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天下看山西 探寻古刹7——法兴寺

老井

<p class="ql-block">  法兴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南20公里处的慈林镇崔庄翠云山,是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治市范围内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寺庙群。</p><p class="ql-block"> 法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由一位云游高僧化缘筹资在慈林山上修建了寺院,初名慈林寺。</p><p class="ql-block"> 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李治从开封前去太原,途经慈林寺并驻足游览,敕赐寺额为广德寺。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英宗赵曙又将广德寺改为法兴寺,寺名历经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法兴寺1600余年的历史,饱经沧桑兴衰,原址及建筑由后魏修知创始,平面形制完构于唐代,虽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修缮增建,但漫长的岁月中常遭损毁,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地下煤矿采掘导致地面下陷庙基裂缝,面临又一次损毁的危险,只能将法兴寺从慈林山原址搬迁到对面的翠云山上,即现在的寺院建筑地址。</p> <p class="ql-block">  法兴寺现整组建筑随山势而布局,从山角大石阶拾阶而上方可从山门进入寺院。</p> <p class="ql-block">  寺院山门上置寺匾“法兴寺”由原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所题,据说此人官声尚好。</p> <p class="ql-block">  进入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法兴寺的三绝之一的舍利塔,据传唐高祖李渊第13子李元懿曾给寺院带来佛祖舍利骨,舍利塔即为供奉舍利骨建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此塔又称石殿,如殿似塔,由条石磊砌,呈正四边形收束方形,塔檐叠出三层,内部构成四方藻井,造型奇特,是国内现存唐代古石塔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舍利塔北面有燃灯塔,此塔始建于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通体青石构建,形制古秀,是研究盛唐时期浮雕艺术难得的实物遗存。据说燃灯時四面受风而塔内佛灯永不熄灭,可惜唐代至今年久风化损毁严重,现被玻璃罩隔离保护,难以体会其神奇!</p> <p class="ql-block">  圆觉殿,大殿基本结构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这就是前面所述法兴寺因地质原因从慈林山搬迁至翠云山,其损失可想而知。不过这座仿宋建筑堪称精品,舒缓而恢弘,深远的出檐与利落的梁架均可看出复建者的匠心,欣赏价值上乘。</p> <p class="ql-block">  殿内佛坛十分宽大,坛上释迦牟尼佛结珈胅坐,迦叶、阿难躬身相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驾狮、象位于两侧,两位护法金刚立于坛前角。佛坛之上的佛陀、菩萨和护法,造型丰满,雄壮有力,与周边的十二圆觉彩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和呼应。</p> <p class="ql-block">  圆觉殿内佛坛两侧各有彩塑圆觉菩萨像六尊,合称十二圆觉菩萨。此彩塑始塑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娴静、清雅的宋代艺术风尚完美的体现在十二圆觉身上,气质奔放而富于清雅,体态丰满而不失秀丽,身形肥腴而不显臃肿,佛教的神性与人性融合的非常自然,被美术史学界誉为“宋塑菩萨之冠”。</p><p class="ql-block"> 此殿十二圆觉彩塑亦是法兴寺的三绝之一,值得花费时间仔细观察解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毗卢殿,是法兴寺后院主殿,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十三年重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落架重建。</p><p class="ql-block"> 殿内主尊造像为三身佛,居中者为法身毗卢遮那佛,东侧为报身佛卢舍那佛,西侧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身旁左右两侧塑胁侍菩萨立像,后墙三身佛像间绘制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像,左右山墙则绘有二护法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  长子县,该县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尧帝长子丹朱的封邑。据史书记载,在尧舜时代,丹朱受封于长子,因此得名长子县,一直沿用4000多年至今,由此可见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p>