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过建川博物馆兵工厂馆和抗战文物馆以后又走马观花匆匆看了票证生活博物馆和兵器发展博物馆。另外还有中医药文化、民间祈福文化、重庆故事等几个博物馆以及新中国70年民间记忆展、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农民工及城市化专题展没有来得及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国家“以俄为师”,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关系民生的日用品匮乏,票证应运而生。票证是用来购买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的凭证,俗称“第二货币”,是百姓的“命根子” “生命票”。它产生于195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退出历史舞台,持续近四十年。通过展陈票证时代百姓吃、 穿、住、用、行及生活细节,辅以各种票证实物,清晰勾勒出中国百姓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形成几代人求生存、谋幸福的岁月画卷。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国长达近四十年的“票证时代”结束。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统购统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 “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1992年底,全国844个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粮食市场形成,统购统销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粮食短缺。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居民口粮依据劳动差别、年龄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了9个等级的供应标准,粮食、 肉类、蔬菜等陆续凭粮票购买。从11月1日起,全国普遍使用全国通用粮油和地方粮票。1993年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军用粮票</p><p class="ql-block">粮、油、肉、蛋票是凭户口登记簿申办的居民粮食供应本, 按月在户口所在粮店领取。有通用的全国粮票,有在省、市、县使用的地方粮票,还有军用粮票。个别区镇、农场、学校、工矿发放了地区内、单位内使用的粮票。需要到异地出差,就要通过相应审批手续,把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兑换时按50斤比1斤交食用油票,因为全国粮票里面包含食用油。 </p><p class="ql-block">军用粮票专为部队使用,自1951年始至2000年止。军用粮票使用手续严格,一般由部队专人,持证明持粮票持粮本,军车军装,到当地粮食供应业务部门购粮开票,再往粮库提货。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粮票之最</p><p class="ql-block">最早的粮票 1951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发行的大米票。 </p><p class="ql-block">面额最大的粮票 1962年、1963年上海市粮食局发行的"粮食支拨书",面额为1400斤。 </p><p class="ql-block">面额最小的粮票 1960年南京市粮食局发行的"南京市粮食局流动购粮凭证”,面额为壹钱。 </p><p class="ql-block">票幅最大的省级粮票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发行的"广西流动人口粮油定额供应卡",该票长17.3厘米,宽6厘米。" </p><p class="ql-block">票幅最小的省级粮票 1955年浙江省印制的"随证粮票”,该票长0.9厘米,宽0.8厘米,仅有小手指甲大小。 </p><p class="ql-block">流通时间最长的粮票 国家粮食部1965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流通时间长达28年。 </p><p class="ql-block">流通时间最短的粮票 国家粮食部1962年发行的车船粮票,流通约一个月。 </p><p class="ql-block">面额最多的套票 1975年河北省邯郸市粮食局革委会发行的工种补差粮票,这套票共60枚,面额从1斤到30斤。 </p><p class="ql-block">面额最大的语录套票 1967年发行的军用供给粮票,全套分大米、面粉、粗粮、马料4种,每种又有50、100、500、1000斤4种面额,全套面额高达6600斤。每枚粮票背面均印有不同的毛主席语录。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蒸法</p><p class="ql-block">办法之一是将米放进罐内干蒸20分钟,然后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两,用猛火蒸40分钟即可。 办法之二是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分装入罐,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即可。双蒸法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能增加40%以上,且饭粒不烂,味道好。 </p><p class="ql-block">一1960年1月,西安召开全国性的</p><p class="ql-block">“增量做饭法”先进经验交流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食品运动☆ </p><p class="ql-block">鉴于农村严重缺粮的紧张形势,196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降低口粮标准,“同时,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大搞代食品和代用品” ,正式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 (“代”即代食品)的要求。 11月14日,党中央发出紧急指示,要求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群众运动,以渡困难。 </p><p class="ql-block">所谓代食品,是指人们用于充饥,但在正常年成不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合成物等。 </p><p class="ql-block">三年困难时期的代食品主要分为四类: </p><p class="ql-block">第一类为农作物类代食品,它包括各种非灾难年份人们不曾食用的农作物的秸秆、根、叶及壳类,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等的叶、秆、根及玉米皮、玉米芯、稻谷壳等,以及薯类作物的叶、茎、根等。 </p><p class="ql-block">第二类为野生代食品,是指野生植物的秸秆、根、 叶、皮,果实等,如榆树叶、树皮、橡子、芭蕉芋、蘑芋、石蒜、土茯苓、大百合、野苋菜、洋槐叶、沙枣、 鸭跖草之类。 </p><p class="ql-block">第三类为小球藻、红萍等浮游植物。小球藻是一种球形藻类,直径仅数微米,体内有一绿色杯状或板状色素体,种类繁多,生长于淡水中。小球藻最初是用来当猪饲料的,1960年7月6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明确提出,小球藻不仅是很好的精饲料, 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该社论还举例说有些地方用小球藻试制糕点、面包、糖果、菜肴、藻粥、藻酱等食品,清香可口;有人用小球藻粉哺育婴儿,效果跟奶粉不相上下。 </p><p class="ql-block">第四类指合成类代食品,如“人造肉精”、 “人造肉”,叶蛋白等,它们相对于前三类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也被称作精细代食品。 </p><p class="ql-block">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采集和生产各种代食品,不失为一种动员群众渡过难关的办法。不过,许多代食品,几乎没有什么营养可言,仍难以遏止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莫西餐厅</p><p class="ql-block">莫斯科餐厅,是一家封存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集体记忆的西餐厅,座落在北京展览馆建筑群的西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曾代表着尊贵和时尚。老莫是五六十年代北京年轻的"红色贵族"对它的昵称。那个年代凭专门的餐票才有资格到老莫吃饭,意思就是有钱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到老莫吃一顿,不仅仅是吃一顿洋气西餐那么简单的事,更关乎就餐者膨胀到即将爆炸的逼格。即使在五十年后,当那代人谈起这些时,眼中还闪烁着独特的红色激情。 </p><p class="ql-block">现在,只要是表现"文革”时期北京故事的影视剧作品,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幸福像花儿一样》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把莫斯科餐厅作为其中一个必要场景,足见老莫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程碑一般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个俄式西餐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票</p><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规定自10月起,棉布实行凭票供应。布票分为省市地方布票和军用布票,同时发放线票、 棉絮票。全国按地区每年每人1.6丈至1.9丈不等,婚丧嫁娶可补助一定的布票。1984年底布票终止使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〇年地方人员单衣式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四项,电示各地方、机关、学校、工厂等遵行。 </p><p class="ql-block">一、一九五〇年地方人员单衣颜色(军队及公务系统另行规定)一律灰色。 </p><p class="ql-block">二、样式: </p><p class="ql-block">(一)男干部一律中山服翻领,四个明口袋,勤杂人员四个暗口袋。 </p><p class="ql-block">(二)女干部一律延安服(旧称列宁服)。 </p><p class="ql-block">(三)学校教职员与机关干部同,学员一律学生装,普通领子,四个暗口袋。 </p><p class="ql-block">三、帽子样式: </p><p class="ql-block">(一)男女干部及勤杂人员一律八角工人帽。 </p><p class="ql-block">(二)学生一律学生帽,普通领子,三个暗口袋。 </p><p class="ql-block">四、企业生产单位,各工厂、商店等职工,一律蓝色,样式与行政机关人员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拉吉</p><p class="ql-block">1950年初,由于中苏友好和政治上的影响,布拉吉(俄语连衣裙的音译)在中国广受欢迎。宽松的短袖、褶皱裙、 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当前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就义时,"布拉吉”成为-种革命和进步的象征,也因此成为50年代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随着布拉吉的流行,制作布拉吉的大花布和小花布进入市场。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共青团员等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带头穿布拉吉,一时间,甚至街头的三轮车夫也穿起了花布衣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人佩戴毛主席像章</p><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最时髦的装饰</p><p class="ql-block">"文革"中的毛主席像章神圣而普及,是当时全国十亿人的必戴之物。那时流行这样一句"名言”:“忠不忠,看行动"这"行动"之一指的就是戴“宝章”。 </p><p class="ql-block">1967年,全国开始兴起佩戴像章狂潮,数目由少到多,型号由大到小,谁人不戴,就表示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忠。1960年代生活并不富裕,人们宁愿忍饥挨饿也要买上一个毛主席像章,春风满面地别在胸前。 有些狂热分子,为了搜集毛主席像章,甚至倾家荡产。 戴像章成为亿万人追捧的时尚,有人把它别在裙摆上, 有人把它别在帽檐上,甚至有些为了表明对毛主席最忠,竟将它别进肉里·… </p><p class="ql-block">1969年冬天,毛主席发出“还我飞机"的指示后,制作像章热开始降温,但"敬戴"像章依然成风。 1971年"9.13"事件后,"像章热”渐渐冷却下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鞋</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国橡胶工业的起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解放鞋,解放鞋也就成为解放军的主力鞋。 </p><p class="ql-block">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 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成为1960年代人的偶像,也影响着当年的时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魂衫</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中期,因电影《海魂》男主角身上的海魂衫而流行开来,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那种蓝白间隔的横条纹随处可见。