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墨韵 山河的礼赞

超然自逸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粵海雅韻 2024第25期 (总122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刋头题词:刘清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名誉社长:陈伟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社 长:张瑞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主 编:张瑞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本期审稿:张瑞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编辑制作:陈世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姓名:尹红仙,笔名:阿佤一枝花,佤名梦安妮,女,佤族,教育工作者,兼县佤族学子助学协会工作 佤族文化产业协会,业余喜欢读读写写、自拍照、听歌、跳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心灵的墨韵 山河的礼赞</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阿佤一枝花(尹红仙)散文专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年青作者阿佤一枝花,用浑厚的笔墨,流畅的语言,精湛的修辞,徜徉的情感,记录着生活中的元素。让这些元素变成推动自己不忘初心,想的是传承和发扬佤族文化,做的是全心全意服务于教育工作,为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年华、智慧与力量,为建设新农村,为山里的孩子造就家国情怀,默默耕耘。她深怀豪情,善著散文,既豪迈奔放,又鼓腹讴歌,一篇篇 富于情感的 诗篇, 印记生活的 轨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个人专辑,读来寻味,激泛凝思。故《粤海雅韵》特选此专辑,让读者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让读者对少数民族的精神文明和风土人情的深层认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粤海雅韵》编辑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探访秘境—— 神秘的阿佤四排山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阿佤一枝花(尹红仙) </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怀抱中,有一方宛如世外桃源般被群山温柔环抱的神秘之地,那就是云南临沧佤族人民心灵的原乡 —— 阿佤山。 它宛如 一幅由自然之神与人文之灵共同精心织就的绚丽画卷,每一笔色彩、每一处线条,都是佤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心灵书写的传奇,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阿佤山是佤族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的地方。在临沧这些佤山中,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因地形得名,境内有牛肩山、丫口尖山、火石山、巴达山等 四座高山 排列, 故称 四排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踏入阿佤山,仿若踏入了一条时空的神秘隧道,瞬间被卷入一个古老而奇幻的世界。瞧,那山峦起伏,似大地母亲酣睡时微微起伏的胸脯;云雾缭绕,如梦幻的轻纱在山间翩翩起舞,为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每一座山,都是一座承载着佤族人民 历史与 传说的 巍峨丰碑。 牛肩山、丫口尖山、火石山、巴达山 这些名字, 绝非简单的地理坐标,它们是佤族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圣地, 是岁月长河中闪耀的明珠。它们宛如沉默的智者, 见证了 佤族人民的 繁衍 生息,承载着无数如繁星般璀璨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山间传颂,在岁月中流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春天的脚步轻轻踏上阿佤山,这里便宛如一位盛装的佳人,换上了一袭生机勃勃的绿色华服。佤族人民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辛勤播种,他们就像技艺精湛的画师,既用传承千年的传统农耕方式勾勒出古朴的线条,又巧妙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为这幅画卷增添灵动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共舞, 绘就一幅 田园牧歌式的 美好 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夏日的阿佤山,山间的小溪宛如灵动的银丝带,潺潺流淌,为燥热的季节送来清凉的慰藉。孩子们宛如欢快的小鹿,在溪边嬉戏玩耍,那银铃般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老人们则在树荫下,如同古老的史官,讲述着那些关于英雄的豪迈、爱情的凄美、自然的神秘的故事。这些故事,恰似山间的清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田,带来慰藉与宁静,让心灵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秋天,是阿佤山最为绚烂辉煌的季节,仿佛是大自然用金色的颜料尽情挥洒而成。金黄的稻田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恰似一片金色的海洋泛起粼粼波光;甘蔗粗壮而挺拔,节节向上,像是大地举起的胜利旗帜,那是佤族人民辛勤耕耘的丰厚回报。此时,身着色彩斑斓如天边晚霞般民族服饰的佤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欢聚一堂,庆祝丰收的盛宴。在欢快奔放的旋律中,他们用热情似火的舞姿,向世界展示着对生活的热爱,那热爱如同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他们用虔诚敬畏的心,向大自然表达深深的感激,那感激如同山间的溪流,源远流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阿佤山的冬天,虽无北方寒冬的凛冽刺骨,但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祥和,宛如一位温婉的女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山间的雾气缭绕升腾,似梦幻的仙境,如梦如幻,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童话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佤族人民宛如守护古老宝藏的卫士,精心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他们崇拜自然 , 敬畏生命 , 视自然为万物之母,生命之源。通过一系列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他们如同虔诚的信徒,向祖先倾诉思念,向自然表达感激,那是灵魂与神灵的对话,是生命与历史的交融。