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云冈石窟

北京卡乐

<font color="#167efb">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历经文成帝与孝文帝时期的鼎盛,也经历了衰落期。</font><div><font color="#167efb">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千米处的武州山(又称武州塞)南麓。石窟依山傍水,沿武州山崖而建,开凿于长石石英砂岩之上。</font></div> 走过这石牌坊,就进入了石窟景区的范围。 《比丘尼昙媚题记》全文是:(夫含)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概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言鉴觉。家绝照周,蠢趣澄浊。随像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四年<br>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div><br></div> 入佛知见 ‌ 云冈石窟第一窟,俗称石鼓洞,是云冈石窟中最东端的洞窟之一。‌ 它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超过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第一窟的外观为上明窗、下窟门的平顶中心塔柱洞窟。 第一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历时约150年,历经多个朝代。它是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 第四窟内的佛像比较高大。云冈石窟第四窟是云冈石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晚期石窟,展现了独特的塔庙窟形制。‌其设计为一门两窗,洞窟平面呈方形,门上方左右各设有一个明窗,拱门与明窗构成倒“品”字型结构。 第四窟作为云冈石窟的终曲,反映了北魏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迁。特别是公元524年的六镇之乱,导致了武州山上的石窟工程被迫停止,这也标志着云冈石窟大规模开凿的终结。 第四窟外景 科考队在研究 第一至四窟外景 经过这个门就到了西部的第五窟 西部洞窟 第五窟外有木质保护阁,里面的佛像非常精美震撼。 木阁的装饰和挑檐都很精美。 云冈石窟第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与第六窟组成双窟。‌该窟高17.4米,宽18.7米,进深13米,窟形为大像窟,后壁凿有诵经礼拜道。窟内现存造像龛150多个,造像2300余尊,姿态各异。主尊佛像高达17.4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 第5窟为“大像窟”,因而形制与云冈早期洞窟相同,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北壁置隧道为诵经道。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 第五和第六窟相连 第六窟因维护没有开放。 云冈石窟第七窟是云冈石窟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八窟一起被称为“西来第一佛洞”。 七八九窟相连,里面空间很大,佛像众多,异常精美。 在该窟的南壁,有一组雕刻格外引人注目,六位供养者半跪相对,端静秀丽,风姿绰约,因此也被誉为“云冈六美人”,是西域造像融入东方元素的上乘之作。 第九窟和第十窟是一组双窟,具有汉式殿堂布局,窟门仿中国传统庑殿式建筑,中西合璧,装饰意味浓厚。‌ 门楣上雕有坐佛、飞天和供养人,楣尾雕有二龙回首反顾。窟内四壁分层布龛,造像题材多出自《法华经》,窟顶格内雕有团莲及飞天。 第九窟的雕刻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体现了北魏时期的文化更新和民族变革。 云冈石窟第13窟,又名“文殊菩萨洞”,位于云冈窟群中部的最西端,是一个保持古风穹隆顶的大像窟。‌主像为高约13米的交脚弥勒菩萨,尽管西壁风化严重,但依然展现出庄严的姿态。 第17窟是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之一,“昙曜五窟”(第16—20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窟平面呈马蹄形 穹窿顶前立壁上开明窗, 下辟窟门窟内地面低于窟外地面一米,深依旧保持了开凿时凹凸不平的糙面第17窟是云冈早期洞窟中唯一的交脚菩萨大像窟。 第十九窟主佛像结跏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南壁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 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具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云冈石窟中的杰作,即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 自第20窟以后,是为云冈的第三期工程。云冈石窟的后期,一般是指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到孝明帝正光末年(公元525年),总共31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前的那种大规模的工程场面渐渐地沉寂下来,但是在仍可利用的崖壁又相继开凿了中小型洞窟约200多个。 这些多数属于小集体或个人开凿的洞窟,主要分布在云冈石窟第20窟以西斜坡上和中部区第11窟至第13窟上部的崖面上以及东部区西端龙王庙沟西侧的上部地带。 云冈石窟东西绵延约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躯,按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 云冈石窟以皇家之实力营造,融会东西,贯通南北的鲜明的民族化进程为特色,在石窟构建中独树一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