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长大后我们言不由衷。真正的离别,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长亭古道,只不过在同样洒满阳光的早上,有的人永远留在了昨天,而我们却只想拥有更美好的今天,山不见我,我自去看山,在徒步中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二月十四日(星期六),吉水、永新、吉州区、青原区四地三十二位驴友成功徒步穿越龙源口大环线,用时5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源口位于永新、宁冈交界处,周围有新、老七溪岭两座高山,两山相距约约5公里,山高林密,溪谷幽深,地势十分要。1928年6月,朱德、陈毅率领红4军主力第28、第29团,由茅坪西南方向出发向酃县方向前进,迅速击垮湖南国民党军吴尚部的一个团,顺利占领酃县。此举果然让赣敌杨池生、杨如轩误判红军主力重点在进攻湖南,认为有机可乘,迫不及待地展开对红4军的进攻,杨如轩率领第27师两个团和第9师的一个团,从新、老七溪岭方向进犯根据地。随后,红军执行了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即以红4军主力第28团、第29团和第31团第1营进攻江西来犯之敌。毛泽东率领第31团第3营在永新龙田等地监视湘敌,袁文才、王佐带领第32团在宁冈、酃县边境活动,以牵制湘敌。红军在武器装备多为梭镖、长矛的劣势情况下,国民党军多使用步枪、机枪和迫击炮。同时,根据地的经济、军事力量薄弱,且四周强敌环伺,但我军凭借正确的指导方针、灵活机动的战术和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压制强敌,使得进攻之敌遭到重创。此役龙源口大捷,威震边界。这次大捷歼灭敌军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七八百支,打破了国民党军第四次“进剿”,取得了根据地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从此,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龙源口大捷广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源口大捷桥,位于永新县龙源口镇龙源口村,原名“久大桥”,为独孔拱桥,诞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全长33米,高9.2米,宽2.5米,在古代桥梁家族中,算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魁伟子民。1928年6月23日,红四军在这一带取得了七溪岭保卫战的重大胜利,粉碎了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联合“会剿”,为纪念这一丰功伟绩,人们为它改姓更名,取了这响当当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岗古道位于在七溪岭,处永新之南,为永新与原宁岗的界山之一。七溪岭有新老之分,我们登的是新七溪岭,离县城二十余千米。山上连接永新宁岗的古道。在没有公路的年代,这条古道是永新与宁岗交往的主要通道,可以说是古时的永宁商道或七溪岭驿道。在很久以前去宁岗新城逢圩,卖竹叶、辣椒和竹制品等。后来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的发展,才开始淡出社会主要交通,慢慢地淹没在杂草丛中,自开发后现在成为了驴友们穿越徒步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永宁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古十里一亭,而七溪岭只是“上七下八”十五里,却有六座之多,足以说明这条古道曾经的繁忙和热闹,这条古道曾经在永宁交往中的地位和意义。只是随着社会交通的发展,七溪岭商道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亭阁也无人整修而废弃倒塌。现在又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兴起,加之政府注重中华传统传承和红色文化宣传,在原地重建永宁和泰山两亭。不能说古亭见证社会兴衰,也可以说古亭的前世今生与社会发展密切想关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宁亭原为砖木结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七溪岭古道上诸多亭子中的一座。听老人说原来自龙源口村至宁岗新城一路有不少亭子供行人歇脚和遮风挡雨,如今可见只有永宁亭、泰山亭、望月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道不再是水泥石板路,而是填充了石块,使路平整,路两边树木茂盛,树枝树叶相连,将路掩映成“隧道”,夏天阳光也很难照进来,若隐若现般的光线摇曳和斑驳,一阵阵的凉风让你感受到冬天来了……</p> <p class="ql-block">泰山亭</p><p class="ql-block">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亭子,里面有水、有长椅和来来往往的行人,遥想这里曾经又有多少过往行人,挑担在亭中歇脚、喝水补充食物?不禁让我联想翩翩……</p> <p class="ql-block">望月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欢歌笑语,移步移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望月亭,望月亭是七溪岭古道亭阁中最高的,也是七溪岭古道上最有影响的。2006年5月25日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也是最早重修的,听说以前旁边立了一石碑,碑的阴面标注望月亭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正面介绍了七溪岭战斗指挥部设在望月亭,七溪岭战斗到最激烈时,朱德同志亲自提枪战斗。但碑块已破败,饰面瓷板脱落,所以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在这里休整用补给,然立足亭边,目视古道,青山黛色,天低云遮,一种压抑,一股苍凉。