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何以敦煌” 艺术大展

烟雨江南

<p class="ql-block">华夏文明,悠悠千载,如果想去一处可以贯穿古今千年的地方,那一定是敦煌。地名的含义是,敦:大也;煌:盛也。</p><p class="ql-block">“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于今年9月20日在中华艺术宫(原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开展,明年1月3日结束。展览采用的是"文物+复制经典洞窟和彩塑+临摹壁画"的形式,去不了敦煌就去一次“何以敦煌”展吧,足不出"沪"即能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穿越到古丝绸之路的光影之中。</p> <p class="ql-block">走进半开的时空大门,千年敦煌古韵徐徐呈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丝路•敦煌</p> <p class="ql-block">序幕从丝绸之路展开,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这条路从长安出发,经由河西走廊,出敦煌通往西域,直趋中亚、印度、西亚、欧洲大陆。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络绎不绝的各民族商贾、旅人都会在这里落脚休息,再去不同的地方。在长途跋涉中,多种文化和生活习俗在这里交汇、互融、共存,构建出了斑斓多元的敦煌文化。</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石窟的开凿盛况与佛教的兴盛是紧密相连的。约公元前1世纪,在印度西北部健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造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开始流行开窟造像。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 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也称圣历碑)记载,公元366年,名为乐傅的和尚"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很快又有一位法良禅师也认为这里有佛缘,在旁边开凿了第二个洞窟,莫高窟营建由此开始,以后连续十个世纪,历经十余个朝代营建不断,至14世纪的元代以后停止建窟。千百年来,这里成了信仰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叹的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从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到元代等帝王政权的不断更迭,敦煌石窟几经枯荣,几度兴衰,历经磨难却依然不朽,最终保留下来,前人何其坚强,后人何其有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中的真迹展品:</p> <p class="ql-block">《圣历碑》,国家一级文物,碑文在记录李氏家族开凿石窟过程的同时,也记录了第一窟开凿时间为366年。碑长高82厘米宽75厘米厚20厘米,698年立于莫高窟第332窟内,1921年被沙俄白军折断,敦煌研究院现存该碑的下半残石,边沿多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日如来佛彩绘鎏金铜首像(9世纪),敦煌研究院藏,高53厘米宽26厘米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人俑(唐代 ),敦煌市博物馆藏,高73厘米宽24厘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展厅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石窟•净土</p> <p class="ql-block">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洞窟主要有六种形制</p><p class="ql-block">(1)禅窟,</p><p class="ql-block">(2)中心塔柱窟,</p><p class="ql-block">(3)中心佛坛窟,</p><p class="ql-block">(4)大像窟,</p><p class="ql-block">(5)殿堂窟,</p><p class="ql-block">(6)涅槃窟,</p><p class="ql-block">所有洞窟都是坐东朝西。</p> <p class="ql-block">建造工匠们从经典与生活中汲获灵感,庙堂之高,四海之远,无不记录于佛窟,以求窟主功德无量的圆满境界。历代兴建的735个敦煌石窟已然包罗万象,集八方大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彩塑制作有四种方法,分别为:影塑、石胎泥塑、木构泥塑、圆雕。下图为应用广泛的木构泥塑制作过程,从左至右:用原木搭制骨架,用芨芨草或芦苇捆扎,用当地河床中的泥土、细砂和麻筋、棉花塑造出人物大样,细部塑刻后上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笫二单元中的部分真迹展品:</p> <p class="ql-block">敦煌研究院的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国家一级文物《北凉石塔》。</p> <p class="ql-block">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国家一级文物《莫高窟六字真言碑》,碑石上有汉文、西夏文、蒙文等六种文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选国家宝藏的《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宋代写本,国家一级文物,1900年敦煌藏经洞出土。“归义军”是当时驻守河西走廊和敦煌的军队,“破”即支出,帐薄记录了归义军衙府公费支出213笔酒帐,其中包涵诸多关于敦煌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细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这件重量级国宝文物于1965年在莫高窟的125至126窟间缝出土,长49.4厘米,宽29.5厘米。当时被原敦煌研究院长樊锦诗发现,收藏于敦煌研究院。绣品为北魏广阳王元嘉供奉的刺绣佛像残片,虽残损严重,但仍可见一佛、一菩萨、五位供养人以及各式纹饰。