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赣浙骑行D11:11月23日,婺源县江湾镇经婺源县城、浙江白沙关至玉山县三清山景区金沙索道站,骑行115km,总里程633km。</p><p class="ql-block"> 今天从婺源往玉山三清山,途中是一惊一乍:惊的是这条路自己已经骑过N次,上个月还骑过一次,如果是我一个人骑,可以说不开导航也不会走错。可不知今天怎么犯的糊涂,开着导航领骑,却出现骑了7~8公里才发现骑行的方向不对这么低级错误,往返16公里真的是不应该出的错误。乍的是,从三清山北坡往三清山骑,这段路也已骑过N次了,知道北坡山中有野猴子却从未遇见过。今天陪同新疆的朋友骑行,却见猴子默默的在路边站着,看着我们慢慢的向它而行,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新疆朋友来三清山旅游。这是占了新疆朋友的光享受到这等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正常骑行是近百公里,还有10多公里的爬坡,是这次赣浙骑行以来最远的一次,大家心里有点紧张。再加上出婺源县城后方向性的错,耽搁了一个多小时,更加大了大家的心理压力,途中都在默默地骑行,少了往日轻松愉悦的氛围。还好,下午4点半到了景区并住下,准备明天的三清山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因为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所以被人称为“天下第一仙山”。三清山早在十亿年前因地壳变迁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就已经形成,经历了几亿年,吸收日月之精华,享天地之灵气,形成了“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p><p class="ql-block">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受阻于水势与道路,遗憾无法将自己的足迹印在三清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玉山三清山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而这神秘的面纱谁揭开的呢!</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其实只要你打开地图一看,其地理位置基本上都在玉山县境内,三清山景区在德兴市的占地面积不到10%。三清山景区总面积约为756.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面积约为229.5平方千米均有玉山县境内。</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从身藏深闺无人识到今天名扬四海,前后不过三十多年时间。三清山,大致分为山北和山南两片景区,山北原名少华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具有年代久远(始于东晋)的道教文化遗迹,是自然、人文两大因素兼而有之,可惜的是,由于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又缺乏响当当的名人题咏,加之山顶道观早已成了断壁残垣,断了香火没了人迹。直到1972年,从小生长在三清山脚下汪维炎(在玉山县文化馆搞摄影工作),他和几个朋友千辛万苦上了山。在细雨夹着薄雾,到处荆棘丛生原始森林中东奔西爬,把带去的胶卷都拍光了……他成为最早拍摄少华山的人。</p><p class="ql-block"> 而少华山的南麓,是自然景观最集中、最精彩的地方,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处于混沌的原始状态一块处女地,莽莽丛林掩盖了山岩的真实面目,让人感到高深莫测。1982年,在玉山文化馆工作的另一位摄影爱好者邱炳炎,在南山乡听当地人关于少华山的一些传说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1982年7月起,他把三清山的各个角落走了个遍。所有的山峰、奇石、岩崖都了如指掌。山南奇特的自然景观被他发现,成为第一个山南探险者。就在这一年,新华社江西分社摄影记者游云谷来到玉山县,沿着那些景点浏览了一圈,觉得这些新发现非同一般,很有开发潜质。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回省城后又邀了中央记录电影制片厂驻江西的资深摄影师一道来到山南。此后,玉山县开始动手开发建设的同时,组织人员拍记录片、拍三清山题材的电视剧,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传播。</p><p class="ql-block"> 后来,德兴市也开始宣传少华山(德兴市仅占少华山很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两县开始打官司争资源。打不清的官司,上饶地区就成立了三清山旅游开发管理专门机构,开发管理权属收归上饶行署,由地区来开发。直到现在,德兴方向没有任何道路交通可以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 赣浙骑行D12:11月24日,游览三清山景区。