每年的青苗节、木鼓节等传统节日,如同璀璨的文化之星,闪耀在阿佤山的天空。这些节日是佤族人民展示自己文化魅力的盛大舞台,是传承文化的神圣仪式,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光辉时刻,它们承载着佤族人民的 历史记忆 和民族情感, 代代相传,永不停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阿佤山,它不仅是一座自然风光的瑰丽宝库,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如渊薮的民族家园。这里的人们,用智慧作笔,汗水为墨,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史诗。虽身处偏远山区,但他们的心灵却似展翅的雄鹰,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他们热爱和平,如同热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阳光;追求自由,恰似追逐山间自由翱翔的飞鸟。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宛如璀璨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阿佤山,恰似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 梦幻世界。 这里的 一山一水, 如诗如画 ; 一草一木 ,皆含深情。它们都凝聚着佤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宛如一首无声的赞歌,传唱着阿佤山的传奇。而佤族人民, 就像 这片 土地上灵动的 精灵,用婉转的歌声和奔放的舞蹈,讲述着阿佤山的传奇故事。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温暖与感动,如同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下,如痴如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阿佤山在深情呼唤着每一个渴望回归自然、寻觅心灵归宿的灵魂。在这里, 你可以 卸下尘世的喧嚣 与 浮躁,如同倦鸟归林,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你可以倾听佤族人民的歌声与舞蹈,那是他们灵魂的呐喊,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的倾诉。阿佤山,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座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灯塔,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向往与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欢迎你到四排山来,来感受这份源自灵魂深处的温暖与感动,让阿佤山的传奇故事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你心灵深处永恒的珍藏……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八一婚礼军人的承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佤一枝花(尹红仙)</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八一这个庄严的日子里,四排山的云雾似乎也带着几分敬意,它轻轻洒落,为侄子的婚礼披上了朦胧的纱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作为家人,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慨,看着你,从青涩少年成长为今日的新郎,心中满是骄傲与欣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一,是军人的节日,是英雄的赞歌,你披甲执戈, 诠释着责任与担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选择了部队,也在营造家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你以爱之名,许下军人一生的承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婚礼的宣告庄严响起,如同雷霆之音,它宣告着一段新旅程的开始,也预示着幸福与甜蜜的降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侄儿,你换上了礼服,英俊挺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你父亲、你二叔 年轻时的 模样, 同样地 坚定与果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人围坐,笑语盈盈,眼中闪烁着泪光 与喜悦, 我们 见证着 你的成长,也分享着你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个充满爱的时刻,我们不禁感慨万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你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一的风,轻轻吹过,带着夏日的热烈与秋日的凉爽,它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也传递着家人对你的深深祝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愿你与爱人携手共度风雨,共享阳光, 在生活的点滴中, 珍惜彼此,相互扶持,共同成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侄儿,你以笔器为荣,你是我们的骄傲,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愿你永远牢记对爱人的承诺,用爱与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愿你的婚姻如我们的国防一样牢不可破,愿你牢记保家卫国的初心,愿你的家庭永远幸福美满。</b></p> <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在课堂上传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民族团结与国家情怀的火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佤一枝花(尹红仙)</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很幸运,生在祖国的边疆佤山——临沧耿马,我是一名普通的佤族女教师 也是 佤族学子 助学协会的 工作者。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碑盟誓词回信, 更加深知 自己肩负的 责任 重大。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在课堂上 传递着 民族团结 与国家 情怀的火种,让这份情感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想起 2020 年1月22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我们云南佤寨,访民生、贺新春。他的到来,如同春风般温暖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与厚爱。