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80年代,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糖葫芦更是北方孩子们最爱的一道零食,尤其是在冬天,吃一串糖葫芦沁人心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时候,也是我们走姥娘家拜年的常规,娘早早的把枣花馍和包子装在篮子里,用笼布盖住,挎着篮子走娘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舅舅张罗着酒席,妗子忙着煮白菜和切腌肉,炸豆腐,就等着我大姨、小姨和孩子们的到来。阳光照在院子里,暖暖的。我姥娘则是坐在门前西面的那个椅子上晒太阳,不一会儿,切们都来了,一家子其乐融融。随着一声呼喊,我们便呼啦一声,全部跪在地上,等着要压岁钱,那时候的五毛钱已经是很高的压岁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孩子们正嚷嚷着,街上传来一阵吆喝声"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我们都从院子里跑出来,只见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中年人,蓝黑色的粗布大衣,车座子后竖着载满糖葫芦的草靶子,红色的山楂糖葫芦和黄色的山药糖葫芦,在太阳的映射下,晶晶发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糖葫芦里,我最爱吃的就是山药糖葫芦,咬一口细腻绵甜,卖糖葫芦的中年人给我们每人一根,却从不收一分钱。因为我们叫他舅舅,国灵舅舅,至今我也说不清楚他的身世,听说是亲舅舅,但具体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他明明知道初二是拜年的时候,但他每次总会停在姥娘家的门口,吆喝着,也明知道收不到一分钱,却每年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快到晌午了,熬菜必须是小姨来掌勺,那叫一个香!大人们围坐在圆桌旁,开始划拳论酒。吃完午饭,妇女们围在一起开始包饺子,是白菜馅的饺子,这样的味道也只有在过年时能尝到,有过这样经历的同龄人才能体会到。饺子有吃的,也有回门拿的,都得准备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大部分都已经故去,但山药糖葫芦的味道,却依旧停留在我的味蕾里,成为了永远的回忆。国灵舅舅的身世也成为了一个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编后语:刚写好的文章,发到幸福一家人的群里,结果就有了回应。大伟给我微信上把国灵舅舅的身世告诉了我。原来国灵舅舅不是我的亲舅舅,我咋说模样也不像我的舅舅,他是用我的一个姨姨和他家互换的。那时候他家很贫苦,孩子不好养活,就过继到我姥娘家,让我姥娘和姥爷养活他。后来我那个姨姨(我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又殁了,后来我姥爷又把国灵退回他家,他却死活不肯走,我姥爷插住门不让进,这是怎样的一种离舍的镜头啊!所以我至今没有听过此事。建宗(我舅舅家的老大)又透露说过去,国灵舅舅,卖山里红,总有几个大的,天天给他奶奶(我姥娘)送去,直到奶奶死,一直没改口,一直叫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