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看画展

秀秀

<p class="ql-block">杨浦图书馆我一月总要去两次,今天去看到图书馆展厅又推出新展《观看之道——绘画中的读书人》。展厅观看的人不多,我正好仔仔细细地认真观赏,读介绍,看画面,品意境,赏画技。今天来杨图超值了(๑❛ᴗ❛๑)。</p> <p class="ql-block"><b>“阿让特伊”画室</b></p><p class="ql-block">阿让特伊在塞纳河流经水域, 这里风景如画,可以说是印象派艺术家的天堂。</p><p class="ql-block">1871年12月,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带着家人从巴黎搬迁至阿让特伊,一住就是七年,暂时结束了之前居无定所的生活。这期间,莫奈创作了200余件作品。这是展厅中的花园背景《在阿让特伊的艺术家之家》,展板上的装饰画《在阿让特伊附近散步》。</p> <p class="ql-block">画架上的作品《在阿让特伊河边》,皆为莫奈在阿让特伊时期创作。本次展览中的《春天(阅读中的女子)》亦诞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中,莫奈对真实描绘人物形象的兴趣不如研究如何使用未混合的颜色来表现阳光穿过叶间所产生的效果的兴趣。 在1876年的第二次印象派画展展出时,这幅画更名为《阅读中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在此留影,定格于“阿让特伊”画室的瞬间,开启这段“艺术与阅读”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b>《阅读》</b></p><p class="ql-block">作者:彼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892年 馆藏地:卢浮宫</p><p class="ql-block"><b>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此幅作品属于雷诺阿在19世纪90年代早期完成的一批油画作品。通过关注他所处时代的“此时此地”的描绘,雷诺阿将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变成怀旧的回忆。在构图上,雷诺阿以一种更为轻巧、松散的笔法处理了背景,这与他描绘少女脸庞的坚实笔触形成对比。由此,他能将精致的绘图技巧与更为自由的“印象派”绘画风格结合在同一个画面之中。他以一种柔和的粉色调将整个画面的色调统合起来,虽然这种粉色并不明显,但在女孩的头饰、衣领以及背景中都能被隐隐约约地看见。雷诺阿对光亮色彩的描绘,巧妙多变的笔触,光影的细微差别共同构成了一种温暖的感性。总体而言,这张作品展示了雷诺阿渲染色彩的细微差别以及在特定表面描绘反射光线的能力,这两种技巧是从他80年代后的油画作品中逐渐实现完善的。</p> <p class="ql-block"><b>《正在阅读的女孩》</b></p><p class="ql-block">作者:乔治·雅克比德斯</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大约1882年</p><p class="ql-block">馆藏地: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b>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画面中,一个小女孩以十分严肃的态度拿着一份报纸,假装读书模仿成人的行为,她的目光穿过眼镜落在她的鼻尖。在细节的处理上,通过女孩的衣服、脸、手的光影浓度赋予画面真实性和生动性。这幅画所展现出来的阅读是很有吸引力和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b>《读书的少女》(读者)</b></p><p class="ql-block">作者: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770年</p><p class="ql-block">馆藏地:美国国家美术馆</p><p class="ql-block"><b>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又名《读者》。画面中的少女右手拿书,正专心致志地阅读。她坐在一扇窗前,光线照亮了她的脸和身体,在墙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身穿一件有着白色轮状皱领的柠檬黄衣服,她的紧身胸衣、线条优美的脖子、顺滑的头发和系着紫丁香丝带的袖口,衬托出一位美丽斯文的女孩形象。画面用色很少,且每个纹理呈现不同的笔法。她的衣服是由纺织厚密的黄色和白色组成,而画家对枕头的描绘则运笔松弛。