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杭州北山街之十三:消失的建筑群

双鱼

<p class="ql-block"> 杭州北山街从断桥起一路往西,都是沿着里西湖走的,直到过了新新饭店的招贤寺,突然向北拐离开了沿湖的走势,让人有点意外。回往北山街建设的历史:在清末民初的北山街,还是一条只能骑马或抬轿的湖边小泥路,还不如蜿蜒于宝石山腰的葛岭山道宽阔。直到辛亥革命后,拆除了湖滨的城墙,让西湖进了城,环湖马路(包括北山路)的建设才提上了日程。1922年,经填湖、迁坟以及将临湖寺庙庵堂和私家庄园的大门缩进后,可通汽车的环湖马路基本建成。北山路按原计划自断桥起沿湖,至现在的镜湖厅区域北折,到西泠桥头又沿湖直至西山路。在镜湖厅区域北折的原因,当时这里沿湖有地藏殿、孙圃(后为惠中旅馆)等寺庙和建筑,这个轨迹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北山街向西从这里向北拐,离开了沿湖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  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图可见,这一地段自东往西依次为地藏殿、花园、葛荫山庄、跳舞厅、惠中旅馆、严庄、瑶山别墅及爱日精庐,除了花园和跳舞厅是西博会地从时所建,其他均为原有建筑。这里为首届西湖博览会的丝绸馆馆区。</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镜湖厅及附近地段多古寺名祠,如招贤寺、洪忠宣公祠等。招贤寺旁有座比较特别的满清宗室祠堂,即惠献贝子祠。贝子是清代第四等宗室爵位(前有亲王、郡王、贝勒),惠献贝子名爱新觉罗·傅喇塔,是努尔哈赤的同母弟舒尔哈齐之孙。傅喇塔后来死于军中,被康熙谥号惠献,并在温州及西湖招贤寺旁分别建祠,乾隆年间又追封其为和硕简亲王。</p><p class="ql-block"> 曾在西湖边的满清皇室宗族祠堂并不多,总共三座,另两座祠主级别更高,均为“铁帽子王”。一是位于金沙港的和硕怡贤亲王祠,祠主胤祥,即《雍正王朝》中的“十三阿哥”,因其在江南一带兴修水利的功绩,苏、杭等地均建有祠堂。另一座是诺公祠,位于惠献贝子祠不远的凤林寺东侧,祠主是曾任康熙年镇浙将军的顺承忠郡王诺罗布,因其“恤兵爱民”而建祠于此。“二王一贝”均曾在北山街中西段附近建祠,可见此地山水之佳。</p> <p class="ql-block">镜湖厅一带老建筑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清《西湖志》中硕怡贤亲王祠图</p> <p class="ql-block">1929年首届西博会时葛岭下及孤山、会桥场景</p> <p class="ql-block">  最东侧是地藏殿,它原是其东边唐代古寺招贤寺的一座偏殿,内供地藏王菩萨。地藏殿在佛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北山街要从其后绕过。杭人历来有在地藏菩萨成道日,也就是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插“地藏香”的习俗。民国时期里西湖的地藏殿也称觉园,可为香客和游客提供食宿。1930年中秋节前,郁达夫独自一人从上海来到觉园,化名“王质安”住了整整两个多月。这期间,郁达夫翻译了一部德文小说,还写了首诗《觉园独居寄孙百刚》,内有对地藏殿的环境描写:“逋窜禅房日闭关,夜窗灯火照孤山。此间事不为人道,君但能来与往还。”</p> <p class="ql-block">1929年西博会丝绸馆</p> <p class="ql-block">西博会丝绸馆远景</p> <p class="ql-block">  地藏殿西侧是该地段的主要建筑葛荫山庄。葛荫山庄以前是西湖名庄之一,与汪庄、刘庄、蒋庄、高庄等齐名,其地理环境、建筑格局甚至可与汪庄相媲美,可惜后来与其西边的杨庄(后称严庄),成为北山街上消失得最彻底的庄园。葛荫山庄建于民国初年,其最初的主人并非讹传的“湖南巨商葛氏”,而是苏州洞庭席氏家族的席锡藩,席锡藩不仅是位洋行买办,还精通黄老之术,是位道家养身学说的专家。席锡藩本名席裕康,字锡藩,号抱仁子,他编写的有关道家气功导引术的著作《内外功图说辑要》,至今仍是中国传统养身学的重要文献。他为什么要将庄园建在葛岭之下,因为葛岭是道教祖师级人物葛洪的道场,抱仁子(席锡藩)在此能得到祖师爷抱朴子(葛洪)的荫庇,因此称之“葛荫山庄”。背山临湖的葛荫山庄,庄额由晚晴苏州名士陆润庠题写,庄内三五亭阁点缀在奇花古木间,曲廊回环,竹翠柳绿,临湖建有一亭,名“招鹤亭”,与孤山放鹤亭遥遥相对。为了增添雅趣,位于北山街南侧的山庄大门常常关闭,进出一般均坐船,从里西湖荷花围绕的庄园码头上下。