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明清时期永定的驿道

曾文宜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确,太古时候的路,自然都是走出来的,就是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山野乡间修筑的道路,也大都在“走出来”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有计划有规范地开筑的道路,恐怕只有官府修建的“驿道”,通称“官路”的了。它是为了快捷、安全地传送官府文书,以及接送赴任、出差的官员而开筑的,沿途还设置专门机构负责传递、迎送和管理。这样的路,自然比乡间便道要宽大平坦,即使再窄再岖崎,至少得能通行“肩舆”(轿子);若在平川地带,则要求能够通行马骑或马车,因此又有“马路”之称。直到现在,民间老一辈人中,还有把公路叫做马路的。</p><p class="ql-block">驿道的办事机构叫“驿站”。“驿”,宋代叫“铺”(音pù),元朝还规定每十里设一个铺,因此民间把十里路叫做一铺路。明代清代大站设驿,小站设铺,不过未必十里一铺。另外还置“公馆”,供出差官吏住宿和临时办公。清康熙八年(1669)开始设“摆塘”,简称“塘”。有十里一塘的(所以民间又把一铺路称为一塘路),有十五里二、三十里一塘的。它是军事单位。按清朝兵制,“千总”、“把总”所辖绿营兵都称“汛”,“汛”下设“塘”,塘都有兵房、望楼、烟墩(供举“烽火”报警)等设施,配备兵丁三至五名。官府客商经过,也有“鸣梆护送”责任。“铺”里服役的,明代叫“铺司兵”,抽调民间壮丁充当,每铺三四名。原也用于巡逻捕盗,但后来变为仅供传递、迎送的役使了。设铺的地点,相当一部分也是军事要地,便也兼设塘。至于公馆,一般设在出差途中需要住宿过夜的地方。馆里服役的是有编制的“门子”,普通一馆一名。</p><p class="ql-block">以上这些话,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明清永定驿道交通概况而预先说说的,可以说是了解下文的一点“预备知识”吧。</p><p class="ql-block">永定这地方,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以前,属上杭县。上杭县是宋朝太宗淳化五年(994)由上杭场“撤场设县”而建置的。上杭场又是从龙岩县里析出的。远在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汀州建置,辖长汀、新罗、黄连三县。后两个县,天宝元年(742)分别改名龙岩、宁化。唐朝大历四年(769),把龙岩县辖区内的今上杭县大部分和永定县全部划出,设立“上杭场”,以便征管铁税。大历十二年(777),龙岩县划归漳州管辖,上杭场则仍属汀州。宋淳化五年,把上杭场加上长汀南部部分辖地,升格建置为上杭县。明朝成化十四年,从上杭县折出东南部“五里十九图”,成立永定县。这是永定建县前隶属关系变化的大略。</p><p class="ql-block">在永定的驿道交通史上,湖雷占有重要地位。大约唐朝天宝年间,龙岩县的条主要驿道就以湖雷为枢纽站,在那里设立了“龙岩驿”。正是由于这种交通枢纽的地位,唐朝大历四年设上杭场时,“场”的管理机构便驻在湖雷。直到186年之后的南唐大保十三年(955),才迁到梓堡,即现在的永定高陂北山。</p><p class="ql-block">时间推移到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那时官制,每省设“布政使司”,为全省最高行政机关;又设“提刑按察使司”,为全省最高司法机关。“司”下设“道”。这一年福建按察使司下开设了两个“分巡道”:一个叫“福宁道”,辖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一个叫“建宁道”,辖建瓯、延平、邵武、汀州四府。漳州府、汀州府都在各自所隶属的“道”的最南端。从此七十多年间,分巡官员巡察,由北而南,分别到了漳州、汀州,便都止步。而漳、汀两府的远僻县份,尤其是两府南部之间,偏偏又层峦叠峰,阻隔难通,于是往往成为鞭长莫及或两不管的地带,暴徒豪客逋逃啸聚的渊数,治安最危险的区域。成化六年(1470),便有一个在顺天府当官的龙岩人丘昂,向朝廷奏了一本,陈说利害,建议增设一个“漳南道”,管辖漳汀两府,获得了批准。