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年前,还没有疫情,也没有俄乌战争,一切都是那么平和美好。9月11日,我与亲朋好友一行踏上了去俄罗斯的行程。 </p><p class="ql-block"> 因为身体原因我们选择了轻奢乐享团。登上飞机,我发现我们的位置竟然紧连着驾驶舱,座位宽松,排数也不多。咦,这是“传说中”的头等舱还是前舱呀?带着疑问向后望去,果然后面还有中舱、后舱。我满心惊喜,倒在那舒适的座椅上,不知有多惬意。北京与俄罗斯时差七个小时,飞机一路追着太阳飞行。透过舷窗,我看着窗外万里云海在脚下翻滚,脑中想象着圣彼得堡、莫斯科的美景;搜寻着有关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记忆片段。不知不觉10个小时就过去了,飞机于俄罗斯时间下午三点抵达了圣彼得堡。</p> <p class="ql-block"> 酒店印象 </p><p class="ql-block"> 在圣彼得堡我们居住在普希金酒店,这座酒店四星级,坐落在市中心涅瓦大街上。酒店不大,三层楼,外墙是桃红色。因为伟大诗人普希金在这儿住过而得名,它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霜,却历久弥新。走进酒店,我们立刻被那典雅的中世纪的风格所倾倒,淡淡的柔和的黄色洒落在酒店的每一个角落,沙发、壁画、楼梯、花盆每一处都渗透出十九世纪的欧洲古风,空气中散发出巧克力牛奶香水混合的甜甜的气味,那是欧洲特有的味道,沁人心脾,舒适温馨。窄小的床铺“躺”在较为宽大的客房内显得那么滑稽(导游说俄罗斯老式酒店的床都如此,因为高大的俄罗斯人是趴着睡觉的)。推开窗户,整个房间立刻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下,放眼望去浅灰色的运河从脚下汩汩流过,河对岸那一栋栋彩色的童话般的欧式建筑耸立在眼前,稍远处滴血教堂蓝色和金色的洋葱头圆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我趴在酒店那窄窄的过软的床上,想着两百多年前普希金住在这个酒店时,不知是在创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还是在准备为了妻子冈察洛娃和丹特士决斗?想起普希金的故事总觉得有点感伤,普希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虽然斯人已去,但他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在世界各地产生的重大影响,深深地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不,在二十一世纪,在这普希金酒店,我一个中国人在踏上俄罗斯土地的第一时刻就想起了他。</p> <p class="ql-block"> (上图:普希金酒店)</p> <p class="ql-block">(上图:拼图下方是酒店那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古老狭窄的床铺)</p> <p class="ql-block"> 城市印象 </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始建于1703年。其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整个城市由44个岛屿组成,由580多座桥梁连接起来,是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市内有93条河渠,大部分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有13座能开合的桥,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既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也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许多外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据点均位于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更是俄罗斯的文化艺术灵魂之城,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等文豪,以及柴科夫斯基、格林卡等音乐家都曾在此生活和进行创作过。</p><p class="ql-block"> 在圣彼得堡,我们住在市中心,每天在导游安排的行程结束之余,我们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好奇,大街小巷地去“考察、探秘”,依靠手机下载的翻译君和我曾经学过俄语的姐姐,我们边走边看边议。我们一行人大多是老师,共同的职业使我们对这片神秘的土地有共同的兴趣和感受:在古老的运河岸边行走,那承载着历史厚重的青石板路撩拨着我们探讨这座城市的兴趣;在十九世纪的民居里探险,那童话世界般的绮丽建筑使我们体验到人类智慧的奇迹;在宽阔的涅瓦河岸休闲,落日的血色余晖让我们深悟到岁月更迭生命珍贵;在饱经风霜的老铁桥上徜徉,船上星星点点的灯光带给我们浪漫的感伤.....就这样将自然和幻想,诗情和欢乐相交融,让我们认识了这具有独特魅力的圣彼得堡。</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最古老繁华的街道是涅瓦大街,是在沼泽中开辟出来的,被称为世界最美的街道之一。街边诸多的豪华建筑规划整齐划一,每栋楼房一般层高不超过五层,大多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处处彰显出浓浓的欧洲文化内涵。圣彼得堡商场的门都很小,但大大的橱窗从高处一直贴着地面,临着大街,橱窗内透出淡黄的光和彩色的商品,有的橱窗还早早地就摆出了五颜六色的圣诞树,总让人联想起丹麦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 (上图:空中俯瞰圣彼得堡。该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圣彼得堡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上图:涅瓦大街景色)</p> <p class="ql-block"> 涅瓦大街上的行人都步履匆匆,人们大都穿休闲服饰,很少看到女性穿布拉吉和高跟鞋。女孩都很苗条,中老年女性的身型也不是都那么肥胖。眼前所见完全颠覆了我原来对俄罗斯女性的认知,那曾经令我无限羡慕的布拉吉和那壮硕的中老年女性都去哪儿了?后来就这事我问过当地导游,回答是现在俄罗斯人的工作节奏都很紧凑,尤其是退休后工资不高,女性退休后还要去工作,没有时间去精心打扮,且保持苗条也是中老年女性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涅瓦大街还是一个信仰宽容的地方,在这里东正教、新教、天主教各教派的大教堂以及荷兰教堂、亚美尼亚教堂等等,共处一地而相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当然,美丽的圣彼得堡也有落后于中国的一面。在圣彼得堡无论你站在哪一条街道上,仰望天空,你总会发现布满了蜘蛛网一样的电线网。而我的家乡天空中的电线网早已消失,你能看到的是一览无余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上下图:涅瓦大街上行走的俄罗斯人)</p> <p class="ql-block"> (上下图:圣彼得堡夜空中的电线网)</p> <p class="ql-block"> 俄餐</p><p class="ql-block"> 说到俄餐也是天壤之别。