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天平山出来,要回到苏州市区,快捷的方法还是公交换地铁,换乘点在木渎,那么就顺路游一下木渎古镇。</p><p class="ql-block"> 木渎古镇我是去过多次的。上世纪后期的三十年里,几乎每十年都去那里一次。不过那时候的木渎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整齐的石皮街,也不见四个的园林,只有那石家饭店有点印象,也知道它有点来历,可惜现在已迁至他处。</p><p class="ql-block"> 五年前再来木渎,才发现已完全改观,那条老街,已经焕然一新。它也叫山塘街,与苏州阊门外的那条街同名,老街依着旁边的香溪河,自东向西展开,除了榜眼府第外,其他三个园林和明月寺等景点都在山塘街上。那次由于下着不小的雨,游览的不够仔细。</p><p class="ql-block"> 这次游览木渎古镇,主要还是观赏秋色为主,对于古镇的历史,园林的特点和变迁只是简单提及。</p><p class="ql-block"> 游览先从东头的榜眼府第开始。</p> <p class="ql-block"> 榜眼府第的主人是林则徐的弟子冯桂芬,所以又叫冯桂芬故居。道光二十年中的榜眼(进士第二名,仅次于状元) 。冯是近代政论家,散文家。他干过一件事,对近代中国影响很大。太平天国时,他在上海“乞师”,请李鸿章的清军前来保卫上海,收复苏南。于是李鸿章和手下悍将程学启率领一万清军,乘轮船穿过太平军防地,后来这支军队后来发展成了淮军,李鸿章和北洋军阀也从此崛起。这是晚清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历史也有极大影响。 </p><p class="ql-block"> 榜眼府第作为传统的清代园林,前宅后园,后面的花园虽小,但还是有些看头。不过秋色不够浓烈,只有假山上的一株红枫,山墙上红色的爬山虎,厅前黄色的盆景,才使人感到了些许秋意。</p><p class="ql-block"> 接着走上山塘街,在老街面馆吃了碗爆鱼面,走了没多少步,就到了古松园。</p> <p class="ql-block">(500岁的罗汉松)</p> <p class="ql-block"> 这个古松园。为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园内有一株明代五百年的罗汉松,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 </p><p class="ql-block"> 古松园是木渎四个园林中较小的,但在我看来却是最好的,长长的走廊上下环绕,可以登高俯看园内景致,看到的是秋色连波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 古松园的秋色确实非常好,银杏和红枫植于楼台亭阁之间,银杏和红枫的数量在木渎的四个园林中最多的。银杏黄的鲜明,枫叶红的热烈,这黄和红目前达到了最饱和的浓度。</p> <p class="ql-block"> 我走进一个传统建筑的楼阁,这是苏绣第三代传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内中陈列的一百多幅姚氏刺绣精品,值得游客细细欣赏一下。而苏绣的第一代大师沈寿的故居离古松园仅十几米距离,这大概是把苏绣艺术馆设在这园里的原因吧。我也拍摄了多幅刺绣的照片,由于这篇是叙述木渎的秋景,这里就不多描述了,待以后单独作一个古松园的美篇,再细细展示叙述。</p> <p class="ql-block"> 出了古松园,继续往西走,这一段是香溪河最漂亮的。一座三眼桥,名“西施桥”,看上去很新,二十年前没有见过,我估计是新造的。传说西施常在溪边用奇香花粉沐浴,携带着她的体香及胭脂、花粉之香的溪水自西往东,一路芬芳,满河生香,久而久之便成了千古流芳之香溪,也造了这西施桥。</p> <p class="ql-block"> 木渎的御码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时,每次都选择在木渎御码头登岸。乾隆的御舟经过运河,转胥江再折入香溪,并在御码头舍舟登岸,入住虹饮山房。</p> <p class="ql-block"> 西边的这座桥名永安桥,青藤蔓生,古意盎然,那才是老物件。这一座单孔拱型花岗岩石桥,始建于明弘治十年,已经历经了500多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御码头后的虹饮山房,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乾隆六次临幸之地,刘墉、纪晓岚、和珅等大臣也曾多次下榻于此,所以被誉为乾隆的民间行宫。园中央是气势宏伟的古戏台“春晖楼”,西苑现为木渎圣旨珍藏馆和科举制度馆。今天主要是赏秋色,以前又来过,就不一一细看了。</p> <p class="ql-block"> 园中有一方池塘,池水清澈,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周围的楼台亭阁映在水中。可惜这里银杏红枫不多,秋色阑珊,好在走过去没多少路,在一片楼宇之间,出现了好几棵红枫。</p> <p class="ql-block"> 那几棵红枫,有点与众不同,它们不是生长在泥土多的地方,而是长在建筑的空隙中,与周围的白墙黛瓦屋檐墙角相互映衬,看起来别具风味。</p> <p class="ql-block"> 虹饮山房过去没多少路,就是明月寺。以前是曾多次从寺前走过,那时它很小,看上去很简陋,又在一条小弄堂口,走过都不愿意进去看。现在是大大改观了,进去一看,佛像都没有开光上色,那边还在塑造神像,也是难得一见。门口的两株银杏,黄叶配着黄墙,一片和谐。</p> <p class="ql-block"> 木渎最西边的园林是严家花园。是由清乾隆时的大名士沈德潜的“竹啸轩” ,木渎诗人钱端溪的“端园”,发展到光绪时木渎首富严国馨的“羡园”,但人们都叫它“严家花园”,它是木渎四个园林里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 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的努力,前后历时二百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蕴积,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和名园风范。这严家不但是木渎的大户,在苏州也赫赫有名,园内有严家的部分家谱,可惜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严家淦一人,1975年老蔣去世后,他接任伪总统。</p> <p class="ql-block"> 严家花园里的四季小园布局疏密曲折,楼台众多,在建筑界被称为“江南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秋天的有色树不密集,也不高大,但总是不失时机的出现在天井里或拐角处,恰到好处,引人注目。那些框景中出现的一抹红色或黄色,鲜艳夺目,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参观了严家花园,走过木渎镇上的最后一座桥,西津桥,就结束了对木渎游览。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木渎古镇的西端离地铁灵岩山站很近的,上地铁,到石路附近借了宾馆,准备第二天游览虎丘、西园、留园等处,继续欣赏姑苏的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