因其清幽雅致,葛荫山庄是当时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巧的是,现苏州吴中区太湖边的洞庭东山镇,有座建于1933年的“席家花园”(也称启园),其主体建筑也叫“镜湖厅”。同大多数湖上庄园一样,葛荫山庄的主人其实也很少来此居住,平时山庄是对外开放的。因其环境优雅,当时许多名人政要、机关团体均来此借宿或租用场地设宴、集会等。其中康有为、哈同夫妇在康庄及罗苑未建前,都曾在葛荫山庄暂住过。李叔同出家前,最后一次参加南社的雅集,也在葛荫山庄。</p> <p class="ql-block">葛荫山庄临湖码头</p> <p class="ql-block">  原地藏殿西侧,还曾有一座建于乾隆年间,规模堪称清代西湖墓葬之最的梁文濂墓。乾隆十六年(1751),梁文濂其子梁诗正随乾隆首次南巡,年已八十的梁文濂前来接驾,乾隆传谕晋封其一品官衔,并题赐“湖山养福”。八年后梁文濂去世,梁诗正以最高官员规格,将其父葬于此山水绝佳处,落实了乾隆谕旨“湖山养福”。梁墓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但这座湖边大墓的遗迹仍十分清晰,1929年首届西博会期间,在葛荫山庄和惠中旅馆中的空地上建了跳舞厅,而梁墓被改造成建有喷水池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葛荫山庄</p> <p class="ql-block">空谷传声和惠中旅馆</p> <p class="ql-block">  葛荫山庄往西是惠中旅馆,这是西湖边最早的旅馆。辛亥革命前,因西湖在城墙之外,湖边并无旅舍,游人如要过夜,只得投宿于寺庙。直至城墙拆除,“西湖进城”后,西湖边才先后开起三家最早的旅馆:惠中旅馆、西湖旅馆和新新旅馆,三家旅馆均沿北山街而建。</p><p class="ql-block"> 惠中旅馆的前身为孙圃,是上海富商孙直斋的别业。里西湖的惠中旅馆,是孙直斋以私人别墅改建,开西湖旅馆业之先。当时孙直斋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都开有惠中旅馆,相当于现在的连锁酒店,可见其超前的投资理念。教育家俞子夷1914年曾入住惠中旅馆,据他评价:“在当时,惠中是杭州第一等旅馆。一切设备都是新式。铁纱窗,罗纱帐,夜里不再怕大如鸭的西湖蚊了。西式大瓷盆,每天可以洗澡。”可能因为里西湖只有这块地方,北山街是往后绕行的,直接临湖,没有干扰,郁达夫特别偏爱。他在同一年继地藏庙“隐居”后,又居惠中旅馆的临水客房,创作了以葛岭杨云友墓为背景的,带有魔幻穿越色彩的小说《十三夜》。解放后惠中旅馆改作民居,1986年这幢西湖边最早的旅馆建筑被拆除,之后成为了镜湖厅景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惠中旅馆</p> <p class="ql-block">1931年惠中旅馆及会桥</p> <p class="ql-block">  惠中旅馆往西是杨庄,建于清末,原主人杨士燮,曾任杭州知府及浙江巡警道道员。出自安徽泗县的杨家,清末三代为官,杨士燮的四弟杨士骧、五弟杨士琦均曾为袁世凯的心腹,其中杨士骧还继袁世凯之后任直隶总督。背景强大的杨士燮将庄园建于此湖山胜地,直至杨家势力衰退,才转让给严姓人士,改作严庄。民国初年,该庄曾租给杭州海关监督署办公。杭州沦陷期间,镜湖厅地段内的庄园如葛荫山庄、杨庄等曾住有日军,庄园破坏严重。抗战胜利后,由时任浙江省民政厅长的阮毅成出面,分别征得杨庄与葛荫山庄主人的同意,将在云和的浙江通志馆及在四川乐山的复性书院,先后迁至杨庄与葛荫山庄,期望此地成为浙江学派的复兴之地。不久著名学者、书画家余绍宋任馆长的浙江通志馆迁入杨庄,在此整理文献、编纂通志,完成了《浙江通志稿》这一巨大系统工程。通志馆迁至杨庄的第二年,由当代大儒马一浮创办的复性书院,也从四川乐山迁到了葛荫山庄,自此馆院相邻,图史互校,书香满溢镜湖厅,余马二老,亦相得极欢。又过一年,葛荫山庄斜对面的招贤寺旁,著名画家丰子恺也迁居于此。对于丰子恺来说,能与亦师亦友的马一浮为邻,不胜欢喜。丰子恺曾为该居题联:“居邻葛岭招贤寺,门对孤山放鹤亭”,马一浮认为不够概括,于是赠其一篆字联,共四字:“天清,地宁”,丰子恺将该联挂于寓所,以示对马老的敬重。几位文化名人相聚于湖山胜处,这里原本可成为文化复兴之地,但因时局动荡,物价暴涨,生活艰难,马一浮为维持复性书院,不得不刻书卖字;丰子恺也只得以卖画维持生计,到1948年均各自散去,通志馆也在1949年初解散。相聚虽短,却也为此地留下了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1948年春马一浮与复性书院同人及熊十力、叶左文在葛荫山庄</p> <p class="ql-block">1947年4月4日马一浮与印社同仁方介堪(左二)、马公愚(右二)、吴振乎(右一)合影于杭州葛荫山庄。