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魏东生 李红轩 王填平</p> <p class="ql-block"> 固隆村是一个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从西周时就有记载的村庄,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固隆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思念,直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晣、深刻!那里的山山水水庭院楼阁不时浮现在眼前。那一座圣山,那一尊仙阁,那一处庙宇,那一条长河一直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 一座圣山~村正南的朝圣山</p><p class="ql-block"> 她是世代固隆人心中的圣山,这里有着许许多多动听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前几年回老家还专门登山入寺膜拜我心中的神灵。</p> <p class="ql-block"> 一尊仙阁~桃坡嶺上的魁星阁</p><p class="ql-block"> 魁星阁是我儿时最感神秘的地方,那时此处杂草丛生,经常有栖息的青蛇从地上爬过,快要坍塌的阁楼也让人恐惧。那时的我,打死也不敢走近半步!这尊阁楼是近几年才重新翻建的,她己成为村民和游客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一处庙宇~固隆老庙</p><p class="ql-block"> 老庙座落于固隆村西北坡上,以往的固隆村形似凤凰,老庙就是那凤头,这里曾是我的母校固隆完小(完全小学),我在这里学习了六年,门前的大槐树下是我们上学吃饭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上课、自习、玩耍,遇到每年农历十月一固隆庙会,从村北头大柿树底下开始小商小贩的地摊沿着去老庙的石板路到老庙门口一里多地摆得满满的。戏班子就在老庙的戏台上演出。这时才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不用上课了!大人给的五分、一毛零花钱也可以让我们开荤大吃,看戏也不用花钱,那叫一个爽!</p> <p class="ql-block">庙坡的百年石板路不知记载着多少学子和游人的眷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一条长河~濩泽河</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濩泽河是固隆的母亲河,那时的河道不像现在这样规整,旱季清澈见底,儿时的我们经常在河里洗澡嬉水,大妈大婶在河边洗衣闲聊,享受着小河带来的乐趣。雨季到来时也时常会发洪水,也会波涛汹涌。经常会看到从上游地里冲下来的南瓜、山药蛋等农作物。虽然没有大灾,但也挺恐怖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固隆村的店铺和手艺人</p><p class="ql-block"> 固隆村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近千人的大村,因此村子里各类店铺,各种手艺人非常齐全,这是其它村落很少有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各类店铺和手艺人作坊就有三十多处。</p> <p class="ql-block"> 1,當铺</p><p class="ql-block">座落于东街道當铺院。</p><p class="ql-block"> 建于清代的高门深宅,进深有三重院落。小时候不知道當铺院是干什么的,也没听大人讲过有人當过东西。</p> <p class="ql-block">2,供销合作社</p><p class="ql-block"> 供销社其实是當铺院的北院,经营日用百货锅碗瓢盆之类。老百姓进供销社就意味着花钱,当时兜里没有毛钱的老乡很少进去的。</p> <p class="ql-block">3,信用社</p><p class="ql-block"> 1952年村里成立信用合作社,办公地就在供销社斜对面魏庆龙院子的西屋。</p> <p class="ql-block">4,万全号商铺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正街道北侧,供销社对面,1958年扩街时拆除。</p> <p class="ql-block">5,小南铺</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街道南侧,西关庙对面的一个小铺面。是由晋城迁来的王臣富在此用织袜机织袜子,还兼理发卖小杂货等。</p> <p class="ql-block">6,老成铺</p><p class="ql-block">由成俊德经营的杂货铺</p> <p class="ql-block">7,洗澡堂</p><p class="ql-block"> 河边澡堂院(左边券门内),就在下崖底我家院子下面,是南屋爷爷开的,后被他的小儿子洪兴叔继承。所谓澡堂就是一个加热后的室内大水池,多时能有十几个人同时沐浴。虽然洗一次澡就几分钱,但当时多数人还是享受不起。</p> <p class="ql-block">8,秦法车马店遗址</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新院南房背后的秦法车马店,是固隆通商要道上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9,铜匠铺</p><p class="ql-block"> 铜匠铺位于南北向主街道的最东面下坡处,老铜匠张启明是高平迁来的,他的手艺很好,可以制作铜锅、铜勺、铜手饰,尤其打制铜锣、铜钗等铜制乐品更是一绝。可惜其后人没有继承老铜匠的手艺,铜匠手艺在固隆失传。</p> <p class="ql-block">10,闪小荣皮房铺</p><p class="ql-block"> 位于后西街向西拐弯处北侧,由阳城县城迁来的回民闪小荣经营。他把宰杀后的牛皮、羊皮、狗皮等加工成各种颜色的面料皮,再加工成生活和生产用皮具出售。