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全名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又名凌云大佛,古称“嘉州大佛”“弥勒大像”。这尊石像不仅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造像,更是无数礼佛之人心中的一座精神灯塔。通高71米的佛像,静静地矗立在峨眉山东麓栖鸾峰南岷江凌云寺,俯瞰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的壮丽景象。佛像始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经九十年的建造,在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历经1300多年的风霜雨雪,自然变幻,它仍然端然肃穆,巍然屹立默默守护着天府之地,三江平原。经历无数艰辛,乐山大佛最终成为镇水护民的精神象征。站在大佛脚下,仰望那庄严慈蔼的面容,不由内心涌起一股对古人的智慧与力量、坚韧与执着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2024.10.27日从成都出发前往乐山大佛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凌云山乐山大佛头部附近俯视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之处。抬目远望,江面开阔,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江涵秀色,风景如画,异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时下游览乐山大佛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从大佛的头顶处进入大佛,再下行沿台阶至佛脚,探寻和感受“临时抱佛脚”的机缘,然后再返回至佛顶。但因景区常年游人过多,从上至下再回到佛顶,花费时间有点多,如果是随团游,时间基本不够用。二是乘坐游船沿江到达大佛的正面,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观览大佛的全貌。受自然因素等影响,游船并非每日都开放。从远一点距离还可观赏到卧佛全貌。</p><p class="ql-block"> 凡来乐山大佛之游客,几乎无一不想抱抱佛脚,祈盼得到大佛的护佑。“抱佛脚”求幸运,从古至今民间流传甚广。“临时抱佛脚”的典故在中国传说有两个版本:</p><p class="ql-block"> 一是,据宋代张世南《宦游纪闻》记载,古时云南南边有一个藩国,人们都只信奉佛教。有个犯了死罪的人在被官兵追捕时,逃进一座寺庙,抱着佛像的脚边哭边磕头忏悔,请求剃度为僧,表示痛改前非。最后竟感动了官兵和国王,被赦免死罪去寺庙做和尚。后来这一典故流传开来,就有了“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俗语,用来形容那些平时不用功,事到临头才采取补救措施的人;也用于形容那些平时对佛将信将疑,遇到疾病灾难才想起求佛保佑的不怎么虔诚的信徒;还可形容那些平时不大往来,有事才登门求人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二是与北宋王安石有关。王安石变法失败遭贬官回乡,晚年郁郁寡欢。一天他到附近寺庙散心,和一位老僧闲谈时忽念起往事,不由感慨道出一句:“投老欲依僧”,意思是自己现在心灰意冷也想入寺庙出家,与僧人为伴了此残生。不料旁边有个僧人听见噗哧一笑,顺口接了一句“急来抱佛脚”,嘲笑王安石到老方才醒悟未免有些迟了。王安石听见内心不悦悻悻而归。这事传出后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渐渐就演变成了“临时抱佛脚”。</p><p class="ql-block"> 摸摸佛脚,是一种释然,是一种了悟,而不是一种侥幸。临时抱佛脚莫如闲时多修行。临渴掘井莫若未雨绸缪。心中有佛,处处皆佛。心若莲花不染尘,万般烦恼皆不生。不管你是否信佛,都应当心有佛性,有佛的慈悲,更应当有佛的坚韧和包容宇宙万物之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足踏三江,双手抚膝,背负九峰,神情肃穆,依山而坐。大佛体态匀称,通高71米。其中头高约15米,宽10米,有发髻1051个,石块逐个嵌就而成,发髻的数量得知源于1962年维修时,用粉笔编号统计的。佛像耳长7米,眉长、鼻长均约6米,嘴、眼约长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约长8米,从膝盖到脚背约有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约可围坐百人。佛像的左右两侧为两尊护法天王石刻,身高均超过16米,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壮丽的佛教艺术石刻景观,顺着佛像的左侧沿下走就是近500米长的凌云栈道。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通道和礼佛通道,名为九曲栈道。佛像建成后,曾建有七层楼,也有传言说是九层或是十三层,在唐代时,名曰“大佛阁”“大像阁”。在宋朝时,又重建“凌云阁”和“天宁阁”,元代后修建了“宝鸿阁”;明朝崇祯年间修建“佛棚”,清代又建“佛亭”,遗憾的是至今无一幸存。</p><p class="ql-block"> 大佛具备巧妙的设计特点和优越的排水系统。大佛左侧设有凌云栈道,可以直通大佛的底部,在此观景会有仰之弥高之感。