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感

杨宏涛

<p class="ql-block">杨宏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关战略、管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书籍,买了许多也读了一些。有些读过了又忘了,再翻的时候发现仍有许多经典的内容,新颖的观点,或许当时还没有读出感觉、产生共情。再读的时候,又触及到了心灵的敏感神经,有了重温新知的幸福感和美好体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挺好的感觉,相当于又见老朋友,再次看到了他身上那些美好的品格,甚至还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以前感受不深的闪光点,这些都是对自己有益的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书既是学习新思想,增长新知识,也是与高人对话,领略世界不同的辽阔山海,看到过往不曾看到的异域风光。“心即宇宙”,境由心造,世界都是。学习会让世界与自我的关系有一个更全面的审视、更深刻的理解、更有效更有趣的链接,产生更美好更有力的共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读书,做事,思考,其实就是对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世界以及彼此相互关系的再审视、再理解和再省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观,就是又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又见,那就是反复审视,反复看,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实到虚,从心到行,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从自利、互助到利他,从尘土、浮云到净空等等,不断思考、修行与参悟。若能于其中看到找到一个自在、自适的自己,那已是菩萨境界了,长此以往,深践笃行,便能照见“色、受、想、行、识”,皆是虚妄,梦幻泡影,诸法空相,心无所住,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彼时早已是“勇者无畏,智者无惑,仁者无忧”。疑难杂症,急难险重,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所遇即是修行。千山万水,我心澄明,柳暗花开,峰回路转,苦厄自渡,重生超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说:没有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那我们就做一个不断思考、感受生命坎坷坦途和起伏兴衰,生活酸甜苦辣和柴米油盐,人生丰富多彩和跌宕起伏的人,而不去做一个无感的愚蠢的平庸的躺平的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人生是一个过程,那就让这个过程在不断探索、思考、重塑新自我中度过。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英雄史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勤读书,多思考,常写作,莫着急,稳稳地,享受畅游书海的乐趣,感受获取新知的快慰,体会智慧洗礼的重生。把自己融进去,也让自己走出来,从容地感受精妙的思想的电流传袭灵府、心流涌动那种美妙的感觉,如沐春风,如享暖阳,如雨中漫步,如静夜听风。让自己坐拥书城,沉浸书海,在学习中进步,在省思中升华,在实践中验证,在知行合一中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循环往复,持之以恒,可能就是人生的精进之路、愉悦之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