古道、古亭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一种莫名的离愁别感涌上心头,仿佛听到七溪岭战斗的枪炮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亭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道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芳草碧连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自导自演拍摄了《十送红军》。</p><p class="ql-block">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p> <p class="ql-block">从亭子的右边走宁岗古道(左边下至尚山庵)。</p> <p class="ql-block">身处林间,光影若隐若现斑驳的古道穿山越岭绵延而去和山的深处相连随风摇曳的竹林间伴着清脆的鸟鸣可感受清新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尚山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尚山,地处永新南乡,井冈山北麓,也可称罗霄山脉的一条支脉。井冈山以红著称于世,尚山却以禅而流传千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尚山的禅,是水,尚山之水,禅在其中。君不见,尚山之水出自菩提崖,其下有四叠泉瀑布、有绝鱼潭、有碧玉瀑、有漂布潭,林林总总,是为一瀑布群。君若有暇,不妨亲临尚山,一路走来,水声如雷,君或可驻足聆听,时如万马奔腾,时如裂帛断藕,时如游丝婉转,涛声在山谷中回响。去一趟尚山吧!那里可以净化你的身心,可以洗涤你的灵魂。一路观水,一路看山,一路听禅,看似无心,禅心已得,不枉此行。</p> <p class="ql-block">尚山庵的猫</p><p class="ql-block">它是一只体型较大的男猫咪,慵懒地扬起头,妩媚地伸着懒腰,静静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四叠瀑</p><p class="ql-block">第一叠神龟昂首瀑</p><p class="ql-block">神似奋力攀爬的神龟,仿佛在呼唤着它的伴侣,携手登尚山之巅,穷菩提水之源。</p><p class="ql-block">第二叠飘布潭瀑布</p><p class="ql-block">行走在神龟昂首瀑之上,不经意间,又看见了一道白练翩跹起舞,水沿狭长而窄的崖壁下泻时,遇巨石阻挡,溅起阵阵浪花,犹如白衣仙子,长裙飘飘,在潭面上随风飘荡,引人遐想。这,或许是被人们称之为飘布潭瀑布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第三叠碧玉瀑</p><p class="ql-block">呈二叠状,挂在50余米高的悬崖上,像极了一面飘舞着的白帆布,这就是碧玉瀑布。</p><p class="ql-block">第四叠 菩提瀑</p><p class="ql-block">碧玉瀑之上,又见巨瀑从天而降,气势浑宏,水声哗哗,水气氤氲,令人倍觉清爽,瀑布落差高达60余米,初秋时水量不大,虽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气势,却也不失“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之震憾。这就是尚山最高最宽的瀑布一一菩提瀑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似洞非洞适成仙洞,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据传乃慈云禅师升化之福地洞天。晚年的慈云禅师,整日在洞内,面瀑坐禅,数月不吃不喝,直至羽化升天。圆寂后,弟子们将其肉身置于一红木桶内,数百年不腐。据当地老人讲,“文革”前,红木桶仍还在,“文革”后下落不明,成为一个历史谜案。凄美的传说,沧桑的历史,更突显出成仙洞的扑朔迷离。</p> <p class="ql-block">这里下去反正不止500米,有二个比较大的瀑布,这个冬季水量不是很大,我们就三个人到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见过酸枣树最多的地方,可以用“漫山遍野”来形容。</p> <p class="ql-block">旱路和溯溪的分叉口</p> <p class="ql-block">阿育塔</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镇举世闻名的“龙源口大捷”遗址附近(到阿育塔8公里左右),与龙源口水库相距几百米。阿育塔,高180米,底围约800米,山腰建有数间禅房,日夜香火缭绕。循着崖壁开凿出的崎岖小道盘旋攀行,危险处必须用手紧抓旁边的铁链,仿佛一阵山风拂过,整个人就要飞坠深谷。不长的距离,却要花费10多分钟,且爬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上至峰顶,建有一座小庙,坐北朝南。每年前来朝拜敬香者络绎不绝。该塔据求子最为灵验。绕到庙门后侧,辟有一处狭窄的休息台。虽有栏杆围住,但探头俯视,只见悬崖绝壁,云雾飘袅,令人心惊胆颤。休息片刻,一边沐浴山风,一边品赏美景,开始心静如水,神清气爽,有羽化登仙之感。 小庙之上,当地信徒出资建有一座小巧玲珑之塔,算是真正契合阿育塔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p><p class="ql-block">(据师太说阿育王人面像只有下午才能看到)</p><p class="ql-block">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护法明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晚年笃信佛教,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而阿育塔,正是阿育王建造的84000座佛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春兵荒马乱,我们潦草地收场,为了共同的爱好,去远方的山谷,去徒步溪涧,去找回丢失的自己。可以是一群人的狂欢,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浪漫。我们初识在深秋,离别也在深秋,离别是结束,亦是开始,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才发现你值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