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渠群山绕,精神天下传。</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百步九折,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桓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的土地上。位于西部林州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p><p class="ql-block"> 林州是一座“有山有水有精神”的城市。“山”指的林州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属于南太行林虑山系;“水”指的是红旗渠建成以后,引来漳河水,林州由一座极度贫水的城市变成塞北江南;“精神”指的是当年10万林州人以一种“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勇气和担当铸就了“红旗渠精神”,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修建于南太行林虑山的悬崖峭壁之中。</p><p class="ql-block"> 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为南太行的绿色平添了一抹厚重的底色。而林虑山秀美风姿的也为百折不挠的红旗渠精神增添了一丝温婉和柔媚。</p><p class="ql-block"> 在这初冬时节,我因参加“林州一中高效学习研讨会”,得遇红旗渠,邂逅林虑山,看见石板岩,与“有山有水有精神”的豫北林州扑了个满怀。额对了,与其说是偶遇,倒不如说是一场奔赴,因为红旗渠精神早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是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耳熟能详,长大亦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 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12408座建筑物……你是林县大地上蜿蜒4000公里的五线谱,谱写出的气壮山河的中华神曲;你是7万人奋战30年浇筑的民族魂,你是用81条生命换来的地球上第八大奇迹!</p><p class="ql-block"> 苍山不墨千秋画,渠水无弦万古琴。</p><p class="ql-block"> 置身这人工天河,忍不住也要俱怀逸兴壮思飞。我虽地位卑微,见识浅陋,但儒家精神的浸润,仍然令我情不自禁的想要振臂高呼,想要一诉衷肠。</p><p class="ql-block"> 从五丁开山,到李冰治蜀?;从西门豹治邺,到林则徐兴疆;再到杨贵逐梦林州……让我明白什么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明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是谁说,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由遇见和构成的。</p><p class="ql-block"> 冷与热相遇,有了能量的交换,产生了雨水。</p><p class="ql-block"> 地壳与板块的相遇,有了碰撞,才有了山的隆起。</p><p class="ql-block"> 青山遇见绿水,成就了山水富城的和谐诗篇。</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遇见不畏艰难的林州人,这才成就了人工天河的传奇。林州遇见杨贵,这才成就林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人间壮举。</p><p class="ql-block"> 我始终不明白,这盖世神话是如何成就的,以至于觉得即便在生产力得以极大解放的二十世纪,修建红旗渠的难度,也堪比夸父逐日精卫填海。</p><p class="ql-block"> 遇见红旗渠,荡涤了卧的灵魂,她的大,让我身上的小无处遁形。伫立在青年洞前,任白云悠悠,松涛阵阵。</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遇见不如说是一场奔赴。先是遇见光,再成为一道光,照射进生命,给予温暖和前行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