我们尝过普通的俄餐,烤鱼、黑面包、沙拉,口味怪异,无法下咽,导游说吃这种俄餐就是饿餐!由于我们是轻奢乐享团,导游引导我们在圣彼得堡普京过生日的酒店,品尝了较为“高档”的俄餐,听说一人一餐消费人民币600元(我们的餐费含在团费中)。那天中午,导游将我们带进了装潢豪华又极具俄罗斯风情的酒店,高大宽阔的楼梯铺着红地毯,卫生间内摆着偌大的雕塑和沙发。小巧的餐厅内摆放着三张铺着白桌布的餐桌,还有那淡绿的墙壁、雪白的窗帘、红色的玫瑰,都显得那么雅致。房间的一隅俄罗斯美女在悠悠地弹着钢琴,空灵飘渺余音绕梁。热菜由俄罗斯帅哥服务生一道一道慢慢地端上,红汤,蘑菇羹,浓稠鲜香;野味肉食,美味可口;冰淇淋,卡布奇拉、水果甜入心扉。特别是那慢慢地上菜过程(吃完一道菜再上下一道菜),正是时下流行的慢生活的一种体验。这顿俄式大餐虽然花费了我们很多时间,但大家在一起感受友谊,探讨人生,确实很惬意!想起一句话:“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餐后俄罗斯帅小伙还和我们合影,别的国家大概都是美女与大佬合影吧!</p> <p class="ql-block"> (上图:普通俄餐)</p> <p class="ql-block"> (上下图:生日酒店内外景)</p> <p class="ql-block"> (上图:钢琴、鲜花伴美食)</p> <p class="ql-block"> 教堂与信仰 </p><p class="ql-block"> 在圣彼得堡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教堂和俄罗斯人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有伊萨基耶夫教堂、滴血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斯莫尔尼大教堂、圣彼得堡大教堂……俄罗斯的教堂绝对比中国的庙堂多,大街小巷隔不多远就有一座教堂,或拜占庭式的或巴洛克式的。巴洛克式的教堂尖顶高耸入云,成为城市的标志;拜占庭式的教堂,五彩斑斓的洋葱头顶,像童话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每一座教堂的建筑都别具一格,巧夺天工,绚丽夺目,吸引着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瞻仰。俄罗斯人大都信东正教,东正教具有独特的风格,教堂内部的陈设布置与西欧教堂不同,没设祷告座位和讲经坛,门、墙壁和屏风上绘有精致的圣经故事、人物、天使长等圣画像,圣画像上绘有东正教崇仰的圣人、圣徒等,每座教堂的显著之处都有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画像。</p><p class="ql-block"> 东正教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俄罗斯人对宗教的信仰令我惊叹不已,我们参观教堂时,发现每一座教堂内外都排着长长的等候着祷告的队伍,这里有年过古稀的老人,有身强力壮的中年人,还有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人们有时排队长达二、三个小时,但大家都静静地等候着,没有一丝声音,也没有谁离开队伍。轮到祷告的人们,在胸前划着十字,对着圣母玛利亚的画像悄声说着话,满脸的虔诚,有的还潸然泪下,人们坚信圣母能听见他们的心声,保佑他们。教堂内那肃穆的氛围,体现出信教者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影响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绪,大家都默默地用心感受着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我和先生都是无神论者,但看到此场景,不禁震撼,几乎同声感叹: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大!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俄罗斯还有这么多人坚信神的存在!东正教在前苏联属于被压制状态,很多教堂被荒废了。苏联解体以后才开始进行宗教活动。确切的说从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才开始对东正教宽松起来,信徒们真心相信基督所宣讲的福音,是唯一叫人死后又能复活的福音。我想信教的最大好处就是不惧怕死亡吧?</p> <p class="ql-block">(上图:圣彼得堡最出名的教堂—滴血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上图:喀山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上下图:在教堂内外排队等候祷告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更为出彩的是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下文我将单独介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 (上图:我在圣彼得堡)</p> <p class="ql-block"> (上图;涅瓦河上的老铁桥)</p> <p class="ql-block"> (上图:大大小小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摘自部分亲友评论:</p><p class="ql-block"> 陶群:一口气读完本文 仿佛又回到了那年秋天的俄罗斯之行 圣彼得堡 一个最具俄罗斯🇷🇺特色的城市 作者在美文中作了既有画龙又有点睛的介绍 从武汉飞往圣彼得堡那天是911 返航那天是918 所以印象深刻 立马联想到这个世界真不太平 圣彼得堡是美好的 建设它不容易 一街一桥一水 一宫一堡一碑 那些雕刻 那些珠宝 更有它的琳琅满目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及艺术作品 谁不为之折服 但愿它的美好千万不要和那两个日子遭遇 热爱和平 追求幸福 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作者文章的主旨可能也在这里 。</p><p class="ql-block"> 二姐:这么好的文章,值得反复阅读!我从小爱欧洲的文化,爱他们的文学、音乐、建筑等等;但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英、法、意、瑞等国家时,眼前浮现的不仅是美轮美奂,还有热情奔放和安静祥和;但同为欧洲国家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虽然它有大片的金碧辉煌,留在我脑海里的却是广袤和苍凉。</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同样经过了类似于文革时的极左时代,但很幸运的,他们的文化(包括文学作品、音乐、建筑等)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大多保存下来了。金色的宫殿,黑色的水流,血色的历史……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文友百灵: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博学多才,图文并茂!跟着您的笔触游了一趟圣彼得堡,期待后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