剿队和返乡团(伪警察、恶霸、地主)。在这5个月时间,国民党在庄河县设立层层组织,而老百姓遭殃,仗势的土豪劣绅纷纷出袭向贪雇农反把倒算,强迫要回青苗地粮。1947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恶霸地主李耀文,利用清剿队,把第一次解放时当穷汉头的胡风坤被刺刀挑死,大肠挑出倒在血泊里。同时妻子阴部、腿郭刺伤多处,瘫倒在地。悲惨情景令人愤慨!于屯人可怜痛哭流泪。1946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坏人当路过的国民党军举报于安有是八路军,就把他五花大绑拖到于屯河南岸跪下,机枪架起在后。在千钧一发之机于济财和于国举前去保命,以自己人头担保不是八路军,幸免一死。1947年5月我军返攻第二次解放庄河,成立县、区、村人民政府和农会,于家人:于保安、于国珍、于安忱、于录安、于国祥、于国卿(周屯人)`于德财(西刘洼屯)等人参军支援辽沈战役。当地政府开展“三查"运动,农民当家做主人,耕者有其田,当年冬季搞土地改革,斗爭恶霸地主清算血债。于家人没有地主、富农和上中农,都是贫下中农和雇农。本书笔者1947年10月参加革命,担任自卫队队长,接着到庄河镇、县政府工作。而于国禄也到县政府工作,二人今年都是73岁(属龙,1928年生),蜡头不高了,写本书给后人当个纪念品,要知道先天下之苦,为后天下之甜。(正巧,于国海之子于安胜在转发这篇文章之时也是1952年出生的73岁,属龙)。</p><p class="ql-block"> 于家人为革命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在解放战斗中光荣牺牲四人:于国珍、于国林(小营村人、于保安、于喜安。残废军人三人:于国新(打拉腰村人)、于安堂、于国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参军抗美援朝:于国祯(周屯人)。</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800万军队,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得解放,成立新中国。永远牢记党的恩情和牺牲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伟大功勋。于家人要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p><p class="ql-block"> 注:小寺村于1998年1月1日由观驾山乡划出,归新华街道管辖(撤庄河镇,设立兴达、城关、新华三个街道)。于屯始终是小寺管辖。1956年农村合作化时,土地归集体于屯成立生产队,1961年11月,于屯生产队分成两个生产队于东、于西生产队。1983年1月生产队解体,土地承包到各户耕种,效益倍增。1973年于屯通上电力,按上电灯。1980年陆续每户都有电视,有多数户各种电器用品俱全。1997年开始按上电话,今达到百分之六十的户有电话。</p> <p class="ql-block"> 四、于屯周边地区市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笔者(于国海)亲身经历的写真</p><p class="ql-block"> 1.烈士塔 </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东北,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统治。残酷奴役压迫人民。1932年3月2日成立滿州帝国是傀儡政府,执位皇帝是赵傅仪,首都新京一(吉林省长春市,国旗是五种颜色红、蓝、白、黑、滿地黄),年号叫康德(康德元年至康德13年亡国。康德五年(1937年)在庄河老庙岭修建日本神社约6X6米、高7米奇特洋式小楼,供奉天照大神(日本祖先)。每月8日日本大小官员、武装警备队、学生和日本居民以及伪满官员、学生打着日本国旗(红日白地)前往集会参拜,祭示神社,有日本“道士"念经祈祷。老百姓称滿州国叫伪滿,称日本人叫日本鬼子,称伪滿大小官员叫二鬼子。日本投降,日本人全部回国后,该神社被老百姓砸毁掉。</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原处修建革命烈士塔。