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图解世界名画》<br>诵读 雨田笠翁<br> 世界名画《星光灿烂》,画家:凡.高<br><br>1889年5月8日,凡·高在精神第二次崩溃之后,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自愿接受精神病治疗。那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外出写生,于是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br><br> 画面的左侧是一棵柏树,一棵燃烧的柏树,扭动的枝丫仿佛是女巫的城堡。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圆盘一样的星星在低垂的天幕上翻滚着,扭动着……橙色的月、紫色的天空相互交错。天空似乎就要挤压下来,世界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的混沌和混乱中,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光彩……那夜的圣雷米小镇在凡·高的笔下似乎笼罩在某种不安的躁动中。可是正忍受病痛折磨的凡·高用这幅画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压抑的灵魂的宣泄,还是对死亡和毁灭的召唤,抑或是对渺茫的宇宙世界未可知的自我独白?<br><br>可是不管怎样,面对这幅画时,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平静,那大胆粗糙的线条,混乱不堪的画面,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视觉感受,我们不知不觉就被卷入了一种情绪中,或是消沉,或是郁闷,抑或是一种强烈的激愤。有人这样评价这幅画:“荷兰自古以来就有画月光风景的题材,但是能够像凡·高般把对宇宙庄严与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现出来的画家,却前所未有……”<br><br> 从绘画技巧来看,画面构图极为准确,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特别是那些柏树的线条画得流畅而别具一格,正如凡·高自己曾描写的那样:“那些柏树总是占据着我的思绪--从来没有人把它们画得像我看到它们的样子,这使我惊讶。柏树的线条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么美丽--在晴朗的风景中的黑色飞溅。”这幅画的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也有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的柏树用了深绿和棕色,意味着黑夜的笼罩。整个画面着色搭配协调,浓淡相宜,深浅适中,很好地配合了画中的氛围。<br><br> 从艺术特色看,凡·高的《星光灿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看到的幻象。这种幻象,超出了中世纪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过的任何尝试,它来自画家某种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凡·高以火焰般的笔触、标新立异的无畏精神,把自己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幻想体验大胆地用笔触表现出来。作品预示了画家用幻想作为手段而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表达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充斥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br><br>凡·高的《星光灿烂》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虽然不同的人面对这幅旷世之作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我们谁也无法弄清楚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可是他大胆张扬地表现自我主观世界的尝试,对绘画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对艺术无比的执着和忠诚,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启迪。<br><br> 名画档案<br>名称:《星光灿烂》<br>画家:凡.高<br>创作时间:1889年<br>尺寸:73.7cmx92.1cm<br>类别:布面油画<br>收藏: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