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 内蒙古,全称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全区为高原型地貌,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属省级行政区。内蒙古以其辽阔的草原、壮丽的风光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由于内蒙古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所以最佳旅游季节为6月到9月,尤其是7月和8月,这时草原牧草茂盛,气候宜人,适合各种户外活动。 今年8月25日 有幸跟随中国人寿旅游团来到内蒙古,这是我第五次来内蒙了,这次去是想吃羊肉了,并且感受下8月的草原。 新疆、西藏、内蒙,分别是全国面积前三名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的面积相当于3个日本,4个英国、72个北京,6.5个广东,内蒙古面积虽大,但人口只有2400万,实属地广人稀。我国56个民族里,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排名前五的是壮族、满族 、回族 、苗族和维吾尔族。90年代初,蒙古族人口还是少数民族之首,30年过去了,现在却连前五都排不进。对于蒙古族,很多人跟我一样,现实生活中都接触不到,但不妨碍我们认识蒙古族的名人:腾格尔、吉祥三宝、凤凰传奇中的玲花、斯琴高娃等等。 从广州飞行了2300多公里才到达呼和浩特,到达时,当地气温18度,比广州稍冷些。草原上早晚温差特别大,草原的天气就象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相对于草原,沙漠的天气会更热一些。下了飞机,导游就将事先准备好的蓝色哈达,献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接过哈达那一刻,心情一下就美丽了。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在城市化之前是一片草原,呼和在蒙语中意为绿色的意思,浩特是城市的意思。呼和浩特现在的新机场很大,比北京的大兴机场只小一点点。历史上,内蒙古的首府曾在包头,后来改为呼和浩特,这一变迁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记得7年前,去山西游玩时,我也曾顺道去了一趟内蒙的呼和浩特。 草原上散布着成群的牛羊,正如敕勒歌所描述的一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伊利和蒙牛的奶源地都来自内蒙古。这里最不缺肉,吃的最多的是牛羊肉(纯吃草长大的草膘牛,草膘羊口感更好)、骆驼肉和鱼肉,相对肉类而言,这里青菜短缺。 亚洲地区的佛教主要有三类: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及藏传佛教。东南亚、韩国、日本都是信奉小乘佛教,中国的主要佛教是大乘佛教,蒙古原来信奉萨满教,成吉思汗时期,藏传佛教从西藏传到蒙古,之后改信藏传佛教。因为内蒙古跟蒙古一脉同源,所以信奉的也是藏传佛教。大召寺是呼和浩特的一座著名古刹,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和内蒙大召寺,各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大雁塔和小雁塔作为唐代佛教建筑的代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还承载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大召寺则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蒙古地区的宗教文化特色。 大召寺里面有三绝四宝,三绝包括银佛、龙雕和壁画,四宝包括康熙龙凤伞盖、檀木八角宫灯、乾隆楠木供台和纯金佛像。大召寺内有六道轮回图,六道轮回是佛教用来解释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轮回转生六种生存环境的一种因果报应图,六道分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和三恶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轮回图中还包括三毒根源和十二因缘等内容,象征着人生的因果报应和轮回。 我们的导游杨青海,曾在蓝天白云队工作,去过汶川抗震救灾,他说汶川地震时,官方公布的死亡数据是8万,实际上更多。看着大召寺的六道轮回图,结合我们经历过的那三年疫情,看过了灾难和痛苦,感悟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照顾好自己,凡是想开一点,看淡一些,知足常乐,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健康长久。或许当我们达成愿望后,佛主需要的不是你去还愿,而是希望实现愿望的你能够去帮助更多的人。据闻李连杰、韩红、李嘉诚、何鸿燊,马云、曹德旺等都信奉佛教,或许生命的尽头就是玄学。 晚餐我们吃呼和浩特市最有名的冰煮羊。冰煮羊是内蒙的一种特色火锅,相传起源于成吉思汗时期。事先要将新鲜的羊腿肉切成规则的小方块,放在冰块上,然后加上一些配料,再大火加热煮熟,通过先冷后热的烹饪方式,让羊肉更加细嫩,口感更好。 这里虽属高原,但市区海拔也才1000米左右,明天要去的希拉穆仁草原就要高很多,海拔有1700米。晚上住的开元大酒店,整体还还不错,早餐也很丰盛。友情提醒,在这里尽量不要吃冰的东西,水龙头的水刚烧开也不要马上倒出来喝,最好静置一段时间,因为水质问题,往往会有沉淀物。 再一次来到希拉穆仁草原,风景依旧,活动也依旧。