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情缘]义务“宣传员〞

墨笑我痴

<p class="ql-block">昵称:墨笑我痴</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8479361</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8年的金秋时节,刚刚参加工作20岁不到的我们,被分配到南昌工务段管辖的东大门,浙赣东线衙前领工区管内的双溪、下埠集、衙前、军岑4个小站工区工作,那时候火车很慢交通不便,为方便沿线周边居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有一趟南昌到景德镇的慢车591/592次,从南昌开出每站都停,当地群众的物质和人员交流大部分都是依靠这趟车而进行的,所以这趟车就成为我们这些人的通勤车,每星期一早上我们会坐这趟车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运行,到达各个工区,工作一星期后,星期六傍晚又会坐这趟车回到南昌、向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铁路沿线外部环境还不是很好,尤其是这种每站都停的慢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各色人等都有,为了有效应对弥补治安人员不足,在列车中部会设一个“治安联防员座席〞,由列车长和乘警领导,在旅客中挑选年轻的退伍军人和铁路职工,情景有些像现在的志愿者服务,义务在节假日或旅客较多时,叫他们协助作好车上的治安和宣传工作,当时591/592次车长叫石岗,他是原来跑南京西的列车长,中等个子穿着一件白色带二条绿边的短袖制服,右臂上挂着“列车长”的袖标,大檐帽下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三十多岁年富力强,浑身透着一股军人的气质,刚刚调到这趟车来担任列车长,他看到我们每星期都固定要乘坐这趟车时就对我们说:“小伙子们,不要浪费这坐车的时间,我请你们帮个忙……〞,他把我们分成二个小组,每组2一3人,佩带一个“宣传员”的标志,由他或乘警带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车箱里巡视一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车箱里发生最多的就是打架斗殴,旅客之间因为争座位和相互碰撞发生口角引发打斗,等到车上乘警和工作人员到来时,有的己打了起来甚至有时会有流血事件,我们来了之后,巡视车箱的时间增多,哪里听到旅客在争吵互不相让,我们马上就赶到,分别劝说化解了很多矛盾,看到有人坐车把手和头伸出窗外,就会制止并向他们普及铁路安全知识,有些旅客哪个站的到站时间不清楚,还要到哪里中转换车,我们都会耐心细致的进行解答……,石岗车长说我们不但协助做好了列车乘车秩序,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的宣传提高沿线旅客的安全意识,他说:“你们就是我这趟车的流动宣传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多的还是帮旅客做好事,哪位旅客腿脚不好,我们会过去主动搀扶,哪位旅客的行李放不到行李架上我们会去放好,有一位家住军岺的老婆婆,每次都会带很多板粟、芋头做车到下埠集去赶集,我们一批参加工作年龄最小的汪小春,看见她很艰难的挑担上车,每次都主动上前帮她把担子拎上车安置好,一来二去就很熟了,老婆婆说他跟她孙子一样高,每次碰到都很热情的拿出一大包的板粟还有红薯、花生给我们吃,小春和我们总是一个劲的拒绝:“……奶奶不用,这点小事是我们应该做的……”,有几次小春有事请假没来上班,老婆婆碰到我们就问今天小春怎么没看见,一个劲的用当地东乡话赞叹道:“你们真是些个好伢子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以后,我们这些人陆续调回南昌、向塘工作,时光飞逝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条浙赣铁路东线也经过多次扩能改造升级为沪昆东线,火车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已经没有慢车开行,取代它的是一列列飞弛的动车,沿线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出行方式,出远门走亲访友火车已不再是他们唯一所选,但是当年在这趟慢火车上所承载的那段时光,还会不时浮现在眼前,令人感到亲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