左一为夏承焘</p> <p class="ql-block">  靠近西泠桥地段,还有两座建筑,即瑶山别墅和爱日精庐。最西端的爱日精庐,即顾庄,因存在时间不长,几乎没留下什么资料。瑶山别墅的主人为在沪广东籍实业家劳敬修,他也是以上海泰和洋行买办起家,属于广东香山买办集团,与苏州洞庭席氏买办家族齐名。劳敬修、劳儆安父子当时在西泠桥东北,沿宝石山麓置有多处地产。劳儆安于首届西博会后,以西泠桥北劳庄改建的西泠饭店,是当时西湖边设施一流、最具气派的西式饭店,1962年杭州市重新改建成七层新的西泠饭店(现为香格里拉饭店东楼)。饭店后山原是称作“断龙头”的悬崖,劳氏墓道就在其下,劳儆安在其山顶筑一凌云台,台上建一望湖亭,是当时最有名的西湖全景观赏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泠桥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说起为纪念巾帼英雄秋瑾的“镜湖厅”初建是在1935年,1935年6月14日的《申报》、《中央日报》、《民报》等各大报纸,均刊载了一则新闻:“杭市府在西湖建造镜湖厅,为杭市举行集团结婚及招待外宾宴会之用,建筑富丽,现已落成。定十五日晚举行开幕礼,柬邀各界届时前往观礼。” 从1935年下半年至1937年底杭州沦陷前,镜湖厅是当时省、市政府重要的接待场所。报纸上经常有在“西湖北岸”镜湖厅招待各国来宾的新闻。其中比较隆重的一次接待活动,是1935年10月1日晚,杭州市长周象贤在镜湖厅,宴请罗马教皇驻华代表蔡宁总主教,蔡总主教这次来的主要任务,是主持为中国祈福的祈祷大会。除了外宾,镜湖厅还接待过很多来杭的国内要人,如孔祥熙、何应钦、梅兰芳、居正、韩复渠、徐永昌、马君武等等。此外,镜湖厅还承办学校和机关团体的各种集会、演讲及歌舞戏剧、公益慈善等活动。</p><p class="ql-block"> 当时为响应政府提出的“守纪律、爱清洁、提倡勤俭节约”的“新生活运动”,1935年10月10日,杭州市第一届“集团结婚”,即集体婚礼也在镜湖厅举办,由市长周象贤和许周(当时社会名流)二人证婚。</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3日晚浙江省府在镜湖厅宴请蔡总主教</p> <p class="ql-block">周象贤市长在镜湖厅主持集体婚礼</p> <p class="ql-block">  这块临湖之地,解放后由省政府征用,作为省级机关宿舍及幼儿园等。1986年后,拆除了所有旧建筑,改建成镜湖厅景区,景区内有镜湖厅、涵碧轩水榭及方亭等建筑物,颇具江南古典园林韵致而成为广大游客品茗休憩的极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镜湖厅</p> <p class="ql-block">新镜湖厅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观红枫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另一片变化大的就是从西泠桥到岳王庙这一段,从民国西湖全景图(北山街西段)中可见,西泠桥向西沿湖依次为苏小小墓、风雨亭、秋瑾墓、陶成章三烈士墓、秋社及花神庙,再往西是岳坟的生活区,开了七八家饭店,20多家小店,还有米店、钟表店等各式店铺,北面有蝶来饭店和凤林寺。</p> <p class="ql-block">民国西湖全图</p> <p class="ql-block">北山街西段详图</p> <p class="ql-block">  1907年7月革命党人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殉国,一周后,鉴湖女侠秋瑾也在绍兴被捕,从容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好友徐自华就筹划葬遗骨于西湖之事,向杭州凤林寺住持购得西泠桥畔一块庙产,1908年1月25日,将秋瑾灵柩移葬于此。于墓地西侧,建十二根朱红立柱的四角“风雨亭”一座,2月下旬,在西湖凤林举行有四百人参加的追悼会并谒墓致祭,和陈去病、褚辅成、姚勇忱等数十位志士相约成立秋社,决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秋瑾殉难日举行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 不料,清廷巡査御史常徵游览西湖,无意发现一座新坟,墓碑上竟刻着“鉴湖女侠秋瑾之墓。”于是,上奏朝廷,平墓迁回绍兴严家潭。1909年其子王源德,将灵柩移运湖南湘潭秋瑾夫家合葬。辛亥革命后,徐自华等人再度于西泠桥畔原址营建秋瑾墓,秋瑾墓旁边有座湘军将领刘典的祠堂,经省议会议决,没收祠产拨归秋社,改作鉴湖女侠祠。