于1998年重新扩建围墙为烈士陵园,将革命烈士坟墓迁入这里安葬,做为教育后代基地,每年清明节中、小学生前往扫墓掉念。</p> <p class="ql-block"> 2.小寺庙</p><p class="ql-block"> 小寺庙建于古代,在辛沟北山岗顶端约4X4米小庙,供奉“李龙王爷”是金色神像,有围墙,院内有一碑和钟楼挂着八百多斤铸铁大钟,下囗直经一米多,以此得名小寺庙,该庙西侧50米处山坡约30X8米庙叫西大殿,供奉娘娘、玉皇、菩萨、佛爷等众多彩色神像。庙对面山坡有三间瓦房,土石建成石台,在旧社会年代里,每年农历三月三开始三天庙会,唱大戏、演马戏、拉洋片|杂耍等,摆摊,卖货星罗棋布。</p><p class="ql-block"> 四段会上山,鞭炮齐 鸣,锣鼓喧天,集聚两万余人,成了人的海洋,热闹非凡,景象壮观。</p><p class="ql-block"> 四段会三月三那天,会头是地主老财。</p><p class="ql-block"> (1)龙王爷庙8X8尺的庙,在龙王庙村最南端小山头上是海岸,庙内存放龙王爷金色神像的神居楼,看守大海。有大小旗,旗都是白布三角形带有齿边,3.5ⅹ2米大旗一面,杆高6米,1.5ⅹ1米小旗,杆高3米多2百多支,杆头上是红缨,30只各样兵器是木刻的刷色,杆高2米。</p><p class="ql-block"> (2),龙王爷父亲庙8X8尺的庙,在海洋村东边刘亮屯海岸附近,庙内存放龙王爷父木牌位神居楼。有大小旗都是白布三角带有齿边,队前一个红布横额写:“五湖四海老龙王”,3.5X2米大旗-面杆高6米,1.5x1米旗杆高3米20多支,各样兵器是木刻的刷色,杆高2米200多支。</p><p class="ql-block"> (3).龙王爷母亲庙8X8尺的庙,在大郑镇北面于林屯,庙内存放金色龙王爷母亲神像的神居楼,有大小旗都是杂色方形带白边,3.5x2米大旗一面杆高6米,1X1米小旗杆高3米200多支,各样兵器木刻的刷色杆高2米20多支。</p><p class="ql-block"> (4).龙王爷姨妈庙8㐅8尺的庙,在张屯村大庙屯观驾山前角下,庙内存放金色龙王爷姨妈神像的神居楼,有大小旗都是杂色布方形带白边,3.5㐅2米大旗一面杆高6米,各样兵器是木刻的刷色杆高2米20多支。</p><p class="ql-block"> 这四段会的大小旗分别有:北斗星、龙、虎图案。三月三这天全部出发,都是明锣开道抬着大旗,大鼓(直径1米3),大锣大钹领头,跟二是打着小旗、兵器和横额列双队。中间有小豉丶小锣、和镲,随后抬香案和神聚楼,后跟和尚、道士和乐队,双筒土枪、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小旗林立迎风招展。从四面八方会集上山(小寺庙)。</p><p class="ql-block"> 这四段会预先在庙东侧各架起一个美观布棚,龙王爷会段先上山,将神居楼落坐各布棚内,一家会聚一堂。下午下山返回原庙。</p><p class="ql-block"> 小寺庙、西大殿庙和瓦房戏台于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全部拆掉而光。1996年观驾山乡花80多万元重新就原址建起今日小寺庙。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为庄河大集市。</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以此庙得名小寺屯、小寺村。</p> <p class="ql-block"> 3.观驾山、马圈山</p><p class="ql-block"> 古代唐朝薛仁贵(薛礼)率兵征东,在观驾山顶上观看兵马轿夫。在马圈山放马圈马。这是两座山得名的来历。而观驾山乡以该山命的名。</p><p class="ql-block"> 4.庄河电视台</p><p class="ql-block"> 于1982年建在于屯后层山,海拢高255.4米的山顶端。是三层小楼,当时设立电视转播站,于1988年8月成立庄河电视台。</p><p class="ql-block"> 5.城庄铁路</p><p class="ql-block"> 庄河至新金县城坦镇地方铁路,建于1989年与城坦国铁接轨通往大连市。1991年通车。</p><p class="ql-block"> 6.黄海大道</p><p class="ql-block"> 建于1997年高速公路通往大连市。1998年通车。</p> <p class="ql-block"> 7.