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时的周末徒步都是电动车出行,这次心血来潮,突然想起了自驾。去哪儿我也想好了,不远不近,就在新坡。</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4日上午九点,三辆车载着15个人从海口出发,到新坡下市村集合。十点,队伍从八仙泉下游的美面溪南岸开始徒步,穿过高速公路涵洞,跨过架在美面溪上的公路桥到达北岸;顺北岸向西到溪边一处古泉井。在这里停留了一会儿。从这里转向北,穿越高常公岭。尽管高常公岭都是颗粒硕大的砂石,土地贫瘠,但已部分被开垦,种上了各种农作物,如玉米,南椰,毛豆,山柚等。</p><p class="ql-block">从高常公岭继续向北,快被推土机推平的空地,空地上长着芒草和蒲苇。我们沿机耕道继续向北,穿过几个被采石掏空的矿坑,矿坑之间隔着茂密的灌木和草丛,当我们准备穿过草丛时,有人发现了山蚂蝗,队伍及时撤出来,掉头向西。穿过一块被洪水淹过的低地进入雅咏村。</p><p class="ql-block">我们仿佛进入一座荒村,几乎看不到人。村前有一座泽公宗祠,建于宋代,迄今已有八百年历史。相传吴氏祖上有一个叫吴贤秀的,官至户部尚书,宋顺宗时奉密诏渡琼,卜居琼州府迈别都张吴村。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贤秀后裔吴泽官任珠海学录,从迈别都迁居到梁老都雅咏村。这是目前能查到的这个村的大概历史。</p><p class="ql-block">出了雅咏村,向西北走两公里到大叠村。大叠村是个古村,村子不大,大概是因为位置逼仄,土地有限,历来都有人口迁出的缘故。大叠村全村姓龙,古村门上刻有“云从”二字,取自司马迁的《伯夷列传》:“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该村曾出过一名明朝赐拔贡出身的人,名龙应璋,字辉玉、圭如,号琼香。龙应璋任教谕,后升授山西太原府同知为藩司政参议大夫,任交趾等处地方按抚使副使。因交趾有难,临危不惧,尽节殉国。在龙氏宗祠的供桌上有一方牌位,上端镂雕着鎏金龙头,龙须粗壮,中间是所供神主的名称;旁边还有其他几尊神。个个造型威武,颇具震慑力。此时,一位坐在庙前大榕下的驴友突然头痛欲裂,作呕吐状,我暗忖这事跟神有关,急令队伍匆匆离开!</p><p class="ql-block">又向西北行三公里到坊门村。坊门村以前叫曰何村,村民都是何姓。据史书记载,坊门村明代出过一个进士,名叫何其义(五里三进士之一),至于他的后人为什么全部迁出去,由于缺乏史料,我不得而知。随着何姓的全部迁出,村子也从“曰何”改成今名“坊门”。</p><p class="ql-block">在坊门村以西并与它紧挨着的是著名的涌潭村。涌潭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古村,是海南蔡氏家族的发祥地,从南宋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代有十八人高中进士、举人。村里有许多古建遗址,宗祠,牌坊,五里官道,十八流古屋,宋代蔡氏家族古墓群等等。宋人蔡成,字朝器,号惟一,曾任福建建安县尹,后改任造宁通判、户科给事中除阁门纲使。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遭宰相汤思退陷害,被贬海南。当他来到湧潭村时,见此地涌泉不息,潭水不竭,视为风水宝地,从此定居下来。海南蔡氏家族由此开枝散叶,绵延壮大。</p><p class="ql-block">蔡氏家族后世涌现出许多有头有脸的读书人,村中牌坊多的时候达到十四座,现在还有三座保存完好。我们参观了“文瑞”和“青云万里”两座牌坊,并礼访了牌坊旁边的洋遊古庙。当我们从五里官道中走出来时,已是下午四点。从涌潭村回下市村还有约十公里路程,剩下的时间只够赶路。</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涌潭村取道大叠,斌腾,仁台,沿公路回下市村。中间一度尝试从美位村跨越冷泉湖到旧村,由于天色渐暗,野路行军风险不小,只得做罢。暮色将临,有位队员头痛欲裂,我们一边安抚,一边请村民用电摩送司机回下寺村取车。最后,三辆车接上所有队员去定安的仙沟镇,用一场牛肉盛宴犒劳大家一天的辛苦。</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由于没有严格遵守规划,又因突发状况更改了原有线路,导致最后草草收场,略有遗憾!却因此发现了冷泉湖,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了素材。</p><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对户外一如既往的热爱,感谢所有队员的热情参与!</p> <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