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旅,费城和华盛顿

桂圆

<p class="ql-block">费城</p><p class="ql-block">费城是宾夕法尼亚州首府,为美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富兰克林的出生地。费城是美国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774-1775年两次大陆会议在此召开,并通过《独立宣言》;1787年在此举行制宪会议,诞生了第一部联邦宪法。而且费城1790-1800年,在华盛顿建市前曾是美国的首都。19世纪以来,铁路和港口发展很快,制造业兴起,1860年制造业产值曾占全国30%。现仍为美国主要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之一。1876年费城举办了世博会,以及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展。1926年举办美国独立150周年博览会。1976年,费城也是美国举办独立200周年的活动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独立厅,又名“独立宫”,是美国著名的历史纪念建筑和重要地标。同时,也是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自由钟,又称“独立钟”,是一口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钟,它是美国独立战争最主要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p><p class="ql-block">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华盛顿,又称华都、华府,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得名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位于美国东岸的中大西洋地区,波多马克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贯市区。华盛顿于1790年作为首都而设置、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因此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p><p class="ql-block">华盛顿是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与各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还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p><p class="ql-block">华盛顿是世界各国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华盛顿市内没有工业,经济来源居首位的是联邦政府的拨款及其机构的开支,其次是房地产交易,旅游居第三位。此外信息服务、教育服务、金融与保险、酒店、传媒等服务业发达。</p> <p class="ql-block">联邦调查局(简称FBI)总部是美国国家司法部门的管辖机关,负责调查有关跨州之间的犯罪活动。是世界上有名的警察破案机构。</p> <p class="ql-block">据福布斯调查,到美国旅游的游客有70%一定会去国家广场参观,约合每年2400万。除了政治活动在此举行外,国家广场也发挥着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在周末和节假日,附近的居民还会来此散步、锻炼身体、野餐、放风筝,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严格来说,国家广场已不是一个地标,而一个地标群,这里有很多美国标志性建筑物,因而成为美国文化与历史融合最完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纪念碑,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地标,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 1833年美国国会通过建案,建费用由全民乐捐,每人捐款上限为一美元,蓝图由米尔斯(Robert Mills)设计。其间因南北战争爆发,停摆了22年,1876年又重新复工,由美国陆军负责,经费由政府负担。整个工程于1884年12月6日峻工,并四年后开放观光。石碑建筑物的内部中空,以古埃及方尖碑比例设计而建,高度169.3米。东面是国会大厦,西部是林肯纪念堂,北面是白宫,南面是杰佛逊纪念馆,内墙镶嵌著188块由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1853年美北长老会驻中国的传教士丁韪良曾赠一碑文予美国华盛顿纪念馆,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撰碑文文字:“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p><p class="ql-block">登上169米高的华盛顿纪念碑,可俯瞰波托马克盆地全貌。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的军事才能和治理能力使他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大陆军的总司令,他成功地指挥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此外,他在1787年主持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政治基础。华盛顿的领导风格以平易近人、诚实无畏和对国家的热爱著称,这些特质使他在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独立,反对殖民统治,坚持共和制,反对君主制,认为权力永远属于人民。他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第三个任期。这种非终身制的总统任职制度几百年来一直延续到现在,也被许多国家効仿。</p> <p class="ql-block">白宫,又名美国总统府,位于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始建于1792年10月13日,是美国总统和第一家庭居住并处理人民事务的官邸、美国国家象征之一。作为美国总统的居住地和行政中心,白宫的每一个声音都会牵动世界。参观白宫内部需要提前预约,并且需要遵守严格的安检和携带物品规定。白宫内部展示了历任总统使用过的家具、餐于历任总统的油画和雕塑等艺术品‌。没有预约不能进入白宫内部,但可以在白宫前的草坪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白宫为白色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主要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东为宴会活动厅、西为行政办公楼及总统办公室;主楼外观3层,实有6层,共132间客房,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总占地面积达7.3万平方米。白宫建筑带有浓厚的欧式造型设计英国建筑风格,历任美国总统的扩建使其融入了美国建筑的风格,宽敞、坚固、典雅。</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建在一处高28米的国会山上。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把大圆顶造好。国会大厦的东阶通常是举行总统就职仪式的地方,从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就职之时到20世纪末,大多数总统就职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偶尔也有例外,里根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均在国会大厦的西阶举行过就职仪式。</p> <p class="ql-block">杰斐逊纪念堂是为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建的纪念堂,在1934年6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拨款300万美元,在潮汐湖边建造杰弗逊纪念堂,并为此成立了专门委员会。