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10月27日,与好友一同游览了北京的四大古迹:雍和宫、地坛、孔庙和国子监。这一天的行程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先我们来到了雍和宫,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清朝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的龙潜之地。</span>雍和宫与紫禁城皇宫一样的规格,也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在大殿前,信众虔诚地朝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span></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不用自带香,昭泰门两侧各有免费赠香处,一次一把。上香数量为三柱。进门从右侧门进,右侧门又称龙门,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香火很旺,来了可以许一愿。但是许愿成真是需要来还愿的,许愿的时候一定要虔诚,三柱香为一代人祈福,上香的时候手不要来回抖动。雍和宫通常被北京人视作本地最为灵验的寺庙,终年祈福纳祥人涌动,香火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雍和殿求得是财,永佑殿是消灾,万福阁求的是平安,观音洞求子,西侧讲经殿也是求平安,时轮殿求转运,东侧密宗殿求平安,药师殿求健康。</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更是一处展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宝库。那精美的木雕、彩绘以及宏伟的建筑群落,无不彰显出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大的特色便是它的香火、古建、光影,香火升起的袅袅烟雾,阳光下能够很清晰的印出光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在国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的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是佛教信徒的精神家园。,也是游客了解佛教文化,感受历史底蕴的重要窗口。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内的每一幅唐卡都精美绝伦,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一路游览下来,雍和宫内的建筑、佛像、唐卡等无不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历史文化的沉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我对这座藏传佛教的寺院又多了几分敬意和喜爱。离开时回头望去,心中默默祈愿,愿所求皆所愿!愿这片圣地永远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离开雍和宫后,我们前往了地坛。地坛不仅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之所,其独特的建筑设计也令人印象深刻。整个地坛采用“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布局,坛台为方形,象征大地。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帝王对土地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地坛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在漫步其间时不禁沉思。</p> <p class="ql-block">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是一处以历史文化建筑为主体的皇家坛庙园林景区。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p> <p class="ql-block">地坛公园银杏大道作为北京古老的银杏大道,一直以来都是京城秋季的一道风景。虽然叶子并未黄,还是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地坛依“南乾北坤”之说与天坛遥相对应,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分内坛、外坛,由两重坛墙环绕,建筑都集中内坛。现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旅游景点。地坛的布局、营建等,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2008年8月7日,地坛公园作为当天火炬传递活动的最后一站,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点燃了圣火盆。</p> <p class="ql-block">地坛公园属于北京历史名园建筑群,深受中国传统礼制思想与传统文化理念精髓的双重影响,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作为历史大事件场所,真实地记录了北京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和艺术创作的结晶,体现了民族智慧的最高水准。古建筑作为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我们来到了孔庙和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希望。孔庙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而建。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件文物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孔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中国第二大孔庙。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现在用作售票口和检票处。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大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下马碑一块,碑上刻满、汉、蒙、回、托忒、藏六种文字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碑虽不算宏伟,就是普通一石碑,但这八个大字,却充分彰显了中国历代对文化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是孔庙的第二道大门,门前有孔子的立像,以汉白玉为台基。大成门集大成者,取自于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古树参天,走在其中甚是宁静。</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大成门,前有孔子塑像,门前御道上的“五龙戏珠”石雕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御制记功碑计14座,分别竖于大成门院内东西两侧的碑亭内。大成门外3座,大成门内11座,为清朝帝王的记事碑。如雍正三年(1725年)平定青海告成太学御制文碑等,以记述有关历史事件及所取得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p> <p class="ql-block">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孔子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门下弟子三千,杰出者也有七十二。因此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编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p><p class="ql-block">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孔庙大成殿内礼乐。</p> <p class="ql-block">走进孔庙,只见古木参天,环境幽静,仿佛穿越回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罗汉柏”,700岁古树,相传也是元代许衡所植。它在大成殿西侧,粗大的树干上长满了大疙瘩(大树瘤),又圆又鼓,一个个大疙瘩很像是大肚罗汉的大肚子,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辨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是自隋以后中国官方最高学府,历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国子监。参观完孔庙后,从东侧持敬门进入国子监集贤门院内,也就是国子监的第一院落,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的琉璃牌坊是全国唯一一座为教育而立的牌坊,又称龙门牌坊。一共有三道门:文官走左,武官走右,皇帝走中间,所以称龙门。游览时一定要尽量跳跃进龙门哦!</p> <p class="ql-block">总之,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是现存唯一的左庙右学的古代建筑群。不仅是了解古代文化和教育的绝佳去处,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秋天的时候去,景色特别美,千万别错过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