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去一座城市首先要去看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你想啊,博物馆就像一把凝练城市文化密码的钥匙,读懂文物故事,读懂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头望远方, 湖北美景入眼框。江水滔滔流不尽, 山川秀丽美景新。这次,湖北见……</p> <p class="ql-block"> 心心念念,我的湖北,时隔九年再相见,目之所及,每一步都是归来的欢喜,仍然是你,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架通达的桥,尽在湖北,一起来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吧。</p> <p class="ql-block"> 历史长河波澜壮,湖北省博映辉煌,荆楚瑰宝熠熠生辉,历史长河述说往昔。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座建筑形如彝器、展品丰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这座始建于1953年的文化殿堂,珍藏着26万余件(套)文物,尤其是国家一级文物多达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馆中的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这就与您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博物馆有很多,但是能成为5A级的博物馆并不多,湖北省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拥有上千件稀世珍宝,不仅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思考。踏入湖北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一步一景,尽览千年风华。</p> <p class="ql-block"> 穿越2400年前,曾国历史文化震惊世界!曾世家展厅展示了曾国的历史和文化,展览分为“敬天敬祖”、“金声玉振”、“所尚若陈”、“观象授时”、“车马仪仗”、“永保用享”七个部分,多角度阐释曾侯乙文物,体现古代的礼乐文明,凸显文物艺术特色。正中“曾侯乙”三个大字,1978年曾侯乙墓在随县发现,15000多件精美文物出土。</p> <p class="ql-block"> 九鼎八簋的组合体现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崇,同时也彰显了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文献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曾侯乙墓出土九鼎八簋,已超过礼制规定。 所有器件大都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最著名的是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2400年前,通过合金配比控制声音。编钟上铭文3755字,和乐理乐律、敲击部位有关,随身配“使用说明书”,钟体用浑铸、分铸法铸成,并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技术和工艺,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具备“一钟双音”的声学特征。全套编钟音域宽广,十二律齐备。</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铜鉴缶,为国宝级文物,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早期1号墓出土,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两件文物现分别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更为惊艳的是曾侯乙尊盘,鬼斧神工,玲珑剔透,精巧华丽,由尊和盘两部分组成,尊用于盛酒,盘用于放置冰或热水,尊盘上雕刻有大量的蟠龙、蟠魑和蟠迪等图案,是商周青铜器巅峰之作,被誉为先秦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工艺极其复杂,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由于铸造工艺过于复杂,曾侯乙尊盘的内部构造一直是个谜,现代技术也无法对其进行精准建模。</p> <p class="ql-block"> 大铜尊缶,形体庞大,是目前考古出土最大的青铜酒器。</p> <p class="ql-block"> 提链壶,均带提链,并用复杂的连环与壶盖连接。</p> <p class="ql-block"> 战国•青铜曾侯乙建鼓底座。高50cm、直径80cm,其由八对大龙和许多的小龙相互纠结盘绕而成。每条大龙的头、身、尾部均攀附数条小龙,龙身上嵌着绿松石。该青铜底座采用传统的范铸法制作,分段铸造,然后焊接起来。精美繁复的龙饰在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比较普遍,出土编钟上面的装饰也有很多类似的龙饰。</p> <p class="ql-block"> 凤纹方罍: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酒器或礼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华丽的纹饰而闻名,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提的就是越王勾践剑。以其千年不锈、锋利无比的特性而闻名。剑身上的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仿佛诉说着越王屈辱史中的坚韧与不屈。站在它面前,你能感受到那种终成大业、实现国家复兴的英雄气概。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越王勾践剑以其非凡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器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把剑,源自春秋晚期的越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看上他一眼,</span>这把剑,够霸气!</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勾践的对手吴王夫差,其自用兵器也存于此馆,即吴王夫差矛,该矛同样是在荆州出土。2500年的宿世仇敌,其兵器出土地点相隔仅有2.5公里,这样的巧合令人难以想象。勾践剑与夫差矛如今同置于湖北省博物馆,这无疑揭示了历史的趣味所在。</p> <p class="ql-block"> 虎座鸟架鼓是一件战国时期的漆木器,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它是楚国贵族墓葬中的重要乐器,也是楚文化的璀璨明珠。这件文物不仅展示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还体现了楚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虎座鸟架鼓的整体造型华美鲜艳,两只威猛的卧虎托着昂首挺立的凤凰,一面大鼓悬于两凤之下,充满了神奇、浪漫、瑰丽的气息。它是楚文化的标志性物件,彰显了楚文化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战国•彩绘漆木龙座飞鸟,由龙、蛇、凤、鸟及鹿角组成,底座是龙,俯身抬首;龙身下盘卷着两条大蛇,在龙首两侧立起身子,蛇头上各立一鸟,龙背上立一凤鸟,背负一对鹿角,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 楚国咸鱼,经过了2400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持着原貌,没有腐烂变质。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鱼是2014年在湖北荆州夏家台楚墓发现,因楚国的墓葬一般都是生坑掩埋,密封性较好,且经考古鱼中含有盐的成分,应该是条腌制过的咸鱼,所以保存至今。鳞片纹路也很清晰,当时有考古专家去摸过它,还有一点肉的弹性。</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瑰丽,件件珍品,等你来一键解锁,徜徉其中,让你领略到湖北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湖北人民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分别是指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和林和靖爱梅鹤。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古人的高洁品格,也体现了元青花瓷器的精湛工艺,它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青铜提梁鸱鸮卣不仅是孝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代表了商王朝对江汉平原的统治。该文物造型独特,盖顶中心立一菌状捉手,兽面纹额头饰有一菱形图案,器颈两侧为一对半环耳,与环形扭索状拱形提梁相套接。卣身为圜底,与器底四只外撇的短而粗壮的兽蹄形器足相接,具有典型的商代铜器特征。</p> <p class="ql-block">秦简,最早最完整的法典。</p> <p class="ql-block">武大的美是每一个到访的人不能错过的,虽然这个季节不见樱花,但你的每一处都令我的脚步停不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它,感受它的魅力之大。</p> <p class="ql-block">万林博物馆,是一定要来打卡的,艺术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武大图书馆,知名不凡。</p> <p class="ql-block"> 湖北, 山水灵动,如诗如画, 我们感受着历史的呼吸和现代的脉搏交织,你张开怀抱, 笑迎每一位过客, 古韵今风, 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