绣品以绸为底满地施绣,佛坐于正中莲台之上,右侧菩萨侍立(大部分已残毁)。莲台下左右分列四女一男(现只存图左侧的供养人),身穿胡服,衣服上绣忍冬和卷草纹,身旁一侧还绣有名款。图案最下方为发愿文,残存有"广阳王慧安(元嘉)造"等字样,由此可知该绣品年代为公元487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九乘法表</p><p class="ql-block">大约出自晚唐五代时期,下面的“自相乘”应该就是数字平方关系的教学内容了,果然学数学要从娃娃抓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纹砖</p><p class="ql-block">为唐代和五代时期烧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音木雕像 (北宋时期)</p><p class="ql-block">在敦煌莫高窟千像塔出土,敦煌研究院藏,高124厘米,宽36厘米,厚28厘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制的石窟:</p><p class="ql-block">敦煌有些石窟是轮流开放的,即使到了那里也不一定能看得很全,而且为了保护文物,内部不允许拍照。此次展览第45、285、320、03、17号窟为1:1复制,笫158涅槃窟里的卧佛是4:5复制的,比敦煌真迹略小一点。</p> <p class="ql-block">第45窟,是盛唐时期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彩塑和壁画双绝。</p> <p class="ql-block">佛龛中现留存彩塑七身,主尊佛释迦牟尼像右手举起,左手轻抚膝部,端坐于须弥座正在说法,庄重沉静慈祥。右侧是大弟子迦叶,内穿锦糯,外披山水袈裟,胸部半露,俯首而立。左侧是小弟子阿难,双手交于腹前,姿态恭敬。两旁的胁待菩萨躯体柔美,肌肤圆润光洁,目光低垂,神情专注。最外侧的两身天王,身着铠甲,双目瞪圆,仿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修行层次最高,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第45窟的两位胁侍菩萨被众人一致认为是敦煌最美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衣衫千年虽失色,身姿摇曳仍动人,眉宇间似笑非笑,微启的眼神里充滿慈悲,脱俗静美,不惹尘埃,体现出唐代极高的审美观,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晶。</p> <p class="ql-block">壁画、藻井</p> <p class="ql-block">洞窟南壁绘《观音经变图》。</p> <p class="ql-block">洞窟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285窟,开凿于西魏时期,被誉为"敦煌的万神殿”。</p> <p class="ql-block">此窟以禅修内容为主,正壁中央大龛内塑有善咖坐佛,两侧小龛中各有一塑禅僧像,南壁北壁的下部各开有四个惮窟,整个壁面的图案精美绝伦,充满历史韵味和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讲解1</p> <p class="ql-block">讲解2</p> <p class="ql-block">窟内壁画面积达到200平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佛教中的佛、菩萨、飞天、力士等,也有神话故事中的伏羲、女娲、雷神、雨神、婆罗门教诸神、西方的日月神等神灵,中原和西域不同的艺术元素在这里交汇融合。</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飞天</p> <p class="ql-block">中国两大创世之神,伏羲与女娲,人头蛇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320窟,开凿于公元八世纪的唐代,佛龛内彩塑群像已不完整,现存佛祖、一弟子(迦叶)、两菩萨共四身造像,虽然变色严重,但主体造型尚存,依然可见盛唐之风采。</p> <p class="ql-block">洞窟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中间描绘的是西方极乐净土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洞窟南壁作品为《释尊说法图》,释迦牟尼左右各有一块地方成了空白,是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揭走的,现被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中。</p> <p class="ql-block">说法图上方菩提宝盖装饰华丽,有敦煌著名的"黑飞天"一一两对散花飞天相对追逐,前后呼应,随心而“流”。飞天最初来自古印度,被称为“天人”,借助云彩在空中飞行,衣裙和彩带飘舞,是佛教中的形象。佛在讲经说法时,十方诸国的神仙都飞来听法,并在天上撒花、舞蹈,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敦煌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飞天的形象融合了印度、西域以及中原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飞天放大图(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四身飞天以对称的形态在空中飞舞,两两成组,前者回首顾盼、扬手散花,后者举臂追赶,身姿飘逸,充满了欢乐、自由、吉祥气氛,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因年代久远,绘制飞天的主要颜料被氧化,飞天的身体渐渐变成了黑色,所以被称为“黑飞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3窟,建于元代,覆斗型殿堂洞窟,正龛主尊是千手千眼驭猪的观音菩萨像,头部现已缺失,菩萨下方有七头小猪。</p> <p class="ql-block">龛外北侧观音像南下方有墨书画工题名"甘州史小玉笔",南壁为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这个窟面积很小,只能站在外面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58窟,建于中唐时期,卧佛为石胎泥塑,非常壮观,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圆寂)时的情景。