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追记:北京西郊古村落——爨底下村(一)

享受余晖姚洪越,

原创:享受余晖 来到北京工作生活定居之后,因为喜欢旅游就知道了北京西郊有一个著名的古村落叫作爨底下村。2009年8月1日,专程去探访爨底下村,由于距京路途遥远,班车较少,交通不便,所以先是来到了斋堂镇,已是下午时分,就在斋堂镇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了。预备第2天早晨去爨底下村探访,这应该就很近了,打车就可以前往了。 我在斋堂镇下榻的小旅馆对面的情形,15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有什么样的变化。 俯瞰爨底下村的一部分。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这个又名应该是嫌爨字太难写,又不好认,人们的一种简化称呼,因为川和爨发音不同,一个是卷舌音,一个是平舌音,是不能随意替代的。爨底下村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地处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距北京城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3平方公里。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的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整个村庄呈扇面形展于两侧。现存有清代民居74套、689间。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贯穿上下,还有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的建筑格局,这些古民居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中国的民居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作用。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我去探访的时间是在中国传统古村落认定公布之前的事了。 村口的巨石上刻着一个大大的爨字,下标爨底下。 爨底下村,明代建村,清代沿袭明制。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村内祖先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明正德十年(1515年),爨底下村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到爨里口守关,逐渐繁衍发展,形成了韩氏聚族而居的爨底下村。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古驿道,此后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div>第2天早晨即8月2号打车前往爨底下村,因为从斋堂镇到川底下村就没有什么公共班车了,只能打车去。从斋堂镇到爨底下村就很近了,十几分钟就到了。</div> 爨(cuàn),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zèng,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lì)上蒸食物),中间是灶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本义指烧火做饭。与这个意思相关的,都可叫做“爨”,如古代称厨房为“爨室”,煮饭的大锅叫“爨镬(huò,古时指无足鼎,今南方话锅子叫镬子)”。“爨”也用作姓氏。 村中的一处白墙上醒目地写着一个黑色的“爨”字。 来到村里,发现有很多客栈,而且有的都是上百年历史的老客栈。早知如此,不如昨日就来到这里寻找住宿,还能体验一把古代客栈的风味。像这家门口贴着的宣传画上就写着“百顺客栈”,“百年老宅福字院”,以画上小孩之口说“有500年历史了!!!”想看清画上的内容,可以将照片放大看。 村庄的上方,是一片大山,层峦叠嶂。 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房与房之间的胡同都非常狭窄。 显然是不能够走车马的,只能供行人通过。 这个福字院落里面,还有文化大革命的遗产呢,为了保持原样,该画面没有重新进行绘制,俨然显得十分老旧,这样让人感觉倒是十分真实的历史遗物。 幸福之家有着满满的生活气息。 由于整个村子是依山势而建,层叠向上,因而村中的通道或者小胡同也是拾级而上。 <div>(未完待续)</div> 亲爱的网友们,如果你有幸刷到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美篇号,欢迎收藏、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码字、拍照皆不易,如喜欢请扫码赞赏至我的微信,那是对老夫原创的支持和鼓励,老夫必将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