</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半左右,我们登上了缆车,在节节攀升的缆车中开始了三清山一日游。缆车很快便被吞噬在云雾之中,潮湿的空气带着些许凉意,吹进车厢,云深不知处的神秘让人也多了几分期待。连绵的群山,升腾的云雾,配以此间俊秀的山石,感觉此次三清山之行非常值得。</p><p class="ql-block"> 今天虽然阴天,但心情比夏日的阳光还要明媚。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生活的小确幸,就是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欢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行走于三清山栈道,脚踏浮云,身披雾纱,宛如遨游于仙境之间。放眼望去,高山石林等壮丽景观尽收眼底。远处青山暮霭,云海波澜壮阔,风吹动着云海向前,时有夹杂着绵绵细雨,大自然的美好际遇,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站在三清山之巅,感受云卷云舒的惬意,仿佛心灵与云雾共舞,每一刻都是诗与远方的拥抱。</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觉得游览三清山最好是晴朗的天空,站得高望得远。但我觉得,在阴雨天雾蒙蒙的阴冷天气里穿破层层迷雾问鼎三清山,方有幸目睹到了三清山最美仙山的样子。仙山梦谷、云隐鹤峰。当站在三清山间眺望眼前的景色,“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样的诗词以及中国传统写意留白的山水画,实际上并非文人的臆想。移步换景,远近变化的山水景观围绕花岗岩 石柱与峰林在你眼前次第展开,在丰富的植被与震撼人心的气候景观结合下,创造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殿堂级的视觉美学。可以说 三清山是截止当前我去过最美的山水,没有之一,同时也是我去过最美的风景之一。而云海之上的仙山,又会激发无尽关于道家、仙人、武侠的浪漫主义幻想。而且,我每一次来三清山都给了我不一样的风景和惊喜!</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三清游,成了我们的欢乐场。我们欢乐的歌舞笑声感染到沿途的游客,与我们一起嗨!一起乐!感觉灵魂都在跳舞!游三清山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珍藏,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最美好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赣浙骑行D13:11月25日,三清山景区-50-玉山县,骑行52km,总里程685km。</p><p class="ql-block"> 昨天游览三清山,今天来到了“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这座城。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七言绝句,这句诗真的好美!描写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家乡景象:坐落在吴楚之地的故林之中,溪水清澈如冰,山峰晶莹似玉。这就是我的家乡——玉山县城,你是否向往这样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呢!</p> <p class="ql-block"> 玉山,自置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而玉山县的名称据说与武则天有关,唐朝证圣元年(695年),武则天设县时名因地有武安山而定名武安县,到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将武安县改为玉山县(以境有怀玉山而名)。</p><p class="ql-block"> 玉山,山川秀美,古有“八省通衢,两江锁钥”之称,今有“崇文尚教,中国博士县”之誉。</p><p class="ql-block"> 玉山,有诸多名家,文人墨客醉情于玉山。唐代戴叔伦、宋代诗人辛弃疾、北宋名臣扬亿、名相王安石、诗人杨诚斋(杨万里),陆放翁(陆游)、南宋诗人曾惇、吴芾、赵蕃…怀玉佳山水,辞章赋增辉。他们眼里的玉山,或妩媚,或可爱,或如玉,或如画,或有精神,或无尘色,或如烟霞延绵接武夷,或雄踞吴楚翠插天。群山有品、有神、有姿、有态、有色、有势,山水与诗文结合,便是人间胜景。立于怀玉高山之巅,俯瞰玉琊、金沙二溪西流而去,秀美玉山,可谓是:八省通衢,雄踞吴头楚,往来分明九州客;两江锁钥,势拥冰水玉山,笑谈都是四季诗。</p> <p class="ql-block"> 玉山,现在的“中国台球之都”,一个以“天帝遗玉,山神藏焉”的怀玉山而得名,这一命名不仅富有诗意,更彰显了玉山县与大自然的深厚渊源。不仅承载着60万常住人口的生活与发展梦想,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目光。</p><p class="ql-block"> 玉山,一见倾心,再见如故 ,静等您再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