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风,能见度度极好,颐和园西门简直成了水禽湖。黑天鹅,白骨顶鸡,绿头鸭、鸳鸯成群结队。 进西门一直向北走。 来到玉带桥。 远处的荇桥和石舫 湖对岸 过玉带桥 耕织图景区、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始建于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是清漪园时期以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江南水乡情趣的景区。它是中国古代重视农桑思想的园林式表现,主要有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水村居等建筑。1860年,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掠,仅存一块乾隆皇帝御笔钦题“耕织图”石碑;1886年,慈禧在重修颐和园时,以办海军为名,在当年耕织图景区的废墟上兴建了昆明湖水操学堂,不过只存在了短短的九年,水操学堂便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屈辱中退出了历史舞台,空留下两组院落令人唏嘘凭吊。 多年来,耕织图景区历尽沧桑,早已破败不堪。1998年,在各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颐和园将耕织图地域收回;又经过专家论证、政府批准,耕织图综合整治工程得以实施。 在近年的紧张施工和展览布置之后,“耕织图景观文化展”终于在2004年9月20日面向广大游客开放。 景观风貌展主要由澄鲜堂、延赏斋、蚕神庙、《耕织图》石刻长廊等现代恢复的清漪园时代建筑、内部陈设以及自然景观环境组成,是对乾隆耕织图景观风貌的复原。当年帝后们乘舟往来耕织图常常在澄鲜堂弃舟登岸,现今南北墙上镶嵌的一耕一织两幅砖雕,在不足3平米的面积上集中展示了稻田耕作、蚕织生产的全过程,构思精巧,雕刻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作表情丰富,不愧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精品。延赏斋是当年帝王读书、品茶、观景的书斋,室内陈设依据清嘉庆十二年的陈设册,仿当年场景布置。斋的正厅安放九屏罩背及宝座,屏风上刻有乾隆御笔书写的八首风景诗,描述了乾隆乘船在广源闸—清漪园耕织图—玉泉山之间往来一路所见的风景;两个稍间炕头散置着帝王们随手翻阅的书籍,案头、香几上摆放着丰富的陈设品,整个屋里充满了帝王消闲舒怡的生活气息,一切都仿佛主人刚刚离开。 这里有介绍耕织图景区德展览。 小火轮 耕织图图册 很多版本的耕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