佛像右侧设有九曲栈道,栈道沿着佛像右侧的岩壁开凿而成,陡峭曲折,沿着九曲栈道行走,就能登上凌云山顶,此处是观赏大佛头部1051个螺髻的适宜场景。大佛的右边耳垂内部,有一个长约7米,深约25厘米的窟窿。据南宋范成大《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佛耳并非岩石凿刻,而是内部以木柱结构,外饰锤灰装饰而成。佛像隆起的鼻梁也如佛耳一般,以木内衬之,外饰锤灰之,其鼻孔露出的三截呈品字状的木头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工艺,不知是自唐竣工以来就是如此,还是后人重新再修建而成,已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 1962年对大佛进行维修时发现大佛的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是在唐朝大佛竣工之后,专门用木头做成佛阁,以保护大佛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蚀。佛像的四肢、脚背上存在的柱础和桩洞就是有力的证明。宋代将这些佛阁进行重修,命名“天宁阁”,后来这些残碑材料被维修者移到海师洞里保存,文革时期被毁坏,没有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关于大佛的排水系统,清代诗人王士祯曾经赞叹道:“泉从古佛髻中流”,在佛像头部,共有18层螺髻,其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另外,佛像耳部的洞穴左右相通,正胸左侧的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这些水沟和洞穴,实现了佛像排水、防潮和通风的功能,保护佛像免受自然风化和雨水侵蚀,也正是得益于此一先进的排水系统,历经千年大佛仍矗立三江,不废不朽。</p> <p class="ql-block"> 此“佛”字由北宋著名词人苏轼题写。</p> <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曾有灵异现象发生,百年内经确认乐山大佛曾经出现三次闭眼流泪的情状。</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1962年,当时正值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期间,不少饿死的尸体漂浮在江面上。据传说,大佛不忍看到这人间惨剧,所以闭眼流泪。目击者称,大佛的眼睛似乎闭合,面容呈现出一种悲伤的神情,甚至有"泪水"从眼角流下。</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在1963年,恰逢那年南方遭遇严重洪涝,北方却又干旱连连,全国上下都在与自然灾害抗争。大佛的“悲伤”似乎与国家的困境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共鸣。当时大饥荒刚刚结束,“造神”运动开始。或许是预见到了即将发动惨烈的文化革命运动和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这场浩劫带来深重的灾难,大佛像再一次闭眼默默流泪。</p><p class="ql-block"> 大佛再次流泪,民间深信不疑。相关部门动用了4,000万元对大佛像進行清洗,但令人无法解释的是,动用那麽多人力财力还是没能抹去大佛像眼角的泪痕!</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在1976年7月,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整个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几十万人死亡。地震后四川当地民众发现乐山大佛面露怒色,再次闭眼流泪。</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这一年,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开国元勋相继离世。</p><p class="ql-block">大佛的"闭眼"现象这一次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得更加明显,仿佛是在为这一年的种种不幸默默哀悼。这一年堪称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份之一。</p><p class="ql-block"> 关于闭眼的说法,专家研究发现,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大气中的致酸性气体增多,因为酸雨的污染导致佛像的上眼帘黑色素增加,从视觉上看,就感觉佛像闭眼了。 但是社会似乎对此并不信服,如果是酸雨侵蚀,最开始侵蚀的应该是大佛凸出的部位,比如鼻子,嘴巴,而不应当在眼睛上。</p><p class="ql-block"> 总之,如同宇宙尚有无数奥秘无法解释一样,围绕乐山大佛发生的奇异现象也有待科学发展作出有力的佐证。</p> <p class="ql-block"> 1982年2月,乐山大佛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11年7月,乐山大佛及其周边景点共同组成乐山大佛景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乐山大佛景区,先跨入一道石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巨大的石壁,上面刻着一个醒目的“佛”字。