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们迎着朝阳从喀什出发,奔向我们一路向西横穿中国的标志点:西极。 沿途,南疆的风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那广袤的大地、湛蓝的天空,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雄浑与苍茫。 <p class="ql-block"> 当车辆渐渐攀升,帕米尔高原的雄浑与壮阔,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p> 在这片遥远而神秘的西极之境,苍凉的群山连绵起伏,冷峻地矗立在天地之间。 山体呈现出青灰与褐黄交织的色调,岩石层层叠叠,仿佛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看似毫无生机的群山中,生命的色彩依然顽强地绽放。 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红色的屋顶与周围的远山融为一体,为这冷峻苍凉的群山增添了一抹温馨而柔和的人间烟火气。 天山和昆仑山两位巨人在此相遇,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场景。 连绵起伏的山脉像是大地的脊梁,俊美挺拔。 一边是天山的冷峻巍峨,山体呈现出青灰色的冷峻色调,岩石的纹理犹如岁月的刻痕,诉说着数十亿年的沧桑变迁。 一边是昆仑山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身姿,山体的颜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从深沉的褐色到淡淡的土黄,形成二道色差极大又相互交融史诗般壮阔的场面,让人由衷地无限赞叹! 两山交汇处,阳光照耀下一条河流宛如蓝色的绸带蜿蜒其间。 泛黄的草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大地为其披上了一层华贵的绒毯。 蓝天、白云、雪山,金色的草滩上健硕的马儿在悠闲地散步吃着草,将帕米尔高原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绝美仙境。 水在高原上是十分珍贵的,懂事的娃娃在妈妈取完水后,主动拿起地上的锁帮着妈妈锁起来,场景十分感人。 山道弯弯,西极碑在群峰中时隐时现,增添了几份神秘感。 当山道穷尽,终见庐山真面目,这座矗立在祖国最西端的石碑,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立在远方的山顶上,庄重而神圣。 西极碑,从我们山下走至山顶石碑处,爬坡约 1000 米。1千米,在平地对正常人来说无所谓。但对于登上3千米以上的高原来说不少人还是有些吃力的。 一些人选择了骑马,我毅然选择了徒步前行。只有用脚步和镜头,才能真正领略和体会到它的魅力与韵味。 山坡上有许多石块堆叠而成的玛尼堆,在西藏比较常见,在西极见到这样的石堆,同样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和对征服自然的决心与信念。 <p class="ql-block"> 山风在山谷间呼啸穿梭,扬起沙尘发出低沉而悠远的声响,时不时吹落我已扎紧的帽子,但无法吹落我向上攀登西极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起先,我并不理解在山道上修筑长城一样栈道的人为景观。肆虐的狂风在西极山口狂啸,人在风口处连呼吸都十分困难,方知这些建设者的良苦用心。</p> 工人们辛苦地劳作。 用铁钎划线极赋创意。 人工与机械同时作业,抢时间进度。 山上红旗猎猎,骑马人自由行走,得益于劳动者的智慧与艰辛的付出。 顶着呼啸的山风,我成功登上了西极山顶,只见碑身上面刻着“中国西极” 四个红色大字和地理坐标,在阳光下显得简洁而庄重,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br> 极目远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广袤无垠的大地尽收眼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西极,不仅仅是辽阔版图上的一个地理标记,它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深情与奉献。 人们争相在西极碑前留影,那一张张笑脸的背后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归途,一缕阳光穿透了云层,刹那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点亮,远处的山峦呈现出红、黄、橙、绿、蓝等多种色彩,每一种颜色都像是大自然精心调配而成,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这缕阳光,像是上天赐予我们不期而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