在草原上漫步还是很惬意的,一路走过,不时惊起许多蝗虫四散飞遁。我们在广袤的草原上随走随拍,记录着每一个开心的时刻。在辽阔的草原上,引人关注的不是遍地的青草,而是那些放养式的牛羊和马匹,每当夜暮降临,它们都会有序的自己回家。 蓝天映衬蒙古包,<br>初秋微凉着红袍。<br>冰煮羊肉令人醉,<br>流连游客不思归。<br> 清晨冒着冷风出来拍日出,是真冷啊,气温只有10度,得为自己的毅力点个赞。 今天参观公主府,内蒙古的公主府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康熙第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下嫁蒙古亲王居住过的府邸,好象康熙的女儿都是为了和亲出嫁的,有几个二十出头就没了,令人唏嘘。 午饭品尝呼和浩特老绥元的烧麦。除了牛羊肉外,内蒙古美食还有烧麦、羊杂碎、奶茶,这里的烧麦里面包的不是糯米,是羊肉,烧麦的特点是皮薄,肉特别有嚼头,汤汁有香气。 阴山下敕勒川草原,这里的草足有一人高,草原的深处是成吉思汗广场,或许是受城市化的影响,个人感觉这里没有敕勒歌里描绘的那种意境。 内蒙古的哈素海国家湿地公园,有塞外西湖之称。哈素海在蒙语中是“哈拉乌素”,意为黑水湖。这里涵盖了淡水湖泊湿地、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 内陆盐沼、水产养殖场湿地、运河输水河湿地等八种湿地种类。有很多动物在此栖息,其中鸟类有100余种,包括黑鹳,黑鸢、大天鹅、苍鹰、白游隼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晚餐品尝骆驼肉,感觉还可以,一块肉连骨头有一斤多,真正体现大口吃肉的感觉。不过大口喝酒是不敢的,焖倒驴的度数非常高,浅浅品尝了一点,口感还不错,但喝不惯高度酒的朋友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 晚上住达拉特旗,这里属于鄂尔多斯的一个县城,因为此处无矿,所以相对是一处比较穷的地方。<br>蔚蓝碧空白云飘,<br>茫茫原野草未凋。<br>百花仙子亭亭立,<br>天人合一最妖娆。<br> 下午去银肯塔拉沙漠,因为前几年去过,我们就进到景区旁的团建基地转了转。在沙漠用滴灌技术种植植物,是挺不容易的。 晚上中国人寿举办红酒宴,并给生日在8月份客人庆生,现场还有抽奖送礼活动,酒宴气氛非常融洽,大家都过得很开心。 次日早上7点半出发,去一家蒙藏医药馆参观。 藏医尿诊很少有人了解,喇嘛医生非常重视观察病人的尿液,他们需要病人在日夜间不同时辰收集尿的样本,检查其颜色和泡沫的变化,传统的藏医甚至要喝病人的尿液。 蒙藏医擅长手诊,据说手掌上的纹路是会变化的,这些变化的纹路就是体内病变的反应。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西医则是各种仪器设备检查,等症状确定出来,或等结节囊肿大了之后再手术,而蒙藏医通过手诊讲求未病先治,早发现早治疗。在蒙古族和藏族的传统中,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的重要机构,在蒙藏的许多寺庙,都以行医济世为本分,僧人在寺庙学佛和学医,看《四部医典》。这里的医生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治三高、心梗、脑梗,预防老年痴呆办法,就是三七、天麻1比1打成粉,开水冲服。 随藏传佛教一并传入蒙古的还有藏三宝和唐卡。藏三宝也就是西藏三宝,指的是天珠、红珊石、绿松石,据说佩带它们可以增长智慧、逢凶化吉、辟邪消灾。唐卡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其精细的画工和华丽的色彩使得每一幅唐卡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唐卡通常描绘佛教主题,传递深奥的哲理和智慧。密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深奥的教义著称。提到密宗,不免提到天葬。导游小杨说他看过天葬的过程,全程一个解剖学,听着都觉得残忍,天葬时会把尸体一块一块分割给秃鹫,于一无所有中来,复一无所有中去。 下午去宽巷子。宽巷子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其实是回民美食一条街,里面都是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沿街的都是商铺,餐饮最多,还有牛羊肉铺,干果店,水果店、超市等,我买了一支雪条吃,奶味还挺浓的。 今天去此次内蒙游的最后一站:内蒙古博物院。参观博物院的人特别的多,随人流,走马观花参观了几个馆。内蒙古博物院可以称得上宝藏博物馆,其中镇馆之宝有鹰顶金冠、钧窑小宋自造香炉、辽代彩绘木棺、马上杯、查干诺尔恐龙等,在此你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草原文化。在内蒙博物院看了几幅朝代疆域地图,元朝的时候,中国的版图很大,横跨欧亚大陆,到了明朝时就变小了,清朝的时候又拿回来一点。不管是朝代的更替,还是疆域的变化,都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或许这就是历史博物馆存在的最大意义。 此次的内蒙古游,因为一些原因,原定的行程做了一些调整,但总体上还是收获满满。有人也许会问,这次旅行累吗?其实挺累的,六天时间,去了那么地方,赶了那么多路,折腾是肯定的。但如果问还想去吗?回答是肯定的!毕竟有些地方值得你第二次去,而且不一样的季节去同一座城市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每次旅行回来,旅途中是怎么个累法,基本都忘了。记得清晰的永远是自己看到了未曾看过的风景,遇到了不曾熟悉的人,增长了未曾有过的见识,从而对这个世界多了一分了解,对人生多了一分感悟。旅行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