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漫谈

陈剑

作者:陈剑(耳东教授)<br>美篇号:253932472 酒,在中国历史悠久,可谓与人类文明史齐驱并驾,内涵丰富,博大精深。<br> 酒,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br> 酒,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在中国,酒已经成为民众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br> 中国传统酒文化,是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乃至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而是在饮文化。 亘古至今,酒乃天地之间尤物。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高贵者,卑贱者,都喝酒。金镂殿里的天子赐宴,三家村的老翁对酌,虽然档次不同,气派迥异,但把佳酿或旧醅喝下肚中,品味那个美妙的过程,则是一样的。<br>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人们逐步认识到中国酒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br> 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能叫人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它能叫人忘掉束缚,放荡不羁;它能叫人超脱旷达,遗世独立。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酒的精神是一种道家的哲学观。正如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他宁愿做自由的身处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心驰神往无拘无束和羽化登仙,忘却生死名利宠辱和尘世,谓之酒的精神。<br> 不难想象,古人如果没有酒文化,不可能遗留下这么多千古名作。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还有那“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杨万里“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南宋诗人张元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br>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如: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如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欧阳修有《醉翁亭记》,“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试想,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会有那么丰富多彩吗!<br> 因此,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更加丰富多彩,人类的历史便更加斑斓多姿,茫茫尘寰便增添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假如我们的老祖宗没能从腐烂了的野果和放久了的剩饭的酸香味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酒术,那么,卷帙浩繁的廿四史将枯燥许多,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寡淡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