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博物馆的烂尾故事

家华

<p class="ql-block">座落在山头、远看有拉萨布达拉宫威严气势的古滇博物馆建筑群,因背后复杂的、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原因——烂尾5年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古滇湿地公园远眺古滇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3日上午,我和老伴沿着一条砂石陡坡山路,爬上了古滇博物馆建筑现场,实地拍摄它建成部分的金碧辉煌,因停建裸露的基础框架,因长年遗弃造成的荒芜残缺.......震撼、惋惜之外,是不解和无语。</p> <p class="ql-block">2012年,云南省为进一步打造云南旅游新高地,提出了建设昆明“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曲靖三国、普洱茶祖、大理古都等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构想,并把“古滇名城”项目列为十大项目之首。</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叫“古滇名城”,是因它建在2000多年前古滇王国都城遗址范围,即滇池南岸晋宁区晋城镇。其向西5公里处的石寨山,便是滇王古墓群,也是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滇王之印”金印的出土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成的古滇博物馆建筑群应该是这个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居的社区,因紧挨着“古滇名城”,亦取名“古滇水云城”。我们步行半小时,就能到古滇博物馆、古滇湿地公园和欢乐世界主题公园。</p> <p class="ql-block">“古滇名城”规划示意图。它占地1.6万亩,依托的是厚重的古滇历史和500里滇池山水宜居环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滇艺海大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古滇名城”项目2012年开始实施。深耕云南20多年、堪称文旅“航母”的诺仕达集团,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亿元(计划投资600亿元),用四五年时间,就建成并开放了古滇艺海大码头、古滇湿地公园、古滇温泉山庄、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古滇皇冠假日酒店等景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滇湿地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滇皇冠假日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达700亩的古滇博物馆建筑群也完成了主体工程,这个像古城堡的建筑,因建在山头上,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没有想到,在“古滇名城”项目建设近十年后,一场雷霆般的“环保风暴”,席卷这座颇具规模,列为云南十大旅游项目之首的、以古滇文化为内核的旅游度假名城。</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题为“云南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向社会曝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中建筑物是“古滇艺海”大码头候船大厅,2022年被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为此,云南省纪委、监委以事立案、直查直办,对“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项目违规、违建问题中的29个责任单位、58名责任人追责问责。其中,时任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调研员。</p> <p class="ql-block">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问题后,“昆明市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引自中新网昆明2021年6月28日新闻发布会)全面彻底进行整改:拆除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的古滇水军府、“古滇艺海”大码头候船大厅、古滇名城景观服务设施;全部拆除二级保护区限建区内已建的214栋542套建筑,累计拆除建筑物达110万平方米;已批未建的占地面积1112亩的390栋建筑,全部取消建设。</p> <p class="ql-block">已规划、设计好的占地1400亩的“民族部落”停建;古滇博物馆山脚下的古滇大浪文旅项目——昆明水上乐园也停工烂尾了。</p> <p class="ql-block">古滇博物馆当然难逃“环保风暴”的“洗礼”。只不过,它不像古滇水军府、大码头等建筑物那样“灰飞烟灭”,而是“残疾”般的“活”下来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没有拆除?是要将其作为生态违法违规的教育场所,还是作为有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警示“典范”?</p> <p class="ql-block">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此“中国式”的“大建大拆”,不断折腾,反复折腾并非个别现象。如2022年元月,海南海花岛已经建成的、占地43万平方米的39栋楼房,就被地方政府“限令10天拆除”,当年所谓的“新年第一炸”迅疾成为网上热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2年元月就要拆除的海南海花岛39栋楼房。因社会舆论太大,现在还“不死不活”的摆在海边。</span></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受房地产不景气大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对“古滇名城”的“雷霆”整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导致其周边多处商住楼,众多别墅成为烂尾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区隔壁的古滇名城·春风小院,房价大幅跳水。原价13000元/平方米的洋房,2022年3月下降为8300元/平方米,到7月再次下降,价格几近腰斩,还少人问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B区17栋租屋的阳台上,我拍摄了A区全部烂尾的23栋楼房。</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居的、由碧桂园集团开发的“古滇水云城”只建成B区25栋,而A区23栋全部烂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古滇博物馆的山头上,我拍摄了南侧山脚下烂尾的别墅群。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墓碑林立的墓园,细看才知道是一排排整齐的别墅。</span></p> <p class="ql-block">一个在古滇博物馆附近小区买了一套房子的沈阳人告诉我,他是受古滇“民族部落”旅游项目的吸引,在2022年3月买房的。他买时13700元/平,7月份就降至7000元/平,现在3000元一平,30万元一套的房子也没有人买。他在这里住了两年,自称走遍了周边角落。说附近好多个小区不是烂尾,就是有房子卖不出去,一片萧条,成为无人问津、无人居住的“鬼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为老百姓,我真希望烂尾的古滇博物馆能凤凰涅槃,死而后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滇湿地公园大门“滇海古渡”牌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