闪家人为人厚道,同周围汉人之间相处和谐。其后人有闪雨花、闪小雪、闪雪娥。</p> <p class="ql-block">11,韩引科制皮房</p><p class="ql-block">与闪小荣制皮铺同类产品。</p> <p class="ql-block">12,田元蒸食铺</p><p class="ql-block"> 在河边路北,现改建为百货超市。蒸食铺经营者为我本家叔叔王田元,主要蒸制白面馍、枣花、寿桃等面食。小时候农村的孩子平常是吃不到白面馍的,田元叔有时高兴也会给我掰块馍馍吃,特别香甜。吃一次够我高兴好一阵子。</p> <p class="ql-block">13,邵来满蒸食铺</p><p class="ql-block">位于后西街道东侧。</p> <p class="ql-block">14,桃元煎饼铺</p><p class="ql-block"> 东关庙南侧,东街道下坡处,王桃元老汉在后院西楼开了一个小门脸卖煎饼,有时也挑担走街串巷卖些小商品。</p> <p class="ql-block">15,王会元煎饼铺</p><p class="ql-block">下崖底西侧,德贵房背后。</p> <p class="ql-block">16,石头柒房铺</p><p class="ql-block"> 位于东街道东关庙西侧的二层小楼,从县城来的一个叫石头的人在此开设柒房,柒印布匹衣物等,因此称之为石头柒房。</p> <p class="ql-block">17,陈金旦柒房</p><p class="ql-block"> 在上东街西侧也有一个柒房,是陈金旦开的。</p> <p class="ql-block">18,烟房院</p><p class="ql-block"> 位于东街道东侧,当铺院对面。解放前叫烟坊院,解放后分给河南来的赵秋成、赵刘成两兄弟。俩兄弟曾在这里做挂面、卖烧饼等食品,村里人也叫“秋成铺”。其后人赵来喜是我小学同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19,小抓豆腐房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十字街东北侧,原有两层楼房。王凌刚(小名小抓)在楼下做豆腐,因此村里人就叫“小抓豆腐房”。</p> <p class="ql-block">20,油房院</p><p class="ql-block"> 位于十字街东南角,院内北房为榨油作坊,由王小潭经营,因此叫油房院。后由李友仁一家居住。其后人李红轩是我小学同班同学,本文作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圣阁,位于西圈里街道南侧,建于清道光十一年。</p> <p class="ql-block">21,海金镶牙铺</p><p class="ql-block">(三圣阁左侧)</p> <p class="ql-block">22,小柱镶牙铺</p><p class="ql-block">(三圣阁右侧)</p><p class="ql-block">海金和小柱都是从河南来的手艺人。</p> <p class="ql-block">23,同乐药铺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关庙北,西街道东侧,由卲同乐经营。那时村里没有卫生所,人们多在此看病抓药。</p> <p class="ql-block">24,保善药铺</p><p class="ql-block"> 在十字街西北侧,1958年大跃进时拆除。</p> <p class="ql-block">25,德林蒸食铺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正街道北侧,保善药铺西面。</p> <p class="ql-block">26,李六祥抄纸坊</p><p class="ql-block">用桑树皮加工抄制纸张。</p> <p class="ql-block"> 固隆村当时还有一些没有铺面的手艺人</p> <p class="ql-block">27,陈德龙擅长打麻绳,村里许多人用的农用麻绳,骡、马、驴、牛等牲口用的笼头等都是他编制的。</p> <p class="ql-block">28,陈银管擅纸扎手艺,村里人婚葬嫁娶的纸人纸马、童男童女纸扎多出自他或马尚俊之手。</p> <p class="ql-block">29,马尚俊也是村里的纸扎能手。</p> <p class="ql-block">30,荊条编制艺人苗双保</p><p class="ql-block"> 当时农民的许多生产、生活工具都是荆条编制的,山上到处都是荆条,有着灵巧双手的苗双保可以编制出大小不等的家用篮子,挑担用的箩筐等农家器具。</p> <p class="ql-block">二,集体化道路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农村巨大变革的时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走集体化道路是对农业现代化的考验,是对广大农民的一场历炼!我们有幸经历了那个伟大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1,互助组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固隆村是老抗日根据地,解放后安义元任党支部书记,王全任村长。互助合作运动是从1952年开始的,农民分得土地后各家各户自己耕作,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当时有些农户人多地少,有的地多人少,或者没有大型农具和牲畜,需要其它人帮忙。于是在政府的号召下,互帮互助的互助组应运而生。当时村民王述明、马尚俊、马尚红、王喜民、王呆虎、吉兴元、王金满、王中法等率先组织了生产互助组,几家人互帮互助,大大促进了生产,富裕了生活。</p> <p class="ql-block">2,东关庙的兴衰</p><p class="ql-block"> 东关庙是五十年代固隆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戏曲班子演出,村民集会以及秋收后粮食的堆放等无不利用此地。因为这里是村民进出村子的必经之处和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在此不得不提到固隆村的文化符号~固隆剧团。