有了“漳南道”,分巡官员必须巡察两府各县,相应地,也就提出了修建汀漳间驿道的要求。对上杭县来说,就是要建造一条上杭县城通往漳州的官路。这修路工程由按察司企事周交给汀州府同知程熙、通判吴桓负责。路线是由上杭县城东门横出定塔(定达),经茶地至汤边(大约在今溪口附近),在那里设一个驿站,叫“平西驿”;再由此至石铭,出县境到龙岩的大池,然后南下适中圆岭,趋南靖水潮而达漳州。据文献记载,从上杭城沿此线到圆岭,长达二百六十至三百三十里(原注:二百六十里之说,据民国版上杭县志《疆域志》云,上杭县城至龙岩县城为一百八十里.而旧时民间谓从龙岩城到适中圆岭为八十里,两者相加约二百六十里。三百三十里之说,据民国版永定县志《文征》卷所载明朝人田汝成《永定辟路记》中测算,西路较东路短三分之一,而西路长二百二十里,则东路为三百三十里。),且多险巇[xī]难行。然而从建成到嘉靖十九年(1540),近七十年间,却一向是汀漳两府的交通孔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化十四年永定建县,永定的驿道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化十五年(1479),首任知县王环到任视事。他在具体负责营造县城的同时,还致力于修路。首先要修的,当然是通往上杭县城而达汀州府治的驿道。路线是从永定县城西门出发,朝西北方向,经过金沙、章塔、溪南与胜运两里交界处的寒水凹、白沙、丰稔市、官田(后三地今均属上杭),出县境而达上杭,全长一百二十华里。当时工程最艰巨的是打通寒水凹。这一带崇山连锦,岩石嶙峋,阻隔着溪南、胜运二里,却又是通往上杭必经之处。成化十七年(1481),王环督率大批工,硬是一锤一地把岩石打开,辟出一条通道来。功成之日,他亲题铭文,勒于石壁以为纪念。文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古乾坤,胚胎永定。成化肇分,万年归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驿道,县城设有公馆,急递铺;出城西“迎恩门”,沿西门溪上溯二里“寒陂”处,有“接官亭”(一说此亭在“杭陂”,距寒陂还要上溯二里);亭边过“迎恩桥”,上鸣岐岭,出金砂,将近寒水凹,设“接敬公馆”;到了丰稔市,又有“丰稔市公馆”——这公馆是嘉靖十年知县毛凤设置的,但此处距县界所在官田石牌仅十里,上杭在官田又设了公馆,而官田离杭城永城均各六十里,官员往来杭永之间,为路程均匀计,自然都选择在官田住宿过夜,所以不久丰稔公馆就废除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杭驿道之外,以后各任知县又开通了永定到平和的驿道,以增进汀州府与漳州府所辖平和、漳浦、云霄、诏安等地的交通和联系。路线是从县城东门出发,走二十里到新村,经岐岭至大溪,出月流越县境而达平和的芦溪,以接通往平和县治的官路。沿途设有新村铺、泰溪公馆(在大溪)、大溪铺、月流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靖十九年,是永定驿道交通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那年八月,福建按察司佥事侯延训分巡漳南道,巡察途中,官吏和地方人士都在向他陈情时提到,六七十年来汀漳间的主要驿道,即从上杭东出龙岩,再南下适中趋水潮而达漳州那条官路,路程又长又险,耗费了官府和民间的大量人财物力,太不合算,亟应改线。大家建议改从上杭城南下官田到永定县城,再折东北经湖雷、龙窟、抚溪、上寨、龙潭、岭下(今永定龙潭镇联中村)横出龙岩适中而趋水潮抵达漳州。这条路线,适中以下和原驿道相同,但从上杭到永定岭下出适中,仅二百二十里,比原驿道从上杭东出龙岩再下适中,据当时人田汝成在其《永定辟路记》中测算,“减其远三之一”,即缩短了路程三分之一,计约一百一十里;何况还平易好走得多呢。对这改路建议,侯廷训深以为然,当即报禀巡按御史王瑛批准,随令杭、永两县知县共同负责修筑这条新的驿道。由于它的路线在原驿道路线之西,习惯上便把它叫做“西路”,而称原驿道为“东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筑西路的最艰巨工程,仍在永定溪南、胜运二里交界处。这里连着寒水凹,还绵亘着严坑、凉伞岽和天空漈、十二排两条山脉,缠结成横四十里、纵三十里的层峦叠峰地带,峰陡谷深,林丰草密,荆棘丛生。首任知县王环打通了寒水凹,这是草创时期的突出功绩。