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曾在沈阳生活八年,对沈阳城市的记忆极少,但在沈阳无忧无虑的童年幸福生活却令人难忘。2014年夏末和朋友到哈尔滨,返程路过沈阳时趁机暂停几日,期间回访旧居并参观游览,才让我初浅地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文化。这是此段行程中的一个游览点——沈阳东陵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福陵大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福陵位于沈阳城东二十里,俗称“东陵”,是大清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的“万年吉地”,其与沈阳昭陵、新宾永陵合称“盛京三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福陵创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初称“太祖陵”、“先汗陵”。崇德元年(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福陵背靠天柱山,前临浑河。占地面积557.3公顷,其建筑布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南北狭长的形状,走进大红门中间往北有“神道”,其两侧分别设有擎天柱、石象生,再向北有神桥、一百单八磴等建筑。由此处拾级而上,便是神功圣德碑碑亭。进入隆恩门有“隆恩殿”、“东西配殿”、“明楼”、“月牙城”、“宝城”等建筑,福陵的“心脏”——地宫便建在宝城之下,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即长眠于此。陵寝主体建筑周围建有风水红墙,使福陵构成了内城与外廓的格局。此外,陵寝周围还生长着数以百计的古松,它们枝繁叶茂,苍劲挺拔,以其常青的绿色将福陵点缀成一片“翠海”。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四帝曾先后十次东巡盛京祭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7月1日,清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昔日的帝王陵寝,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秀美的园林山色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陵主小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努尔哈赤( 1559——1626 )出生在建州女真部的一个贵族之家。父名“塔克世”,明朝建州左卫指挥史。努尔哈赤十岁时,母亲病故,倍受继母虐待,他为了生活,时常与胞弟舒尔哈齐上山采集山货,后投身在李成梁麾下。努尔哈赤作战勇猛顽强,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受到李成梁器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正是明朝走向腐朽衰落的阶段。由于明朝对女真等少数民族采取“分而治之”、“以夷治夷”等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并且使女真各部四分五裂,各部峰起,皆称王争长,经济落后,社会动荡不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女真族一首领尼堪外兰向导明军攻打建州古勒城,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双双死于战火。努尔哈赤为报杀父之仇以遗甲十三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并不断壮大势力,统一女真各部,结束了多年来彼此斗争、骨肉相残的局面,于万历十九年在赫图阿拉城“称王”,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在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创建的八旗制度,以旗统人,以旗统兵。万历四十四年( 1616 ),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国,年号“天命”,从此,努尔哈赤由明朝的臣属成为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地方割据政权首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命三年( 1618 ),后金军队以少胜多,取得了“萨尔浒大战”胜利。天命十一年率军攻打宁远,结果失败受伤,同年7月努尔哈赤患病,八月十日驾崩,终年六十八岁。八月十二日葬于沈阳城西北角,天聪三年,正式安葬于福陵。</span></p> <p class="ql-block"><b>一百单八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福陵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天柱山山顶。而大红门、石象生等则建于山前的平地上。两者之间有一个约45度的斜坡相连。陵寝建筑设计者在这个斜坡上修了一百零八级台阶,俗称“一百单八磴”。一百单八磴全长约四十米,宽七米,地面原用青砖砌成,现已改用条石。两侧用砖砌有扶手墙。高一米,墙顶盖有黄琉璃瓦,其两端各有“神桥”一座。清福陵的一百单八磴在明清皇陵中是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关于其来源,有种种传说,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与道教的星宿传说有关,相传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它们都是不吉祥的星宿,一百单八磴寓意将天罡星和地煞星踩于足下,以保护福陵平安无事云云。另有一种说法,出自佛教思想,一百零八这个数字,在佛教文化中是常用的,如念珠是由一百零八枚,信徒们念的咒语要念一百零八遍,寺院敲钟要敲一百零八下等等。另据专家考证,一百单八磴的建筑形式在全国山西五台山上的菩萨顶。</span></p> <p class="ql-block"> <b>义犬救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传说,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明总兵李成梁身边当差,因失言说出自己脚心有七颗红痦,而引来杀身之祸。努尔哈赤盗得大青马带着自己的爱犬夺路而逃,李成梁带兵穷追不舍。奔跑一天的努尔哈赤已疲备不堪慌不择路,钻进芦苇丛生的荒草地,躺倒在地昏睡过去。追兵赶到,李成梁下令:“放火烧荒,烧死努尔哈赤。”火越烧越大,努尔哈赤酣睡不醒,这时,跟随努尔哈赤身边的黄狗跑进河里浸透全身,再跑回努尔哈赤身边四处打滚,反复多次将努尔哈赤四周的草地全部打湿,而黄狗却累死在他身边。努尔哈赤醒来时,荒草地己化为灰烬,唯有他的栖身之处冒着缕缕青烟,倒在地上的黄狗深身湿漉,努尔哈赤顿时明白是黄狗救了自己的命。他对黄狗发誓:“今后子子孙孙不吃狗肉,不穿狗皮衣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腾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腾标志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和区分群体的标记,是原始人类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自然现象与部落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部落氏族的徽号或标志。萨满图腾柱是图腾标志的一种,30根柱子上雕刻的动物或半人半兽形象,展现了早期的满族民俗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12月1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