在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时任村长的安义元就组建了宣传抗日的戏班子“固隆剧团”,由他兼任团长,该剧团多次受到太岳军区的嘉奖。现在的固隆剧团依然是村里的一面文艺旗帜,村民无不为此骄傲。为让自己的剧团有个固定的演出场地,1952年,村党支部号召南、北固隆村民共同集资修建舞台,村里的青年,甚至小学生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终于建成东关庙演出舞台。这里每逢有演出,不管是本地或外地剧团演出都是人山人海。</p><p class="ql-block">可惜被拆掉了,让人泪目!</p> <p class="ql-block">面目全非的东关庙旧址</p> <p class="ql-block">3,固隆村的文化符号~固隆剧团</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区党委奖励给固隆剧团的锦旗,称之为“不扛槍的队务”。</p><p class="ql-block">(该锦旗现在山西省武乡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O年的固隆剧团团员合影</p><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第一排:邓宝善、李友信、安义元、李文科、李黄捷、苏文质</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张李元、马天绪、张金娥、李翠先、魏能英、韩秀英、陈士贵</p><p class="ql-block">第三排:马尚俊、魏文虎、李仁友、王洪兴、王凌召、南固隆两人</p><p class="ql-block">第四排:李红鱼、王黑际、陕国英、魏国林、李丙友、马尚洪、王中发)</p> <p class="ql-block"> 4,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成立</p><p class="ql-block"> 1952年,由农户投资入股成立了“固隆供销合作社”。每年年终按股分红,当时王凌霄任供销社主任。</p><p class="ql-block"> 同时期还成立了“固隆信用社”,同样是村民入股,大多数就入几块钱,有些人还以粮食作价入股,并且发放股权证,每年分红。</p> <p class="ql-block">5,初级农业合作社(俗称:初级社)</p><p class="ql-block"> 1954年成立固隆初级农业合作社~阳光合作社,由王述明任社长。</p><p class="ql-block"> 随后又成立了第二个初级农业合作社~火光合作社,马尚俊任社长。此时全村基本上没有了单干户。</p> <p class="ql-block">6,扫盲运动</p><p class="ql-block"> 1955年,普通农民大都没有文化。为普及群众的识字能力,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扫盲领导组,由周天锡和王如英负责。那时村里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年轻人、小学生在教老人识字、学文化。我当时上小学二年级,学校也组织我们到村子里教大人识字,手里拿个小石板,逢人就教他认字。</p><p class="ql-block">扫盲的效果对于多数没文化的老人用处不大,但扫盲运动后村里形成了要让孩子读书的好风气。</p> <p class="ql-block">7,爱国卫生运动</p><p class="ql-block"> 1956年固隆村同全国一样,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并且和除“四害”结合起来进行。所谓四害即:蒼蝇、蚊子、麻雀、老鼠。我们小学生都有指标,每天必须消灭多少蒼蝇。村里拆除私家茅房(厕所),建立几个大点的公厕。各家墙面要刷白,街道、院子要打扫干净,随时有人来检查。固隆村因卫生搞的好,曾获阳城县“太阳村”的称号(太阳村当时是全国的卫生模范村)。</p> <p class="ql-block">8,1957年,两个初级农业社合并为固隆村阳光高级农业合作社(俗称:高级社)。</p> <p class="ql-block">9,1958年,那个疯狂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全国贯彻执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在全国迎风飘扬。为响应党的号召,高举三面红旗奋勇前进,全国上下进入了疯狂的年代,作了许多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 小学生的作业本都在宣传三面红旗,可以想像该运动之广泛和深入。</p> <p class="ql-block">10,大炼钢铁运动</p><p class="ql-block"> 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几乎涉及到全国的所有城镇乡村。固隆村也在次营坡等地建造了几十个小高炉,那里每天人山人海,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大炼钢铁。农民把自己家的铁锅、铁铲都砸碎了拿去炼铁,真是不惜砸锅卖铁也要炼出好铁,为社会主义作贡献。当时号称每天产量达到两吨,其实根本没那么多,而且都炼成了废铁,最后全部仍掉。热闹的场面没有坚持多久就全部下马了。</p> <p class="ql-block">大炼钢铁时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11,劳动竞赛</p><p class="ql-block"> 人民公社的各种成就也鼓舞了社员的劳动热情,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涨并开展了劳动竞赛。公社在东关庙设立了劳动竞赛榜,并以老黄忠、赵子龙、关公、罗成、穆桂英为样板,表彰各类各种年龄段的先进人物。