据说海魂衫是各国水兵们贴身衣着,为白蓝相间的条纹衫,寓意为浩瀚的大海与蓝天, 水兵们穿海魂衫就显得精神抖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青服”一度流行</p><p class="ql-block">1974年6月,权欲膨胀的江青在天津召见服装设计人员,指令按照唐宋服装样式,为她设计一套类似于男性"中山装”的女性"国服"。这套服装被称为"江青服”,这是一套开襟V字领裙衣服装。 一时间,带头穿"江青服”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文艺舞台上的女演员、女报幕员以及许多年轻女性,都穿上了“江青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有的确良" </p><p class="ql-block">话说当年四川很缺的确良,一个小伙子一天看见大街上卖的确良布,就排了队去买,想给自己做件衬衣。轮到他的时候,只剩下一尺布了,他十分为难。售货员说:"你买不买?不买下面的谁要?"小伙子一急,就买了,回家只好做了条内裤。他心想:“这多冤呀,谁知道我也穿了的确良啊?"就干脆在外裤上做了个牌子,上书"内有的确良"。一日内急,就找到个公用厕所,将牌子先解下来挂在门上。出来的时候,发现厕所外排成长龙,都在问: "怎么等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卖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厚底鞋与喇叭裤是1970年代中后期最流行的服饰样式,也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伴随喇叭裤的流行,鞋底也越来越厚, 夸张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甚至引起趣闻: 当警察追捕一名穿厚底鞋的女子,而她无法脱身时,居然大声威胁"如果你再靠近,我就要从鞋上跳下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剪裤脚</p><p class="ql-block">在灰黑蓝绿统领的“革命服装”时代,稍微花哨的衣服便被认为"奇装异服”,通通遭到批判。 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长发男青年形象几乎成了不正经、不三不四、流里流气的代号。当年喇叭裤在街头的出现引起过许多人的反对和抵制。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有这样的一个镜</p><p class="ql-block">头,警察追捕一群穿着刺叭裤的年轻人,并下令用剪刀把他们的喇叭裤全部给剪破,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街头禁止的事例。 另一件奇装异服是“窄脚裤”。当时规定裤脚的宽度是七八寸,一旦纠察队员发现某人的裤脚低于这个规格,立刻就剪掉,之后还会拿一只“九江米酒瓶”去测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尿素裤</p><p class="ql-block">"文革"中期,国家尚不能生产尿素,为了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只好从日本进口“尿素”, 都是用化纤布袋子装的。当时中国城里人,一人一年只有一丈五尺五寸布票,乡村农民更是衣衫槛楼,困难得没有裤子穿。所以,用完后的尿素袋子就成了宝物,染一染,正好做一条裤子,但"日本" "尿素”这几个汉字无论怎样染,总是染不掉。就是这种尿素袋子,也只有社队干部才能享受到,穿着这种裤子,前面是"尿素"、后面是"日本株式会社"制造。那时,农村流行有一首讽刺农村干部的顺口溜:"来个社(村)干部,穿的化肥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靡一时的"山口百惠头” </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初,随着日剧《血疑》的播出,让山口百惠这位日本女星的发型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范本,她那经典发型至今都未算过时。已经工作了的年轻女孩随之纷纷剪掉了长长的大辫子,取而代之的是短短的卷发。有的留起“招手亭”式的硬硬刘海,有的还将头顶的头发稍稍拱起后用发夹固定。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年的“雪花膏” </p><p class="ql-block">雪花膏是一种较早的护肤膏霜。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雅霜开始流行,成为中国最早有规模生产的化妆品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流行的品牌当属百雀羚、友谊等,成为影响几代人的护肤奢侈品。 </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化妆品被称为奢侈品。只有在冬天脸上干的不行时,才迫不得已抹上一点。赶时髦是富人们的生活,对那些当时并不富有的穷人而言,也只能够用得起蛤蜊油。蛤蜊油是那个时候护肤品中最为流行、最为大众化的润肤用品。一到冬天冻手冻脚皮肤吹皴的现象司空见惯,抹点蛤蜊油权当护肤美容。蛤蜊油是当时既价廉又物美的化妆品,且就外包装而言,据说也是绝对的赏心悦目。 </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美白概念初现,相应的雪花膏进入繁盛时期,产品走进大街小巷。其最大用途是滋润皮肤、散发香气,老少皆宜,并可分装购买。上海百货"老三样" 雪花膏、花露水、爽身粉,也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流行词,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时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三转一响”是那个时代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婚时要是有“上海”牌手表、 “蜜蜂”牌、“飞人”牌缝纫机、 “永久”牌、“飞鸽”牌自行车,那才叫上档次。 </p><p class="ql-block">当时这些东西需要凭票用券购买, 一般人家很难买到。戴了手表的人喜欢卷起左袖子习惯性地将手腕抬得高高地“看看现在几点了”。家里的缝纫机被擦得一尘不染,还要做个很讲究的布套罩起来。自行车也要进行一番精心打扮,车座罩上带穗的套子,车梁用布或彩纸裹起来,车条要绕上几圈毛线转起来才好看。车子被擦得锃亮,快快地骑</p><p class="ql-block">上留下一路“叮呤呤”的脆响,引来众人一片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绿一一北京吉普212 </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中苏关系日益恶化,苏联方面停止了对中国"嘎斯69"军用越野车</p><p class="ql-block">的出口,中国急需一款能代替"嘎斯69"的自用车型满足战备需求。