1938年在罗斯福主持下开工,即使炮火连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使建造杰弗逊纪念堂的工程停顿下来。1943年4月13日是杰弗逊诞生200周年,杰弗逊纪念堂落成并向公众开放。杰斐逊纪念堂是一座高96英尺,具有大理石台阶和标志性的圆柱,白色大理石圆顶的建筑,是按杰弗逊喜爱的罗马万神殿的较小版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墙壁上镶嵌着他的书信,演讲和独立宣言的节选。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与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利坚开国三杰。</p> <p class="ql-block">林肯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连成一直线。这是美元一美分硬币背面的实景。林肯纪念堂是为了纪念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造的,建筑外观庄严宏伟,内部展示着林肯总统的生平事迹和领导才能。这座庄严的建筑周围有36根廊柱,象征着林肯在任期间的36个州。</p> <p class="ql-block">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1860年11月6日,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林肯签署了《宅地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为北方获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864年11月8日,林肯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1865年4月14日,林肯被约翰·布斯暗杀,次日上午与世长辞,年仅56岁。2006年,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名。</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内部珍藏林肯坐像及著名演说,不仅是历史与建筑的杰作,更是民权运动的圣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立印第安人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美洲印第安人艺术文化物品收藏所之一,有首饰,陶器,纺织品,绘画,雕塑等等。博物馆分别为"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生活"。是史密森学会的一部分,致力于保护和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国原住民文化。自1989年以来,博物馆已将5000多件物品送回美国原住民手中。和座落在华盛顿国家广场一带众多的博物馆相比,即使从外观看,这座最新的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也是如此与众不同。这座建筑外墙由石灰石砌筑的弯曲立面,代表了美国西南部沙漠峡谷千百万年风雨侵蚀后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致。</p> <p class="ql-block">韩战纪念碑位于林肯纪念堂以南,准确地说,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寸相仿的,散布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的,不锈钢的美国军人雕塑群。他们头戴钢盔,手持武器,像是一个在搜索前进的战斗小分队。他们的表情并没有显示出美国固有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是复杂的紧张,恐怖,警惕…,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着整个园区,让人们感到深深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韩战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著人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置身战场,再次领略到战争的残酷。</p><p class="ql-block">这座墙的尽头,是整个纪念园的点睛之笔,上书“freedom is not free”,中文译为:“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自由不是免费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是一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上面刻有方字。其中一块置于雕塑群的正前方,上面用英文写着一段碑文,中文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p><p class="ql-block">另有几块则写着韩战中死亡、受伤和失踪的美军人数、联合国军人数等。</p> <p class="ql-block">越南战争纪念碑位于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越战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纪念基金会(VVMF)"要求在首都华盛顿建造越战纪念碑,并提出四项建设要求。 次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1981年,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21岁华裔女学生林璎(林微因的侄女)的设计成为首选。1982年3月11日,林璎的设计获得批准。3月26日,工程动工,10月,纪念碑主体基本完成。同年11月,越战纪念碑落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越战纪念碑整体设计非常简洁,却饱含深意,大地被撕裂的设计意向象征越战所带来的伤痛,使人们深刻反思战争的残酷,并表达了人们对死者深深的悼念。林璎的设计是"用一把刀切开华盛顿宪法公园的一个缓坡",让岩石裸露出来,纪念越战的"越战墙"被设计成两面巨大的抛光黑色大理石墙,墙体扇形张开、两面各61米,形成125°的夹角,交汇处最深,3米多;墙充分利用了地形与空间的特点,犹如一面巨形似刃的镜子嵌在隆起的地层里,构成一个巨大的V字,渐行渐浅,慢慢绘成一个湾,V字两翼一端指向林肯纪念堂,另一端指向华盛顿纪念碑。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从1959年至1975年间美军58132个阵亡将士和失踪者的姓名,在越战中的牺牲者将被人们永远纪念。</p><p class="ql-block">2007年,越战纪念碑入选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五角大楼(英语: The Pentagon)是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位于华盛顿西南方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因建筑物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五角大楼于1941年9月11日动土起建,1943年1月15日完成。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布里恩·萨默维尔将军(Brehon Somervell),而莱斯利·格罗夫斯上校(Leslie Groves)作为军方负责人全程监督了建设过程。</p><p class="ql-block">由于其特殊的职能,所以有时“五角大楼”一词不仅仅代表这座建筑本身,也常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甚至美国军事当局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在旅游大巴车上拍五角大楼的一个侧面,借助下面这张网络上的照片(谢谢作者),展示五角大楼全貌。</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城郊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