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春市从古至今民间传统武术代表人物及武术流派、拳种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长春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在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族等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武术,这些武术形式主要用于狩猎、战斗和自我防卫。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地区的武术也逐渐传入东北,与当地的武术相互融合、演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长春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也为武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长春的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朝鲜等国家,也使得这里的武术受到了外来武术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武术流派和拳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八极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起源与传入:八极拳的发源地是河北省沧州市孟村镇,是我国北方流传较广的一种传统拳术。八极拳传入长春与神枪李书文的高足霍殿阁有着密切关系。1932 年,霍殿阁随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来到长春,由于包括溥仪在内的宫廷护卫人员均随霍殿阁习练八极拳,当时八极拳又被称为御拳、宫廷拳。此后,八极拳在长春逐渐扎根、发展。</p><p class="ql-block">- 风格特点:八极拳以刚猛利落、快速凶狠的击技特点著称。在身法上,没有蹿、蹦、跳、跃的动作,但强调动则活、转则灵、行则稳;拳架练习讲求大开大合,舒展沉稳,刚而不硬,柔而不懈,起脚时脚踢不过膝,有“八极、八极,脚不离地”之说。在步法上,主要步法是搓、碾、震、跺,步型以马步和半马步为主。手法上以肘为最,有爆肘、摔肘、顶肘、断肘、挑肘等,肘的使用效果在八极拳中非常重要。长春八极拳还保留着一些独特的基本功练法,如叼球、揉裆、拧扫把等。</p><p class="ql-block">- 传承与发展:长春八极拳经过霍殿阁、周馨武等前辈的努力,得以立足、扎根并开花结果。到如今,八极拳在长春已经传至第五代传人,习练人数众多,成为长春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传统武术拳种,并在东北三省广泛传播。长春市还成立了吉林省八极拳太极拳研究会,推动了八极拳的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2. 太极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传入与发展: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也在长春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太极拳以其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长春,太极拳的传播与一些武术名家的推广密不可分。例如,齐德昭老师在长春推广和教授太极拳,对太极拳在长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风格特点:太极拳强调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动作柔和缓慢、连绵不断,注重内外兼修、身心合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何松吉:1944 年农历 7 月 5 日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后在长春市长期习练武术。1957 年,他初次接触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学习少林拳;1963 年拜谭吉堂为师,习练八极拳法。在 1976 年至 1989 年这十三年间,他先后跟随霍庆云、齐德昭、张跃全三位师叔伯学习八极拳法之器械套路等。何松吉不仅在八极拳上造诣深厚,还于 1990 年 9 月跟随张继修老师学习太极拳,习练至今。他在武术比赛中屡获佳绩,如 1997 年 9 月 10 日,荣获吉林省第二届武运会男子对练比赛第一名,男子拳术比赛第二名;2000 年 10 月 6 日,在“国强杯”全国八极拳武术邀请赛中荣获男子老年组八极拳第一名,男子老年组八极大枪第一名等。何松吉还积极参与武术教学和推广工作,为长春的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2. 霍殿阁:他是八极拳在长春的重要传播者。作为神枪李书文的高足,霍殿阁武艺精湛,1932 年随溥仪来到长春后,开始传授八极拳。他的武术风格刚猛有力,对八极拳在长春的早期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虽然霍殿阁先师于 1942 年去世,但他的弟子们继续在长春传承和发扬八极拳,使得八极拳在长春得以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3. 周馨武:霍殿阁的师兄,对长春八极拳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在霍殿阁去世后,周馨武先师作为长春八极拳掌门和辈分最高者,继续率八极门的弟子们教授八极拳,直到 1959 年去世。他培养了一大批八极拳弟子,如陈金财、齐德昭、谭吉堂等,为长春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4. 齐德昭:生于 1920 年,卒于 2000 年,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村人。1937 年来长春谋生,后拜在李书文弟子周馨武先师门下习练八极拳。齐德昭教授对八极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1989 年编著八极拳谱一书,拳谱中记载了长春老一辈八极拳传人师承。他积极传授八极拳,为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p><p class="ql-block">5. 张玉秋:长春著名的八极拳女拳师,她以精湛的武艺和对八极拳的热爱,成为长春武术界的杰出代表。她的存在打破了传统武术中男性主导的局面,为女性习练八极拳树立了榜样,也为长春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之,长春市的民间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八极拳和太极拳等武术流派在长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武术代表人物。这些武术流派和代表人物为长春的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