这不仅仅是一个字,更是一种信仰的象征。站在石壁前,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工匠们的虔诚与执着。他们用一锤一凿,将心中的信仰镌刻在这片坚硬的岩石上,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 沿台阶向上,左手边俨然如一道石刻长廊。岩壁上雕刻着不同的红色梵语,绿草、灰岩、红字……,烘托出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穿过狭窄的石刻长廊,便见前方高高的台阶,台阶的上部是一座穿廊建筑。上面刻有乐山大佛牌匾,左右分别隽有“佛法西来”、“大江东去”的字样。这八个字不仅概括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也表达了大佛与江水之间的不解之缘。门牌两侧的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们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进入凌云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凌云寺”三个金色大字,字体庄重而大气。寺内古木参天,青苔遍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耳边传来阵阵钟声,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师洞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顶,距离乐山大佛约30米,是海通和尚曾经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海师洞洞口的“海师洞”三字,是清朝四川抚察使顾光旭亲笔书写,并撰写了《凌云山海师洞记》碑文,这些文字后来被后人重新雕刻。此外,洞前还有一座明朝时期的铜钟,海师法师的石像;洞里有海通法师坐像。</p><p class="ql-block"> 海师洞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海通和尚的传奇人生,以及他对佛教文化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石窟门口伫立着海通法师的石雕像。旁边有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的文字记录了海通法师造就大佛的历程。一像一碑都见证了大佛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当你了解了乐山大佛的建造历史,不禁对大佛的创建人海通法师肃然起敬,实乃可歌可泣。海师洞即是后人对海师法师历史贡献的祭奠。</p> <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的奠基人是海通法师。檀萃《楚庭稗珠录》载:“播州的海通法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创修乐山大佛”。唐代上元初年(674年),12岁的播州子弟爬山涉水,出家来到嘉州,在凌云山搭起一间茅屋修行。师从于高僧,法名海通。海通本名清莲,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24岁时离师游历天下遍访名山、名师,归后出任凌云寺主持。 凌云寺坐落在乐山城东江边,那里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水势极为湍急,江水如万马奔腾,吼声震天,洪汛期间经常发生舟毁人亡的惨剧。 年复一年,人们只能望水兴叹,无可奈何。海通见此情此景,忧思不已。他日夜沉思,为普济众生,慈悲为怀,发下宏愿,要“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建造一个天下无双的弥勒佛像,让它日日夜夜、万世千载面对浩浩三江,安澜镇涛,保佑苍生。借助佛的法力镇住水患,普度众生,庇佑行人和过往的船只。 </p><p class="ql-block"> 海通和尚决定造佛的时间是在唐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弃道向佛,甚至自称弥勒降世,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的原型建造的。武则天不知道的是,她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尊教弃佛,恢复唐高祖李渊时期的老一,孔二,佛三。海通造佛的背景距武则天辞世仅十余年,佛教在此时奉为国教。海通的造弥勒佛的构思大致受此影响。弥勒佛为未来佛,寓意未来的安宁,正符合法师江边造佛的本意。 为了募集资金,海通法师云游天下,四处化缘,足迹遍及江河湖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募集到了开工的资金,劈山建佛工程得以开展。消息一传开来,远近的能工巧匠都争先恐后的云聚到了凌云山。到了开工的那一天,千锤击石,喊声震天,场面千古罕见。一方方巨石从高高的山岩上坠落江中,激起千重巨浪,那些深藏在江底的兴风作浪的水怪,都惊慌地窜出水面,仓皇逃遁。</p><p class="ql-block"> 海通在大佛开工后,又肩负起了筹措资金的重担。他心怀宏愿,一衣一钵,足行千里,八方募化,历经艰辛,终于满载而归。 冬去春来,岁岁年年,大佛的轮廓越来越清楚,三江汇流处也越来越平静。然而,地方上的官吏见财起意,以海通擅自建佛、破坏风水为由,存心敲诈钱财。