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要在课堂上传递民族团结与国家情怀的决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紧接着,在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这封信不仅是对老支书们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我们所有边疆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与期望。我深知,作为边疆地区的教师,我有责任将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坚实力量。 再到2024年9月25日,当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的消息传来时,我内心再次涌起了强烈的共鸣。总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和 对 边疆地区的 深切关怀。 我意识到,作为课堂上的教育者,我必须将这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课堂上,我注重通过历史故事、现实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特别我校五华民族小学是民族生最多的,占57.4%,我讲述着佤族与汉族、傣族等其他民族之间的 友好往来 和互帮 互助的 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幸福课程里设佤族木鼓组,佤语,傣语,象脚鼓舞等等,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和民族 自豪感。 道德与 法治课中,课前五分钟到十分钟我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方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责任和使命。科学课上,在课堂上,我经常播放一些关于国家发展的纪录片和新闻报道,科技飞跃发展,让学生们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还要求他们做手抄报,学习编跳民族团结舞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名边疆佤族女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致力于传递民族团结与国家情怀的火种,让这份情感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致教师,时光的雕刻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九月颂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佤一枝花(尹红仙)</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不仅仅是季节的更迭,它是岁月中一抹温柔的笔触,轻轻勾勒出秋的 轮廓。 在 这个季节,雨丝 轻拂,带着几分凉意,几分暖意,交织出一幅幅秋色的旖旎画卷。而在这片斑斓之中,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如同星辰般璀璨,那是属于教师的节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教师,您是那吹却浮华的风,让人们在喧嚣中听见生命的真谛;您是那拔节、抽穗的力量,引领着知识的田野 向着成熟 迈进。 在九月的 舞台上,您以深情的笑脸,从晨曦微露到夜幕低垂,演绎着一场场关于成长与梦想的剧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讲台,是您的一方天地,虽小却承载着无尽的希冀。您以青春韶华为阶,步步坚实,从青涩走向成熟,每一步都深深烙印在这片浸透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世俗或许只看见您被 “高高抬起”的光环,却未曾留意到您脚下那片默默耕耘的土地,以及您心中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您播种希望的时刻。在教室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您用蘸满爱的笔,将四季的灵韵播撒进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谁说这三尺讲台没有春花秋月、冬雪夏雨?方寸之间,您绘出了高天流云、大江东去的壮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您选择黑色夜空作为背景,无怨无悔,只因心中有光,照亮了一双双花季的 眼睛, 让他们 看见无瑕的 美丽。有人说您平淡,却不知您已将生活的多彩,一笔一划写进了东方的晨曦;有人说您沉默,却不知正是这寂静的天幕,让一颗颗新星得以闪耀,绽放于寰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属于教师,但教师却不只属于九月。您将春天的种子播撒,在秋天收获满园的丰硕;您将金子般的故事,洒向四季,让每一缕阳光都充满启迪。是您,用青春和热血,激起了知识的波涛,让智慧的河流奔腾不息; 是您 , 以洪荒之力, 将山峰托起,让梦想的高度触及云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不仅仅属于教师,它是时光的见证,记录着每一位教师用爱与智慧书写的传奇。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教师致敬,感谢您们 用生命 雕刻时光, 用 心灵塑造未来。您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岁月的丰碑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芒。</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寻找八百年的温柔与繁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丽江古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佤一枝花</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丽江,一个名字里就藏着无尽诗意与远方的城市,仿佛是天地间精心雕琢的瑰宝,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对于我这个地道的云南人而言,丽江古城更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让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的圣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国庆75周年,我们一家子怀揣着对丽江的无限憧憬,踏上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我们的脚步真正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时,心中的激动与喜悦难以言表。丽江古城,这座世界文化 遗产的 瑰宝, 就像一颗 璀璨的明珠,在云南的西北部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丽江古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色古香、充满韵味的年代。没有围墙的束缚,只有小桥流水、石板路的古朴与宁静。运合大风车悠悠地转动着,带出片片淡淡的 水雾, 仿佛在 诉说着 这座古城 800 多年的 沧桑岁月。