从此,秋社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1912年,孙中山先生赴杭凭吊,亲题“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挽幛。并为“风雨亭”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始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人们以为,从此秋瑾英魂将安静地长眠西泠。可惜在那个风风雨雨的横扫“四旧”之夜,秋墓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鉴湖女俠秋瑾</p> <p class="ql-block">秋瑾墓</p> <p class="ql-block">1947年风雨亭</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为秋瑾题挽联:巾帼英雄</p> <p class="ql-block">民国秋瑾墓</p> <p class="ql-block">秋瑾墓变迁</p> <p class="ql-block">秋瑾灵柩十迁</p> <p class="ql-block">1964年秋瑾简易墓</p> <p class="ql-block">1981年在邓颖超的关心下,杭州市决定在西泠桥头重建秋瑾陵墓,这是汉白玉塑像</p> <p class="ql-block">  陶成章是辛亥革命元老、光复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光复军司令,但与同盟会陈其美长期不和,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浙江都督汤寿潜拟调交通部长,浙人遂举陶成章继任都督,令陈其美大为不满,1912年1月22日前他派蒋介石和王竹卿在上海广济医院刺杀了陶成章,在浙江辛亥革命历史上浙东三侠(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之一的陶成章灵柩和杨哲商、沈由智烈士同埋于凤林寺前,秋瑾墓西侧。1964年和秋瑾遗骨均迁至龙井附近的鸡笼山埋葬,1981年最后迁至杭州南天竺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元老、光复会创始人之一陶成章</p> <p class="ql-block">陶成章和杨哲商、沈由智三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前来绍兴陶社公祭陶成章</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公祭陶成章时题写"气壮河山"</p> <p class="ql-block">  抗战后秋社改为国民小学,纪念秋瑾的活动就放到镜湖厅去了。花神庙是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所建,位置就在现在《浙江名石馆》旁的竹素园内,当时湖山春社里有副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和孤山"西湖天下景″的楹联结构类似,都可顺读倒读,可惜在抗战时巳被日寇所毁。</p> <p class="ql-block">花神庙旧址</p> <p class="ql-block">  位于西湖葛林和栖霞岭交接处、与南屏山下净慈寺遥遥相望的寺院凤林寺,始建于唐元和二年(807),为刺史裴常棣建,名定业院。寺里的大梵钟晨昏轰然鸣响,与南岸净慈寺的南屏晚钟相互应答,声声余音,久久回荡在湖光山色之间,很容易触发人们的心绪,因而常被文人墨客写入诗文之中。凤林寺创建之初,佛法精深的圆修禅师道林来寺修持佛法,在此禅修40余年,寺旁有大松盘曲如盖,他就栖居松上,有鹊筑窠其侧,人称鸟窠禅师。该院也被叫成喜鹊寺。相传,圆修入住凤林寺不久,正好是杭州历史上最有名的老“市长”白居易到杭州当刺史的时候。白常去探望,一来二去,两人成了知交。有次,白居易看见圆修搭建在树叉上的住所,离地足有两丈高,便提醒道:“大师住的地方很危险啊!”。谁知,喜鹊禅师却回答道:“太守大人,您住的地方才真叫危险呢!”白居易听出禅师话中有话,心想:“这是大师在开导自己。我虽贵为朝廷命官,可身处尘世与官场,是非难辨。福兮祸兮,旦夕之间,便成天壤之别,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圆修大师不愧修行高超,他的高见,我不能不信服啊!。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赵安抚与建了鸟窠禅师的骨塔亭。</p><p class="ql-block">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僧如月重建凤林寺。