一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手里有一大笔钱财,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面对威胁,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他斩钉截铁的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海通高傲和蔑视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他恼羞成怒的说:“那你就挖出来看看!”面对寡廉鲜耻的郡守,海通威严的盘腿坐定,端起一只铜盘,毫不犹豫的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举到郡守面前。这就是史书上说的“自抉其目,捧盘致之”。 顿时,郡守大惊失色,吓得失魂落魄,仓皇逃下山去。海通舍己献身的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更激发了民众的造就大佛的雄心。被海通法师威武不屈的人格和为信仰舍身求法“专诚一意,至忘其身”所震骇,郡吏“悔而惊走”。惊恐之余,羞愧不已,“奔走祈悔”,乐山大佛的建造工程得以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海通法师开山凿佛时,“人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巨谷将盈,水怪易空。”热火朝天的场景,一直持续了近百年。工程进行到大佛的头部时,海通就圆寂归天了。但法师舍身护法普度众生的精神依然激励鼓舞着后人。可惜“全身未毕,禅师去世”。乃又先后经过唐开元年间四川节度使仇兼琼、唐贞元年间四川节度使韦皋继续开凿......。大佛自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动工,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乐山大佛终于竣工完成,前后历经90年之久。大佛雕凿于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一面的崖壁上,坐东朝西,是迄今世界第一的石刻大佛像。其体型魁伟高大,比例匀称,巨细和谐,令人叹为观止,使人们看到了唐代精绝的雕凿技艺。</p><p class="ql-block"> 后人为纪念乐山大佛的创建人海通法师,把他当年住过的山洞称为“海师洞”,在洞内塑造了他的塑像:盘膝而坐,神情坚毅,手上托着盛了一只眼珠的玉盘。塑像背后刻着几个字:“海通法师,唐代贵州人”。600年前才有贵州之名,唐代无贵州名,此塑像疑为近代所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来自广东的一位游客在拍摄乐山大佛时意外发现大佛竟然是被一座卧佛包裹着。经勘查引起巨大轰动。</p><p class="ql-block"> 巨型睡佛在乐山大佛外围,全身长达4000余米,睡佛的头由乌尤山构成,山上的碎石、竹林、山路、亭院以及寺庙好似睡佛的发髻、睫毛以及鼻梁。凌云山峰峰相连,构成了睡佛的身躯,翘起的龟城山则构成了巨佛的佛足。乐山大佛坐于睡佛内,有着“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意蕴,形成了巧夺天工的奇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 载酒亭位于四川乐山大佛景区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载酒亭始建于公元16世纪,在古嘉州的凌云山上,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原亭早圮,后经修复。</p><p class="ql-block"> 载酒亭是后人为了纪念苏轼的著名诗篇《送张嘉州》中的名句有“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而建。这里留下了苏轼青年时期潜心苦读的遗迹。据说苏东坡在这里读书期间,载酒泛舟,悠游于山水之间,在乐山大佛右侧绝壁上还刻有明代嘉州知事郭卫宸手书的“苏东坡载酒时游处”几个大字,与此相呼应的是高矗于丹崖之上八角飞檐的载酒亭。</p> <p class="ql-block"> 凌云山顶上建有一座苏园,是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而建。苏园面积不算大,但景致十分优美。亭台楼阁错落别致,建造精美。亭下溪水潺潺,锦鲤耀目。</p> <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景区里苏园的仿古建筑古朴典雅,结构巧妙,园中瀑流、水池、小桥、假山、碎石道纤巧曲回,与周围山色、植被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乐山古称嘉州。相传苏轼曾在乐山凌云寺附近读书。当年,苏轼乘船路过乐山大佛,前往江陵,写过诗歌。</p><p class="ql-block"> 苏轼有个愿望就是“载酒时作凌云游”,出自《送张嘉州》这首诗,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品,这首诗现在就刻在乐山大佛景区苏园内的一面墙上。</p> <p class="ql-block"> 四川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1953年眉山划归乐山行政管辖。1997年,眉山又独立建制。