1961年1月,总参、国防科委、一机部将研制军事指挥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下达给北京汽车制造厂, 1965年北京吉普212诞生,是我国最早生产的乘用车。 </p><p class="ql-block">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敞篷"212"检阅红卫兵,到配备给县级以上公务用车,土生土长的"212",三十多年畅销不衰,市场保有量达60万辆,累计产量中国第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百姓最亲近的轿车—一上海牌</p><p class="ql-block">上海SH760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汽车制造厂生产最早的轿车。当时副总理以上级别的官员已经乘坐了红旗轿车,而副总理以下的干部除了已显老态的苏联伏尔加、波兰华沙外还没有合适的国产公务车,1964年上海牌SH760的诞生正好弥补这一空白。相比红旗的高高在上,上海牌在当时是与老百姓最亲近的轿车。 </p><p class="ql-block">上海牌SH760的外形低调持重,色彩主要是白色、黑色和淡蓝色,自诞生起便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1958年至1991年共生产77054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风牌汽车</p><p class="ql-block">第二汽车制造厂于1952年底提出建设,经历"两下三上”的漫长曲折, 于1969年开始在湖北十堰市建设,主要生产东风牌卡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路运输</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重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为推动我国工业体系建立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到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07公里,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技术和装备取得很大发展,铁路年客货运量分别达到8.1亿人和11 亿吨,是1949年的7.9倍和19.7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皮火车是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旅客列车,承载了中国老百姓最普通出行的一幕,成为中国几代人温馨的集体回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型、22型、23型、31型绿皮火车</p><p class="ql-block">2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主型铁路客车,1953年开始生产,1961年停止生产。共生产3110辆。21型客车被22型客车替代。 </p><p class="ql-block">22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二代主型铁路客</p><p class="ql-block">车。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生产, 1994年停止生产,据统计至1992年底共生产了约26000余辆(含23型客车)。车体长23.6m, 车宽3.105m,构造速度120km/h。</p><p class="ql-block">23型客车(不包括餐车)是在22型客车基</p><p class="ql-block">础上的改进型。车厢取暖方式为大气压式蒸汽取暖。 </p><p class="ql-block">31型是市郊用车,只有YZ31型硬座一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渝铁路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初,新中国决定填补西部地区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铁路。1950年6月16日开工建设,1952 年7月1日通车,全长505公里。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此后,陇海铁路、宝成铁路、 成昆铁路、包兰铁路等相继建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建成</p><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位于南京下关和浦镇之间,跨越长江,连接津浦和沪宁铁路。1960年1月18日开工兴建, 1968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工程全系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开创中国自力更生修建大型桥梁的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票证时代是特殊的、复杂的,对百姓而言,也是辛酸的、难忘的。 </p><p class="ql-block">方寸票证,承载着中国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p><p class="ql-block">生活的长河中,我们继续描绘“爱生活谋幸福”的精彩画卷。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兵器发展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和战争相伴随的,每一次战争都在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与兵器的发展史。 </p><p class="ql-block">战争与兵器的发展与演变,使其兵器种类更加丰富、变化更加迅速、功能更加强大。本馆全方位地展示了人类文明与科技及世界军事的发展进程。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兵器是人类保卫和平的工具,也是战争灾难的元凶。 </p><p class="ql-block">多种样式的各型兵器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向时也是吞噬人类文明通向地狱之门的加速器。 </p><p class="ql-block">兵器承载着战争的乌云,伴随着人类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战争而不断向前发展,而人类保卫和平,制止战争愿景的实现,恰恰需要正义之手来拿起兵器浴血奋战。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时刻警惕着。 </p><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p><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铸剑为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