清咸丰十一年(1861),这座千年古刹毁于战乱,仅存大殿和明天启年间所铸的大钟。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僧护性经多年募资、重修,才又略显规模。后随着时势不断变化,尤其是北山路的几度拓建,凤林寺日渐削缩,到20世纪50年代,在寺庙基地上辟建香格里拉饭店(原杭州饭店)。</p> <p class="ql-block">《杭城西湖江干湖墅图》局部,上西下东</p> <p class="ql-block">凤林寺</p> <p class="ql-block">凤林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南宋梁楷《八高僧图卷》之《白居易拱谒一乌窠指说》</p> <p class="ql-block">乌窠禅师的骨塔亭</p> <p class="ql-block">  杭州人过去有个烧“八寺香”的习俗,“八寺香”可分为烧外八寺香和里八寺香两种。烧外八寺香,也就是每年的四月初八,到昭庆寺(钱塘门外)、凤林寺(西泠桥)、云林寺(灵隐寺)、净慈寺(南屏山)、海潮寺(草桥门外)、定慧寺(虎跑)、大佛寺(里西湖)、清涟寺(玉泉)去烧香。烧里八寺香,就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即腊月初八日,去定香寺(艮山门内)、华藏寺(华藏寺巷)、祥符寺(狮虎桥)、白莲花寺(忠清巷)、白衣寺(王马巷)、法轮寺(贯桥大街)、永福寺(孩儿巷)、天长寺(竹竿巷)烧香。这些寺院,都为杭城内外规模宏大的庙宇,必须有四大天王、十八诸天菩萨。每届的香会,寺庙内香烟缭绕,鼓磬声声;寺庙外,摊贩林立,烧香者熙熙攘攘,这些善男信女们要在同一天内,赶烧完八个寺庙的香火,俗称“赶八寺庙会”。西泠桥畔的凤林寺是外八寺中重要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凤林寺大门</p> <p class="ql-block">宝云亭有关凤林寺楹联:明月倒涵鱼港棹,晓霜背听凤林钟。</p> <p class="ql-block">  赵朴初居士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和杭州还有一段因缘,上海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政府不甘失败,在国统区加紧对共产党的活动和爱国民主力量进行围剿和镇压,中共上海局商量决定暂时到杭州去“避避风头”,以保安全。由赵朴初出面联系杭州净慈寺住持,介绍几位上海老板去杭州做佛事,打水陆道场。由方行携带赵朴初的亲笔信,去拜访净慈寺方丈,待联系落实后,刘晓、刘长胜、张执一、张承宗分头赶到净慈寺会合,安全渡过了困难时。后上海地下党组织同赵朴初商讨:能否在杭州找一个固定的地方,成为隐蔽工作的落脚点、避风港?赵朴初经过思考,酝酿出一个方案,到杭州去办一所慈善性质的医院,暗中可以成为地下工作的掩护联络点。1947年下半年赵朴初来到杭州实地考察选址。他看上了西泠桥边的凤林寺,发现凤林寺有十余间偏房可以利用,便向凤林寺当家式梁和尚商量,想利用凤林寺的空余偏房,共同来开办一所公益性的慈善医院,此议得到式梁和尚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凤林医院在1947年底开业。党组织调配万流一同志负责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王辛南同志(方行同志夫人,秘密党员)负责沪杭方面的联系。医院以门诊为主,并设有病床十余张,收治一些慢性病人。医院属公益性质,收费低廉,附近的市民和西湖的渔民、茶农,常来医院求医配药。医院还发放一些预防时疫的中草药。据记载,刘长胜、张体学、张执一、林桂楣等先后到凤林医院“疗养”过。杭州凤林医院的建成,为党的隐蔽工作增添了一处联络点,赵朴初内心感到欣慰,他写下诗词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杭州访鸟巢禅师塔,时方仲冬,塔旁桃花已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来千载鸟巢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消息人天若有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面湖山风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谁错放一枝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七年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居士</p> <p class="ql-block">凤林医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另一个是红极一时的蝶来饭店,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结束后,陈蝶仙、陈小蝶父子发现来杭游客不减,萌生开家饭店的念头。