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心斗角

苏北坡

<p class="ql-block">秋冬之交,杏叶的色彩尤为迷人,那明黄在阳光的照射下,化作一片片金色的火焰,熠熠生辉。位于兰溪路399号的真如寺内,古银杏亦是如此。此时,各大社交平台纷纷推荐赏秋叶的好去处,却鲜少提及这寺内的古银杏。其实,在真如一带,拥有四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并不少见,环宇城北边的绿化带中有一棵,真光路与曹安路交叉口也有一棵,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寺内的两棵七百年的古银杏。历经七百余年的风霜雨雪,寺内金黄的杏叶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微风轻拂,树叶轻轻摇曳,这片天地间弥漫着秋天独有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昨日,女儿陪我前往真如寺观赏古银杏。寺内游客不多,或许是因为香火钱的缘故,使得这里显得格外清净。地面上,一群白鸽悠闲地嬉戏,等待着游客的投喂。这些白鸽养得十分肥硕,几乎已无法飞翔,它们在石灯笼与镇塔之间自由穿梭,仿佛在享受餐后的散步。有人在走廊径道中转动经筒,有人在放生池边观鱼投食,也有人手持香烛虔诚拜佛,更多的人则是在用手机或相机捕捉古银杏的美景。我也想拍一些特别的照片,便将镜头对准了唐代风格的飞檐,作为古杏的背景。午后阳光斜照,我反复调整角度,试图捕捉最佳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相机能够定格许多精妙的细节,那些飞檐翘角如同诗篇般优雅,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明黄的叶片与光影交织,透过丁达尔效应,相机屏幕上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彰显出古建筑的智慧与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躲进寺院,拿起手机,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些飞檐翘角的韵味,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想在这些建筑中寻找灵感,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照片,然而自己并不擅长摄影,只能凭直觉尝试。这些飞檐翘角不仅是明黄的衬托,更需要通过角度的巧妙安排来表现其深度与广度。尽管如此,我还是努力尝试,希望能将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飞檐翘角的魅力展现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真如古寺的建筑设计中,也融入了飞檐翘角的元素,但由于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远,加上手中的相机性能有限,我难以运用高超的摄影技巧,让这七百年的古建筑焕发生机。在别人的镜头中,这些古建筑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在风雨中屹立不倒。飞檐与飞檐之间,被明黄的叶片点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飞檐翘角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在咸丰十年(1860年)古寺遭受兵燹,后又在咸丰年间及日本侵华的“八·一三”战火中,部分殿宇被毁。1949年,除了正殿外,其余建筑大多坍塌。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飞檐翘角,都是1949年后修复的成果,经历了文革的破坏,再次得以重建。这些古建筑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下来,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这些建于元代、经过多次修复的古寺,依然没有看到现代的痕迹,古建筑风格的魅力依旧。在它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先人的智慧与匠心,这种文化传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这些古建筑依然是中华古文化的重要遗产,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图片:小米手机随拍</p> <p class="ql-block">文字:苏北坡</p> <p class="ql-block">202412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