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下旬自驾江西之旅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流坑古村。流坑古村位于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是一处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村子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至943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历史上这里出过“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最辉煌时光祠堂就有83座,书院、书屋28处,被称之为“千古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进入村口,一古樟树令人叹为观止。其直径10米、高20余米,树龄超过1200年。</p> <p class="ql-block">乌江与古村相依相伴,形成了“景在水中,水在画中”的水乡韵味,使得流坑古村显得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 流坑村落主体基本保存了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规整的格局。部分建筑遭到毁坏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是一个非常适合摄影绘画的地方。古村的古建筑和自然风光都能为摄影绘画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出过的两个状元实属罕见。分别是董藻和董德元。</p> <p class="ql-block">出自流坑古村的董藻是北宋时期的武状元,为流坑古村第七世。在1126年金兵南侵时被钦宗任命为谋略取士科的考试中名列第一,成为武状元。然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金兵入侵时,</span>董藻在南退途中不幸身亡,英年早逝。董藻有“灵牌”从祀于为文状元董德元而建的状元楼神龛中。</p> <p class="ql-block">文状元董德元是南宋时期的状元。为流坑董氏第八世。生于1096年,享年六十八岁。董德元在绍兴十八年(1148年)的殿试中,因其策文得到宋高宗的赞赏,名列第一,被称为“恩榜状元”。最终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p> <p class="ql-block">状元楼位于流坑村西侧,为纪念南宋绍兴十八年恩科状元董德元而建,始建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现存建筑为咸丰十年(1860)重修之物。状元楼为两层重檐楼阁式建筑,穿斗式梁架,硬山顶,蝴蝶瓦屋面,通面阔三间10.70米,通高11.85米。</p> <p class="ql-block">五桂坊是表彰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而建的纪念牌坊。这一盛事发生在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堪称流坑古村又一殊荣。</p> <p class="ql-block">“五世一堂”是指流坑古村董氏家族在科举考试中连续五代都有进士及第<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辉煌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文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初,</span>位于流坑村北陌兰洲,前带庭院,西连藏书楼,主体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馆体现了流坑村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深厚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怀德堂主要是记录当地考取功名的人,设立题榜和匾额。</p> <p class="ql-block">董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可惜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被北洋军阀所焚毁,如今只剩下五根残柱仰视苍穹,一对红石狮默然相视。</p> <p class="ql-block">流坑古村虽然以古为特色,但又不失现代气息。特别是夜幕降临,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每逢旅游旺季,游客会观赏到景区文艺表演和烟花燃放。</p> <p class="ql-block">部分史料、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