辗转活动,在西湖博览会展馆背面,盘进一个西泠休养所改建饭店。1930年春天,蝶来饭店落成开业,邀请了当时两位最红的影星蝴蝶、徐来一起为饭店剪彩助兴。蝶来,店名既是父子名字的本意,又正好各取她们名字中的一字,可谓“双赢”创意。大家都追到西泠桥边看“蝶来”,整个城市为之轰动,热潮波及宁、沪等地。民国年间,蝶来饭店作为北山路葛岭、新新、西泠和蝶来四家高档饭店之一,据说,其他三家虽也洋房洋灯洋餐具,但与杭城百姓是隔离的。直到“蝶来”开张,文人的参与与渗透,欧风才慢慢吹到了城市中。。</p><p class="ql-block">  陈蝶仙不仅是声名鹊起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还是抗日救国的实业家,研发、生产了“无敌牌”牙粉,填补了中国市场上中国品牌牙粉的空缺,重创了日本人的商业阴谋。</p> <p class="ql-block">西泠挢畔,围墙隔断里面是私家花园,后为杜月笙别墅,现为中国印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陈蝶仙</p> <p class="ql-block">陈蝶仙所著的《泪珠缘》</p> <p class="ql-block">陈蝶仙的杭州故居一右函路6号</p> <p class="ql-block">陈蝶仙创立的无敌牌牙膏</p> <p class="ql-block">陈蝶仙的无敌牌牙粉</p> <p class="ql-block">电影明星胡蝶</p> <p class="ql-block">电影明星徐来</p> <p class="ql-block">筹建蝶来饭店的操盘手陈小蝶</p> <p class="ql-block">  新建成的蝶来饭店,坐落在栖霞岭南麓的低坡上,大门隔着马路对冲西泠桥,西边紧邻古刹凤林寺,东边连着一大片松林墓地,占地近三亩,极尽雅秀。饭店建筑像个中西合璧的庄园,客房是西式的二层楼,只有28间,散落在坡地上。院中央是花木和草坪,沿马路筑有花式窗棂的矮墙,从大堂去客房要经过蜿蜒曲折、花藤朱栏的中式长廊。民国年间,蝶来饭店与新新饭店、西泠饭店、大华饭店同为杭州涉外接待酒店,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蝶来饭店停业。抗战胜利后陈小蝶当即派人筹资整修,重新开业,并为经营需要,增设了豪华的波茨坦舞厅,使北山路的夜生活顿时火红。当年蒋经国去东北任职前住过蝶来饭店,也曾陪俄国夫人蒋方良光临过,为此,蝶来饭店在当年就蜚声杭城。</p><p class="ql-block">  1955年蝶来饭店拆除,在原址上建杭州饭店,湖上蝶踪如今就剩石函路6号这座碉楼尚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1984年由浙江省旅游公司(现浙旅集团)与香港香格里拉国际饭店合资经营。2016年11月浙江旅游集团下的“浙旅酒店集团”正式更名为“浙旅蝶来酒店集团”,又重新继承、开发了“蝶来”品牌,形成了蝶来豪华酒店及度假村、文化艺术精品度假的蝶来三舍、健康主题的蝶来雅谷、现代中式美学生活的蝶来花瓣四大品牌。,</p> <p class="ql-block">蝶来饭店</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新建的杭州饭店</p> <p class="ql-block">杭州饭店(香格里拉饭店)</p> <p class="ql-block">在西湖断桥处所拍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还有几张老照片,难得一见,因为现在都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西湖开放前断桥上是有门的,白天有人站岗,旁晚关闭,元朝时这里是段家桥,可能是每天关闭就传成断桥了。</p> <p class="ql-block">三公园陈英士像,在解放后被拆除,后于2005年重建于后孤山草坪,因为他是辛亥革命元勋。</p> <p class="ql-block">  戚继光纪念塔原是在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期间建的博览会纪念塔,在平湖秋月后,抗战后改称戚继光纪念塔,可惜在破四旧时被拆,就这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