水田</p><p class="ql-block"> 小寺村水由于1969年3月在崔隈河架渡槽引朱隈水库水,旱田改水田300多亩。龙王庙水田是伪滿康德4年(公元1935年)日本人抓老百姓修堤坝挡海水,造田100多亩,抽小寺河水种水稻供日本人吃。扬甸屯是日本人居民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曰本人全部回国以后,该水田逐年向南扩大到千余亩。是开渠挖涵洞引用朱隈水库水及庄河东大河水种水稻。</p><p class="ql-block"> 8.养虾场</p><p class="ql-block"> 东碱滩养虾场于1964年11月,小寺、高屯、打拉腰、海洋四个大队(村)同时筑坝挡水造田1.800多亩。其中:小寺大队420亩分给11个生产队,引用朱隈水库的水种水稻20多年,1988年都改为养虾场。</p><p class="ql-block"> 观驾山乡养虾场在李坎屯,于1972年8月公社(乡)抽调300多名劳动力。在黄古咀东山头放炮打石头备料,1976年8月全公社10个大队(村)全力以赴围海筑坝造田2.000多亩,引用张屯水库水种了多年水稻。1988年全部改为养虾场和育虾苗场。</p> <p class="ql-block"> . 9.庄打公路</p><p class="ql-block"> 庄打公路:庄河通往打拉腰港。伪滿州国康德3年(1935年)抓老百姓修的公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我军(八路军)于1945年9月8日由打拉腰海口登陆,解放庄河,伪满县长被枪决。当年10月,庄河县成立革联会和县、区、村人民政府。1946年11月国民党军占领庄河。1947年5月被我军打败。又成立各级人民政府,,接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该公路于1996年加寬铺上柏油铬。打拉腰海口于1991年建海港,将东小山炸掉五分之一推平,同时架起水泥桥,宽6米延伸到海里100多米(距庄河市内13公里)。</p><p class="ql-block"> 10.庄河城内</p><p class="ql-block"> 庄河城内:</p><p class="ql-block"> (1).1945年8月15日解放当时,人口3800多人。只有两条街,上街长1.5公里(今红岩路),下街2公里是商业繁华街。</p><p class="ql-block"> (2).今有下街2.5公里是居民区。红岩路7公里、延安路2公里、向阳路2公里、新华路3公里,这四条路中间横贯黄海大街2.5公里,外环有丹普路和庄打路,大街小巷纵横蛛网,高楼大厦林立,最高楼18层。居民和工商业繁华城,人口有5.6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 庄河老三 届</p><p class="ql-block"> 庄河老三届,是指庄河高中、初中1966届1967届`1968届在1968年中毕业的三届学生称为庄河老三届。在校期间经历了一场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1968年响应党中央号召,城镇学生上山下乡,称为下乡知识青年,农村学生还乡为农。</p><p class="ql-block"> 老三届学生分布在各个岗位上,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献出自已的青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夕阳闪光</p><p class="ql-block"> 三届学生精神棒,一生青春做奉献。</p><p class="ql-block"> 浪漫夕阳心不老,古稀之年金光闪。</p><p class="ql-block"> 2018年是庄河老三届学生毕业、下乡五十周年,在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老三届同学古稀之年不减当年之勇,在当年下乡知识青年张启敏的昌导、策划、筹备下,每年一次雷打不动的大型聚会,并发扬起老三届精神为社会做一些有利于人民事业的活动,儿童公园画廊活动、图书屋活动、画展活动、植树留荫等等公益活动,在古稀之年发出灿烂的光芒,影照着故乡大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