佛祖双目半闭,唇含笑意,丝毫没有凡人入卧终的痛苦和悲哀,相反是欣慰和满意地入睡,表情和整个形态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p> <p class="ql-block">涅槃卧佛的卧姿称为狮子卧,佛像枕右手而卧,左手轻放于身上,双足相迭横卧,神态庄严慈祥,泰然而归。</p> <p class="ql-block">卧佛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佛,分别为过去释迦佛和未来弥勒佛,与主尊释迦牟尼现世佛共同组成三世佛。</p> <p class="ql-block">过去佛</p> <p class="ql-block">未来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心塔柱窟</p><p class="ql-block">为莫高窟第432窟,西魏时期营建。</p> <p class="ql-block">中心塔柱的上部为影塑,也称浮雕,是用模具批量制做后贴上去的。主要材料采用黄土和棉花,用于小型的千佛、飞天、伎乐天、供养菩萨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单人彩塑</p><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艺术家的复制技能非常精湛。</p> <p class="ql-block">这尊禅定像被誉为敦煌之花,高92厘米,出自北魏时期,是莫高窟早期的彩塑代表作之一。佛像结跏趺坐,双手放于腹前作禅定印;土红袈裟通肩覆体,細密的阴刻衣纹表现衣服褶皱贴身,给人以薄衣透体之感。神情恬静和悦,表现出禅定特有的空灵意境,带着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包括尊像画、经变画、佛经史迹画、供养人画、装饰图案、神话题材画7种。</p> <p class="ql-block">尊像画是人们供养礼拜的佛教形象,主要包括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以及菩萨、佛弟子、诸天、护法神等。</p> <p class="ql-block">经变画是把佛经转变为图像,即依经变图画。广义而言,凡依佛经绘制之图画均可称为"经变";狭义而言,指将某部佛经的内容变为首尾相衔,情节完备的鸿篇巨制。"</p> <p class="ql-block">佛经史迹画表现的是佛教传播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及佛教圣地和灵异感应事迹图画。</p> <p class="ql-block">供养人画是出资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为祈福求愿,在窟内绘制自身画像,包括供养人题记以及衣饰妆容等内容,为后人提供了大量当时社会生活的资料。可以明显看出,绘画中的供养人有一种程序化倾向,只是服饰样式和色彩不同,人物的容貌却几乎相同,无个性可言。也就是说,当时供养人的形象都是象征性地画出来,往往千人一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是不可移动的珍贵文物,但终究会消失,临摩成为保卫经典的挽救性手段,可以将画面长期保存,展示给更多的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之后,敦煌老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们总结出三种独有的临摹方式:现状临摹、整理临摹、复原临摹。他们坚持不懈绘制的画作,浓缩了太多的精华,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色鹿本生</p><p class="ql-block">出自笫257窟 ,北魏时期,高96厘米,长385厘米。</p><p class="ql-block">这幅巨作由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大师临摹。他31岁时已在法国留学和生活了十年,油画作品多次获奖。有一次在街头偶然看到敦煌的画册,深为震撼,便主动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1943年来到敦煌,投身于荒漠之中。也许当初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敦煌,他呕心沥血,矢志不渝,让失落的敦煌再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督夫人礼佛图</p><p class="ql-block">出自都督和夫人王氏供养的莫高窟第130窟,盛唐时期(公元753年)前后开凿。</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大师复原临摹的,他参考古籍资料将颜色和缺失的部分复原。都督夫人雍容华贵,身后是她的两个女儿,再后面是九名侍女,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段大师一生临摹了380幅莫高窟壁画,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乐图 </p><p class="ql-block">出自第220窟 初唐时期</p><p class="ql-block">这张壁画是药师经变图,简直是大唐乐器图鉴,图中间的两位舞者在跳着胡旋舞,巾帛飞扬,左右两侧的28位菩萨手持各种乐器演奏,是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图右侧画了很特别的乐器花边阮,是敦煌壁画中比较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图左侧乐师演奏的很像竖琴的乐器叫箜篌,有两排琴弦,在唐朝十分流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供养人像</p><p class="ql-block">出自莫高窟第61窟,此窟是五代时期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与妻子浔阳翟氏开建的功德窟,窟内壁画中有众多的曹氏家族供养人像,这4人分别是窟主曹元忠的母亲和姐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半逾城</p><p class="ql-block">出自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时期</p><p class="ql-block">此画描绘释迦作太子时,为求"解脱"之道,立意出家,夜半乘马逾城,入山修行的情景。画中太子戴宝冠,乘马握缰,天神托马蹄,飞奔于空。马前有骑虎仙人开道,后有天女、力士护卫。