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杨哲教授花都行:一场书法与情谊的邂逅

剑胆琴心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寻常的傍晚,我接到了儿子小学同学妈妈鄢总的电话,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与诚挚:“刘老师,今晚有一个来自清华的教授来到花都,他的书法特别好,你要不一起过来吃个晚饭,认识一下!”由于孩子们曾在同一所学校上小学,我们两家也算熟识,因此,在她的热情邀请下,我决定赴约。</p><p class="ql-block"> 下班后,我骑着电动车,载着小儿,穿过喧嚣的街道,向着约定的酒店驶去。抵达时,只见一群人正围坐在一起打牌,气氛热烈而欢快。在这群人中,有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学者模样的男子,他并未参与牌局,只是静静地坐着,显得格外沉稳。鄢总见状,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清华美院的杨哲教授!”随后,她又转向我,向杨教授介绍道:“这个是秀全外国语学校的刘玉荣老师,他很仰慕您的书法!”</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交谈。杨教授非常亲和,没有丝毫架子,他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这一举动让我深感温暖与感动。我们相互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和兴趣,交谈中,我感受到了杨教授深厚的学识与谦逊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不久,饭局正式开始。组织这次饭局的是一位高个男子,后来得知他被人称为夭总,军人出身,说话爽朗而直接。随着菜品的逐一上桌,夭总将话语权交给了发展局的谢局长。谢局长不愧是官场中人,他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出每个人的姓氏、籍贯、职业以及特点。来参加饭局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商人、导演、教师,还有刚退伍的军人,大家聚在一起,气氛融洽而热烈。</p><p class="ql-block"> 饭局期间,小儿祖越由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大口朵颐,再到吃饱喝足后的百无聊赖。幸好身旁的鄢总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予他照顾,让我倍感安心。大家互相敬酒,我也回敬了他们,能深切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其中,向杨哲教授敬酒的人尤为频繁,但杨教授并不贪杯,后来以晚上要写字为由婉拒了敬酒,转而以茶代酒,与大家共饮。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天长地久”的美好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饭局结束后,众人纷纷散去。考虑到小儿年龄尚小,需要充足的睡眠,我带上他与杨哲教授合影留念后,便准备离开。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谢局亲自为我们拍照,留下了这珍贵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骑行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回到了家。此时,上晚自习的大儿也回到了家里。我刚坐下准备稍作休息,手机便响了起来。“刘老师,还没休息吧?”电话那头传来鄢总的声音。“没呢,刚到家!”“孩子有人看吧?”“他哥哥回来了,家里有人。”“那你赶紧过来吧,广州酒家,杨教授准备写书法了,快点来观摩学习,难得这么好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一听这话,我立刻精神抖擞起来。交代好大儿子照顾好小儿子后,我立即骑上电动车出发前往广州酒家。很快,我便来到了指定地点——孙律师的工作室。这里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杨教授手执毛笔,提笔蘸墨,运气调息,准备挥毫泼墨。谢局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孙律师则手拿纸巾在一旁伺候,随时准备为杨教授擦拭多余的墨渍。鄢总则拿起手机全神贯注地拍摄着每一个细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整个场面充满了庄重与神圣的气息。杨教授下笔如行云流水,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我站在一旁屏息凝神地观看着他的创作过程,心中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原本杨教授打算一两天就离开花都的,但架不住谢局、孙律师和鄢总等人的热情挽留,因此又逗留了几日。然而,由于我孩子上学和本身教学业务繁重等原因,后面几天未能继续参与活动,这让我感到颇为遗憾。不过,令人感动的是,在离开之前,杨教授还特意为我写了一副“翰墨神逸”的书法作品。字迹大气灵动,笔力遒劲有力,充分展示了他的书法功力。这幅作品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馈赠,更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弘扬。</p><p class="ql-block"> 后来,谢局还亲自将这幅书法作品送至我们单位。当我看到它收藏在书房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与自豪。这次与杨哲教授的相遇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与韵味,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情谊。</p><p class="ql-block"> 遇见美好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福气。我要感谢所有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感谢鄢总的热情邀请和周到安排;感谢谢局的慷慨相助和热情挽留;感谢孙律师和鄢总的精心准备和无私奉献;更要感谢杨哲教授用他那精湛的书法技艺为我留下了这份珍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同时,我也将把这份遇见美好的经历珍藏于心,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