亮丽的黄色和颤抖的笔触与独自阅读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弗拉戈纳尔在用笔和用色来展现18世纪绘画美学方面,胜过他的两位老师--布歇和夏尔丹。在现代人的眼中,这幅作品是一幅不可比拟的高超之作。该画摆脱了对逸闻趣事的兴趣。从严格的定义上说,这幅作品给人以明显的“抓拍”效果。这在18世纪的法国非常重要。它展示了弗拉戈纳尔的个人艺术风格,也是洛可可风格的典型作品。</p> <p class="ql-block"><b>《春闺倦读图》轴</b></p><p class="ql-block">作者:冷枚</p><p class="ql-block">时期:清代</p><p class="ql-block">馆藏地: 天津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图绘一身着长裙的仕女,发髻高挽,一手支颐,一手持书,侧身倚桌案而立。其神态文静闲适中略带倦意,大家闺秀清闲寂寞的生活被冷枚刻画得细致入微。图中人物比例匀称,衣纹线条圆润流畅,可以看出画家的深厚功底。而背景的描绘也显得独具匠心,无论悬于墙上的画幅、笛子,还是膝下的小犬都不是可有可无之物,图中人物的生活情趣和身份均由此得到印证。此作如此精妙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层面,无疑堪称人物画佳作。</p><p class="ql-block">《春闺倦读图》轴除了具有笔墨洁净,典丽妍雅,精美绝伦的特点,还兼具浓厚气韵,西方油画的特色更突出一些,这和作者主张融合东西方画法精髓的画风是一致的。他创新性地用西方油画画法画国画,讲究细腻的透视写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卷,不得已分三段拍摄,看得仔细点。</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的一角,有精美的艺术绘本介绍。我不由得坐下来,随手翻阅起来,渐渐看入迷了。</p> <p class="ql-block"><b>光的诗人</b></p><p class="ql-block">印象派的画风,在西洋画坛上是一大革命。这是根本地推翻从前的作画的态度,即从前作画注重“画什么东西”,现在作画注重“怎样画”。</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画家不问“画什么”,而关注“怎么画”,即忘却了“意义的世界”,而静观“色的世界”“光的世界”,这结果就一反从前的注重画题与画材的绘画,而新创一种描写色与光的绘画。色是从光而生的,光是从太阳而来的。所以他们可说是“光的诗人”,是“太阳崇拜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画家他们憧憬于色彩,赞美太阳。凡是有光明的地方,不问何物,都是他们的好画材。所以他们的画面只见各种色条的并列,近看竟不易辨别其所描为何物。</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首领画家莫奈,对于同一的稻草堆连作了十五幅画,把朝、夕、晦、明的稻草堆的受光的各种状态描出,各画面作成一种色彩与光的谐调。</p> <p class="ql-block"><b>《睡莲》</b>莫奈</p><p class="ql-block">印象派画家起初以光的效果(即印象)为第一义,以内容及形骸为第二义;终于脱却形骸而仅描印象,于是画面只是色彩、光的音乐,仿佛“太阳”为指挥者而合奏的大曲。他们处处追求太阳,赞美太阳,倾向太阳。“向日葵”可说是这班画家的象征了。</p> <p class="ql-block"><b>《睡莲》</b>莫奈</p><p class="ql-block">“太阳崇拜的画家”“光的诗人”“向日葵的画家”。他们不选择事物,但追求光与色的所在。美的光与色的所在,不论其为何物,均是美的画材。</p><p class="ql-block">因为追求光与色,故自然倾向于光色最丰富的野外的风景的写生。莫奈曾一度以船为画室,流连于水色与天光之间。他的“睡莲”系列,只是他对自然光、色的一种追求,也可以叫“作品一,作品二”。</p> <p class="ql-block">以上关于“印象派画家”的知识都是从这本书里看来的。</p><p class="ql-block">下次再看莫奈的画展就能稍微看得懂一点了。</p><p class="ql-block">光与色真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妙笔了,好的摄影师就能巧妙地利用光的照射,明暗对比,平常的景致也能拍出出神入化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AI”识别的效果——“地板砖”。笑死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