伎乐飞天奏乐散花,云彩飞动,天花旋转,一派跃动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法菩萨 </p><p class="ql-block">出自莫高窟第272窟 北凉时期</p><p class="ql-block">图中的听法菩萨上下四排二十身,舞姿优美,动态各异,气韵贯通,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韵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菩萨的舞姿有拧腰、侧目、弄指、翘脚等动作,明显受印度舞蹈风格的影响。以单纯的土红为底色,施以青、绿、白粉,用褐色沿人物肌肤轮廓晕染,再用白色点出鼻眼部位的"高光",是典型的西域画的"凹凸"之法。色调热烈明快,颇具早期石窟艺术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彩画作,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遇见•藏经洞</p><p class="ql-block">藏经洞的故事石破天惊,承载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晚唐时期的851至862年间,人们为敦煌的高僧洪辩建造了影堂(纪念堂)。后来在公元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高僧的造像被移至别处,此窟存放了很多经书、佛像、绢画、麻布画、纸本画等物品后被砌墙封门,墙外表面饰以壁画遮挡。九百多年后的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这个密室被道士王圆禄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不到3平方米的洞窟内里,竟藏有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历时七个世纪的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7万余件,从经书、画品到官府文书、家书、买卖房契、儿童习字帖等等一应俱全。当时清政府并不管理莫高窟,王道士曾几次上报官府,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物品,拒绝运走。他后来甚至上书给慈禧太后,却石沉大海。</p> <p class="ql-block">王道士以己之力守护莫高窟和文物7年之后,遇到了匈牙利人斯坦因,在其哄骗下,将大部分文物艺术品廉价出售,所得资金用于维护和加固莫高窟,而斯坦因有甘肃开据的路引,带着藏经洞的29箱珍贵文物,在清政府官兵护送下离开了中国。随后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都来了,买走大量珍贵的稀世文物,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最后仅有1.9万件文物留在了中国。</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的发现让敦煌的名字闯入世界的眼帘,推动了东西方学者的竞相研究,所以藏经洞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的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洞窟从地面至窟顶高3米,面积较小。地面上有一长方形禅床,禅床上端坐的是洪辩高僧造像,极具写实风格。高僧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他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硬朗,目光炯炯,眉棱、眼角、嘴角的细微表情表现出这位中年高僧庄重自信的神情和风度。高僧背后的壁上画了两棵菩提树,树枝上悬挂着净水瓶和布袋。一侧菩提树下画着持凤扇的比丘尼,另一侧菩提树下画着执杖持巾的待女,表示他们曾是洪辩法师生前的侍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失海外的绢画精美绝伦,我们看到的是临摹作品,真迹现存于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流失海外的纸本画临摹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 坚守•传承</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是深嵌在戈壁荒漠之中的最美画廊,是一个藏着无尽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去朝圣。然而在1494年,明孝宗皇帝下令关闭西北门户嘉峪关,拒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敦煌沦为荒芜之地,从此近400年莫高窟无人看管,任由风吹日晒,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莫高窟积沙严重,窟内壁画脱落,空鼓、起甲等等问题层出不穷。</p> <p class="ql-block">直到1944年,敦煌国立艺术研究所成立,才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看管的历史。此后,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志愿者艺术家来到莫高窟,这注定是一场守护敦煌的艺术苦旅。到底有多苦?那时的西北戈壁放眼望去,黄沙漫漫、寸草不生,无水无电、食物资乏,交通极为不便。他们住在冬冷夏热的土房中,蔬菜奇缺,每顿饭只有面条拌着粗盐。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保护华夏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4万5千平方米沙漠壁图的靓丽,敦煌的守卫者们代代相承,毕生奉献,守护着石窟,清理积砂,加固山体,修复彩塑,临摹壁画,让那段封尘的历史再次焕发出生命力,让敦煌艺术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上海长大的女孩樊锦诗1964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敦煌工作,现在已是84岁的高龄,仍守护着莫高窟,她原是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现为名誉院长。樊锦诗说:“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纸上,画在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以敦煌,华夏瑰宝、世界古迹。我们不仅在这次大展中看到了莫高窟的千年绚丽,也看到了敦煌守卫者薪火相传的莫高精神,为之动容,为之鼓与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