各个生产队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劳动竞赛榜,大大鼓舞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12,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想像中的共产主义社会</p><p class="ql-block"> 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共产风吹拂下,固隆村也建起了自己的公共食堂和集体宿舍。西街的铁炼家、乔文兴家、李田院老冯家、上陈家院陈日太家、东头新院、下崖上卯友院、圪料沟魏国家院等七处建立了集体食堂。每天每家都不起火做饭了,都到食堂打饭。更有绝的是还建立了统一住宿制度,要求各家统一住宿,其中老院、宽院、当铺院等几个大点的院子都成了集体宿舍。李红轩还记得在宽院东房住时还重中了煤气,把人吓得够呛。大宿舍没坚持几天就又各回各家了。集体宿舍也就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1958年,人民公社大食堂时用的大蒸锅。</p> <p class="ql-block">13,浮夸风泛滥</p><p class="ql-block"> 1958年也是吹牛不上税的年代,正如当时的俗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说1958年是个丰收年,甚至是大丰收年,但膨胀后的各级领导还要放“卫星”。本来再好的地块亩产四、五百斤粮食就很不错了,非要虚报产量达一两千斤!为达目的就将好好的土地深翻深耕,把生土都翻出来种庄稼,过度密植等措施并没有带来高产。想像中的产量根本达不到。于是有些领导就弄虚作假,多交公粮和余粮来邀功,以至把粮库掏空。虚假粮食产量也为1959年以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饿肚子埋下了隐患。</p> <p class="ql-block">14,1959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断崖式下降。</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再加上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此时苏联又逼着我们还债。全国开始出现了大饥荒,农村更是重灾区。大食堂也散伙了,村里人大都吃不饱饭,没有粮食只好用野菜充饥。谁也想不到才一年的时间已今非昔比了!</p> <p class="ql-block">三,己经失去和正在失去的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 1,耕地用的木犁</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民用的农耕木犁,该进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用耕牛犁地时的配套装置老炮杆和牛构。</p> <p class="ql-block"> 这种木棰包括现在的农村人大概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这是我们这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孩子们的劳动工具。大人在前面赶着牛翻地,我们用这个长把木棰在后面敲碎耕地翻起的大土块。看到它就想起了我们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耕牛很吃力,扶犁的老农也得用劲。</p> <p class="ql-block">晚归!</p><p class="ql-block">(一天的劳作终于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2,平地用的木耙</p> <p class="ql-block">耙地的老把式!</p> <p class="ql-block"> 在前面牵牛的活农村叫“挡牲口”,记得小时候这种农活都是我们这些十岁左右的娃干的。那时大人干一天农活队里给记一个工,我们这些孩子记两分工。忙活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能给家里挣工分还是特别高兴。</p> <p class="ql-block">3,播种用的木耧</p> <p class="ql-block">播种也是技术活,播放种子的速度、流量,扶耧时的间距、深浅都在手上把握。</p> <p class="ql-block">4, 打谷场上的石碾子</p> <p class="ql-block">5,打谷场上翻谷子的桑木杈</p> <p class="ql-block">6,清洁谷物的农用风车</p> <p class="ql-block">7,碾米用的石碾子</p> <p class="ql-block"> 老驴负责拉碾子,老汉负责翻谷子,老婆负责筛箩。这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p> <p class="ql-block">8, 磨面的石磨。</p> <p class="ql-block"> 9,手摇小石磨</p> <p class="ql-block">10,手工捣米用的石臼。</p> <p class="ql-block">以上物件看着那么亲切又是那么失落,这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留下的乡村记忆!</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从1950年算起,时间已过去了七十多年,大家不会觉得我只是在讲故事或者讲历史吧?是的,对于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却刻下了深深的烙印!</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魏东生 1943年生 ,81岁</p><p class="ql-block">1986年至1993年任固隆村村长。</p> <p class="ql-block">李红轩 1947年生,77岁</p><p class="ql-block">1984年至1986年任固隆村村长。</p> <p class="ql-block"> 王填平 1947年生,77岁。在固隆村读完小学后,1960年到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