但此后由于这条路并非主要驿道,来往官员很少,更无大吏驾临,寒水凹以去,基本上利用原有的村间小道。现在改路,要在这里修筑联系汀漳二府的主要驿道,民夫工匠们不能不付出巨太的劳动。他们削峭壁,填洼壑,伐恶木,斩荆榛,终于把“两山之阻,夷为大途”,完成改路工程中这一攻坚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路修竣之后,原设在上杭汤边的“平西驿”随即迁来永定县城。同时沿线设铺,计有:信感铺(在丰稔市)、白沙铺(在丰稔市东南十里的白沙炉)、接敬铺、德化铺(在永定县城西北二十里)、西市铺(在永定县城西门处)、箭滩铺、湖雷铺、龙窟铺(在今托市镇龙川村)、抚溪铺、上寨铺、龙潭铺、半庵铺(在岭下即今联中村附近)。公馆则除原有的官田公馆、接敬公馆外,又在抚溪设抚溪公馆,在龙岩适中圆岭设半岭公馆——这公馆到万历(1573-1619)年间,由于龙岩御史蔡梦说改由适中上田岭下趋水潮,官员们都跟着舍圆岭而就上田,它门前冷落,不久便也被撤除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靖十九年的改路,使永定由一个荒僻小县一跃而为汀漳两府间的交通要冲,与外界的联系大大增进。就在这一年,监察御史王瑛来县巡按,这是永定第一次有巡按来到。交通改善必然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社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交通进一步改善。于是,这条驿道干线开通后,接着又修建了一条驿道和一条大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条驿道是从湖雷建一支线,经溪口、青溪、富岭、出县境入龙岩界,取道南洋坝、老鸦岭而达龙岩县治。沿途设四铺,即溪口铺、青溪铺、高陂铺(在著名的高陂桥畔)、傅坑铺(在布坑)。后面两个铺,直到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才裁撤。其原因,可能是康熙四十年(1701)那场大水后,高陂桥畔失去了永定河起点码头的地位,其遭洪水吞噬的市集也因之而一蹶不振,论为废圩,那“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傅坑铺,康熙八年设“塘”之后,在它西旁二里的富岭,己建富岭头塘,配备兵丁五名——一般的塘仅配兵三名——大可兼司“铺”职,这样,把它裁撤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条大路是县城通往它南边邻县——广东省大埔县的路。其路线大概是从县城南门出发经杨梅凹直到永埔亦即闽粤边境的箭竹隘,再由此出县界而达大埔县治(今大埔茶阳)。路程在永定境内的不很长,约二十里。由于箭竹隘是个军事要塞,成化二十三年(1487)就开始派武平千户所的一支有62名兵士的正规军来此驻防,因此从县城到这里,应该早就有路相通,不过多是羊肠小道罢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冬,提兵都御史龚辉见永埔边境绵延着从平水凹、当风凹迤逦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伯公凹长达数十里的众多山峦,而且大都崖险林深,人迹罕至,不仅阻隔交通,同时常常被境外“不轨之徒”利用为藏身活动之所,危害治安,于是提议在若干要害之处,斩荆劈林,开辟大路,便利部队调动与巡逻,官员和客商来往旅行,也将更为安全。这提议经上司批准后,即由分巡漳南道的佥事桂荣命令汀州府和永定县筹备实行。其间稽延了一年多,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新任汀州知府陈洪范认为此举意义重大,不宜再缓,便在一次来永定公干之时,与知县具体筹划,招请大批民工,于次年十月动手劈林修路。经过四十天紧张施工,各处工程全部完成,县城至箭竹隘的大路同时修竣。为什么不称这条路为驿道呢?因为文献上未见它有“铺”的设置,则虽经官府修筑,也未便称之为驿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便是明清时期永定驿道交通的大略。事实材料主要来自民国版永定县志和民国版上杭县志。笔者学识谢陋,见闻有限,文中错漏之处,尚祈读者不吝教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