我们就从这里入口,拍照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方街,这个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更是热闹非凡。五花石铺就的路面,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商铺林立,民族特色浓郁,每一件商品 都承载着 纳西族人民的 智慧 与勤劳。一群纳西老人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唱着古老而动人的民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祥和与安宁。让你情不自禁融入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幕降临是丽江古城别有一番风味。夜空中繁星点点,古城中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大石板路上挤得水泄不通,一不小心就会走散。人人手上拿着手机 、 有些 大人们脖子上 挂着照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身上穿着 带有 民族特色的 各式各样的 衣服,手上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嘴里吃着糖,头上戴着帽子,手里拿着风铃,跟在大人的身后,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乐时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华街上更是热闹非凡,酒吧一个挨着一个,音乐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乐。人们逛街累了,就到这里坐一坐,喝点酒, 唱着歌, 享受着 这份独特的 乐趣。有些人甚至在石板街上跳起了街舞,他们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包容与活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那些小巷里,则显得清静得多。古雅的建筑、幽静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漫步在这些小巷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来到遇见木府时,更是被这里的宏伟与壮丽所震撼。木府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丽江古城的历史与辉煌。在这里,我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仿佛与这座古城融为了一体,陶醉在这美景中。美了美了醉了醉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丽江古城,你是一座幽静的小城,和谐的小城,繁华的小城,更是一座美丽的古城。你的清新淡雅、你的文化内涵、你的悠久历史都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在这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真谛。丽江古城,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温柔乡,是我来了又想再来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佤山的暮秋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佤一枝花(尹红仙)</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时忙碌着,周末,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备着行囊进山了。这暮秋时节,雨,不期而至,带着几分冷气,轻轻地拂过这片古老的土地。草木在雨中更显萧条,叶子纷纷扬扬,如同疲倦的蝴蝶,缓缓飘落,最终归于尘埃,化作泥土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这雨,却也为佤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魅力。山林间,菌子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头来,它们或白或黄,或红 或紫, 形态 各异, 色彩斑斓。姐妹们相约,一同踏入这暮秋的雨中,去寻找那些藏匿于落叶之下的珍馐美味。我们穿着防水的衣裳,挎着竹篮,沿着曲折的山路,一步步深入山林,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一边说笑,一边唱我们佤族的山歌,歌声在雨林中回荡,与雨声、风声交织成一首美妙的交响曲。我们给捡到的菌子拍照,记录下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有些菌子只拍手拿,有些则与菌子融为一体,大捧的拽在手里,还有些与篮子一起拍照,真的是趣味无穷。看着彼此战利品得瑟的样子,真的是可爱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声音,宛如一首 悠扬的 秋日小曲, 让人 心生宁静。我们一边寻找菌子,一边欣赏着这雨中的景致。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在雨中摇曳生姿,它们的花瓣上,挂着 晶莹的 露珠, 仿佛是 大自然的眼泪,诉说着季节的更迭。偶尔,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们加油鼓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萧瑟的秋雨中,野果子也显得格外诱人。尤其是那金黄的枇杷,它们挂在枝头,如同小小的灯笼,照亮了这片寂静的山林。我们摘下一颗颗枇杷,放入口中,那清甜的味道瞬间溢满口腔,仿佛是大自然最甘甜的馈赠。每一口都充满了果香和雨露的清新,让人陶醉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随着雨势的渐大,我的心中却涌起了一丝乡愁。这雨,仿佛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我想起了儿时在佤山度过的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的我们,也是在这样的雨中奔跑、嬉戏,追逐着彼此的身影。而如今,岁月如梭,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奔向了远方。那些曾经的朋友、同学、家人,也都忙碌于各自的生活,鲜少有机会再聚首。此刻,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再次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望着这雨中的佤山,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与梦想。而这场暮秋雨,更是勾起了我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我想,无论我走到哪里,这份对佤山暮秋雨的思念,都会如同这雨一般,绵绵不绝,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依旧在下;山,依旧在静。我站在雨中,任由思绪飞扬。我们下山了,期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繁华的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繁华的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期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