苏东坡年轻时曾多次游览乐山,并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在《初发嘉州》中写道:“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青可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野寺有禅客,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诗中的嘉州即今日的乐山。</p><p class="ql-block"> 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故乡嘉州(今四川乐山)时的情景,江水奔腾流过乐山大佛的脚下,而后形成广阔平坦的原野,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景象。家乡人为纪念这位大文豪,在乐山景区建设“苏园”。</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做杭州太守时,一位张姓朋友要去嘉州做太守,苏东坡就写了一首《送张嘉州》诗曰:“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诗的前两句是揶揄李白年轻时为入仕曾写过一首被人诟病的拍马屁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献给一个姓韩的荆州官吏,表达了求荐做官的意愿。苏东坡此诗要比李白为求官而作文的格调高雅得多,他连“韩荆州”也不愿意去结识,只想去做汉嘉太守即家乡为官,这样就可以时常到汉嘉凌云山(今乐山大佛景区)喝酒游玩,此生足矣。从诗中似乎感觉苏东坡随遇而安,于仕途并不上心。实则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 正因苏轼具有洒脱不羁、旷达豪放的心性,他在仕途坎坷中屡遭挫折,栉风沐雨,却坚守初心,笑傲红尘。在被发配到当时最荒僻的流放地—海南后,他没有颓废,萎靡不振,而是在当地开放学堂,开门办学,在短短两年时间培养出崖州自古以来的第一位进士符确。并为此写下:“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的绝句。今天的儋州还留有苏轼的遗迹—东坡书院,千古流芳。</p><p class="ql-block"> 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主持西湖清淤疏浚,留下“苏公堤”造福子孙后代。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p><p class="ql-block"> 反观李白,虽也豪放不羁,才华横溢,但只是留下诗酒华章,惊天地 、泣鬼神的仙诗嘉文,于实务上并无多少建树。李白曾到过西湖,却没有留下恬淡闲适、隽永优美,清新雅致,绚丽飘逸的佳作。故杭州人说,李白欠西湖一个交代。李白在游黄鹤楼时,因看到崔灏的《黄鹤楼》诗,觉得无法超越,只得无奈写下:眼前有景吟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而李白在西湖没有任何原因却无佳作问世,至今为人所不解。</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点燃一炷香,默默地为家人和朋友祈求平安与幸福。在这一刻,尘世的喧嚣与浮躁烟消云散,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晏然。</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灵宝塔建于唐代,因其耸立在灵宝峰颠,故以山峰命名。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13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登临塔顶,眺望四周佳山秀水。世上的古佛塔多葬有佛教徒的舍利子,相传海通法师的舍利子就安入在灵宝塔中。灵宝塔为乐山古城的一座标志,2006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乐山大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在世世代代的祈愿声中,微笑存于万千世界中,江水悠悠,乐山大佛屹立千年,承载着人们无限的寄托,它不仅是一座宏伟的石刻造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见证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开放,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佛的修建过程,也是一段传奇的历史,展现了古代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22年前,我曾经到访过乐山大佛,并沿大佛佛身四周的阶梯从佛顶至佛脚再至佛顶走过,惊叹于古人的敢想敢干,奇思妙想,勇于探索,执着信念。再次登临凌云山,对乐山大佛的前世今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特别是知晓了大佛的建造者海通和尚的事迹,为其坚韧与果敢而感动。正因有临危不惧、百折不挠的海通法师,勤劳智慧的工匠们日雕月琢,水滴石穿,代际传承90年,方使大佛傲立于世。古人留下的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爱护。期待大佛佛光普照,长长久久庇佑中华子民,护佑祖国山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