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12月14日,我来到了河南大学,这座历史悠久的学府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在现代教育发展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露出浓厚的人文气息,令人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 1912年,在历代河南乡试重地河南贡院东半部,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委任林伯襄为校长。当时全国创办的此类学校仅有三所,另外两所分别为清华学堂(现在清华大学)和南洋公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p> <p class="ql-block"> 林伯襄,字襄,教育家,1878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开启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在任期间,林伯襄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朝气蓬勃,日常教学严肃认真、学术活动生动活泼、校园文化热烈欢快,是真正的“新式教育”。为纪念这位伟大而具有开阔眼界的校长,河大师生在预校大门的西侧立林伯襄塑像。</p> <p class="ql-block"> 六号楼,又称“博文楼”,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兴建的第一座建筑,1915年开建,1919年落成,楼分三层,连同地下室共四层。李大钊曾在六号楼内发表过演讲,所以在楼前花园内竖有李大钊铜像。那栋是“七号楼”,又名博雅楼,19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心,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七号楼,又名博雅楼,是中西合璧的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中的杰作,其以典雅的外观和动人的神韵吸引着大批过往行人。</p> <p class="ql-block"> 博雅楼别具匠心,以西方古典柱式装饰墙面,中国的屋顶、门廊与西方的柱式、基座相融合,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中西建筑艺术密切结合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博雅楼色彩明丽,典雅大方,细腻考究,青砖砌墙,立面层次丰富,华丽典雅。1936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校参观见到七号楼时,对其大加赞赏,称其为“真正的公主楼”。</p> <p class="ql-block"> 七号楼,自1925年落成后,学校教学空间从六号楼逐步扩展转移至此,直到1959年,这里都是学校的主体教学楼,历经了中州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等6个重要时期。</p> <p class="ql-block"> 东西十二斋,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侧,其中东侧有十栋,西侧有两栋。建于1921年至1956年之间,每栋斋房三层。入口与屋顶、线脚与垂花门罩中西合璧,雕刻细腻精美,既承袭了中华古典建筑之精髓,又融入了西洋之建筑之浪漫,其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历史韵味,一些设计细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当时的斋房是供学生休息的宿舍用房,延续了我国古代书院讲堂左右布局斋舍的做法。1936年4月,张学良将军到河南大学视察,曾亲临东斋房看望学生。</p> <p class="ql-block"> 贡院碑和贡院执事楼有着比河南大学更加悠久的历史。贡院碑共有三座,由两座清朝遗留下来的旧碑和一座建校90周年时所立新碑组成,三座碑呈品字形分布。正东面的灰色小楼则是后来重修的贡院执事楼,两组建筑相对而立。</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光绪三十年(1904),这里举行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场科举考试,七月,刘春霖考取状元,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诞生。1905年9月2日,清政府迫于压力宣布废止科举制度,贡院碑和执事楼见证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p> <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文物馆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一批建立的高校文物专题类博物馆,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最早成建制、具规模的高校博物馆,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河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河南大学文物馆是河南省最早成建制、具规模的高校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平方米,现有藏品11类4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品8件、二级品100余件、三级品1000余件。</p> <p class="ql-block"> 工字楼,因其平面图呈“工”字而得名,东侧叫东工字楼,西侧叫西工字楼。东、西工字楼使用同一张图纸,楼高两层高度10.1米,建筑面积2374平方米。砖木结构,由木桁架及檩条构架,青砖清水墙,歇屋顶山墙,红机瓦四坡顶。</p><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河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就要召开,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跟他配套的住宿楼的建设自然要在代表报到前完成。所以工字楼1949年开始动工,到1950年初建成。</p> <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期间,整个河南大学被日寇作为河南省日军总司令部,而小礼堂就是当时的日军作战指挥室。小礼堂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日寇的滔天罪行,也述说着那段悲惨屈辱的岁月,提醒着河大学子铭记历史,成才报国。</p> <p class="ql-block"> 铁塔,名为“祐国寺塔”,建于公元1049年,是开封古城现存的两座宋代建筑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至今仍是开封古城内视觉上的制高点。铁塔高55.08米,八角十三层,楼阁式仿木结构,遍体砌筑褐色琉璃砖,犹如铁铸,得名“铁塔”。</p><p class="ql-block"> 坐落于河南大学北侧的铁塔公园,被戏称为河大后花园,河大学子也称为铁塔牌学子。铁塔见证着河南大学的百年历史,历经战火、水患、地震,依然屹立,正如河大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使历经坎坷,依然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